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農業不只是農產品,有著詩和遠方的田野是都市人最嚮往的地方。作為全臺灣最具特色的觀光牧場,飛牛牧場是怎麼煉成的?跟神農島一起來看看吧。
飛牛牧場位於臺灣苗慄縣通霄鎮與三義鄉間,是以乳牛養殖為主之休閒農場,為全臺灣最具特色的觀光牧場,牧場在成立之初默默無聞,後因曾出借給電視公司拍電視連續劇——《一剪梅》而名聲大作。
飛牛牧場牧場總面積約120公頃,分為乳牛生態區、蝴蝶生態區、可愛動物區等區塊,主體是一片被森林環抱的山坡草原,站在高處俯瞰,視野洞開,綠地盡頭一座紅色屋頂的牛舍掩映在樹叢中,草原上奶牛、馬匹悠閒自在,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飛牛牧場的名字裡,飛代表蝴蝶、牛代表乳牛,飛牛標準色是以藍、白、綠,以一定的比例調和而成的飛牛綠色代表歡樂的生活假期,白色代表健康的酪農生產,綠色代表自然的永續生態。
飛牛牧場
從美國到臺灣,起源也是舶來品
飛牛牧場在臺灣酪農業的發展上,扮演著轉型朝向專業與大規模經營的先鋒角色。根據一份官方簡介,上世紀70年代,臺灣經濟開始起飛,牛奶從原本是有錢人喝的貴族飲料,慢慢為一般人所接受,政府為推廣喝鮮奶的習慣,便招訓一批年輕人(有酪農、公務人員、老師)分批送往美國及紐西蘭受酪農專業訓練,以便將來從產、官、學三個方面共同來推動酪農產業,飛牛牧場主人便是當時留美的準牛仔。
學成歸鄉後,年輕人們從40餘畝地、12頭牛開始,在飛牛牧場的現址成立「中部青年酪農村」,把在美國學得的專業與經驗在臺灣複製。但好景不長,1978年,受到能源危機、牛隻疾病以及澳洲牛肉開放進口影響,乳業經營不善,農場成員紛紛離崗,僅剩三人堅守。
牧場奶牛
轉型:從傳統牧場到休閒觀光
從上世紀80年代起,牧場逐漸從奶製品生產向休閒觀光轉型,並先後邀請日本、美國、加拿大的設計師,對牧場景觀、細部營運、名稱LOGO進行設計。現有的景觀就是在原有基礎上改造而成,其中餐廳、購物中心、會議中心等是由穀倉或牛舍改建而成,保持了原有的風格;賓館則建成木屋風格,無論是庭院式還是和式木屋,都充滿原生木頭的香氣。設計者還隨意在草地上裝飾以拖拉機、乾草卷、牛欄等牧場元素,讓人幾乎忘記這裡是地處亞熱帶的臺灣。
飛牛的理念是要做到三個零距離:動物和人零距離、森林和人零距離、快樂和人零距離。並藉由透過三生(生活、生產、生態)一體、三育(培育、保(復)育、教育)並重的發展策略永續經營,寓教於樂,提供客人身、心、靈全方位的休閒體驗。
飛牛的羚羊場
不同於傳統農莊,所有設施和項目都是圍繞「農」字展開,飛牛牧場自然生態區則分為乳牛生態區、蝴蝶生態區、可愛動物區、自然步道和水域生態區,乳牛生態區在飛牛牧場可是招牌區域,廣大的草原放養著數種乳牛讓遊客以最親近的方式親近乳牛;蝴蝶生態區成立於民國82年,佔地約250坪,園內廣植蜜源植物進行蝴蝶保復工作,目前約有10多種、150至200隻蝴蝶,讓遊客了解蝴蝶從卵、幼蟲、蛹到成蟲的完整生活;可愛動物區中有許多迷人的動物,例如貝多綿羊、紐西蘭白兔、臺灣黑山羊等等,可以餵它們吃飼料、牧草,模樣相當可愛;自然步道分為數條,有垂榕步道、欖仁步道、樟林步道、叢林步道等等,步道大多以木棧空橋、碎石砂土、連鎖磚、紅磚以及枕木等自然材質所組成。
打造標籤:最孩子氣的莊園
休閒觀光的農莊可以有很多,要成為臺灣著名的休閒牧場,旅遊觀光的一大去處,還要有自己的個性化標籤,飛牛牧場的標籤就是「親子」。
飛牛牧場是臺灣傳統牧場向動物農莊轉型的典範,被稱為「最孩子氣的牧場」,提供了多項適合孩子參與的設施和項目。在這裡,你可以在草地上像孩子一樣翻滾,也可以像孩子一樣大笑,或是和孩子一起品嘗親手擠出來的鮮奶。這裡還飼養了為巴貝多綿羊、小毛兔、雛鴨、黑山羊數眾多的親近人的動物,這也是小孩子的最愛。
兒童滑梯被設計成拖拉機的樣子
如今,牧場90%的遊客是「親子三代」,家長們把孩子帶到牧場,讓他們在空曠的草地上嬉戲、遊玩,大人們就在牧場的角落裡發呆。從1996年推出第一個牧場主人自行研發的乳製品DIY活動——鮮奶凍DIY開始,這裡DIY就成為農場的一大特色,也成為培養遊客粘性、延長產品行銷鏈條的重要手段。如今,遊客可以體驗的DIY活動已經從擠牛奶擴展到製作冰淇淋、奶酪、牛奶餅乾、牛奶蛋糕等奶製品,是牧場最受歡迎的活動,吸引了眾多親子遊旅客。
餵動物小朋友最喜歡的項目之一
擠牛奶
親子DIY牛奶餅乾
員工僅有30名,大多還是工讀生
目前,飛牛牧場僱有員工大約30名左右,而且大部分是附近農民及當地工讀生。 牧場收入以門票為主,其它收入包括乳品、餐飲、住宿、及商品販賣;支出主要在人事費用、景觀維護、設施投資上。牧場住宿是由原有牛舍改建而成,各式房間共40套,約可容納100人。餐飲分為西式簡餐、中式快餐與合菜3類,中式菜色以當地客家菜餚為主。
牧場的經濟來源一方面是靠觀光、休閒、度假的收入,在牧場內設有擁有住宿區、烤肉區、遊樂區、餐廳、紀念品屋、乳製品店、會議室、停車場等相關所需配置。
飛牛牧場導遊圖
另一方面,基於傳統牧場產品,推出的由牛奶衍生的各種副產品也是牧場重要的資金來源,隨著飛牛牧場的品牌影響的提升,利用網絡營銷的便利性,產品收入已經頗具規模。
從謀生到一生的夢想,生意不只是盈利
飛牛牧場的主人,大家都叫他牛仔施, 40年前當這裡還是一片沉寂的山林時他買下了這塊地,並一做就到了70歲,青春伴隨著這裡的所有成長,堅持從澳洲發草料,因為牛愛吃,並且快樂的流淌出鮮香的奶,這樣,才有了享譽臺灣的牛搾糖和鮮奶凍等美味。
飛牛冰激凌
這裡沒有建築師和規劃師,沒有室內設計師和營銷師,但每一個產品都是那樣打動人,木屋酒店、木屋餐廳、木屋商店、木屋奶製品加工作坊、甚至是生態水循環池,全部是牛仔自己一年又一年的心血成就,他調理著牧場裡的一切讓其更加優美和自然。而當談起誰來接班時他臉上才露出了一點難得的無奈,因為價值觀和生活理念的不同,兒女們似乎都不太願繼承父業享受這片寧靜和田野,而更願意去大都市感受另一種生活的激情。
40年前開農場是為了謀生,可開著開著便成了他一生的夢想。於是,利潤的最大化已經不是他最大的心願,只需要有這樣一個天地給自己去發揮,就如同準備了豐盛的菜餚招待來往的路人。如此的心態,怎麼會忍心往自家的牛奶裡兌水呢?
當生意不僅僅只是生意,而是被當做夢想和心願來經營的時候,人性就開始散發他自然的光輝,不逐利而利自來。
素材來源:網絡。神農島編輯曹曉博撰寫,原創不易,編輯辛苦,轉發請註明來源:神農島,ID:sndfly
《品牌農業》是神農島首席顧問婁向鵬先生歷經6年,對農產品品牌的特殊性、戰略路徑和獨特方法系統的思考和總結,是中國第一本從產業、企業和市場的角度研究農產品品牌打造方法的專著,希望對您的事業有所幫助,並且歡迎交流互動。
神農島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回復132查看《婁向鵬:2016品牌農業十大趨勢展望》
回復133查看《三隻松鼠爆負面,農業電商正在絞殺誰?》
回復134查看《農業部長韓長賦:聚焦農業發展「七大亮點」》
回復135查看《供給側改革來了,你的產品戰略out了!》
回復136查看《20噸進口水果被銷毀,農業企業機會真的來了嗎?》
回復137查看《馬鈴薯產業「酒香四溢」,面對「美酒」切勿昏頭!》
回復138查看《供給側改革大浪淘沙,農企降不了四大成本終淘汰!》
關注品牌農業的朋友,快來登島!
【登島方法】
1.手機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或按指紋
2.點擊標題下方藍字「神農島」關注
3.微信搜索「神農島」——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