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自古以來就在一直在滋養著天府之國。說到滋養,大家想到的第一幅畫面肯定是水,的確,都江堰的美麗就在於水,秀於群山之間,老在古塔閣樓之下,不同於溫婉恬淡的江南,那樣的美太過于波瀾不驚,不足以讓人心潮澎湃的生出敬畏。
,
都江堰的水,有這樣的魔力,無論你是站在都江堰的古堤上,或是走進風吹滅的安瀾索橋之間,只要你靠近他,你就會情不自禁的激動起來。千年的呼喊號聲歷史裡蕭索的輪迴聲,古蜀國蒸蒸日上的喧鬧聲,還有腳下滾滾東流而去的水波聲,都在此刻給了你無盡的想像。
在清朝同治年間,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到中國來都江堰考察,以他專業的行家的眼光,盛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無與倫比。曾於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書簡》中設專章介紹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詳細介紹給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稱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倘若是把成都比作一輪明澈的月亮,那麼都江堰將是那一顆最閃亮的星。都江堰不同於成都,雖然都是滄桑,但歷史的畫卷鋪展開來,都江堰很容易讓人迷失在這一方山川之中,分不清誰才是真正的風景。或許你只能在那些被歲月風化掉的石頭上面去尋覓。例如2000多年前李冰率眾修建水利的滄海桑田,以及那一方綿延千年後,依舊負責成都平原的山水。千裡的名山融化,雪水會在岷江裡細甲魚由此存活下來。
都江堰用這樣的方式灌溉了整個平原,造就了天府之國的繁茂。遊覽都江堰城,需要從千年的歷史裡轉過身來,你需要卸掉的是身心裡的倦怠,放下泛黃的書卷,尋一座山莊坐下,不用那些白果燉雞、凍天如酒、清晨苦丁或者兔頭兔丁等聞名大江南北的名菜。你只需要點上一道細甲魚,再來一碟地道的清晨泡菜,食指大動間便覺此生足矣。去吹吹清晨山的風。聽一聽從道教發源地裡傳來的萬物之音,雙手合十對著山谷大聲吶喊,徹底放下被城市裹挾的繁忙。
泉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老君閣、潮陽洞的至今完好的存有數十座道觀。遊方於都江堰,不僅可以看到奔騰的江河,還可以看到靜謐而神奇的大山,沒有了城市的喧譁感,人就這樣漂浮在一种放松的狀態裡,更容易找到自己。
有時候想一想,一個人挎著相機踩踏著西風斜陽,或許能在岸堤上走一走,就這樣一直走到了黃昏裡去,想必也是一件極為愜意的事了。或許有幸你還能碰到一位迎風助力的道家老人,和他一起聊一聊山水人生,黃昏裡給這方山水增添了屬於你的小小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