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俊傑胡嘉莉)與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一同成長的深圳鹽田港,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碼頭之一,不僅被評為「全球最佳貨櫃港口」,還是華南地區國際航線最密集的港區。而深圳大鵬海關,高效率創新服務支持港口貨櫃運輸高速發展。
誰曾想到,40年前這裡還只是一片荒寂港灣。如今,登頂梧桐山,俯瞰鹽田港,排排巍峨的岸吊、成千上萬的貨櫃、來來往往的巨輪、進進出出的貨櫃拖車,數以萬計的商品從這裡進入中國、駛向世界。
40年荒港蝶變,但其中艱辛大約是陪伴她一起成長的大鵬海關最懂。
深圳大鵬海關坐落在深圳東部大鵬灣畔的鹽田港區。深圳特區成立不久就確立了「雙港齊飛」的戰略目標。大鵬海關要做的就是,助力港口貨櫃運輸的迅速發展。最初,大鵬海關全年監管量僅有1.2萬標準箱,到了1997年審單關員平均每人每天要處理1000份報關單;2018年,該關監管船舶量1.69萬航次,監管貨櫃1301.4萬標箱。
據了解,在監管量劇增的情況下如何保持快速通關,大鵬海關人不斷進行業務改革探索。網絡申報、線上辦公慢慢代替了厚厚的紙質報關單,車貨等人的手工查驗也因為H986大型貨櫃檢查系統、小型X光機、FS3000快速檢查系統的加入而變得靈活高效。
在大鵬海關監控科,大屏幕上港口各個角落的動態清晰明了。這裡整合了港口航線演示系統、電子地圖、閉路電視,疊加「鹽田港國際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等數據共享和輔助應用,就像一個直觀全面的「數字沙盤」,24小時動態展示監控著港口的整體運營情況,得提前統籌調配成為可能,物流監管更加科學高效。
通關更順暢。深圳鹽田港口岸是深圳市凍品進口主要口岸,佔比達90%以上。大鵬海關傾力打造國內首個港區內冷鏈專用查驗平臺,進口凍品、水果等都在這裡查驗。
2018年,大鵬海關在企業調研中發現,凍櫃的免堆免櫃租期限只有3天,超出3天,凍肉企業就要承受每天超1000元/櫃的堆存和櫃租費用。為提效降費,大鵬海關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實行「吊櫃到臺的查驗柜子日日清」,協調船代企業優化艙單傳輸,推動主要凍品企業實現100%「提前申報」,協調碼頭公司增加拖頭、拖架數量近60%。「成本實實在在地降下來了,更快更順,我們企業的『用戶體驗』不斷提升。」深圳市最大的凍肉進口商深農國際物流發展有限公司關務人員潘鋒說。
2019年10月,大鵬海關首票「兩步申報」模式通關貨物完成通關,企業僅需填報「9+2+5」項目,從申報到放行僅耗時41秒。大鵬海關還積極協同梅沙海關建設「MCC鹽田」,打通了中轉和集拼的堵點,激活了物流效能。目前,鹽田港擁有94條國際幹線、18個大型深水泊位、配備81臺超大型岸吊、可同時容納40萬個標準箱。
服務更用心。今年4月,因班輪「東方波蘭」抵達鹽田港後將退出航線,其裝載的目的港為上海和廈門的421個貨櫃,通過「整船換裝」模式,在鹽田港卸下後,順利換乘班輪「東方布魯塞爾」,重新啟程發往目的港。這是大鵬海關服務海運物流發展、推行「整船換裝」新模式下的首單業務。
據大鵬海關船舶監管一科科長邱裕光介紹,此前,受信息化程度低、核批手續多等因素制約,船公司大都傾向於在新加坡等境外港口開展『整船換裝』業務。經過重新優化後的「整船換裝」模式,有效縮短業務辦理時間,更為便捷和高效地為碼頭和船公司辦理換裝作業,為港口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今年以來,為積極應對疫情對外向型經濟造成的衝擊,大鵬海關創造性開展出口貨物「提前申報+抵港直裝」,為企業提供「工廠-貨船」「兩點一線」式服務,壓縮堆存、吊裝時間成本;實施大宗貨物(LNG)「先卸後報」,服務轄區LNG進口企業貿易量增長40.52%;拓展「惠鹽組合港」受益面,持續釋放港區後方交通壓力,惠及12家企業;打通「鹽田港海上新郵路」,開闢了華南地區首條跨境電商新航線,今年7月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了9.1%。
從寂靜港灣到全球最繁忙貨櫃港區,從籍籍無名到「亞洲最佳貨櫃碼頭」,大鵬海關將繼續不懈探索、銳意進取,推動白手起家的鹽田港繼續釋放遠洋航運的優勢,助力深圳經濟再騰飛。
(責任編輯 胡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