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養生地,醉美王母山

2021-02-18 平山旅遊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滄海成塵幾萬秋 添福賜子正應求

仙山巍峨數千載 周穆漢皇此處遊

王母山,乃是太行山脈之母山,古稱房山、鐵山、王母觀山。

王母山歷史悠久,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蒲吾(平山)縣有鐵山,即房山也,亦曰西山。」

唐《元和志》記載:「山在縣西北,一名王母山,漢武帝於山上立祠,今王母觀也。」在王母山海拔1200米處有一平臺,傳說是王母娘娘下凡的落腳處,故王母山也稱天台山。

清《平山縣誌》記載:「山在縣西北六十裡,漢章帝幸趙,祀房山」。可見王母山除仙氣外,亦有帝王氣質。

王母山擁有眾多的道教、佛教建築群,古時道觀寺庵懸掛於絕壁間,最多時達到2000餘處,自漢代以來就已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佛道並存融合的聖地。

靈驗之地必多善男信女。清代碑刻記載:「而其中靈異有禱輒應以故,每年三月朔日山之前麓,左右百裡登山拈香還願者,數日間絡繹不絕。」每年春秋的傳統廟會,參加廟會的信眾遊客除來自河北省各縣市外,近些年有大量信眾遊客自山東、河南、山西、北京、天津及南方等省市也來到王母山朝聖王母祖庭,祈禱王母福佑,祈禱福祿壽喜!香客遊人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建於唐代的甘泉寺,在香火鼎盛時有僧眾百餘人,至清末屢經兵災,日漸衰敗。七七事變後,寺院遭日寇毀壞,再無僧人。王母山近年出土有唐代石獅,造型圓渾,雕刻精美,屬珍貴文物。

王母山還是八仙之一張果老的修行成仙地,當年修行地就建在王母山的逍遙谷中。如今仙去谷空,尚存遺址供人瞻仰。

位於王母山中的天台書院,始建年代久遠,已不可考證,2013年在原址重建,白牆灰瓦,古樸典雅,集合天地之靈氣,以此身向道而修,致虛極守靜篤,是文人雅士進行文化交流、書畫創作和傳授技藝的絕佳場所。

西王母,全稱「上聖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簡稱王母,又稱金母,俗稱王母娘娘。據《集仙錄》載:西王母即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又號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系先天西華至妙之氣化生。

西王母之所以受到眾多善男信女的尊崇,是因為她掌握有不死之藥,能使人長生不老,還可化險去災,擁有幫助人們度過災厄的神力。如漢朝焦延壽的《易林·卷一》記載:「稷為堯使,西見王母。拜請百福,賜我善子。引船牽頭,雖物無憂。王母善禱,禍不成災。」

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蛛、三足金烏之屬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即象徵子孫繁息。

三月三日乃道教各路神仙向西王母慶壽之蟠桃會舉辦日,在王母山上廟進香的多為老嫗和少婦,特別是婚後不育和屢生而亡嬰的婦女焚香最誠,乞求賜子、賜福,多有靈驗。

在道教的神仙譜系中,西王母又被崇奉為道家尊神、女仙領袖。道教典籍《墉城集仙錄》謂「西王母體柔順之本,為極陰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鹹所隸焉」。

從宗教信仰的角度來說,現實社會的種種天災人禍,激起了人們的生命災異意識,由此出發逐漸形成以關注生命、為後代祈福的神學思想,道教的生命觀正體現了這一點。民間對西王母的祈求也逐漸集中到「求子得子、福佑子孫」的福報願景,這種渴望和追求卻體現了人們對於生命的珍視,正好說明了世人內心深處對生命和諧的真切守望。

西王母信仰不僅在祖國大陸源遠流長,在寶島臺灣也是根深葉茂。近年來,臺灣西王母信徒經常尋根大陸,親臨王母山,瞻仰西王母故地。西王母成了維繫兩岸和平、祖國統一的特殊紐帶和重要載體。

明清以降,王母娘娘在民間善男信女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影響遍及整個中國。

西王母的信仰由來已久,在正統道教神系中,西王母原本是由先天陰氣凝聚而成的母神,在天宮中是所有女仙之首,「為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並執掌著崑崙仙山。

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傳說崑崙山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圍還有生長持續燃燒不滅的神樹的炎火山。

西王母居住在崑崙山瑤池之上,《列子·周穆王》記載,「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乃觀日之所入。一日行萬裡。」

乾坤有精物,至寶無文章。二〇一六年農曆三月初三,恰逢王母壽誕之日,在崑崙山王母廟左近,一塊與天地同壽、日月齊光的玉石顯露於世。此石相傳為西王母於瑤池修煉時,沐足所用坐石,而西王母獻玉的傳說,屢見於史書,如戰國《尚書》記載:「舜以天德祠堯,西王母來獻白環五塊」;唐《集仙錄》云:「黃帝在位,西王母使乘白鹿授地圖,舜在位使獻白玉環及益地圖」,可見西王母之玉,只贈有德之人,此次所得玉石所做的大小西王母神像,其玉之貴,其質之柔,返璞歸真,道法自然,正如郭沫若所寫:「國玉出崑山,西巡竹紀年。中原王母跡,獻玉賀平安。」

崑崙在西,為王母所居之地,王母山在東,為王母成仙之所。

漢武帝劉徹聽說王母在山上居住,又感激其指引溫泉療疾,便攜眾官謁拜,飲以瓊漿,奏以霓裳,修建王母祠於北臺,並敕封王母山為天下第一靈山。人們祈禱王母娘娘不忘故裡降福人間,就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五王母下凡日和三月初三王母誕辰日,進山朝拜,自漢朝起延續兩千多年。此後歷代在山中建起大大小小的道觀寺廟,最多時達2000餘處。使王母山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佛道一體的文化名山。

王母的傳說及祭奠儀式於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神奇而古老的傳說,優美的神話故事,使王母山充滿了人間仙境的神秘色彩。

       

 王母山屬於太行山支脈,集奇、秀、雄、險於一體,有「北嶽太行」之稱,其主峰鏵子尖海拔1252米,山頂至谷底上下落差近千米。當地民謠稱「王母山,離天一尺半」,足見其雄險。從山下仰望,玉峰列屏,崖壁陡峭。山間怪石林立,古洞幽深,泉湧瀑飛。仙人峰,清涼崖,雪浪石,雞石,貓石造型各異。惟妙惟肖。溝谷林木茂盛,蟲嘶鳥鳴,花果盈坡。春有萬花,夏有飛瀑,秋有紅葉,冬有懸冰。尤其是每年陽曆四月上旬,山路兩邊開滿藍紫色的仙女花,把山上裝扮成了夢幻世界,每當雨後初晴,青巒疊翠,流雲如濤。遊人置身其中猶如登舟行海,駕雲升空,令人心曠神怡,欲神欲仙。

如果說王母山的山峰有著無限神奇,那麼王母山的水更是充滿了靈性。王母祠前八角琉璃井的井水,玉皇泉,甘泉寺的泉水,清冽甘甜,四季流淌。冬季幾處陡崖形成高寬數十丈的冰瀑,晶瑩剔透,美輪美奐。常年不竭的山泉水,滋養著山中萬物。黃芪、三七、柴胡、野山藥等名貴中藥材隨處可見,幸運者還能採到平日難得一見的靈芝。

山杏、山桃、酸棗、桑葚隨處可見,任你採摘。秋日金黃色的柿子,飽滿的核桃掛滿枝頭,惹人愛憐。野山雞、喜鵲、百靈鳥等多種禽鳥。每日不知疲倦的演奏著歡快的樂章。松鼠、野兔、獾、狐狸等野生動物奔跑跳躍在林間草叢,不時給你帶來驚喜。有時還能見到北方稀有的豹貓。

王母山上有許多神秘幽深的洞穴和相關的傳說。如藏龍洞深不見底,連通北海。桃源洞古樸神秘,是史上王真人得到成仙之處。煙霞洞、涼風洞、清風洞都是天然風洞。夏日寒風刺骨,冬季溫暖如春。是難得的天然大空調,奇峰,靈石,山泉和豐富的植被,眾多的生物種群,構成了王母山景區自然天成的壯美景觀。

藉助王母山美麗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神奇的民間傳說。自2006年以來,適逢盛世,天台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以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發展綠色產業,造福民眾為己任,多方籌資恢復部分被壞的建築,並對一些重要遺址進行保護和維修,此舉上祈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下祈百姓安康,安居樂業,實乃海內外道教界的一大盛事。

 南天門的雄偉,全神廟的莊重,觀音廟的精巧,王母祠的華麗,天台書院的雅致,構成了王母山獨特的風景。道院宏偉、殿堂莊嚴、古槐參天,濃蔭如蓋,氣勢磅礴,各式各樣的新廟或古蹟,像一顆顆璀璨的寶石鑲嵌在綠樹山花之中,讓古老的王母山煥發出奪目光彩。

 徜徉在景區的步遊路上,徐徐山風拂面。奇石,異木,山花,飛禽進入視野。伴隨著譁譁的流水聲,讓人真正融入大自然,領略天工造物之精巧,感受青山綠水之靈動。站在北臺舉目遠眺,山前谷地,遠處平原一覽無餘。橫山嶺水庫、下觀水庫、黃壁莊水庫如一顆顆藍色的寶石裝點其間,天氣晴好時可看到石家莊市和正定古城。

掩映在綠樹叢中紅牆黃瓦的道觀廟宇中,眾多善男信女向心目中的眾神獻上一柱柱香火,祈求幸福吉祥健康平安。環境優雅的書院中,文人雅士相聚或交流、或創作、或小憩品茶,留下些許傳世神品和文壇佳話。

王母山道觀的主廟道長們來自武當派,現主持陳理雄道長是太極張三丰的第十五代傳人,對道家文化有著深厚造詣。道長們大多都精通武當太極功夫、養生丹道和醫術。可為香客和遊人傳授正宗上乘的太極武功和養生道法。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太極功夫,王母山不定期舉辦太極文化交流活動。先後有來自歐洲和北美的太極功夫團體和太極愛好者來王母山比武傳藝,切磋交流。

目前,王母山景區緊緊抓住平山縣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省委省政府建設全域旅遊示範縣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王母山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和自然景觀優勢,把弘揚傳統文化推進文化旅遊,促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為突破口。全力打造融文化傳承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全省乃至全國旅遊業再添新的亮點。

王母山——一座承載著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名山,正在燕趙大地上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相關焦點

  • 秋日禪語,登高望遠——王母山祈福休閒一日遊
    為什麼要來王母山祈福?王母山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是王母娘娘教化眾生的主道場。王母道場始於漢朝,歷經千年經久不衰。農曆二月十五王母山廟會,自宋代開寶元年繁盛至今。那麼,在王母山來一場祈福還願之旅第一站:鐘鼓閣樓遊人、香客來王母山都要上王母山門二樓撞鐘擊鼓,保佑平安吉祥。鐘聲陣陣,餘音繞梁。來王母山撞鐘擊鼓,撞的是幸運,聽的是吉祥,品味的是文化,祈禱的是安康。
  • 王母山:自然的養生地
    王母山,位於河北省平山縣,俗稱王母觀山,古稱房山、鐵山、西山。該山在地質上屬太行山中段東部淺山區,區域群山環抱,山高谷深、巨嶂比肩、怪石遍布,主峰鏵子尖海拔1252米,是典型的錐狀尖峰;還有造型似雞的「雞兒石」、如貓的「貓石」等怪石,洞穴「風洞」「老君洞」「九天仙女洞」及古柏倒掛景觀。水體資源豐富,水系貫穿全部溝谷,山泉水清涼甘甜,泉、溪、瀑隨處可見。林繁木茂,地勢西低東高,海拔由320米陡增到1250米,高差900米,夏季平均氣溫23℃。
  • 9月5日,共赴天宮盛會,祈福尋仙蹤,王母山叫你免費領門票啦
    探尋神跡遺存,朝拜王母祈福 河北·平山王母山景區9858一座自然之山,——王母山登高祈福,感受寧靜祥和
  • 王母山「天宮盛會」驚豔亮相!
    9月5日(農曆七月十八)上午9:00,王母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廣場鑼鼓震天,龍獅起舞,人潮湧動,熱鬧非凡。敬業集團四大旅遊區之一王母山傾力打造的核心項目「天宮」開業盛典隆重舉行,同賀道教女神王母娘娘得道日!
  • 王母山「天宮盛會」驚豔亮相!
    9月5日(農曆七月十八)上午9:00,王母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廣場鑼鼓震天,龍獅起舞,人潮湧動,熱鬧非凡。敬業集團四大旅遊區之一王母山傾力打造的核心項目「天宮」開業盛典隆重舉行,同賀道教女神王母娘娘得道日!
  • 王母山 全世界獨一份的秋色,現在去剛剛好!
    在王母山春日看花,夏天乘涼,秋日吹風,冬天看雪。春天有春天的美,夏天有夏天的烈,秋天有秋天的涼,冬天有冬天的雅。這裡一年四季都有故事,隨時隨地都是人間好時節!驀然回首,漫山的野果山菊迎著寒風含情脈脈地望著你。迎面看去,仿佛走進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油畫當中,停留在這幻境之中不願醒來... ...
  • 旅遊好去處、樂玩王母山,王母山景區盛大開業
    9月5日(農曆七月十八)上午9:00,王母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廣場鑼鼓震天,龍獅起舞,人潮湧動,熱鬧非凡。敬業集團四大旅遊區之一王母山傾力打造的核心項目「天宮」開業盛典隆重舉行,同賀道教女神王母娘娘得道日!
  • 遇見魅力的王母山!
    「登天台連四海曲徑通幽別洞天,拜王母通南天接仙成道竟自然」,一幅楹聯說出了王母山魅力和神奇。 當我們走進王母山時,每上一層臺階仿佛有古人與我們擦肩而過,每上一層臺階,腳印總會與古人的腳印重疊。
  • 神奇靈秀第、休閒好去處;王母山「天宮盛會」驚豔亮相
    9月5日(農曆七月十八)上午9:00,王母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廣場鑼鼓震天,龍獅起舞,人潮湧動,熱鬧非凡。敬業集團四大旅遊區之一王母山傾力打造的核心項目「天宮」開業盛典隆重舉行,同賀道教女神王母娘娘得道日!
  • 農曆十月小陽春,再見「秋姑娘」 | 王母山·初冬猶思晚秋緣
    晚秋·一地黃金「靜」界 晚秋時節的王母山王母殿(北臺)坐落於王母山北臺之上,是天下王母的祖庭,也是世人寄願祈福的必到之處。 王母山乃太行山脈之母山,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融道教、佛教於一山,是王母文化的發源地,華北地區著名的道教聖地,漢武帝在此修建皇家祠堂,被譽為「天下王母祖庭」。
  • 王母山讓您意想不到!
    王母山是歷史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名山。王母山是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名山,融道教佛教於一山,是王母文化的發源地、華北地區著名的道教聖地。漢武帝在山上建皇家祠堂,賜山名為「王母觀山」,還賜予王母山為「天下第一靈山」、「天下王母祖庭」的美稱。
  • 9月5日,王母山邀您共赴天宮盛會
    蟠桃盛會廳天宮坐落於王母山景區雲頂之上,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殿內高大精緻的神像引人注目,這便是王母山赫赫有名的鎮山之寶——王母娘娘金身像。王母娘娘端坐於鑾駕之上,垂眸凝望眾生,柔和親暱之氣溢於面目,祝願人間安樂祥和。兩側巨幅壁畫講述不完她的一生,慈悲濟世的胸懷卻令後人永恆敬仰。多少遊人、香客遠赴天庭盛會,特地來此朝拜祈福,一睹她盛世風採。
  • 農曆十月小陽春,再見「秋姑娘」|王母山·初冬猶思晚秋緣
    晚秋·一地黃金「靜」界晚秋時節的王母山,除了看秀麗的自然景觀,還有一道獨特的「風景」,它的魅力,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慢慢欣賞、細細回味... ...王母殿(北臺)坐落於王母山北臺之上,是天下王母的祖庭,也是世人寄願祈福的必到之處。全神廟諸神集於一殿,濟世度人,福佑十方百姓。二樓大殿供王母娘娘、供鬥姆元君。
  • 9月5日王母山邀您共赴天宮盛會!
    9月5日王母山邀您共赴天宮盛會! 9月5日 王母山 邀您共赴天宮盛會王母山景區,隸屬敬業集團,位於平山縣王坡鄉,距省會石家莊約60公裡,是王母娘娘的主道場,亦是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山。殿內高大精緻的神像引人注目,這便是王母山赫赫有名的鎮山之寶——王母娘娘金身像。王母娘娘端坐於鑾駕之上,垂眸凝望眾生,柔和親暱之氣溢於面目,祝願人間安樂祥和。
  • 9月5日王母山邀您共赴天宮盛會
    9月5日 王母山 邀您共赴天宮盛會 免費領取景區入園門票門票有效期 2020年9月5日至2020年9月9日 活動地址 河北·平山王母山景區殿內高大精緻的畫像引人注目,這便是王母山赫赫有名的鎮山之寶——王母娘娘畫像。
  • 千年道教名山 王母文化之源——初遇王母山
    千年道教名山·王母文化之源 初遇王母山 王母山 離天一尺半 自從聽過這句民謠,王母山就成為了我心中的夢想地之一
  • 平山:讓古老的王母山綻放異彩
    來自省內各界的25名專家學者到王母山景區進行參觀考察,就王母山景區的旅遊文化挖掘、旅遊發展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大家認為,王母山生態環境良好,自然風光優美,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沉澱,王母娘娘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做好景區整體打造對於推動當地旅遊業快速健康發展,加快鄉村振興,實現旅遊+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 王母山 | 藏在太行山的低調古蹟你去過嗎?
    10月 王母山 天宮:花開似海、香味四溢、天宮聖境、雲霧繚繞、美輪美奐 ……,享蟠桃盛會仙氣飄飄!長在天路上的奇花異草360℃欣賞王母山 10月,秋韻濃濃,無需粉黛,美的像一幅油畫。鎮山之寶王母金身像
  • 9月5日王母山邀您共赴天宮盛會!
    奉王母之邀,上洞八仙帶領各路仙人前來賀壽。王母上座,眾仙歸位。靈像珍獸護於兩側,八仙作為賀壽領隊當居中位。殿內高大精緻的神像引人注目,這便是王母山赫赫有名的鎮山之寶——王母娘娘金身像。王母娘娘端坐於鑾駕之上,垂眸凝望眾生,柔和親暱之氣溢於面目,祝願人間安樂祥和。兩側巨幅壁畫講述不完她的一生,慈悲濟世的胸懷卻令後人永恆敬仰。
  • 美景敬童心,邂逅王母山的夏天!
    王母山景區位於平山縣王坡鄉境內,距平山縣城30公裡,距省會石家莊60公裡,是王母文化的發源地,其王母道場始於漢朝,歷經千年經久不衰;漢武帝在山上建皇家祠堂,被賜予「天下王母祖庭」的美譽。王母山·天宮 天宮坐落於王母山景區雲頂之上,建築面積超3000平方米,依次建有南天門、蟠桃盛宴廳、天庭聖境體驗館、王母觀等建築群,氣勢磅礴,集遊覽、體驗為一體的主題特色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