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onnie
圖:網絡
對香港的印象只是買買買、吃吃吃和迪士尼嗎?這可能是還沒有轉化到當地人模式。
香港地少、人多、活得很逼仄嗎?是,也不是。香港總面積約1108平方公裡,有75%的土地仍屬於郊野地區。其中,郊野公園、具有生態保護意義的特別地區、海岸公園、海岸保護區佔香港超過38%以上的土地。大片的綠色地帶保護這座城市的生態健康,也方便親子和自然愛好者在休閒時間觀鳥、賞花、察蟲、發掘野趣。
登山遠足(不要再懷疑,就是可以)是本地最熱衷的周末活動之一。愛好者裡不僅有普通民眾,還有眾多明星。比如,周潤發發哥就是超級行山愛好者,經常被民眾遇見,他又親民,每回都配合要求合影,社交媒體甚至有個tag叫#捕獲野生發哥#;比如劉嘉玲,前幾年關之琳酸「前夫」陳泰銘和劉嘉玲總在一起行山,「沒有想過其他人的感受」(媒體摘關之琳原話);比如謝霆鋒,有朋友在太平山一段山徑就遇過謝霆鋒。
頻頻被市民「捕獲」的發哥
陳泰銘和行山同伴劉嘉玲
徐濠縈行山時偶遇謝氏父子
所以,一起來行山吧。香港的行山徑保育和開發維護工作都相對成熟和到位,行山徑可以接全港24個郊野公園和近300座山峰,除了短程的家樂徑和教育徑,遠足徑有四條:麥理浩徑(黃色)、衛奕信徑(藍色)、港島徑(紅色)、鳳凰徑(綠色)。
麥理浩徑的由來
麥理浩徑(MacLehose Trail)是香港遠足徑中最長的一條,全長100公裡,基本依山而建。它東起西貢,西至屯門,貫穿了西貢東、西貢西、馬鞍山、獅子山、金山、城門、大帽山和大欖八大郊野公園,這幾乎也是九龍和新界的南北地理分界線及其延長。
如果說港島是第一世界,九龍是第二世界,新界是第三世界(這其實也是英國「租借」香港的歷史順序),把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分開的是維多尼亞港,把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分開的就是麥理浩徑貫穿的這些九龍群山了。
麥理浩逕啟用於1979年10月26日,今年也恰滿40歲。它的名字來自那一年代的香港總督麥理浩(MacLehose),這位勳爵在1971至1982年連續10年半出任香港總督,獲四度續任,是港督最長任職記錄的創造者。
麥理浩在啟德機場,1977年,圖:SCMP
麥理浩深受港人愛戴在任內推動了許多大刀闊斧的改革,譬如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推行九年免費教育,等等。中港關係上,也改善了兩邊自六七暴動之後的緊張關係。他1979年應邀訪問北京,與鄧小平會見,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位踏入中國內地的港督。這次會面實際揭開了後來香港前途談判的序幕。
就是1979年的這次會面中,麥理浩清楚了解到中方將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的決心。返港後,他一方面在媒體採訪時不動聲色,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方放心」的原話;另一方面,大力推進「麥理浩徑」的建設,有意通過山徑把新界東西及九龍半島以北的各個制高點貫穿起來,修整其中二戰時期留下的仍可使用的碉堡和軍事建築。
麥理浩探訪駐港尼泊爾兵軍營,1978年 圖:SCMP
麥理浩徑從開拓到剪彩投入使用只花了約9個月。全程10段,最初為英軍操練使用,要求英軍在24小時內走完全程,而最快的尼泊爾軍僅用了12小時左右。1984年後,香港未來落定,麥理浩徑逐步開放為民用,鳳凰徑、港島徑等多條遠足徑也陸續開闢。
來源:Oasistrek
麥理浩徑在2016年獲評《國家地理雜誌》「全球最佳登山路線:20條夢想之徑」(「World’sBest Hikes: 20 Dream Trails」)之一,同上榜的瑞士、加拿大、冰島、紐西蘭、秘魯、不丹、尼泊爾、澳大利亞等國家本身就以自然風光聞名,麥理浩徑名列其中,也是非常給香港爭氣了。
麥理浩徑的全程集崇山峻岭、叢林秘境、荒宅土地、跨水危橋、海清沙幼等等於一身,無論你選擇走10段中的哪一段,都是一種全新體驗感受香港的方式。如果體力充沛能走上兩三段,便是可以體驗在山川湖海中暢遊的美好和驚喜。一時坦坦大路,一時設拾級而下,一時回首就是藍到醉心的浪茄灣,一個岔口出去就能踏上無石沙灘,真正的水清沙幼(防曬防曬防曬),感受海風習習,浪花滾滾。除此外,麥理浩徑途中有不少適合適合看日出和日落的點位。
政府在對行山徑的維護非常周到又貼心。全程有近200支標距柱,約每500米一支,用來保障行山愛好者的安全。每一支標距柱上都會標示當下位置的坐標號碼,並且提供無線電通訊設備,以防深山之中手機無法使用。
對於非專業人士,一般推薦麥理浩徑的一段和二段,這兩段集合了山海精華,難度又在合理範圍內。那麼,帶好背包我們出發吧!
資料來源:《香港登山遠足、單車旅遊指南》,香港旅遊發展局
麥理浩徑一段
需時:3.5小時
長度:10.6公裡
難度:3星
景觀:3.5星
注意:沿途沒太多遮蔽處,需防曬;
路程長,需帶好補給品。
麥理浩徑第一段基本上一馬平川,難度可以忽略不計(個人體驗),適合大部分的運動小白。
起點在北潭路與大網仔路交匯處,有地圖資料牌。一路上基本可以看到清晰的方向指示,沿著大網仔路,很快可以抵達萬宜凹的迴旋處。沿著萬宜路便可以到達香港儲水量最大的萬宜水庫。之後的一段路蜿蜒起伏,沿途以水庫景色為多數,天氣晴朗時可遠眺西貢最高峰蚺蛇尖。此後經過山坳基本就可以看到浪茄灣。
萬宜水庫 圖:OasisTrek
破邊洲
麥理浩徑二段
需時:4.5小時
長度:13.5公裡
難度:3星
景觀:4.5星
注意:西灣段十分費力,且沒什麼遮蔽處,需要注意防曬;
西灣和鹹田灣有補給站(可以吃到豆花)
富有餘力的可以繼續向前走二段。或者大家跳過一段,直接從二段開始體驗。個人覺得二段雖然有些吃力,但風景超美。
麥理浩徑第二段從浪茄沙灘一側開始。走過浪茄灣,向上的一段幾乎是這段路中最難走的,都是上坡路,且是臺階,夏天尤其辛苦。但這裡的風景完全值得這份路程的艱辛。
萬宜水庫的另一角度 圖:Oasistrek
浪茄灣 圖:Oasistrek
中途有涼亭可以休息。之後的一段路下降可到西灣,就會看到沙灘啦!可以在這裡暢泳,也可以在沙灘戲水(防曬防曬防曬)。吹著海風、踩在細軟的沙灘上,遠眺大海的盡頭,感受滄海一粟的淡然,腦子裡只冒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的廣闊。惜別海灘,要走過一個顫(shi)顫(fen)巍(chan)巍(dou)的跨溪小橋,就可以山川湖海伴左右啦。再往前就是麥理浩經最精彩的一段,碧海藍天,崇山峻岭均在眼前,大灣、蚺蛇尖、小島大洲盡收眼底。
白雲下的尖頂就是西貢最高峰蚺蛇尖
走過這一段路,再經歷上升至大浪坳,下降至赤徑營地,就會看到荒廢村屋的斷壁殘垣啦!再走一段到北潭凹,就可以搭巴士回到西貢巴士站附近啦。
赤徑
返程之際,運氣足夠,還能體驗一把海上生明月的景致。漫步在西貢碼頭附近,一邊是燈光明亮,客人絡繹不絕的海鮮大排檔,一邊是靜謐深沉的海面,有的路只有自己走過了,才能體會。
西貢碼頭
海邊的大排檔
旅遊宣傳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趨向大景點、主題樂園、太平山頂等一些標誌性打卡地點。
時任旅遊界立法會議員的姚思榮曾經公開批評香港政府僅推廣地標景點,做足「指定動作」,卻忽略了香港本身更具吸引力的天然資源與自然景觀,也沒有更多宣傳和鼓勵遊客走出「石屎森林」轉向文化和自然。
但這樣的旅遊宣傳策略也比較容易理解,即是旅遊創造收益原則。地標景點、大景點、主題樂園、購物都能夠帶來直接、快速的本地收入;而自然景觀,如行山徑、郊野公園均是免費對公眾開放,較難通過這樣的活動獲得直接消費和直接收入。但與短平快的旅遊消費不同的是,這種看起來很難直接獲得收益的方式,其實能夠獲得更高的旅行者口碑和旅遊粘性以及推薦度。甚至可以代表香港的ICON上加多另一個tag:「行山天堂」。
女俠都知道 是 有顏值 有格調 有才華 有人品 四項全能小姐姐的休閒營地。
目前的作者群分駐在 香港 北京 上海 巴黎 四大都會,均是畢業於牛校,在本專業和行業獨當一面的神奇女俠。996之外,主創會輪流在這個小站養花種草,記錄文藝日常,分享時尚心得。
感謝有緣相遇,歡迎繼續追蹤,長期訂閱女俠都知道(ID:p-la-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