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經濟:如何「利民不擾民」(組圖)

2020-12-12 網易新聞

顧客在東華門夜市一條街排隊購買小吃。

就餐高峰期時,簋街一家主營小龍蝦的餐館門前。

  夜市經濟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圖為兩名代駕司機在飯店門前等候接單。

  核心提示

  入夏升溫,商機萌動——這是眼下多地夜市經濟的一個真實寫照。

  作為一種基於時段性劃分的特殊經濟形態,它不僅是城市及城市經濟的衍生物,也是發展現代城市經濟的重要內容。研究數據表明,當前持續紅火的夜市經濟已經成為多地推動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其對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增加就業崗位、保障民生具有強力拉動作用。

  但是,夜市經濟在滿足人們多樣化消費需求的同時,也帶來讓人頭疼的城市管理難題:噪音擾民、攤位佔道、油煙汙染,而一些「馬路夜市」更是給市容環境整治帶來困擾。

  顯然,要推動夜市經濟走上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軌道,必須全面提升區域內夜間消費的環境與品質,融入更多具有本土化的特色元素,同時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夜市有序規範經營,做到「利民不擾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目前已打造約40個「夜市經濟」集聚區,在服務業收入中佔比約40%,但「吵鬧聲擾民,油煙味燻人」的難題卻揮之不去

  瀋陽:夜市商機與擾民煩惱相伴

  本報記者 劉旭

  初夏的瀋陽,每當夜幕徐徐落下,四面八方的人群就會向瀋陽市塔灣·興順國際觀光夜市聚攏。

  流光溢彩的燈光,絡繹不絕的人流、商戶們熱情的笑臉,讓人眼花繚亂的美食……興順夜市是瀋陽市目前打造「夜市經濟」的一個縮影。

  怎一個「火」字了得

  5月6日傍晚,記者來到瀋陽塔灣·興順夜市看到,小吃攤位前人頭攢動,幾乎人人手裡拿著各式小吃,來遊玩的多是組團來的年輕人和家庭組合,空氣中混雜著燒烤的濃煙和鮮香味,同時充斥著商家的叫賣吆喝聲。

  興順夜市起家於瀋陽市鐵西區興順街,全長1.8公裡,營業時間為17點30分到23點,白天通車,攤位達2000餘家,國內外特色小吃、服飾、小百貨一應俱全。與此同時,鞍山、遼陽、撫順等周邊城市的旅行社紛紛開通旅遊專線,舉著小旗逛夜市的旅遊團體屢見不鮮。

  興順夜市副總經理王凌告訴記者,自2013年7月25日試營業至今,日均客流量超過15萬人次,最高達30萬人次。興順夜市直接安排就業2萬人,帶動採購、加工、運輸及市場保潔、運營管理、基礎維護等上下遊產業就業約10萬人,產業鏈全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眾多80後、90後在這裡創業、就業,整個家庭「齊動員淘金」的也不在少數。

  連續4年在興順夜市賣烤串的攤主李金鵬說:「客流量大的時候,我每天的營業額能達到2000元,有些攤位大的、位置好的,日營業額上萬都不是問題。」

  據統計,在瀋陽服務業產業收入中,夜市經濟佔比約40%。當地政府目前已打造了中街、太原街、西塔、北行、彩電塔、吉祥、五裡河、億豐不夜城等40個「夜市經濟」集聚區,包括購物中心、大型超市、KTV、小吃夜市、休閒廣場等。其中,興順夜市起步最晚,但卻大有「後發制人」的勢頭。

  太過火爆導致搬遷

  一個主營小吃、小百貨並且在外界看來並不怎麼「高大上」的夜市緣何如此火爆。

  記者採訪的一個80後女孩說:「老北京涮肚、泰國昆蟲宴、安徽毛豆腐、臺灣蚵仔煎……夜市中有100多種小吃,我能吃到國內外各種美食,這裡是吃貨的天堂。」另一位上班族女孩告訴記者說:「周一到周五沒時間逛街,周末還想睡懶覺。每周一兩次來興順夜市,平民價格的美食,和好朋友邊逛邊吃很舒服。」接受記者採訪的遊客大多表示,小吃種類多,好吃還不貴是吸引他們的最大理由。

  然而,每個硬幣都有兩面。

  5個半小時的開市時間,日均15萬人次的客流量讓1.8公裡的興華街承受不住了。

  5月8日,記者來到興順夜市原址發現,興順夜市可謂穿過了一個超大的居民社區,而商鋪的上層幾乎都是老式居民樓。

  而在去年,記者曾在該夜市看到,沿街每隔幾米就有一個套著黑色塑膠袋的紅色垃圾桶,保潔員若晚來幾分鐘,包裝袋、塑料水瓶等各類垃圾往往就堆到了垃圾桶外面。2000多個商戶製作小吃的過程難免將油漬滴到路面,夏天時散發著腥臭味。

  一邊是夜市帶來的經濟效益及旺盛人氣,另一邊是噪音擾民、路面油漬等問題帶來附近居民投訴量的節節攀升。2016年4月,興順夜市無奈離開了3年前起家的興順街,進駐皇姑區塔灣農貿市場內:一個相對封閉、離居民區較遠的場所。

  今年4月15日,興順夜市在塔灣農貿市場再次開業。在現場,記者發現,該夜市的四面離居民區都遠,場地相對封閉,設有大型停車場,白天空閒,晚上開市。原興順夜市60%的老業主進駐了塔灣·興順夜市,現有600餘個小吃攤位。王凌告訴記者,開業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塔灣·興順夜市每天的客流量最高達3萬人次。

  如何維持火熱溫度「千城一面」這是很多城市在發展夜市經濟時面臨的主要難題,而如何較好凸顯出本土化特色顯得尤為重要。

  瀋陽一位連鎖餐飲企業的負責人王旭輝說:「現在全國有特色的夜市太少了,無非是小吃和小百貨。瀋陽有滿清文化、有百年的朝鮮族聚居區,瀋陽如果想發展好夜市經濟就要融入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地域特點、風土人情。」

  當然,要想確保夜市經濟持續火熱下去,單憑這一點還難以為繼,「吵鬧聲擾民,油煙味燻人」的難題亟待解決。

  對於大部分夜市而言,當下批評的聲音主要集中在交通擁堵和噪音大等問題。例如,原興順夜市所在鐵西區是瀋陽居住人口最多的城區,附近的交通經常擁堵。附近居民溫輝說:「有了夜市,車輛多了,這附近都是密集的老舊小區,停車位也難找,至少要花20分鐘。巨大的人流,攤位的叫賣聲帶來噪音,晚上休息不好,窗戶隔音效果好也沒用。」

  漫天油煙所引發的環境汙染亦不容忽視。記者走訪多個夜市發現,很多攤位露天經營,每個夜市中至少有一半的攤位產生不小的油煙,而且由於經營環境較為封閉,產生的油煙也很難散去。

  冬天寒冷氣候成為制約當地夜市經濟發展的軟肋。王凌說:「雖然,夏天時夜市火爆,但一到秋天,天氣冷了下來,顧客明顯減少。所以夜市1年只能賺半年的錢。不像南方一些城市一年四季都賺錢。」

  王旭輝認為,當下瀋陽的夜市經濟業態還比較單一,主要以餐飲消費和大型購物街為主,夜間閱讀消費、歌舞劇表演消費等形式還較為匱乏,未來,消費業態需要更加完善。

  管理+引導,既緩解「民生」與「城管」間的矛盾,又實現市民、經營戶與政府三方共贏,預計到2017年建成市級夜市街區50條,新增崗位5萬個

  重慶:「小巷」經濟變身財富大道

  本報記者 李國 實習生 鄭榮俊

  在街邊擺攤為生的小販張霖曾經「一見城管就心慌」,如今這種情形已經大為改觀——隨著重慶新橋夜市、黃桷坪塗鴉夜市的陸續開張,和城管多年「遊擊戰」的流動商販們有了一塊合法經營的天地。

  《工人日報》記者日前從重慶市商委了解到,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鼓勵發展夜市經濟的意見》,相關部門制定了10餘條實施方案,其中主要針對「創業型夜市」。對進城務工人員、大學生創業者以及下崗人員或待業人員以夜市作為謀生的手段,為他們提供各方面便利。

  憑藉「山城夜景」,重慶享譽全球,而在觀賞夜景之餘,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零距離」體驗重慶的夜市,不僅能夠品嘗到最正宗的美食,還能夠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

  相關資料顯示,預計到2017年,重慶將建成市級夜市街區50條,新增崗位5萬個以上,消費額超350億元。

  小巷經濟再迎發展春天

  以爬坡上坎而著稱的山城重慶,幾年前便開始了「小巷」經濟的探索。「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當下,重慶小巷經濟再次迎來發展的春天。不僅是重慶的文化大區沙坪垻有了「市政夜市」,渝中、江北、南岸、九龍坡等區也紛紛在轄區建立起自己的夜市。

  3年前,重慶渝中區對大井巷社區進行改造。而今,小巷內不僅有蜀繡培訓班、川劇興趣團等文化資源,社區正謀劃打造以蜀繡體驗、川劇、書吧、咖啡館、茶館為特色的文化休閒小巷。

  記者近日來到重慶嘉西村社區,在這裡,抗戰名人鮮英的馬房、馬歇爾故居等社區所有的抗戰遺址景點都歷歷在目。

  放慢腳步,看看周邊「修舊如舊」的青磚居民樓,恍如回到抗戰時期的老重慶。社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整治後的社區,依託商圈引來不少人在社區做微企,甚至有顧客願意到社區來逛逛這些微企的門店。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無論是渝中區的小巷打造還是沙區市政夜市的開張,其動機都是緩解「民生」與「城管」之間的矛盾,實現市民、經營戶與城管機構的三方共贏。據了解,近年來,重慶投入近20億元,對老舊社區進行改造,以各社區需求為出發點,統一規劃、規範管理,讓小巷經濟繁榮起來,同時對620條背街小巷綜合整治,規範了800多個攤區,提供了20000多個就業崗位,既緩解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規範了城市的市容市貌,也解決了部分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

  小商販們的「快樂時光」

  22日晚上7時許,雨後的山城涼風習習,54歲的劉惠大姐已經在位於重慶九龍坡區的黃桷坪夜市,開始叫賣創意藝術品和小物件了。

  自退休後,她在女兒的幫助下,開始在這裡練攤。每月有4000來元的收入,除去應繳的清潔費、交通費,比退休工資還高。「才半個小時就賣掉兩樣東西,收了50多元,我很滿足了!」劉大姐這樣對記者說。

  記者發現,在黃桷坪夜市,類似劉惠這樣的經營戶超過400家。

  與此同時,按相關規定,符合低保條件而未享受低保待遇的失業人員、殘疾人員以及在轄區三年以上的常住人員、無經濟來源者,都可向戶籍或常住地所屬街道提出申請開辦夜市,每戶只能申請一個攤位。

  據了解,夜市攤位只交保證金和日常管理費,不收租金,統一由街道辦事處及社區居委會負責管理。

  記者在重慶上清寺街道春森路看到,一個便民商攤佔地約2平方米,由一把墨綠色的遮陽傘和暗紅色的三層櫃檯構成,印有統一標識。為不擾民,便民商攤開放時間一般是白天至晚上八九點鐘左右,可解決上萬人就業。

  考驗政府的管理能力

  夜幕下,那些聚集在一個街區,擺攤設點吆喝著各種商品的生意人,成了城市一道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風景線。

  說起夜市,重慶市零售商協會秘書長李運楊認為在重慶,人們習慣晚上出來逛,夜市做好了,可以解決大量的就業,吸引外來觀光客,更是城市繁華興旺的一個標誌。「不可否認,夜市也比較嘈雜,也許沒有沿街整齊的鋪面好規範,有時會涉及安全、衛生等問題。」李運楊說,夜市如何打造和規劃,什麼地方適合做餐飲類特色夜市,什麼地方適合做創業類夜市,都需要引導,也考驗著政府的管理能力。

  重慶社科院研究員李光雲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地攤經濟是目前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存在,地攤經濟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但另一方面,地攤經濟的存在有其不規範性,政府部門可合理引導和規範管理,借鑑國外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寶貴經驗,為地攤經濟提供一個安全、有序的生存環境。

  重慶市個私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粗略估計,在重慶市城區經營夜市的個體戶不低於10萬人,他們年創造的經營性收入逾10億元。

  目前,重慶市夜市經濟正處於起步階段,這塊誘人「蛋糕」的背後難免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髒亂差現象嚴重、「小吃街」上煙霧瀰漫。因此,除了政府的管理和引導外,夜市經濟的規範,更需要經營者的配合。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張國強認為,發展夜市經濟不僅可以有效延長經濟活動時間、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還可以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吸引力、拓展國內外遊客的消費空間,從而擴大消費、增加稅源,有效拉動地區經濟增長。但就重慶目前已有的「小吃夜市」、「小吃街」來看,情況還不夠理想,亟待多元化發展形態出現,打造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創意等元素的高品位夜市經濟。

  大排檔成

啤酒

企業爭搶的「主戰場」

  本報記者 朱林

  隨著夏日的來臨,室外大排檔式餐飲對食客的吸引力日趨增強,而在大排檔式餐飲中,啤酒可謂必不可少的酒水類飲品。相比於一般的飯館、酒店,大排檔對啤酒的需求量更大,也更容易成為啤酒消費的「主戰場」。當下夜市大排檔已成為啤酒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相關行業數據顯示,2014 年,我國啤酒行業結束持續十餘年的增長,啤酒產量首次出現下滑。直到今天,啤酒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依舊存在,行業盈利仍處在尋底過程中。以啤酒巨頭嘉士伯為例,近期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和2015年業績報告顯示,嘉士伯啤酒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然而,近年來,夜市經濟的強勢崛起對於持續不景氣的啤酒行業無疑是一利好消息。

  22日晚上7時,在天津市南開二馬路的一處燒烤店,室外坐著數桌食客,除了烤串,幾乎每桌都有啤酒,該店的啤酒種類以哈爾濱啤酒為主。這條路上還有另外幾家海鮮店、燒烤店,也都布滿熙熙攘攘的食客。記者發現,儘管各家店面提供的啤酒種類不盡相同,但哈爾濱啤酒、青島啤酒、雪花啤酒等成為最為常見的啤酒品牌。

  食客李先生表示,和正式的就餐場合相比,自己更喜歡大排檔這種形式,「飯店、酒樓相對正式,而且應酬性質的飯局更多,喝酒也以白酒為主。大排檔則不然,和三五好友一起吃飯、喝酒,更加隨意自在。」

  在山東濟寧從事燒烤生意的韓女士告訴記者,在夏季,像吃燒烤這樣的室外就餐,人們更多地傾向於啤酒消費,白酒消費在酒店等正式的用餐場合相對較多。

  「露天吃燒烤,人們多多少少會喝點啤酒,少則一兩瓶,多則七八瓶,量大的就直接一人一箱。」 韓女士表示,除少數人會在夜市中喝白酒或飲料,啤酒是大排檔上的首選飲品。

  在這種情況下,大排檔對啤酒的高需求量態勢也被不少啤酒企業看在眼裡。

  據了解,當下已有越來越多的啤酒代理商會針對燒烤、海鮮店開出優惠條款,比如在店裡如果只使用某一品牌的啤酒,該品牌則會免費為店家做一些廣告牌、宣傳牌,並且在進價上享受一定的優惠。

  事實上,由於夏天本是啤酒的銷售旺季,大排檔、夜市的啤酒銷量佔有重要份額。在夏季,相比於一般的超市、商店,燒烤店、海鮮店等大排檔性質的餐飲場所的啤酒消費力度明顯更大。有數據顯示,世界盃賽期間,依託夜市場所助力,平均每位球迷可以喝掉51升啤酒,這便可以直接為啤酒行業帶來明顯的消費增長動力。啤酒企業也往往會採取各種促銷舉措,希望以此拉動啤酒銷售量。

  針對夏季人們對啤酒的強勁需求,啤酒企業也積極地予以回應,並推出相應的產品。如哈爾濱啤酒推出的哈爾濱清涼啤酒。據了解,這款清涼啤酒採用清涼發酵技術,在保留啤酒麥香的基礎上,添加了菊花、金銀花的清涼,夏季飲用有助於清涼解暑。

  月光小夜曲

  本報記者 王偉偉攝影報導

  現年43歲張本虎原是一家東北菜館的配菜員,經過多年的積累,在2010年變身成為北京亦莊的一家飯店老闆。就在那年夏天,張本虎發現,飯店最賺錢的時間不是白天,而是天黑月亮升起之後。

  張本虎發現,周圍的飯店也都不約而同地做起了燒烤生意,尤其在「歐洲杯」、「世界盃」等賽事舉辦期間,是自己最為忙碌的時刻,當然也是飯店盈利最豐厚的時候。

  說起燒烤和夜市生意,張本虎也有自己的打算。在他的規劃裡,他要做一家類似聚點串吧的燒烤店,最重要的是能在簋街開一家自己的燒烤旗艦店。

  與張本虎相比,在簋街開連鎖店的大小餐企可謂是夜市經營的高手,這裡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變成了北京餐飲的風向標,每天晚上都有數以萬計的食客們如朝聖一般湧入這條不足1.5公裡長的街道。

  據一位店主回憶,2003年,非典之後,為重振簋街的小吃經濟,由眾多商家組織參與的「簋街小龍蝦節」如期開幕。這一次營銷,也讓異地物種——小龍蝦正式成為了簋街的主角。

  讓食客們樂此不疲的不光是簋街特有的小吃,還有它重要的地理位置。東臨三裡屯、西接後海酒吧街,這裡儼然成為了北京城最負盛名的夜市商圈。

  不過,也有不少人將簋街視為髒亂差的代表地點。從混亂的交通到黑暗的後廚都是其遭人詬病的焦點。然而,即便這樣,仍有很多食客們將這裡視為夜間覓食的絕佳之選。

  從張本虎的街頭燒烤,到簋街的飲食文化,在這一小一大之間,整個夜市經濟宛如「月光小夜曲」一樣演繹著多元化的存在,儘管這一樂曲中還有不和諧的音符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夜市經濟作為居民夜間消費和企業供給之間交易構成的匯合點,其疊加產生的經濟效益已經顯露無遺。

相關焦點

  • 夜市經濟 | 城隍廟做不好夜市?彭浦新村與新天地齊飛?上海夜市如何...
    不錯,上海正在有計劃地推動夜間經濟發展。2月下旬,市商務委正式啟動「具有國際消費城市特徵的夜市模式」建設計劃,今年年內就要力爭推出4至5個能夠體現上海飲食文化、民俗風情,且滿足海內外遊客多元消費需求的「地標型夜市」,形態有特色街、餐飲集聚型夜市廣場和商旅文體融合型夜市等三大類。
  • 夜市地攤重現煙火氣 湖北、四川、江蘇等多地鬆綁地攤經濟
    如何推動地攤經濟有序發展?南京市秦淮區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南京市秦淮區制定了臨時外擺攤點負面清單,要求本著便民利民不擾民的原則,選擇具備外擺條件、有統一運營管理的特色街區、商業體外廣場。
  • 督辦中|利民西街臨街一樓改為商店誰來管?/利民中街一樓燒烤店擾民...
    17月6日忻州市房管局受理超時提醒帖:忻州市利民西街上世紀80年代的臨街危舊宿舍樓的一樓大部分房主都把房屋出租出去。從2012年開始,這些門市都是在居民樓內經過改造後開設的。由於行業性質,擾民現象極為嚴重,並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現懇請有關部門出面,進行清理整頓。理由如下:擾民現象極其嚴重。已經嚴重影響樓內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居民們對此苦不堪言。衛生狀況堪憂。
  • 地攤經濟火了:總理親自點讚!湖北的夜市又...
    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湖北省正在恢復消費活力,湖北宜昌、大冶嘗試放開夜市地攤經濟。5月31日起,湖北宜昌放開城區重點商圈的夜間出店經營。在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呂德文看來,攤販經濟吸納了龐大的就業人口,為市民提供了靈活而多樣化的服務,承擔著某種「社會潤滑劑」的功能。如何推動地攤經濟有序發展?
  • 晉江夜市生意火爆 能否打造「晉江特色」夜市?
    那麼,晉江夜市能否做倒「便民利民又不擾民」?能否打造「晉江特色」的夜市經濟?一個人:十年「練攤」培養兩名大學生  2日,還沒到傍晚6時,一輛輛三輪車趕著進入夜市。彼時,攤販崔華山早早踩著三輪車,在江聲路上「搶」個好位置。崔華山50多歲,老家在安徽,主要經營休閒服飾。這幾年來,他已習慣了四處「打遊擊」擺地攤。
  • 夜市管理不能一禁了之
    □韋欽國           北園大街夜市城管一走,攤主就又擺上了,屢禁不止的背後隱藏著「需求」,這種需求滿足了多個群體的需要,這才是夜市存在的根源。
  • 南京打算在這27個地方開「夜市」,你家附近有嗎?
    最近,南京市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目的在於引導夜間經濟發展。南京市副市長黃瀾介紹,南京市在每個行政區優選2個左右區域,作為夜間經濟試點區域。,並不是狹義的「夜市」,而是廣泛的夜間消費市場。
  • 刺激夜經濟展示夜特色 海口夜市成旅遊文化新名片
    遍布海口城區的16家規模夜市,如一顆顆閃亮的明珠,刺激著市民遊客的味蕾,也喚醒著這座濱江濱海花園城市愜意的夜生活。 海口在推進城市更新中,按照全市「一盤棋」思路,大力發展夜市經濟,高標準新建改造夜市。如今這些亮麗一新的夜市,正成為海口旅遊文化的一張嶄新名片。
  • 不滿夜市擾民 鄭州居民效仿駐馬店放喇叭大招
    原標題:不滿夜市擾民,鄭州居民如此放大招!這一招兒到底有效嗎?   對抗   「東風吹,戰鼓擂,這個年頭誰怕誰!」鄭州城北路上,每晚都會上演一場高音喇叭大戰,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視頻)夜市太擾民 喇叭「上前線」   高音喇叭循環播放   在鄭州市城北路上,一個小區的四樓不但安裝了幾個高音喇叭,而且在樓下的幾家飯店門頭上還扯起了幾條橫幅,上面寫著「維護居民權益、禁止噪音、禁止油煙汙染」。
  • 淄博高新區人有自己的夜市啦!位置就在……
    為促進區域夜間經濟快速發展,滿足消費提質升級需求,淄博高新區全力打造了一處匯集各類網紅特色美食的打卡地柳 泉 夜 市6月1日,位於柳泉路青銀高速跨線橋下的柳泉夜市將正式開門迎客。其中最集中的還是「路邊攤」擾民,一個個「路邊攤」產生的油煙、噪音,都在影響著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時「路邊攤」佔據了城市公共空間,堵塞交通、影響市容。
  • 滬食藥監:「士林夜市」值得上海借鑑 關鍵是不得擾民
    如果不納入監管,會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顧振華說,作為食藥監部門,決不能對食品安全的隱患視而不見。目前,市食藥監局已經在全市10個區試點,填補了40條街、800多家無證餐飲企業的食品安全監管空白,但首要前提是不得擾民:  【我們在去年教育實踐活動專門列了一個課題,如何來解決無證餐飲,今年區裡面的教育實踐活動推進這項工作。
  • 網友投訴東新街夜市擾民到凌晨 官方:夜班加大巡查
    給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留言 人民網西安7月6日電(馬莉)近日,有網友向西安市長上官吉慶留言投訴東新街夜市擾民到凌晨,無法休息。西安市新城區政府回復表示將在夜間值班期間,加大對該區域的巡查,及時發現和處置大聲喧鬧、噪音擾民等問題,把影響將至最低。 【網民留言】 東新街夜市擾民到四點! 市長您好,我是民樂園萬達一號公寓住宅的居民,剛剛搬來這裡,現投訴樓下夜市和城管不做為!夜市天天開到三四點!
  • 潛山商業街夜市大排檔換無煙烤爐 告別油煙擾民
    鹹寧新聞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周陽 通訊員胡輝 鍾會豔)一到夏季,佔道經營、油煙汙染、餐廚垃圾等各種夜市擾民的投訴不斷。在城區淦河大道潛山商業街街口,這裡的夜市經營戶統一規範經營,並用上無煙淨化燒烤爐、炒菜爐,告別油煙擾民。
  • 梨街道:喧鬧夜市擾民愁,登門問需解民憂
    (梨街道高峰社區夜市取締前攤販眾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22日訊(通訊員 馮楚嵐 楊丹)「這個夜市取締得好,沒想到我們提的意見,社區這麼重視,現在這個長橋路上顯得寬敞又整潔,晚邊子帶著孫子在這裡散步安全多了,沒得夜市的喧鬧晚上睡覺都睡得好些
  • 衡陽將大力促進夜市經濟發展 推廣特色美食街、啤酒夜市點
    衡陽的夜間經濟正悄然復甦。紅網時刻衡陽6月3日訊(記者 王敏)夜晚的商業街、美食街、景區燈火璀璨,大家約上三五好友擼串、K歌、閒聊……衡陽的夜間經濟正悄然復甦。近日,記者從衡陽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獲知,該局已印發通知——《衡陽市城管部門統籌疫情防控服務經濟惠民生若干措施》,將大力促進夜市經濟發展,在現有規範的24個定點夜市之外的合適位置,增設新的規範夜市點,推廣特色美食街、啤酒夜市點。今年,大到商場超市、小到夜宵攤等都將成為衡陽激發消費潛力新的「催化劑」。
  • 大排檔擾民?滄州對夜市佔道經營現象進行管控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王營)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滄州市國富市場大排檔髒亂差 深夜嚴重擾民」的問題。滄州市新華區城市管理局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做出回復表示,新華區城管局東環中隊已經於6月4日開始治理,對噪音擾民及夜市佔道經營現象進行管控。
  • 楊柳街夜市擾民 經營戶被要求「低分貝經營」
    【市民提問】市民王應濤:觀山湖區關於進一步強化臨時攤區規範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楊柳街夜市擾民,經常凌晨一點了還有人在划拳,噪音擾民!吃宵夜的車輛全部違停路邊,嚴重造堵,時有醉酒打架事件發生,影響周邊居民生活質量。
  • 大同「夜市經濟」來了!這些地方熱鬧啦!
    各地也紛紛支持地攤經濟 雲岡區 夜市經濟 6月1日,大同市雲岡區召開雲岡區激活商品銷售、發展夜市經濟專項部署會,就如何激活線上企業銷售和刺激線下企業、個體工商戶、小商小販發展的問題進行討論。
  • 永康路、壽寧路、彭浦夜市不復往昔?利益和秩序如何平衡?
    據上海大調研:發展夜間經濟,不能以犧牲公共利益和城區秩序為代價。  永康路酒吧一條街、壽寧路小龍蝦一條街、彭浦夜市……曾經是許多上海人夜生活必去之地。不過如今這些地方或整治或關停,漸漸不復往昔熱鬧。究其原因,商鋪與居民離得太近,各種擾民問題「防不勝防」。  發展夜間經濟與保障社區居民生活不受影響,這碗水該怎麼端平?今年4月,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等部門發布《關於本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實施包容審慎監管」。
  • 記者探訪青島李村夜市 這個夜市「不一般」
    晚上8點,位於青島李滄商圈的李村夜市熱鬧非凡,夜市上,服裝、鮮花、小飾品、小吃應有盡有。青島市民賀女士是做服裝實體批發的,白天在即墨服裝批發市場搞批發,晚上就湊著夜市的熱鬧過來處理一下庫存,剛來李村夜市擺攤兩天,收入還是挺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