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入選2019年第四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日前發布入選2019年第四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的87部作品,由敦煌研究院、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出品的大型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榮登上榜。
歷時兩年完成的《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是中國首部亞洲文明對話題材的大型紀錄片,時長100分鐘,分《絲路雙驕》《餘響千年》兩集,全方位展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石窟「莫高窟」和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吳哥窟」之間命運相通、文化相通、藝術相通的奇妙關聯。
莫高窟與吳哥窟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它們同為海陸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口,都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鑑而造就的亞洲藝術奇蹟。在「兩窟」相通的文化符號中,蘊含著中柬兩國人文相親的歷史傳承;在「兩窟」相似的歷史境遇中,沉澱了「一帶一路」沿線文明興衰的歷史反思。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運用獨特的對比視角,將兩個文化高峰連結在同一個交匯坐標與比照維度中,通過展現兩個文化在「絲路共興衰、共榮辱」上的交流互鑑、歷史傳承與反思,生動詮釋了「一帶一路」的文化底蘊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內涵,充分展現了莫高窟和吳哥窟帶給人類的偉大啟示:「因為對話,文明不會消失。因為微笑,世界永遠和平」。
莫高窟。
吳哥窟。
2017年6月,在第七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上,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在與主賓國柬埔寨旅遊部部長唐坤洽談文化旅遊合作時,提出了拍攝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的創意。用紀錄片的方式,讓敦煌莫高窟與柬埔寨吳哥窟這兩座亞洲藝術高峰,赴一場橫跨萬裡的千年之約,做一次超越時空的文明對話,對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由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擔任該紀錄片學術主持。拍攝期間,趙聲良帶領主創團隊頂著旱季少見的40攝氏度高溫,在熱帶雨林中拍遍了吳哥六大遺址群,到巴黎吉美博物館探訪兩種文化「艱難的相遇」,回國後又從建築、雕像、壁畫、圖案等多方面進行比對,總結出兩大文化奇蹟相交融的文化發展密碼:「因開放而繁榮,因封閉而沉寂」。
本片由甘肅大敦煌影視有限公司、北京東方之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攝製。藝術總監周兵,總導演秦川,總撰稿安秋,解說孫悅斌,執行導演臧敬。這是甘肅籍紀錄片導演聯手創作的精品,被譽為中國文明對話紀錄片的一次成功嘗試。2019年8月31日,該片在敦煌舉行的「一會一節」閉幕式上首映,受到國內外嘉賓和業界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