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肉煮醬油香,不及被窩裡日頭香

2021-02-17 油和米七日談

青禾:日頭香

天氣轉冷,妻子把放在櫥子裡的被子拿出來曬,套上新被單。晚上睡覺的時候,便聞到一股氣味,陽光的氣味,漳州話叫日頭香。

陽光的氣味讓人感覺怪怪的,有點清香,有點舒服,有點溫馨,實在很難用語言準確地表達。語言在這個時候顯得很尷尬。聞著日頭香,我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清晨起來,再聞聞被子,日頭香沒了。也許,它趁我入睡時,跑到四周的書本裡去,也許,它鑽進了我的體膚,變成此時通身的明淨與清爽。

人們常常會記住許多氣味,比如,異性的體香,小孩的乳香,新書的書香,春日的花香,等等。而我,還記得三層肉煮醬油的肉香和雞蛋煮牛奶的奶香,那時,一家煮牛奶,半條街都會聞到奶香。於是流口水,於是鬥膽想,共產主義太遙遠,只要天天有牛奶喝就行。

然而,所有的香,都不及日頭香讓我難忘。

第一次印記日頭香是讀中學時,住校,也是秋末初冬,周末回家換被子,母親從閣樓上的箱底翻出一床被子,連同新洗的被單,放到對面街邊曬日頭,從中午曬到傍晚,我就抱著它到學校來了。晚自修之後不久,熄燈,我睡不著,躲在被窩裡就著手電筒看書。那時,學校對住宿生管得很嚴,熄燈之後不準看書。管宿舍的是一位從部隊轉業的老師,聽說當過營長。他有一支三節長的大手電筒,每每從我們宿舍窗口走過,都大叫,誰誰誰,別看了,再看,不信我把你的手電筒給抄了。

在營長喊聲中,我突然聞到了一股清新溫暖的氣味,這就是母親曬被子留下來的日頭香。我就著日頭香,在許些恐懼許些刺激中看小說,看的是當時流行長篇小說《青春之歌》。

第二次日頭香的記憶是1969年的冬天,那是上山下鄉的第一個晚上,在陌生的山村,在黑暗的老屋裡。我躲在被窩,聞著被頭上由漳州帶來的日頭香。

這原本是一床政府配給的新被子,母親卻連曬了兩天,想把整個冬天的溫暖都收藏起來,幫我抵禦山區的寒冷。

收被子時,母親的眼帘上掛著淚珠,父親不說話,在一邊喝酒。我擁著被子想著未來,一片茫然。

這時,我聽到隔壁的哭聲,那是和我一起下鄉的兩位女知青。在一起下鄉的知青中,我年齡最大,被認為是帶隊者。我於是起來,去敲隔壁的門。兩位女知青都合衣坐在床上哭。

她們說,這房子裡有「二吊鬼」,我笑著說,哪有這回事,是那個農民故意嚇你們的。因為吃過晚飯,有個農民來串門,說這裡有一間房間曾經上吊過一個女孩子,因為婚姻的事。那個農民一看就知道不是個地道的農民,是村裡的二流子之類。但我私下裡想,他說的可能有部分的真實,因為這房子平時不住人,是放雜物的,知青來了,才把房子騰出來。她們指著屋頂,那裡果然吊著一圈發黑的繩索,在昏黃的燈光中,仿佛還在輕微地搖晃。想像中,那是當初上吊女子留下來的環。我只好陪她們坐,給她們講故事,講的是聊齋,狐狸精和讀書人的愛情故事,她們喜歡聽。

第二天,我們向房東借了一架梯子,把那屋頂上的繩子解下來。又動員兩位男知青把他們的房間和她們對調了一下。做完這些事,我躺在床上想補回晚間的睡眠,習慣性地聞聞被子,被子裡的日頭香卻早已消散。

從此,日頭香在我的記憶中消逝了幾十年。也許,曾經有過,被我忽略了。生活很奇異,有時驚鴻一瞥,讓你記一輩子,而大多數時間,伴隨我們的,卻是熟視無睹、習以為常和麻木不仁。

幾十年前兩次關於日頭香的記憶都是有始無終,只有這一次,我是在陽光的芬芳中沉入夢鄉。

一覺醒來,通身清爽的我坐在躺椅上看書。離我二米處是一片柔和的陽光。朝陽斜照在露臺上,如少女挑逗的眼神,嫵媚而明亮。陽光是光,抓不住,藏不了。走到陽光下,不是我們抓住陽光,是陽光把我們包圍,不管做如何的努力,陽光部是在你的上面,將你包裹著。「沐浴在陽光下」是一句生動而親切的話語。又是一種讓你無奈的永遠的真理。

我沐浴在陽光下,深深地吸一口氣,聞不到陽光的香氣,再吸一下,依然如故。陽光有光無香。

陽光是含蓄的,它不會把香氣直接給你。它先躲到棉被裡去,再把它的香氣傳遞給你。為什麼要躲在被子裡?因為被子和你最親近。

在被窩裡享受陽光的清香,體味陽光的品格,也不失為人生的一個樂趣。

油和米,You and me(你和我),敞開大門歡迎你

相關焦點

  • 三層肉這樣做,肉爛鮮香,肥而不膩
    梅菜扣肉是一道客家菜,以三層肉,梅菜為主料,以姜,蒜等為輔料,先煎炸後蒸製而成,味道鮮美,鹹中帶點甜,肉夠香爛,且肥而不膩,非常的下飯。像我們家,如果有出去外頭吃飯,基本上梅菜扣肉是必點的一道菜,自從學會了這道菜,家裡也基本上隔三差五的買來做,都很喜歡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
  • 三層肉最好吃的做法,簡單快手香而不膩,吃過後再也舍不了!
    五花肉俗稱三層肉,也叫三層腩,拿它搭配任何食材烹調,好像都不錯,油潤香氣足。很多人吃肉不愛瘦肉。我爸爸便是其中之一,總覺得瘦肉太幹、嚼起來還會卡牙。所以,每次爸爸買菜,他都會買一點五花肉回來,做個小炒或幹煎,吃的津津有味。
  • 金針菇跟三層肉這樣做,肉嫩,鹹香
    我們家一天至少有兩頓都要吃肉,而且得是三層肉,肥瘦相間,滑嫩多汁,非常的美味。而金針菇是我最愛的蔬菜之一,怎麼做我都喜歡吃,但家裡總有人不喜歡,直接用三層肉炒,都是挑肉吃的,所以最後想了這個辦法,吃一口有肉也有菜,口感嫩,多汁,搶著吃。
  • 脆皮三層肉,嘎嘣脆,春天治癒系美味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做這麼一道超級治癒的美食——脆皮三層肉。二、草草叨叨:為了體現脆皮三層肉的「脆」,烹飪方面要分兩步走,一是水煮入味,二是烤箱烤香;而調料方面,有個重要的材料就是:食用小蘇打。別忌諱食用小蘇打的化學品質,我們生活當中離不了化學,化妝品就姓「化」,愛美的女生天天都用它。
  • 早餐快手菜,青椒炒肉做到這兩點,鮮香入味又下飯
    冬天的早上最難的就是起床了,外面的寒冷,讓人真的不願意從溫暖的被窩裡出來。再加上這濃濃的睡意更是難以抵擋。但早餐還是要照常做的,一家人的所有營養,健康可全靠它了。雖然外面的早餐也是種類繁多,味道不一的。可總是覺得沒家裡的衛生,健康。
  • 香 燜 狗 肉
    香燜狗肉文/圖 吳志發兒時路過古街忠子食雜店,店內不時飄出特別的肉香,這肉香仿佛凝固在時光中,時常在記憶裡飄蕩,三十餘年依然念念不忘。「聞到狗肉香,神仙也跳牆」。20世紀八九十年代,老家農閒之時,村民們喜歡打平夥,邀五六個同年或鐵槓酒友,擺上一桌,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 做湖南小炒肉的時候,青椒不能直接下鍋,多加一步,肉更香超下飯
    不過話說回來了,很多人嘗試湖南小炒肉的時候總是以失敗告終,要麼是肉不入味,要麼肉太柴,再或者就是肉太肥,總之就是達不到想要的口感。做湖南小炒肉的時候,首先青椒不能和肉直接下鍋,因為通常來說做湖南小炒肉選用的應以三層五花肉為宜,肥瘦相間不柴不膩口感更佳。要多加一步,那就是煸炒出五花肉裡多餘的豬肉,然後利用炒出來的豬油炒香青椒,這樣肉香辣椒也香,超級下飯!
  • 天冷,吃牛羊肉不如多吃這肉,10多塊錢1斤,溫和滋補,味道香
    天冷,吃牛羊肉不如多吃這肉,10多塊錢1斤,溫和滋補,味道香一到冬天,連起床都需要勇氣,像我這樣平時說起就起的人,到了冬天也要猶豫十幾秒鐘,畢竟冬天就被窩裡最舒服了。不過每天讓我起床的動力就是美味的食物,還有做飯給家人吃的責任感。
  • 土豆燜肉的家常做法,軟糯酥香,營養又下飯
    土豆的做法很多,正常我們都喜歡吃酸辣土豆絲,但是我都會換方法吃,今天分享這道營養豐富又下飯的土豆燜肉食材【主料】土豆500克 三層肉200克 香菇10克 【輔料】醬油3小勺 香醋一小勺三層肉洗淨切塊。香菇洗淨,切細。
  • 五花肉這樣做香死了,比煎肉過癮,比紅燒肉下飯,做法太簡單了!
    我自己覺得﹐先撇開調味不說﹐一定要手切的小塊三層肉才最能體現滷肉飯的美味。雖然有時也會偷懶用絞肉﹐但是味道口感始終都沒得比。肥肉是好吃肉燥的重點﹐不過不吃肥的話可以用梅花肉再加上豬皮﹐有膠質的滷肉更加分。油蔥酥是肉燥的關鍵﹐超市買回來的始終差一截﹐還是自己炸的最香。我是用自製油蔥酥﹐不過網路上有很多做法﹐我就不擠在這篇來寫了。五花肉這樣做香死了,比煎肉過癮,比紅燒肉下飯,做法太簡單了!
  • 酸辣爽口的初夏開胃菜,藕尖炒三層肉
    酸辣脆爽,香而不膩,入口一瞬間覺得人生都圓滿了!!炒藕尖一定要配白飯,超級開胃,超級下飯,而且炒三層肉比牛肉要好吃。想想都流口水。當然啦,你要是不喜歡加肉炒,直接去掉肉的環節,單是酸辣藕尖也很正的。下面言歸正傳了,藕尖我是買那種酸辣泡椒藕尖,拿回家就能直接炒的,說白了,就算你是廚房白痴,也能炒出一道很漂亮的藕尖三層肉。
  • 三層肉這樣做,不需一滴水,簡單又好吃,兩碗米飯不是問題
    今天去了趟市場,看到經常購買的肉鋪子的三層肉很漂亮,就買了個七八兩的樣子,準備做一道很簡單但非常非常美味的悶菜: 香悶五花肉。 家裡的一天三餐至少有兩頓是必吃三層肉,大部分的吃法是跟著各種菜一起炒,但自從做了這道菜後,基本蔬菜類的都是清炒,然後再來一份悶三層,再加份湯品,一頓飯就這麼簡單解決,葷素搭配,健康美「胃」,具體做法如下:
  • 三層肉也可以這樣做,酒香四溢,香酥美味,肥而不膩
    這幾天有點饞,但紅糟肉所用的三層肉還是比較油膩,就想著,如何才能把肥肉裡的油脂給逼出來,這樣紅糟肉就完美了,於是就有了今天這道酥炸紅糟肉。 三層肉要細條的,可以讓肉販給切1cm寬的肉條,而醃料除了紅糟是固定的以外,其餘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配。
  • 七裡香豬:一家煮肉四鄰香,七裡之外聞其味
    作為國家寶貴的小型豬基因庫成員之一七裡香豬養殖歷史悠久從明末清初至今已經約有400年的時間清代時曾經成為上貢朝廷的貢品這種香豬因產於舊時百色地區恩隆縣七裡區現今的田東義圩等四鄉故而得名「七裡香豬」後來逐漸延綿至相鄰的田陽、巴馬、平果、右江區成為了當地的名豬名菜香豬體型矮小短圓皮薄多肉,脂肪極少味鮮甘香,
  • 黑胡椒香煎裡脊肉
    這烤串從純素的豆乾、韭菜、茄子,到羊肉、牛肉、雞胗、雞心,品種非常多,我問年輕一點同事,為什麼那麼愛吃烤串,回答是:「香!」再問,則回答:「其實也沒那麼好吃啦,圖個熱鬧,第二天早上還起不了床。」休息天我用裡脊肉做香煎裡脊肉吃,煎至焦黃,入味,包著生菜一口一片,一會兒就光碟啦!
  • 港壹煲:鮮、香、脆三層味蕾享受
    港壹煲主打鮮、香、脆三層味蕾享受的產品特點。「香」:港壹煲的香體現在其恰到好處的火溫控制,加之堅持使用傳統砂鍋作為煲仔飯的器皿,並與廠商合作對砂鍋外形進行改良,使其受熱更加均勻。煲體的鎖香功能更是將煲仔飯的茉莉米「香」大量開發,口感香糯柔軟,入口甘甜有味。
  • 婆婆打電話讓做麵條,還讓放肉,我放了半個豬肘子,把家人香著了
    我知道正月裡,老人的講究比較多,也就沒問婆婆為什麼一定要吃麵條,又懶了一會兒被窩,慢慢精神了,感覺肚子也餓了,爬起床,一看已經是上午十點鐘了。不得不感嘆,這閒在家裡出不去的日子,生物鐘已經亂了,白天困了就睡,結果晚上該睡覺的時候睡不著,數羊也睡不著,就直接追劇,結果一追到深夜,睡得更晚了,導致早上起來得也特別晚,這吃飯也就不規律了,由一天三頓飯,變成了一天兩頓,上午十點多一頓,下午四點多一頓,兒子還開玩笑說,省糧食。
  • 幹炸肉圓,色潤酥香,六味和香,外酥裡嫩,教你自製,美味又營養
    今天小編將給你帶來兩款美食,就是幹炸肉圓和六味和香。它們用不同的主料,加上各種不同的輔料、調味料等,製成了味道各異的佳餚,真的很神奇。我們先來了解它們的特點。幹炸肉圓的主要特點為,這菜是揚州風味的傳統名菜。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以烤麩代替香菇、筍末。菜色黃潤,外殼酥香,形似肉圓,烤麩耐嚼,味美可口。六味和香的主要特點為,這菜是福建風味,為泉州開元寺名素菜之一,原名「菜卷」。
  • 教你4個竅門,肉酥蒜香,關鍵做法很簡單
    同樣的菜餚,在家燒根本達不到飯店水準,尤其是複雜繁瑣的菜餚,無論賣相還是味道,根本不及大飯店一半,這也成為很多人為啥喜歡外出吃飯的原因,除了不用洗碗,就是美味。【蒜香排骨】,就是一道繁瑣而美味的飯店頭牌硬菜,特點是蒜香味濃、排骨肉酥,烹飪過程中需要下鍋油炸,因此就有很多大小問題,困擾著在家製作這道菜的朋友,要麼蒜味不濃鬱,要麼排骨外層肉不夠酥香,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飯店級別呢?飯店的蒜香骨為啥美味?
  • [共度晨光]江蘇:腳踏糕香肉圓 傳統美食裡的幸福味道
    [共度晨光]江蘇:腳踏糕香肉圓 傳統美食裡的幸福味道 江蘇:腳踏糕香肉圓,傳統美食裡的幸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