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東物流介紹
京東集團自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並於2017年4月25日宣布成立京東物流集團,以降低社會物流成本為使命,致力於將過去十餘年積累的基礎設施、管理經驗、專業技術向社會全面開放,成為全球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
目前,京東物流是全球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達達)六大物流網絡的企業,圖1為京東物流六大物流網絡。
圖1:京東物流的六大物流網絡
截至2019年3月31日,京東物流在全國範圍內運營超過550個大型倉庫,運營20座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物流基礎設施面積約為1200萬平方米。京東物流大件和中小件網絡已實現大陸行政區縣100%覆蓋,自營配送服務覆蓋了全國99%的人口,90%以上的自營訂單可以在24小時內送達。通過十餘年的努力,京東物流成功將物流成本(對比社會化物流)降低了50%以上,流通效率(對比社會化流通)提升了70%以上。
2019年,京東物流明確了「體驗為本、效率制勝」的核心發展戰略,未來5年將攜手社會各界共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圍繞「信賴與速度」,為消費者提供「一鍵極速完成」的極致服務,為全球商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全面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促進社會商業形態的轉型升級,全面提升流通效率。
二、 傳統物流紙質單據所面臨的問題
物流供應鏈中,企業與企業之間,個人與企業之間的信用籤收憑證大部分還在紙質單據與手寫籤名的階段,這些紙質單據不僅作為運營憑證使用,還作為結算憑證使用,紙質的單證會嚴重限制智慧物流的發展,以快運承運業務為例,目前紙質委託書導致的業務痛點存在:
1) 紙質單據拖累結算周期,導致承運商體驗差;
紙質單據一般是在線下傳遞會導致信息流與單據流不一致,過多的運營異常,導致對帳差異大,結算周期長,嚴重影響了承運商的現金周轉以及回款情況,雙方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在於核定帳目異常等具體事務上,造成了負面的用戶體驗。
2)對帳被動、帳單回收率難控;
在紙質對帳單發送和回收機制的不完善,而且不同承運商僱傭社會上限制司機資源,造成管理上的欠缺,經常會有紙質帳單收不回來的情形出現,從而造成對帳管理難度大,對帳單的回收率和對帳率難控。
3)手工對帳,對帳覆蓋面低,準確性難以保障;
紙質單據的線下化,迫使過多人工參與對帳,人工對帳存在較大的數據差異性存在,例如前後信息不對稱,對於對帳產生的差異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人力進行核查,準確性難以保障。
4)有紙化辦公帶來的成本上管理上的浪費;
由於傳統內審外審的要求,造成有紙化對帳單的存在,勢必在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方面造成浪費,而通過無紙化可大幅度避免這些浪費的產生。
三、電子籤名與區塊鏈存證的法律效力
(一)電子籤名
近些年來,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我們越來越依賴於電子技術產品、數位化通訊網絡和計算機等,使得信息載體的存儲、傳遞、統計、發布等環節均實現無紙化。隨著電子證據的證據價值在法學研究與法學實踐中得到較為普遍的認可,這也使得討論電子證據法律地位問題的時機日漸成熟。1999年頒布實施的《合同法》及2005年頒布的《電子籤名法》確立了電子籤名的法律效力,《電子籤名法》提出可靠的電子籤名與手寫籤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同時《合同法》中也有說明數據電文和紙面合同一樣,是書面形式的一種,具備相同的法律效力。
(二)區塊鏈存證
區塊鏈作為新興的技術也已經逐漸被司法機構認可,最高院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際網路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此規定對於實現「網上糾紛網上審理」,推動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具有重要的意義。《規定》共有23條,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明確案件管轄範圍、確立在線審理機制、搭建在線訴訟平臺及完善在線訴訟規則。
其中,《規定》在十一條中明確指出,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籤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網際網路法院應當確認。
(三)區塊鏈存證案例:
2018年6月28日,全國首例以區塊鏈為存證的案件在杭州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宣判,法院支持了原告採用區塊鏈作為存證方式,並認定了對應的侵權事實。
2018年9月9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掛牌成立,該院電子訴訟平臺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而抖音短視頻訴百度旗下夥拍小視頻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成為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受理的第一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該案由第三方平臺北京「中經天平」進行區塊鏈取證。
2018年12月23日,由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主導,與國內領先區塊鏈產業企業共建的電子證據平臺天平鏈,運行三個月以來已在線證據採集數據超過100萬條。與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等17家單位共同成為「天平鏈」上的數據存證節點。
四、鏈上籤產品價值及優勢
(一) 產品價值
依託區塊鏈和電子籤名技術,京東物流打造了鏈上籤這款產品,是基於區塊鏈和電子籤名技術解決傳統紙質單據籤收不及時、易丟失、易篡改,管理成本高的問題,實現單據流與信息流合一,同時利用數字籤名技術解決傳統紙質單據不能處理異常的問題,物流配送過程中發現異常能夠及時修正,並實時將修改的數據上鏈,雙方運營結算人員可以及時獲取準確的數據,同時利用京東物流供應鏈優勢、背靠已有的物流網絡和技術打造基於區塊鏈的可信單據籤收平臺,與傳統手寫籤單相比擁有諸多優勢:
[1]提升工作效率:電子合同的擬定、確認、審批、籤署、發送等過程全部在線上完成,幫助企業節約大量時間,提升效率。
[2]體現價值環保:電子合同全部電子化,節省了大量紙張、油墨、電力、包裝、運輸資源,更加順應當前社會節約能源、低碳環保的趨勢。
[3]降低運營成本:電子合同無需用紙,籤署後由第三方平臺加密存管,為企業降低紙張列印、倉儲存管、快遞運輸、結算對帳等運營成本。
[4]彌補風控漏洞:電子籤約流程環環相扣,共同形成完整證據鏈,有效規避冒名代籤、私刻公章、合同篡改等風險。
[5]實現安全管理:電子合同經高強度加密存儲在雲端,有效避免因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合同錯配、丟失、損毀、外洩等情況。
(二) 產品優勢
鏈上籤與傳統電子籤章產品不同,鏈上籤是通過物流單據線上化助力智慧物流發展,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一個低成本、高信任的物流供應鏈協同平臺,物流單證的線上化是解決運營標準化的難題,並且利用區塊鏈分布式帳本和數字籤名技術可以為物流供應鏈內的企業構建一個低成本、高信任的協同關係。
鏈上籤所使用的區塊鏈平臺是基於京東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JD Chain」的基礎上構建智鏈能力開放平臺,強化區塊鏈在客戶實名、協約籤署、管理、維護和合同保障方面的應用,為物流單證應用場景構造了很好的基石;同時京東物流作為物流+區塊鏈技術應用聯盟發起者,可以集結聯盟企業構建行業標準,利用頭部客戶的優勢快速將單據無紙化的標準進行推廣落地。
五、鏈上籤的應用場景
(一)基於鏈上籤的快運對帳平臺
鏈上籤的應用場景都是並圍繞單證的數位化去解決物流過程中實際的運營問題,例如:物流對帳過程主要解決核心企業和承運商之間的結算需求,物流承運過程一般需要經過下單、詢價、承運、籤收等諸多環節。結算雙方企業需要通過系統接口對接的方式完成不同階段數據的共享與流通,通過傳統技術手段僅僅實現信息流互通,並不能解決雙方的信任問題,信用籤收還是依賴紙質運單,雙方各有一套清結算數據,結算雙方每個結算周期要進行對帳,要人工審核大量的紙質單據,具有成本高、效率低,結算周期長的問題。
鏈上籤產品利用區塊鏈公開透明、且不可篡改的可以實現結算雙方共享數據的控制權,從訂單生成環節就開始上鏈,從詢價環節、報價環節、 配送環節、妥投等環節,通過信用主體無紙化籤收生成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運輸結算憑證,承運過程中通過RFID等物鏈網技術,確保物流配送過程數據收集的真實性,配合車載GPS系統收集位置數據,從而實現信息流和實物流一致性。
基於鏈上籤產品實現運營過程無紙化。首先,為聯盟鏈的每個信用主體構建數字身份,結合權威CA認證結構為其信用主體頒發數字證書,通過生物特徵的採集確保使用該設備進行籤收動作的信用主體的真實性,最後將籤收結果寫入區塊鏈存證,整個過程可以確保籤收主體的真實可信、籤收過程真實可靠,籤收結果不可篡改、可驗證。最後對帳過程中雙方利用鏈上可靠數據實現共同管理一筆帳,減少對帳成本,縮短結算帳期。
(二)基於鏈上籤的電子籤單返還
籤單返還最為增值服務是快遞公司額外收入的一種手段,但傳統紙質的籤單返還具有成本高、時效長、容易丟失,甚至是冒籤等問題。商家對物流公司有紙質籤單返還及電子拍照回傳的需求時,需要把籤單列印出來,客戶籤收後,還需要物流公司將紙質籤單郵寄商家,同時會提供單據模板列印及紙質單據郵寄線上化和電子拍照回傳,但拍照動作會給配送員增加額外的操作,也會出現拍照不清晰,OCR無法識別手寫籤名,無法驗證籤名人身份信息等問題。
基於鏈上籤構建的電子籤單返還產品,結合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和電子籤名技術將需要籤單返還單據無紙化替代傳統的紙質籤單返還,消除紙質籤單返還的運輸成本,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共識、去中心化等特性,確保已籤名上鏈電子運單真實可靠防篡改,通過權威CA機構背書為籤名人生成合法證書,確保已籤收單據合法合規,客戶可以直接通過鏈上籤查驗客戶端獲取籤單返還的單據並完成驗籤、下載等動作,實時完成籤單返還動作,消除人工對每張單據籤收的核驗成本。
六、鏈上籤產品架構
鏈上籤產品架構主要分為可信終端(手持終端)、應用服務、區塊鏈帳本服務,可信終端是鏈上籤流量入口,是物流參與人員,包括收/發貨人員所使用的移動操作終端,通過可信終端上的提供的SaaS服務,可快速構建信用主體,並使用權威CA機構頒發的數字證書進行背書。籤單時通過身份證+手機號+姓名完成信用主體的認證,物流配送環節以電子運單為載體,通過信用主體的數字籤名完成每個運輸節點的信用籤收。
應用服務層是將鏈上籤核心產品通過SDK和API的方式進行能力開放,結合實際運營情況,將物流場景服務標準化,減少終端開發工作量,主要功能有身份管理服務,信用主體認證、驗證、服務;電子運單管理服務,運單創建,運單流轉、運單取證服務;籤名管理服務,支持多籤、雙籤服務;業務數據獲取服務,權限認證通過後,可獲得鏈上指定數據。
區塊鏈帳本存放物流單據籤收憑證,信用主體的身份信息,及每次交易過程中需要雙方確權的關鍵數據(圖6是委託書無紙化案例的發運明細數據)。
七、鏈上籤產品的核心收益
鏈上籤產品已經被福佑等多家承運企業使用,實現雙方所有交易數據已經上鏈,大型幹支線的整車業務在業務、系統、技術層面全打通,形成了整體的方案解決模式。通過鏈上真實的交易數據實現共管一筆帳;通過鏈上籤電子籤名能力,完成信用主體的建立和運單的電子化籤收,替代紙質委託單和手寫籤名作為結算憑證。運營至今,一些技術和信任紅利正在顯現:
1)形成去中心化的高效的對帳平臺
基於鏈上籤實現物流單據電子化,通過鏈上可靠數據進行實時監管,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機制自動核驗結算憑證信息,有效防範壞帳風險,縮短對帳周期,及時發現差錯,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對帳質量。在此基礎上,將對帳信息發布到區塊鏈,客戶實時進行帳單回籤,對帳效率和準確率都極大提高。
2)帳單生成管理符合三化趨勢
帳單生成管理三化即「集中化、無紙化、智能化」:逐步弱化和取消紙質對帳單,發貨端、收貨端、承運商、京東物流快運均基於智能合約帳本進行;由「對帳中心」通過智能對帳平臺,集中生成電子對帳數據,並試試發布到區塊鏈,由客戶進行帳單回籤,財務核算與對帳逐漸分離,從而實現集中對帳、智能對帳。
3)對帳範圍參數化,付費規則集中管理
每期對帳承運商範圍、付費規則由對帳管理人員確定,通過系統控制每期對帳單生成數量、範圍,提高對帳單生成的覆蓋率,對帳單的生成從人工處理轉換成為系統自動處理。這樣,符合計費規則的帳目,自動觸發區塊鏈進行記帳。
4)對帳輸入輸出人機互動
通過構建移動應用等數據終端出入口,司機,報帳員的效能大幅度提升,例如:幹支線配送司機完成了單運輸任務後,只需點擊手機行動應用程式上的「確定」,即可完成本單的稽核,確認,將信息實時寫入區塊鏈帳本,同步到承運商,發貨收貨的核心企業的不同節點,建立信任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
八、社會效益
京東物流攜手承運商企業通過對現有業務流程規範化,從而降低供應商對帳期,從目前的90天帳期縮短至少60天帳期,從而從承運商處可以獲得更多的優惠條件,可大幅降低運營和管理成本,據不完全統計,按照全國每年20億元的快運支出來計算,每年全國快運業務整體上至少可以有2 ~ 3個億的成本節約,未來隨著快運業務的迅猛發展,節省成本量會有更大的空間,同時利用聯盟鏈技術和物流供應鏈核心企業優勢,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應用場景,如利用區塊鏈上可信的單據與交易數據,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保理服務,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