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雲南最美的湖到底有多美?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是怎樣的秘密?

2020-10-16 地球旅客

晨曦中的瀘沽湖,攝影©孤城

在川滇交界處的群山間有一泓碧藍的湖水,湖畔矗立著一座挺拔的山峰,在當地人的傳說中,山是格姆女神的化身,湖是女神的惋惜與悔恨的淚水。這便是瀘沽湖,隱匿在橫斷山脈中的高原湖泊

從雲南麗江前往,驅車穿過盤旋往復的公路與零星散落的村鎮,當最終翻越一條馬鞍形的山嶺時,松林的盡頭,瀘沽湖忽然顯現。

瀘沽湖全景,攝影©孤城(橫屏觀看)

很難見到那樣通徹的藍,連萬裡無雲的天空都為之汗顏。幾座小島點綴在空靈的湖面上,風兒吹過,拉起的縹緲不定的波紋,神女山端坐在對面,僅凝視一秒,就能知道,她有一個美麗的故事等待講述。

晨曦中的瀘沽湖猶如一顆心,攝影©孤城(橫屏觀看)

1924年的一天,探險家約瑟夫·洛克騎了五天的馬,來到瀘沽湖畔,面對平靜的湖水,他這樣寫道:「這是全雲南最美麗的一個湖,無法想像還有比這更美的環境,深藍色的湖水清澈得像水晶……小島像船一樣浮在平靜的海上,一切都是寧靜的,真是一個適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瀘沽湖中的小島,攝影©孤城

當地方言中「瀘」為山溝,「沽」為裡,瀘沽湖即山溝裡的湖(另有一說「瀘沽」的摩梭語意為「落水」,湖畔有落水村)。不過,在洛克的書裡,瀘沽湖被稱作永寧湖,幸運的是,我們看到的湖泊和百年前洛克看到的並無大的異樣,所以只需環湖走上一圈,就會明白這個名字全部的含義。

寧靜的湖面,攝影©孤城

瀘沽湖是一座深水湖,平均水深為40.3米,最大水深超過百米,深度在50米以上的水域約佔全湖面積的一半,湖水清冽,透明度最多能達到12米,又因為湖泊被群山環抱,少有大風,且湖區內光照豐富,全年近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可見湛藍的天空。

故而,任何時節來到瀘沽湖,通常都能看到靜若處子的湖水,漫步在湖畔,岸上的山林草木,湖上的飛鳥漁船,乃至夜空中的星辰朗月皆倒映在水中,寧靜如斯,直教人如痴如醉,流連忘返。

秋日的神女山與瀘沽湖,攝影©孤城

瀘沽湖的夜空,攝影©孤城

瀘沽湖的周邊是摩梭人的家園,這曾經是一個被現代世界所遺忘的角落,像一塊遠古琥珀,凝結著早已熄滅的人類母系社會的一粒火種。

摩梭是一個很小的族群,小到無法擁有一個官方認可的民族名稱。瀘沽湖是他們最大的聚居地,也有一部分散居在大山深處那些難以抵達的河谷和壩子上。(備註:摩梭是一個未識別民族,並不在56民族之列,有關部門將居住在雲南寧蒗等地的摩梭歸為納西族,將居住在四川鹽源、木裡、鹽邊等地摩梭歸為蒙古族。)

瀘沽湖畔的摩梭人,攝影©孤城

摩梭人男不婚,女不嫁,有情愛關係的男女雙方互稱「阿都」和「阿夏」,無論愛的多麼難捨難分,雙方都終生居住在母親家,仍然歸屬自己原有的家庭。

每天晚上,男人們會悄悄來到阿夏的花樓,第二天日出前再回到自己家中,這種「夜來朝走」的婚姻形式被稱之為「走婚」。

在走婚關係中,女性掌握主動權,她一生中可以結交一個」阿都「,也可以結交多個」阿都「,但無論男女,在同一時期有多個走婚對象的行為被認為是可恥的,並會受到族人的鄙視和譴責。

落水村,攝影©孤城

摩梭人傳統的世界觀裡,女性是根本,所以湖是母親湖,山是女神山,連住的房子也被稱為母屋。在一個母系大家庭中,祖母是穩固的核心,父親的角色則是由舅舅擔任的。

這是一種完全以感情為紐帶,不受金錢、地位、法律、宗教和家庭約束的婚姻形式。女人們和男人們為自己的感情而真真實實地活著,愛就在一起,不愛就分開,簡單而自由。

對在母系文化中浸染長大的摩梭人來說,走婚是那麼自然,就像夜空有星星,樹木會開花一樣。

瀘沽湖畔的古樹,攝影©孤城

從社會學角度去解釋,母系社會和走婚關係都是生產力低下、物質匱乏的產物,家庭需要人丁來補充勞力,女性因為擁有生育能力而獲得了尊崇,並擔當起家庭支柱。

如今,隨著旅遊業的興起,農耕和畜牧的重要性在摩梭人生活中的沒有那麼重要了,男人們在經營旅店、餐館和跑運輸等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和地位大幅提升,瀘沽湖畔的母系社會終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乃至消散。

瀘沽湖畔的木屋,攝影©孤城

在環遊瀘沽湖的時候,我跟一個跑旅遊的摩梭司機聊天,他說,這幾年開車拉客賺了不少錢,年底也準備把家裡的房子改裝成客棧,明年就能當上老闆,不用再開車賺辛苦錢了。談及走婚,他也很敞亮地說,已經很少了,現在大部分年輕人結婚時都會去政府領證,然後像外面的人一樣過日子……

諷刺的是,隨著遊客的大量湧入,在摩梭族群中自行瓦解的走婚習俗卻被一些不良的商人當成了騙錢的噱頭,而那些不明就裡卻想著獵奇的遊客常常輕易就中了圈套。這種惡劣的行為不僅傷害了遊客的錢包,也傷害了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於此的摩梭人。

湖面上的晨霧和遊船,攝影©孤城

金錢的誘惑難免使瀘沽湖的聲譽蒙塵,但這裡的風景依舊清新如洗,所以,如果你對這座「全雲南最美麗的湖」心存期待,建議挑一個人少的時節,背上行囊,親自去探索,去感知。

關於雲南麗江的另一篇文章,請點擊文字連結:

更多好內容,請關注地球旅客

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各平臺帳號,搜索地球旅客~

相關焦點

  • 四川雲南共同管轄的「神秘女兒國」,男不娶女不嫁,全靠走婚
    對於「女兒國」這一個只會在西遊中出現的世外桃源,相信有很多人都非常的嚮往,那裡是完全的母系社會,女人比男人的地位要高貴很多,而在我們國內也有一個這樣的女兒國,你們知道嗎?這個地方叫做瀘沽湖,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被雲南與四川兩個省會共同管轄。
  • 兩頭婚興起,男不娶女不嫁,不就是摩梭族的走婚習俗
    婚娶生育這些壓力,哪朝哪代都有,可先人從未放棄過這種制度。因為這是一種最牢固的生存關係,關於兩頭婚我看很類似雲南瀘沽湖的走婚習俗。其實在中國這個習俗一直存在,那就是雲南摩梭族的婚姻儀式。她們就是「男不娶女不嫁」號稱中國現存的「女兒國」,至今還保留這個習俗。我曾經親身去過那裡,確實是母系社會,女人當家,各自家中的族長都是女性。
  • 瀘沽湖流行「男不娶女不嫁」?摩梭族走婚騙局的獨家揭秘
    摩梭族走婚習遠古習俗走婚是雲南和四川境內的少數民族摩梭人的習俗。摩梭人是中國唯一的母系社會,除了少數人因為要增加家庭勞動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沒有結婚這種制度。其實還是有一定科學與和諧性。走婚就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過男去女家走婚,維持感情和生養下一代的方式。
  • 喜馬拉雅山下的原始部落,男不娶女不嫁,不與外界通婚
    喜馬拉雅山下的原始部落,男不娶女不嫁,不與外界通婚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人因為生活上的煩惱,工作上的煩惱,想要脫離自己現在所處的環境當中,去尋找一個可以讓自己清淨的地方。在這裡不存在著婚姻的制度,男不娶女不嫁,不與外界通婚。卓巴人從外貌和使用的梵文來看,被認為是雅利安人。傳說他們是當年亞歷山大大帝軍隊中一群走散了的士兵,喜馬拉雅山谷中定居後,產生的子孫後代,長達數十個世紀的與世隔絕,使得他們可以一直保持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習俗。
  • 雲南有這麼一個地方,男不婚,女不嫁,生了孩子舅舅養
    男不娶,女不嫁,自願結合,離散自由的母系婚姻制度,俗稱「走婚」。當你踏入這個美麗的女兒國,會得到一本特製的「女兒國護照」。而在感情中女方依然佔有決定權,只要女方不開窗,感情也就斷了。男的可以繼續找別的姑娘走婚了。
  • 神秘的雲南四川地區,男不娶女不嫁,婚姻全靠飛簷走壁的走婚風俗
    揭開摩梭人的神秘面紗"走婚"這一習俗,是摩梭人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民族特色的婚俗。摩梭族是雲南納西族的一個分支,與藏族摩梭人並沒有太多的淵源。但是由於大都信奉藏傳佛教,雲南摩梭人吸收了一些藏族佛教文化。摩梭人和很多少數民族的人一樣,能歌善舞,光舞蹈就有七十二種,甚至有人說他們是最會跳舞的民族。除此之外,摩梭人還以他們特殊的婚俗——"走婚"而被世人所關注。
  • 「男不娶,女不嫁」,四川境內的母系社會體系,怎麼繁衍後代?
    而在四川這裡,生存著一個至今仍然保留著「母系社會」特徵的部落;他們「男不娶,女不嫁」;這樣一個神奇的部族,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看一看吧。這個部落,就是在四川境內的「河谷部落」。它是四川藏區非常古老的一個部族,外界人稱其為「扎壩人」。因其聚集地位於河谷地帶,所以這個部落又被稱為「河谷部落」。河谷部落的人口非常的少,大約在1.5萬人左右。
  • 貴州一神秘村莊,男不外娶,女不外嫁,來這裡旅遊不要沾花惹草
    不管你有沒有來過貴州,一定知道這裡是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省份,這也造就了貴州獨特的文化習俗,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個神秘小村,多年來秉承著男不外娶,女不外嫁的習俗,據說是為了保守一個秘密。雖然是一個小村寨,但是這裡的規矩很多,比如男的不可以娶外面的人,女孩子也不可以嫁出去,就連生小孩都不能自己決定,而是要遵守規則,每家只能生兩個。之所以有這個規定,是因為祖先知道村子裡的耕地少,害怕人多以後無法養活村民。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到底什麼意思?看懂了受益匪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比如「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國內廣大農村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妻子在家庭中可以說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孩子更有比較深遠的影響。所謂的「男不娶五」就是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女不嫁六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 中國唯一「不嫁不娶」的民族,依靠這方式繁衍,遊客直呼:揪心
    然而少數民族的一些文化往往是很獨特的,在我們看來是不能理解,而就有一個少數民族,它是中國唯一「不嫁不娶」的民族,但是他們的繁衍方式卻讓遊客們直呼是「揪心」,讓人是想像不到。摩梭族主要是分布在雲南和四川相交地帶的大山中,由於過於隱蔽,使得摩梭族至今在中國仍是一個未被識別的民族。
  • 中國最「開放」的民族,男不娶女不嫁,耍朋友靠「爬窗戶」
    中國最「開放」的民族,男不娶女不嫁,婚姻靠「爬窗戶」進到女方家中。如果說正常的男女交往,雙方只是談感情,有了孩子也不說結婚的事兒,那就是「耍流氓」,或者要麼是海王要麼是渣女,這種觀念難以被認同。可是我國的摩梭族在男女感情、延綿子嗣這件事情上,一直都是男不婚女不嫁,這種獨特的習俗被稱為「走婚」。
  • 中國唯一男不娶女不嫁的民族,繁衍後代方式很特別,管爸爸叫舅舅
    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由於氣候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人口的分布也很不均勻,所以各個地方生活的人都有著很獨特的當地風俗。在中國有一個最奇特的民族,這裡男不用娶女不用嫁,繁衍後代簡單直接。一起去看看吧!摩梭人生活在雲南省西北地區,四川、雲南交界處風光秀麗的麗江市瀘沽湖畔。她們有自己的民族語言,但沒有文字。摩梭族是中國歷史上唯一遺留下來的以母系社會為主的民族,這個民族裡的女性佔大多數,而且女性的地位也高於男性,這一點與我們國家的其他地方都不一樣。
  • 中國隱蔽的「女兒國」,堅持男不娶女不嫁,繁衍方式特殊
    導語:中國隱蔽的「女兒國」,堅持男不娶女不嫁,繁衍方式特殊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越拉越多的人開始進入旅行的大軍中。旅行的途中不僅可以體會別具一格的風景名勝,還能見識到當地獨特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須知幾步之外,便是大千世界,有數不清看不盡的奇異新聞。
  • 中國最後的母系社會遺風的女兒國,一生不嫁不娶神秘部落摩梭族
    2018年9月我一個人去了雲南旅行,去了瀘沽湖才知道原來真的有女兒國存在。據我們開始了解和聽聞「女兒國」這個地方是在電視劇中的《西遊記》所知道的。 在我們的印象裡,女兒國是一個只有女人的地方,而真實存在的女兒國是女性當家做主有話事權,承擔家裡的重要責任。這個民族部落是「摩梭族」是我國至今還保存的傳統母系社會遺風。
  • 中國有個「最奇特」的民族,男不娶女不嫁,繁衍方式讓人接受不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當今社會非常普遍的現象,強調古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現代「自由戀愛」,但是,歸根結底,兩者最終將生活在一起,但是,我國有非常「獨特」的民族,這個民族的獨特之處是這裡的男孩和女孩不結婚,繁衍的主要方法是在晚上「爬窗戶」,許多人無法接受這一點。
  • 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不娶5女,好女不嫁6男」,這些講究有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不娶5女,好女不嫁6男」,這些講究有道理嗎?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和進步,近幾年無論農村還是城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在農村就有一種叫「農村俗語」的東西卻從未發生過改變,這些農村俗語都是歷經千年一直流傳到我們現代。
  • 神秘的東方女兒國,男不娶女不嫁,還是《親愛的客棧》取景地
    關於走婚摩梭人最大的特點是「男不婚,女不嫁」的走婚制度,青年女男日間多為集體活動,透過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達心意,具有感情基礎,二人均同意後,可以進行「走婚」。走婚時,男方只能在入夜後偷偷潛入(摩梭人稱為「摩入」)女方「花樓」(即女方房間),與女方同床後,天亮之前離開(「梭出」)。
  • 瀘沽湖走婚橋:本為土司打仗所用,成了摩梭族阿夏走婚的浪漫步道
    湖的周邊居住著摩梭人、彝族、普米族和蒙古族等7種民族,這裡不僅有湖光山色優美的自然環境,更有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奇特的婚俗等民族風情。這種走婚只依賴感情,與經濟等一切外界條件均無關。走婚時摩梭人常以蘇裡瑪酒為飲品。男性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性稱男情人為「阿注」。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撫養,男方不需負擔,但父親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親子關係。走婚的男女分手後,仍可以自由與其他人重新進行走婚。
  • 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男不娶,女不嫁
    ▲ 瀘沽湖但是,在中國卻有一個地方,新婚夫妻完全沒有這些煩惱。那裡被稱為女兒國,也是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摩梭人。摩梭人主要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處的麗江市瀘沽湖畔,約有5萬人口。湖畔周圍多山,峰巒聳翠,倒影翩翩,空水氤氳。蕩舟於湖,仿佛行於百裡畫卷。
  • 俗語:好男不娶出牆女,好女不嫁工程男,啥意思?女怕嫁錯郎
    文/青夕俗語:好男不娶出牆女,好女不嫁工程男,啥意思?女怕嫁錯郎如果誰家裡有男孩子的話家裡人最關心的就是他長大了娶媳婦的事情,特別是在農村,大伙兒對於這件事的關注度更高。不過對於娶和嫁什麼樣的人大家還是看的很重要的,並不是說有那麼些彩禮錢就可以了,彼此之間還是要看對方的為人品質這些的,因此在農村還流傳著很多和嫁娶有關的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