投資公寓是中國人在日本最常見的投資方式。很多人都會糾結,應該買新房還是二手房呢?一個新但是貴,一個舊卻便宜。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日本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的差別。
1、 物件價格
(a) 新建和二手價格差
先來看一張「地圖」。圖中數字是新建和房齡10年的二手房的價格。
不用說,同一區域內二手房的價格當然是比新房便宜的。越是市區好的地段,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的價格差越小。而在郊外,二手房的價格與新房差距則明顯被拉開。
在東京港區,「10年二手房與新房房價比」為87%。而稍遠一些的江東區則為77%,調布市則降至66%,再遠點的千葉縣郊外,則只有61%了。
由此我們得出第一個結論,如果將來你要考慮出售,那這個因素則必須考慮在內。
(b) 新房和二手房購房費用不同
在購買房子時,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除了房價本身外都有不少的開支。
可以看到各項開支基本都差不多。
其中,購買二手房需要支付一筆中介手續費,為總房價的3%+6萬日元。這是買新房所不需要的。
如果購買新房,則需要額外支出一筆修繕積立基金,一般在20萬日元-30萬日元之間。注意,這和購房後每月支付的「修繕積立基金」雖然同名但並不一樣。
2、 物件情報收集方法不同
在準備階段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目標是新房,可以通過參觀樣板房來了解房屋情況。如果是二手房,並且在出租中,房東是無權打擾租客的。購房者當然也無法一看究竟。
新房情報收集主要靠相關雜誌或網絡平臺。
二手房情報收集則主要靠中介。
建築完成後,若購買的是一手房,最好能夠實地看看樣板房。
在參觀樣板房時主要考察其構造和工法,還有耐震性等。但常常會出現,所展示的樣板房和實際住房之間差距較大的情況。
3、 找房方法不同
其實找新房和找二手房的方法並不相同。
因為新房對於二手房而言,相對稀少許多。在找新房時,應當以某一點為中心,向四周輻射開尋找。
而二手房因可選擇的房源充沛,則可以沿著某條地鐵線進行搜索,儘可能選擇離車站近的物件。
4、 保證制度和消費稅
根據日本法律,開發商必須對所售房屋和附屬設備提供長達10年的保修。如果大家投資的是新房,對房屋質量大可不必擔心。若是二手房,不同的中介公司對房屋提供不同的保證制度。大家在入手前可要詢問清楚。
此外,雖然購買二手房要額外支付一筆中介費,但與新房的消費稅相比,還是要少很多。
5、 房型改造自由度不同
不少中國投資者初次接觸日本的房型會有很多不習慣的地方,常常問我們是否可以更改戶型?
一般來說,如果房屋建造時採用的是二重床.天井或SI結構,在做房型更改時會相對方便很多。
所謂的二重床.天井結構是指,在天花板、地板和鋼筋水泥層之間會留有足夠的空間用以布線和布管。
而SI結構是指排水管道不經過房屋內,而設置在房屋外側四角。
然而,日本造房子開始逐漸採用這樣的結構是在2000年後。如果你購買的房子房齡超過20年,那恐怕要更改房屋戶型是極為困難的。
而購買新房則幾乎沒有戶型困擾。一棟樓裡有眾多戶型可供選擇。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戶型就好。
6、管理規則和使用細則不同
日本的公寓都配有管理方和管理規約。規約有全體業主共同制定並同意通過。如果購買的是新房,可以在制定規約之初就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而如果是二手房,恐怕就只能「隨俗」了。
無論你購買的是二手房還是新房,都需要確認以下規約:
公寓內店鋪的運營方法
某些公寓內會自帶「小超市」。如果超市出現虧損,是否由管理費來填補?如果超市空間出租給第三方,所收租金是否可作為共同管理基金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應當確認。
寵物相關的決定
是否可以養寵物?一戶人家最多養幾隻寵物?寵物是否可以住陽臺?在公寓內是否必須必須抱在懷裡?等等問題細則,當然都要確認。一般來說,可飼養寵物的公寓在出租時,受眾面更廣,也更容易出租出去。
裝修相關規定確認
由於擔心打擾到鄰裡,日本的公寓管理方對裝修等往往有很多限制規定。如果你購買二手房有重新裝修的打算,可要提前確認好。
7、設備和公共服務
在日本,幾乎沒有毛胚房交房的概念。無論是二手房,還是新房,都會附帶一些基本設備。大家要注意,設備一般設計壽命為10年。如果買的房子過老,對家裡設備應當進行檢查,並準備好一筆修理或更換的費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大家生活觀念的改變,近20年來配套設備也朝著越來越方便和節能的方向發展。
20年前,最流行的是家用設備是浴室乾燥機、可視電話還有淨水器。20年後大家最想要的卻是下水道粉碎機、噴霧桑拿機還有智能馬桶。
20年前,大家最看重的公寓服務設施是有快遞箱子,可以24小時扔垃圾。而現在,大家防災意識更強了,最看重的是公寓是否有緊急備用電源和防災備用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