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必備:油條是配豆漿還是蘸醬油

2020-12-16 貓眼看到的事

連續的居家生活,讓朋友圈的朋友都展露了做飯的天賦。大家都展示著自己的做飯天賦,涼皮、麵包、饅頭、油條……一件接一件地被大家解鎖,這個時候一個老話題就重新被提起了,油條到底怎麼吃?是配豆漿還是蘸醬油,這也成了跟西紅柿炒雞蛋是鹹的還是甜的成為了幾個永遠爭論不休的話題。

油條的前世

油條是一種古老的中式麵食,一種用油炸的長條形食品,因為口感鬆脆有韌性,成為中國無論南北都喜歡的一種傳統早點。

南北朝的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裡這樣描述油炸食品:「細環餅,一名寒具,翠美」。

唐朝詩人劉禹錫在《佳話》中也提到了這個叫做「寒具」的油炸食品。從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寒具」應該形似女子佩戴的纏臂金,類似撒子,並非油條。油條應是南宋以後對油炸麵食的又一創新。

根據《宋史》中記載,宋朝時,秦檜迫害嶽飛,民間通過炸制一種類似油條的面制食品(油炸檜)來表達憤怒。類似的油炸麵食,其起源遠遠早於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具體時期不得考證。

發展到如今,油條在各地大小不一,也有了不同的名字,比如山西叫麻葉;到了東北和華北叫做「果子」、安徽一些地區叫做「油果子」、廣州及周邊地區稱「油炸鬼」、潮汕地區稱作「油炸果」、浙江地區又有了天蘿筋的稱呼。老北京的叫賣中,被稱作「油炸鬼兒」。

油條在各地的不同吃法

剛從也說了,與其爭論是就豆漿還是蘸醬油,不如放眼看看全國乃至世界,大家到底都怎麼吃油條。

天津:煎餅果子

煎餅果子是天津當地人的早餐,也是天津乃至全中國都能見到的小吃。由綠豆面薄餅,雞蛋,還有餜子(油條)或者薄脆的「餜篦兒」組成,配以面醬,蔥末,腐乳,辣椒醬(可選)作為佐料。作為天津本地人的看家早點,天津的相關部門甚至頒布了《天津市地方傳統名吃 製作加工技術規範 天津煎餅果子》,嚴格規範了天津煎餅餜子的術語與定義、原、輔料要求、製作場所及設備要求、加工過程衛生及人員要求、製作工藝要求、標誌、包裝、運輸與貯存等內容。

上海:早餐四大金剛之一

在上海,油條和大餅、豆漿、粢飯糰並稱上海早餐屆的四大金剛。而粢飯糰其實也是由糯米、肉鬆、芝麻、白糖裹上油條一起來吃。這一下油條在上海早餐屆的地位又上了一個檔次。

廣州、香港地區:油條的多種形態到了廣州、香港地區,能吃會吃的食客們,又賦予了油條不一樣的吃法:

用腸粉卷著油條製成炸兩,淋上醬油食用,可隨意再加上辣椒醬和甜醬;

以瓦砵把油條和雞蛋及魚腸焗熟食用,稱砵仔焗魚腸

最簡單的就是拌粥當作早餐來吃。

杭州:回到油條最開始的形態

前文中也提到,南宋時期為了表達對秦檜的憤怒而生成了一個食品,這個就是現在在杭州能夠吃到的蔥包燴。做法也不算複雜,是用薄餅卷油條和蔥段,在平底鍋上壓扁並烤制而成。食用時塗抹上甜麵醬或辣椒醬。

河南:胡辣湯最好搭檔

到了河南鄭州,搭配著油條的一定離不開當地最有名的胡辣湯。來一碗方中山的胡辣湯,在來上一根油條,一天的生活一定是幸福滿滿。

臺灣:飯糰+豆漿,再來點醬

在寶島臺灣,油條或者切段裹入飯糰裡,或者搭配豆漿當早餐吃,有時亦會加入粥裡作為配料。總之有很多種吃法選擇。

馬來西亞、新加坡:肉骨茶裡的重要作料

當我們來到馬來西亞或者新加坡,肉骨茶不得不嘗,而肉骨茶裡重要的一個原料便是油條,缺少了油條就缺少了一副重要的作料,失去了味道。另外在馬來西亞,油條還可以搭配紅豆沙(糖水)或者咖啡烏(無奶黑咖啡)來吃,也是別有風味。

油條是一種最普通的平民小吃,可以是早餐、可以入菜,配豆漿也罷、蘸醬油也罷,總之吃的是一種心態和生活,簡單就是回歸生活的本質。

相關焦點

  • 吃油條蘸醬油,還是泡豆漿?寧波人都這樣吃,難怪味道這么正!
    在我們南方都知道吃油條就要配豆漿,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林俊傑的那首《豆漿油條》「我知道你和我就像是豆漿油條,要一起吃下去味道才會是最好」,可以說豆漿配油條是絕配了,可是,最近網上一個「吃油條要不要蘸醬油」的話題,讓小編一臉懵。
  • 上海吃油條配豆漿,廣東吃油條配粥,臺灣吃油條配糯米餈,你呢?
    還有人吐槽道:以前自製油條是擔心外面小攤賣的加料不安全,現在自製油條是為了消遣時間……雖說剛炸好的油條的確酥香好吃,但是大家吃早餐的時候很少是只吃油條的, 基本都是有配搭的。其中最常見的油條搭配當然是非豆漿莫屬了,一碗豆香醇厚的熱豆漿,配上一根現炸好的油條,一口酥脆油條一口醇香豆漿,這絕妙的搭配讓人根本沒法拒絕。
  • 油條蘸醬油是哪裡的吃法 原來還有這麼多種吃法
    油條是中國人的早餐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食物,在絕大多數人的嚴重「油條+豆漿」是早餐標配,但是最近「油條蘸醬油」的吃法上了熱搜,那麼這是哪裡的吃法呢?   「豆漿+油條」是風靡全中國的一道吃法,而在上海、浙江一帶,油條蘸醬油的「地位」幾乎是和其平起平坐的,甚至還被譽為上海早餐市場的「四大金剛」之一。
  • 你們那用油條蘸什麼吃?上大學後才知道原來油條豆漿不是絕配
    油條,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早餐食物。很多人的早餐都是從一杯豆漿,一根油條開始的。因為它方便是在,可以讓忙碌的人吃上一口熱乎的食物。可以說在中國,豆漿油條就是早餐的標配了。但是什麼東西吃多了都回膩,油條這種油炸的食物更是,如何讓它有花樣呢?嘿嘿,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油條的花式吃法。
  • 網友眼中油條的最佳CP,醬油居然上榜?第一個只有臨沂人才懂!
    大家早餐都喜歡吃什麼?很多人都會說油條啊,豆漿啊,包子啊什麼的。或者是西餐的三明治啊,麵包啊等等。但是油條絕對是很多中國人喜歡吃的早餐之一,那你們眼中油條的最佳CP是什麼呢?
  • 早餐怎麼吃,豆花和豆漿吃鹹的還是甜的,搭配油條還是燒餅啊!
    在老家的早餐基本都是粥和一些包子或者餅的搭配,在外面上班的時候就很少煮粥了,因為需要煮的時間特別久。豆漿、豆花、油條、燒餅、麻球,互相搭配著,最近早上起得都特別晚,去吃早餐的選擇就少了,老闆豆漿油條,沒有豆漿!老闆豆漿燒餅,沒有燒餅!都買完啦!
  • 餐品推薦:永和豆漿搭配油條,陽光早餐搭檔
    早餐怎樣吃的營養又健康,豆漿一定是首選。永和豆漿的超高人氣,多年來更是以各種形態,永和豆漿粉固態產品系列、玻璃瓶裝、PP瓶裝等形式的液態豆漿,走進了我們的千家萬戶,暢銷多年,可以說已經成為了大家心中不可缺少的經典味道。
  • 吃油條蘸醬油?北方人不理解,結果杭州人的回答出奇統一
    更神奇的是,幾乎小編問過的每一個杭州人,都表示吃油條要蘸醬油!有網友說,油條蘸醬油,再來一碗白泡飯或者白粥就是絕配,味道不要太好。不用另配小菜,一根油條一碗粥,再來一點醬油,就是一餐完美的古早味早餐。芝士芝士:油條當然要配醬油,配鹹豆漿要麼白泡飯,油條湯也很好吃。老司機帶你飛:顧粥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小雨002:我家一直這樣,有醬油才好吃。乖乖囡囡:今天早上就是這麼吃的,油條蘸醬油+自己燒的八寶粥。
  • 油條除了蘸豆漿外還能這樣吃!馬來美食羅惹教你吃油條沙拉
    油條除了蘸豆漿外還能這樣吃!馬來美食羅惹教你吃油條沙拉。油條,小夥伴們生活中應該都是經常吃的吧。這種在我國流傳了幾千年的特色美食最常見的吃法就是蘸著豆漿咬著吃了吧。不過要是小編告訴你其實油條還能製成沙拉你們信嗎?
  • 成都の顏值早餐!豆漿油條星人的「桃園眷村」
    光是早餐的種類都數不完,豆漿、油條、包子、饅頭、飯糰、燒餅、燒麥、卷餅、醬香餅、雞蛋餅、胡辣湯、熱乾麵、拉麵...根據不同的城市還會有當地特色的早餐。不過對於我來說,豆漿油條才是標配。「桃園眷村」早餐種類很多,菜品除了豆漿,油條,飯糰,燒餅,陸續還推出了小籠包,燒麥,面飯等。但我最愛豆漿油條!
  • 還在豆漿配油條?看看國外早餐都是怎麼吃!
    豆漿油條才標配?不不不以為寒冬的冬季來根油條配豆漿就是人生頂配了?No no no!我只能說國別限制了你的想像力。好吃又減脂的早飯很多種,不信看看其他國家的人都是怎麼吃早飯的。波蘭早餐傳統的波蘭早餐包括波蘭燻腸切片和炒雞蛋,直接切片配上雞蛋或是同炒,然後再搭配土豆煎餅。這一般被當地人稱之為Jajecznica。點評:營養元素比較齊全,只是用炒的做法不太健康~偶爾一兩次還是可以滴。
  • 吃油條蘸醬油?吃餃子蘸醬油?吃菠蘿蘸醬油?北方網友急眼了
    近日微博熱搜:北方人不能理解的油條還能蘸醬油吃?哈哈,沒有這個標題出來,作為北方人的小編我還真是不知道呢,吃個油條和蘸醬油的?後來啊跟我的南方同事們就蘸醬油這個奇葩吃法爭了個面紅耳赤!後來得知,原來南方人蘸醬油吃的做法由來很久了,而且對啥東西都可以蘸醬油吃啊。都說北方人能吃大雜燴,我看南方人就著醬油吃的小資菜也差不多了。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北方人不知道的南方人就醬油能吃下去的東西。
  • 記憶兒時的早餐-豆漿油條
    清晨,與師哥在永和豆漿用早餐,兩份油條和甜豆漿,一碟醬肉包,豆漿的砂糖是放在碗底的,需攪拌一下再喝,一口甜甜的豆漿進入口中,讓你又一次回到了童年的記憶裡,永和的豆漿永遠是兒時的味道,,其他地方也難尋到,所以很是鍾愛,記憶中,童年的早餐永遠是豆漿油條
  • 曾經早餐的最佳搭配是豆漿與油條,現在我只愛豆漿
    初中開始,家裡離家更遠了,路過的早餐攤我居然吃起了養老式的豆漿與油條。現在說不清因為什麼,興許是豆漿那冒騰的煙氣,那甜甜的口感,興許是因為油條的香脆。那時候總愛頂著滿臉的青春痘吃著最香的油條。後來進入了高中的學習,開始了住宿生的日子,就再也沒有豆漿與油條了,只剩下雞蛋和各種包子。
  • 南北方差異很大,早餐各不相同,為什麼對油條卻是偏愛?
    北方的早餐吃餡餅、煎餅果子,南方就是小籠包或是稀飯啥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山東的饅頭,幾個就能裝下一個框,而南方的饅頭,基本可以當作早點吃了。但是說來奇怪,唯獨油條確實達成了南北共識,早上大家都愛吃。早上起來去早餐店吃根油條,要麼放在豆漿裡,要麼放在胡辣湯裡,要麼一口油條一口豆漿幹著吃。
  • 這樣做出的油條,然後再配上一份豆漿,早餐那是非常享受的
    油條是中國的特色早餐代表,也許好多人用它作為自己的早餐。如果太久不吃的話,就非常的讓人想念,它的製作方法又特別的簡單,如果在早餐,來幾根油條,然後再配上一份豆漿,那是非常的享受,想想都特別美好。今天呢,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油條的製作方法,也許好多人經常在外面早點攤吃,但是從來沒有做過,其實油條在家裡製作特別的簡單,也特別的方便。在外面吃,總覺得不怎麼幹淨衛生,畢竟是在大街上的小攤吃的,其實在家裡做最好了,在家裡製作不僅省錢,而且特別的乾淨,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親手做的,特別有成就感。下面呢小編就油條的製作方式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鹹甜之爭的新戰場——油條究竟蘸什麼才最好吃呢
    本來以為今年也依舊老生常談,沒想到,周圍的朋友居然還開闢了新的領域——油條究竟該蘸什麼醬,才是最好吃的呢?為了探尋不同的口味,我們準備了多種醬料,誠邀大家一起來選出自己心中最適合油條的搭配!首先是甜派代表——豆漿,這幾乎是接受程度最高的搭配,這兩樣也是許多人早餐中的常客,林俊傑有首歌唱得好「豆漿離不開油條~」,可見其重要程度。但是,有一部分人,完全不能接受「油條居然是甜的」這件事,油條當然要搭配鹹口的醬料,比如醬油。當然,更好的吃法是把油條泡在麻辣燙裡,吸飽了湯汁的油條被泡得軟乎乎,一口下去大滿足。
  • 油條,中國早餐界的「扛把子」
    繼涼皮和電飯鍋蒸蛋糕之後,最近很多人又開始對油條下手了。畢竟,豆漿油條這套中國人最熟悉的早餐,一個月都吃不到,讓人甚是想念。油條是一種很神奇的食物。中國地域遼闊,東西南北飲食習慣大有不同:南方嗦粉,北方吃麵;豆腐腦是甜是鹹還是辣,事關底線……唯有桌上擺著油條時,所有人都能愉快地動箸。
  • 它是國內常見早餐,中國人吃它搭配豆漿,去了西班牙卻要蘸巧克力
    就像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這種美食,在我們大街小巷的兩邊才2塊錢,但是在西班牙確要整整23元一份,它是國內常見早餐,中國人吃它搭配豆漿,去了西班牙卻要蘸巧克力。要說這種美食你們應該都吃過,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的人都是如此,這種食物其實對於我們國家的大部分來說都應該算不上是一種美食,它只能算是一種主食,就像是大米飯一樣。
  • 甜、鹹豆漿哪個才是你愛的早餐?早餐「鹹豆漿」,成功結塊的做法
    甜豆漿、鹹豆漿哪個才是你愛的早餐?中式早餐一定要來杯豆漿,但是內行的老饕更懂點鹹豆漿!如豆花般綿密化口,配上菜脯、油條等口味衝撞!到底鹹豆漿有什麼魅力?鹹豆漿為什麼會凝固?製作好喝的鹹豆漿,有哪些製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