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不盡的三姐歌謠 說不完的廣西故事「劉三姐」文化名片再現光彩

2020-12-11 廣西日報

本報記者 袁 鶯

「藤纏樹,樹纏藤」……在經典民歌劉三姐的音樂中,21世紀的「劉三姐」撐筏而來:9月26日至29日,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將在南寧首演,作為廣西經典文化符號「劉三姐」的新表達和新呈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新劉三姐》傳承與創新兼具,講述的是一個用山歌喚醒靈魂的全新故事,壯家當代山歌傳人姐美,用山歌鼓勵受挫的流行歌手阿朗並重振其鬥志。彩調劇山歌體與現代流行音樂綜合運用,電商、網絡等時代流行新元素的融入,全面展現了傳承經典,推動廣西「劉三姐」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的藝術探索與實踐,持續60餘年的「劉三姐旋風」有了更濃鬱的新時代氣息。

說起劉三姐,不得不說,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彩調劇《劉三姐》。它五進中南海,四進懷仁堂,出訪10餘個國家,創造了廣西戲曲藝術史上難以超越的輝煌。

「彩調劇《劉三姐》自1959年上演以來,已經在國內外演出了2000多場,傳承了6代『劉三姐』。優美的曲調、音韻和歌詞,是彩調劇《劉三姐》的藝術精髓,具有能喚起人們心靈感應的音樂美。『劉三姐』山歌是廣西壯族人民的心靈表達,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對歌』。」廣西戲劇院藝術創作部副主任、研究館員劉世臻說。「第六代」劉三姐趙華湘也在此次《新劉三姐》飾演新時代劉三姐姐美。

「劉三姐原型是人民群眾世世代代按照他們理想、願望和審美觀,用自己的生活、語言及喜愛的藝術形式塑造的。如果不是深入生活,不拜群眾為師,不是創作組歷時兩年多走遍大半個廣西,拜訪了100多名老歌手,收集上百則關於劉三姐的傳說和近萬首民歌,是絕對寫不好的。」彩調劇《劉三姐》創作組執筆者之一包玉堂永遠難忘為把一代歌仙搬上舞臺而跋山涉水、採風掘寶、打更熬夜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他在回憶文章中寫道。

正是藝術積澱深厚的彩調劇《劉三姐》為電影《劉三姐》的橫空出世火遍大江南北奠定了基礎。電影版《劉三姐》1961年上映,聰慧機敏、歌如泉湧、嫉惡如仇的劉三姐、「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歌聲成為了一代人的共同回憶。其不僅在國內取得巨大成功,還先後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尤其在東南亞引起了觀看熱潮。從17歲在電影中出演劉三姐到年逾75歲高齡,黃婉秋至今仍活躍在舞臺上,穿梭於國內外,為各地民眾進行表演,她說:「我一生榮辱都與劉三姐緊緊聯繫在一起,絕不負三姐不負歌。」

從戲劇到電影,在桂林山水實景演出中,「劉三姐」又化身一道最美麗的「印象風景」。《印象劉三姐》從2003年運營,截至2018年,上演高達7000多場,接待國內外觀眾達1800多萬人次。世界旅遊組織官員推薦說:不管身在世界上任何角落,來到桂林專為看一場《印象劉三姐》都是值得的。

2018年,機智勇敢的 「劉三姐」又綻放在了民族歌劇的舞臺上,跳躍在了舞劇的音符中。從編導到音樂、舞美、燈光,兩劇處處追求極致和完美,用新的藝術語彙煥發了經典形象的活動。

2019年,新時代的「劉三姐」——90後壯家山歌傳人姐美應運而生。「姐美身上既有壯家傳統女性的感恩、利他、堅韌,也有當代女性的執著、自立和心中有夢的品格,可親、可愛、可敬。」廣西著名劇作家、《新劉三姐》的編劇常劍鈞說,廣西千百年來的歌墟文化博大精深,山歌已深深融入代代壯鄉人的血液和魂魄,壯家山歌傳人的藝術形象是廣西戲劇舞臺上不可或缺的。

「劉三姐」不斷蛻變,不斷創造高峰,但故事從未停止。三姐的故事和歌謠,還將繼續唱亮廣西的山美、水美、歌美,唱響壯家人不怕灘險灣多的智慧倔強,唱出中華大地乃至世界對廣西的永久性期待,流淌過歲月的河流,在時代輪迴中激蕩悠揚。

相關焦點

  • 「發現最美鐵路」讓「三姐」歌謠唱響壯鄉苗寨
    發現團乘坐由北京西開往南寧東的G421「劉三姐」號列車,與乘務員們一起打油茶、唱山歌,體驗廣西民族特色,感受壯鄉文化。高鐵開進壯鄉來,「三姐」歌謠廣流傳。高鐵「跑」得快,「三姐」的歌謠傳得更遠。現在,廣西不再是「老少邊窮」地區,從此不遙遠。在北京坐上高鐵列車,最快不足11個小時就可到達廣西南寧。
  • 廣西這個低調的世外桃源,不僅是歌仙劉三姐的故鄉,而且人少景美
    三姐故鄉風情多,連情會友唱山歌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傳下來廣西河池宜州,風景秀麗,物產豐富,有著許多美麗的傳說,其中最動人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歌仙劉三姐傳說。「劉三姐」成為了廣西一張燙金的名片。於是遊覽桂林山水,尋訪劉三姐和壯族山歌,成了許多觀光客遊賞廣西的目標。妙人妙歌劉三姐說到劉三姐的故事,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更熟悉,但對於年輕一代來說或許就有些模糊了。
  • 【劉三姐大觀園】群英薈萃大觀園,壯家三姐賽歌仙!
    景區以壯族歌仙劉三姐命名,是一座展示劉三姐文化及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經典的主題遊園,在這裡遊客可以零距離領略和體驗劉三姐文化及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精粹和樂趣。園外山清水秀,倒影如畫,有桂林古八景「西峰夕照」、桂林續八景「陽江秋月」;園內亭臺樓榭、峰峻洞幽,有桂林生態樂園之最百鳥園;有電影《劉三姐》的壯樓、莫府。
  • 百家旅行社攜手媒體赴河池踩線活動2:三姐故居聽山歌
    劉三姐故裡景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城北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整個景區由貫通市區的龍江河段與劉三姐鎮的下梘河段交匯構成,形成「天人合一」的天下奇觀。  寨中有數棵百年龍眼古樹(定情樹),相傳當年劉三姐和阿牛哥就是在龍眼樹下定終身。來流河寨旅遊最吸引人的莫過於親自參加對山歌和民俗表演,參觀秀才與三姐鬥歌、賞歌王現場贈歌,體驗劉三姐拋繡球遊戲。讓您遠離城市的喧囂,暫別工作的紛擾,盡情享受這恬靜與悠閒,正如一代歌仙流傳下的山歌那樣:三姐故鄉風情多,連情會友唱山歌。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傳下來。
  • 走進廣西宜州劉三姐故裡 探尋民歌最眷戀的地方(圖)
    圖為:劉三姐故裡景區工作人員在演唱 記者 徐芳 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 徐芳)「唱山歌喲,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劉三姐的歌聲曾經隨著山歌的旋律傳遍大江南北,受到廣大觀眾朋友的喜愛。為了追尋美妙的山歌,11月29日,「生態長壽地 三姐文化城——2016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河池行」採訪團的記者們來到宜州的劉三姐故裡,探尋這個天下民歌最眷戀的地方。
  • 《劉三姐》:山歌唱不盡灕江美
    1959年,蘇裡和喬羽在廣西用 12天時間,完成《劉三姐》的文學本和分鏡頭本,當時的名字叫《劉三妹》,蘇裡覺得用這個名字很親切。    1960年的夏天,在灕江邊上,《劉三妹》劇組正在準備拍攝劉三姐對歌的戲,蘇裡的腿被開水燙傷,只好躺在擔架上,完成了這部電影作品的創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原來拍攝的女一號叫傅錦華,是桂林市彩調劇團的臺柱子。
  • 劉三姐:唱山歌與封建惡勢力作鬥爭,流芳百世的「歌仙」
    01 劉三姐的民間傳說唐代詩詞文化達到鼎盛,出現了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界傑出詩人寫出了許多著名的詩詞流傳至今,是歷史留給世人的文化財富。同在唐代時期,廣西民間出現了一位歌仙,她把壯鄉的山歌唱響古今,她就是劉三姐。
  • 廣西宜州有不一樣的美,是劉三姐的故鄉,值得一去的旅遊勝地
    廣西宜州是劉三姐的故鄉,值得一去的旅遊勝地。相信大家都知道廣西處處是山歌,唱山歌喲,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這個美妙的旋律曾經傳遍大江南北,受到以前爺爺奶奶老一輩的人的喜愛。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宜州下梘河是劉三姐的家鄉。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湧,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
  • 「三姐故裡•歌海宜州」廣西宜州文化旅遊產品推介活動在南寧舉行
    11月27日,由中共河池市宜州區委宣傳部主辦的「三姐故裡·歌海宜州」河池市宜州區文化旅遊產品推介活動在南寧市舉行。推介活動上,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委常委李金平向大家介紹了宜州的文化旅遊資源以及即將舉辦的廣西宜州第十一屆劉三姐文化旅遊節的活動內容。
  • 「三姐故裡歌海宜州」廣西宜州文化旅遊產品推介活動在南寧舉行
    11月27日,由中共河池市宜州區委宣傳部主辦的「三姐故裡·歌海宜州」河池市宜州區文化旅遊產品推介活動在南寧市舉行。推介活動上,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委常委李金平向大家介紹了宜州的文化旅遊資源以及即將舉辦的廣西宜州第十一屆劉三姐文化旅遊節的活動內容。
  • 傳唱八桂歌海大愛大美——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傳承創新之路
    >廣西是「歌仙」劉三姐的故鄉,作為廣西最璀璨的民族文化名片,三姐的故事和歌謠流淌過時間長河,在歲月更迭中悠悠迴響……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9月26日至29日,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在南寧上演,以新的主題、新的語境、新的人物、新的演繹方式向經典致敬,展現新時代廣西人民追夢逐夢的奮鬥英姿,為偉大祖國獻上壯鄉兒女最真摯的祝福……1
  • 另一版本的《劉三姐》感受非遺魅力 主演傅錦華和黃婉秋有何不同
    可是試鏡下來,有的人覺得傅錦華嘴太大,在銀幕上不太好看,所以建議換人。這時,有人提議找剛剛演完《五朵金花》而大紅的楊麗坤。可是廣西方面卻表示《劉三姐》是廣西的精品,所以演員還是應該在廣西尋找。就這樣,原定扮演舟妹的黃婉秋,因為年輕漂亮,而進入到了主創人員的視線,也就有了我們所看到的黃婉秋版的劉三姐。
  • 桂林景點介紹:劉三姐大觀園
    景區以壯族歌仙劉三姐命名,是一座展示劉三姐文化及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經典的主題遊園,在這裡遊客可以零距離領略和體驗劉三姐文化及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精粹和樂趣步入劉三姐大觀園,廣西壯、瑤、侗、苗的少男少女歌舞相迎,跳過竹竿舞,您會步步高升迎面的水上對歌臺,遊客可一展歌喉與美麗的劉三姐對歌比試,被三姐相中的
  • 廣西十大民俗旅遊勝地之一:河池市宜州劉三姐故裡旅遊區
    劉三姐故裡景區 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廣西宜州市城北區,門景區距市中心7公裡,整個景區由貫通市區的龍江河段與劉三姐鄉的下梘河段交匯構成,形成「天人合一」天下奇觀,全程25公裡。 景區自從1992年開放以來,得益於電影《劉三姐》的影響力,深受遊客喜愛。1996年,中國文化藝術中心在該景區成功拍攝十四集《劉三姐》音樂電視劇之後,景區知名度進一步擴大,成為全國諸多知名影視媒體的拍攝基地。
  • 廣西舞劇《劉三姐》進京演出 舞動山歌新韻律
    舞劇《劉三姐》劇照 資料圖片「山中只見藤纏樹,世上哪有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如夢似幻的幕景徐徐展開,耳熟能詳的歌聲悠悠傳來。5月22日晚,隨著舞劇《劉三姐》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劉三姐與阿牛哥的愛情故事再次令京城觀眾傾情流連。廣西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
  • 劉三姐門前那條河
    劉三姐門前那條河;電影《劉三姐》中三姐與「陶李羅」三位秀對歌的那條河……就是廣西宜州下梘河。2015年被中國老年協會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同時還先後榮獲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名城、中國最佳養生度假旅遊城市、中國最美文化生態旅遊名市、廣西縣級市城市環境質量綜合考評第一名、廣西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來自網絡)。
  • 彩調劇《新劉三姐》致敬經典 「跨界」壯鄉山歌唱進上海
    央廣網上海10月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今晚,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出品,廣西戲劇院創作排演的彩調劇《新劉三姐》亮相上海,以新的主題、新的語境、新的人物、新的舞臺向經典致敬。
  • 廣西不僅僅有桂林山水,還有神秘的劉三姐故裡,景色讓人流連忘返
    說到旅行,很多人第一想到的都是廣西桂林,畢竟廣西桂林甲天下,這句話確實吸引力很大,但是廣西除了桂林山水外,其實還有其他的景點也是很美麗,比如廣西宜州,這也是廣西的一處風景優美的好地方,雖然宜州的名氣很小,但是在宜州出現過一個名氣很大的人,那就是劉三姐,宜州就是劉三姐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