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廬山:婺源縣考察團來廬山交流旅遊發展經驗共促景區合作發展
廬山:婺源縣考察團來廬山交流旅遊發展經驗共促景區合作發展近日,婺源縣委書記吳曙率領婺源縣黨政代表考察團一行來廬山學習考察。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王斌全程陪同。在前後兩天時間內,考察團一行先後實地考察了廬山交通索道、植物園、美廬別墅、廬山會議舊址、廬山博物館、廬山文博區等地,與廬山管理局充分交流兩地在文化旅遊、景觀打造、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好策劃,謀求雙方景區優勢互補,開展深度合作,促進旅遊業「疫」後加速復甦。
-
廬山景區:清明小長假廬山旅遊呈現回暖態勢
今年清明小長假春和景明,廬山旅遊現「疫」後首次回暖態勢。廬山牯嶺核心景區接待遊客2.7萬人次,廬山市各景區接待遊客17.5萬人次,大廬山全域旅遊順利實現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目標。我們搭計程車,他都說得很好,一上車就給我們介紹景點,哪些景點有什麼好看的,好玩的,讓我們大家都能了解到景點的情況,司機點讚點讚,希望廬山的旅遊業越來越好,大家都歡迎來旅遊。」[湖南長沙遊客劉靜強]:「長沙離這裡也比較近,大概兩、三個小時,很快就過來了。
-
廬山管理局:全力推進廬山全域旅遊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廬山旅遊事業一體化融合發展,各項事業不斷進步。2018年,廬山景區榮獲「新時代·中國最佳文化旅遊名景」「2018中國十佳旅遊影響力文化景區」、「中國天然氧吧」等榮譽稱號,廬山石刻博物館榮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殊榮。2019年1-8月,廬山景區旅遊接待總人次4627萬人次,同比增長13.9%,旅遊總收入301億元,同比增長12.7%。
-
廬山天下悠:廬山綜合墾殖場赴廣東開展廬山旅遊營銷對接會
廬山天下悠:廬山綜合墾殖場赴廣東開展廬山旅遊營銷對接會 會上,廣墾旅遊集團董事長田曉波向廬山綜合墾殖場旅遊宣傳營銷小分隊詳細介紹了廣墾旅遊集團的發展歷程及公司架構廣墾有著豐富的客戶資源優勢,而廬山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要著力推廣廣東農墾人遊廬山,希望能與廬山景區強強聯手,深度探討、互通有無,從而進行優勢互補,最終適應市場需求。
-
廬山景區:廬山牯嶺鎮民宿產業發展理念培訓班開班
廬山景區:廬山牯嶺鎮民宿產業發展理念培訓班開班近日,廬山牯嶺鎮民宿產業發展理念培訓班開班,本次培訓請到了廬山消防救援大隊參謀謝磊和九江市就業培訓中心老師胡雨冬在就業中心培訓教室授課,勝利村、朝陽村的民宿(客棧)經營者共計
-
打造廬山旅遊「升級版」——《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綱要》在京評審
原標題:打造廬山旅遊「升級版」——《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綱要》在京評審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廖翊)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美譽的江西廬山,將以嶄新姿容迎接中外遊客。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承擔編制的《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綱要》(2013年-2020年)日前基本完成,並於7日在京舉行評審會。
-
廬山:廬山世界地質公園開展國際減災日系列合作交流活動
廬山:廬山世界地質公園開展2020年國際減災日系列合作交流活動 為做好地質防災減災科普,促進旅遊可持續發展,應印度尼西亞林賈尼-龍目島世界地質公園邀請,10月12日—13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和印度尼西亞林賈尼-龍目島世界地質公園同時聯合舉行2020年國際減災日系列合作交流活動。
-
廬山景區:遊客錯峰來廬山旅遊 廬山再迎賞秋熱潮
廬山景區:遊客錯峰來廬山旅遊 廬山再迎賞秋熱潮 時下廬山秋意漸點染,楓紅葉黃層林入佳境廬山的景色怡人,特別棒。下次出去旅遊的話,我還會選擇廬山。」廬山景區:遊客錯峰來廬山旅遊 廬山再迎賞秋熱潮國慶黃金周,江西全省共接待遊客6809.75萬人次,旅遊收入398.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75%和2.78%。江西接待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均居於全國16個省市旅遊數據第二。 [江西好時光旅行社導遊 韓根才]:「你看我們今年國慶江西旅遊接待人數在全國排在第二位。這個月10月份的下半月,會進入遊覽的最佳期。
-
「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向全球拋出橄欖枝
「環廬山、大廬山、泛廬山」旅遊項目創意全球徵集活動啟動 以世界名山「廬山」為名的中國最年輕的縣級市,也江西第二個以景區命名的縣級市——江西省廬山市政府9月29日宣布,重金懸紅面向全球徵集「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
-
廬山景區:廬山降大雪,景區多部門聯動確保廬山旅遊暢通
廬山景區:廬山降大雪,景區多部門聯動確保廬山旅遊暢通12月14日晚—15日,廬山降下大到暴雪,全山累計降雪量9.7mm,雪深150px。冰雪美景至,遊客如雲來。廬山管理局各職能部門積極行動,鏟冰除雪保暢通。一場降溫一場寒,針對近日來的低溫冰凍天氣,廬山市供電公司開展防覆冰、倒杆、斷線應急演練,加強冰雪天氣線路巡護、開展線路通道樹障清理、備足70萬的搶險搶修物資、實行35千伏周小線和110千伏妙廬線供電主路雙保障和24小時不間斷值班,全力做好冬季雪期廬山保電保水工作,多種措施為旅遊發展提供充足電力保障。
-
廬山天下悠
廬山市設市以來,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省、九江市各級精神,按照市委書記林彬楊對廬山市提出的推動項目落地見效、加速發展動能轉換、建設特色旅遊城市和打造秀美鄉村的四點要求,堅定不移地將旅遊產業發展擺在經濟發展的首要位置來抓,不斷推動廬山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廬山市構建全域旅遊格局,吸引了大量遊客來到廬山觀光旅遊。
-
兩岸媒體人廬山論劍 共話機遇、挑戰和交流
兩岸媒體人廬山論劍 共話機遇、挑戰和交流 2011年05月26日 15:5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攝影:李桂英) 中國臺灣網5月25日廬山消息 第三屆海峽媒體(廬山)峰會24日舉行,在下午舉行的分項討論中,兩岸二十餘位媒體人,圍繞著兩岸媒體交流的感性和理性、兩岸媒體所共同面對的挑戰和機遇等各抒己見,展開了充分交流。
-
《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第一次匯報會召開
3月13日,九江市委常委、廬山管理局黨委書記、廬山市委書記楊健在廬山新城會議室主持召開《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第一次匯報會。 會議首先聽取了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國際招標中標單位——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項目組關於《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編制情況、《海會鎮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編制情況等工作匯報。
-
廬山景區:廬山牯嶺鎮獲批省級特色小鎮
廬山景區:廬山牯嶺鎮獲批省級特色小鎮近日,經省政府批覆,江西省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特色小(城)鎮和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創建名單的通知》,廬山市牯嶺鎮獲批省級特色小鎮廬山景區:廬山牯嶺鎮獲批省級特色小鎮廬山牯嶺鎮位於世界名山廬山之巔,鎮域面積111.7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萬多人,擁有特色鮮明的鎮區規劃、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便捷完善的服務設施、全域旅遊的產業形態以及豐富多元文化底蘊
-
廬山 與世界牽手
廬山為世界各地質公園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有利於全球世界地質公園的保護與發展。同時,廬山也找到了一個向世界展示自己、宣傳自己的窗口,使廬山有望成為真正的國際會議中心。2004年10月27日,江西省世界地質公園代表團一行6人登上了飛往歐洲的航班,參加在義大利舉行的第五屆歐洲世界地質公園代表大會,考察訪問義大利、瑞典、荷蘭、比利時、德國、盧森堡、法國等七個國家的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遺產地,並對其地質公園的保護管理以及與地質公園有關的旅遊景區點的管理和開發進行認真細緻的考察研究
-
胡和平:中方願與各國深化合作分享經驗 共促旅遊業繁榮發展
他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擴散蔓延,世界旅遊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攜手多個重要國際組織,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舉辦2020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研究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世界旅遊發展大計,很及時、很必要,充分展現了世界旅遊行業聯合起來共克時艱的堅定決心,對集中全球智慧、經驗、力量,促進世界旅遊恢復、振興、繁榮,具有重要的意義。
-
廬山:廬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員工技能比武暨趣味運動會
廬山:廬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員工技能比武暨趣味運動會 秋風送爽,天高雲淡10月22日,廬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屆員工技能比武暨趣味運動會」在廬山賓館籃球場舉行。廬山管理局工會主席黃立親臨現場,給獲獎選手頒獎。
-
「廬山旅遊」平臺攜手上海起與集團促進行業網際網路發展
廬山是江西一代較有名的景點,這裡因為古時候的著名詩人在這裡曾留下過名句而從此被人們推崇,它本身也是一個風景十分秀麗的地方,山裡的空氣十分清新,而廬山非常大,景點也較多,幾千萬年前的地殼運動,造就了廬山於平地之間兀然拔立的塊壘式山峰,造就了廬山疊障九層、崇嶺萬仞的赫赫氣勢,伴生出峰詭不窮、怪石不絕的剛陽之美。正如詩人左左河水在七絕《遠望廬山》中所云:「匡廬出海似飛龍,霧湧峰巒幾百重。
-
江西廬山市向全球徵集「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
9月29日,江西廬山市市長嚴盛平代表廬山市政府宣布,面向全球徵集「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姜濤 攝 中新網九江9月29日電 (王劍 姜濤 吳鵬泉)以世界名山「廬山」為名的中國最年輕的城市——江西省廬山市政府29日宣布,重金懸紅面向全球徵集「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 中共九江市委常委、廬山市委書記楊健在29日的全球徵集儀式上表示,經國務院批准,廬山市於2016年5月30日正式成立。成功設市的廬山,迎來歷史性機遇,具有裡程碑意義。
-
廬山景區發出旅遊通告
為加快促進旅遊復甦,方便遊客出行,經廬山管理局同意,今年七月和八月在廬山山上景區暫不實行旅遊交通換乘。考慮到廬山山上景區交通環境承載壓力,實行每日車輛保有量控制數5000輛,超過此數量,實行車輛一出一進或換乘上山。3.堅持讓路於遊客,七、八兩個月每周周五至周日三天對九江籍車輛實現單雙號限行;鼓勵廣大遊客和居民乘坐公共運輸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