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食藥監:「士林夜市」值得上海借鑑 關鍵是不得擾民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近日,東廣新聞臺報導了徐匯區延慶路29弄的一家麵館,無證無照經營一個多月,街道等主管部門卻拿他「沒辦法。報導播出後,市食藥監局表示,只要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無論有證無證,食藥監部門都要納入監管,並主動跨前一步。請聽報導:  

  市食藥監局副局長顧振華14日做客電臺節目時,向記者表示:徐匯區延慶路上的無證無照麵館問題,涉及食品安全,已經要求區食藥監局主動跨前一步進行監管。

  【據我知道,徐匯區的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都多次出面進行協調,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就我市食藥局來說,我們要求區食藥監部門一定要在地方政府的統一令調下,履行好食藥監部門的職責。你不要推卸!不管別人怎麼做,你不要推卸。】

  目前,徐匯區食藥監局已經對這家麵館多次執法,事件正在處理之中:

  【10號報導以後當天又去執法了,第二天繼續營業。所以我們11號又去執法了,他關門了。當然我們也包括一些強制措施,把他違法經營的有關的食物,我們進行了查封。】

  類似像徐匯區延慶路上這樣的有固定經營場所,但無證無照的餐飲店,全市有2萬多家,約佔上海餐飲店總數的四分之一。如果不納入監管,會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顧振華說,作為食藥監部門,決不能對食品安全的隱患視而不見。目前,市食藥監局已經在全市10個區試點,填補了40條街、800多家無證餐飲企業的食品安全監管空白,但首要前提是不得擾民:

  【我們在去年教育實踐活動專門列了一個課題,如何來解決無證餐飲,今年區裡面的教育實踐活動推進這項工作。我們稱為納入管理:不擾民,不影響居民的生活,我們也臨時給他有一個登記。這個時間一般來說6個月一登,也就是個他一個壓力。不是說你合法的,我只是先保證你的食品安全。】

  眼下臺灣著名的「士林夜市」登陸錦江樂園,引發市民追捧。在節目中,一些聽眾提出:上海能否複製自己的「士林夜市」?對此,顧振華表示:士林夜市確實有很多值得上海借鑑和學習的地方,關鍵依然是不能擾民:

  【我們兩個底線,不擾民、不影響交通,這是最基本的。錦江樂園我也自己去看了,實際上它旁邊有兩棟二十幾樓的高樓,對這些居民實際上多多少少有點影響。所以它現在到晚上十點,十點以後現在看來是有些問題。第二它是58天,58天以後就結束了。我們也在和上海的有關部門,和臺灣的有關部門在溝通,借鑑臺灣夜市的這種模式,結合上海的特點,也在探索這個事情。】

(責任編輯:楊淼)

相關焦點

  • 上海該如何借鑑"士林夜市"經驗?
    相關評論:引進"士林夜市",更要打造"上海夜市"   盛極一時的彭浦夜市因幹擾公交線路被取締後,人們也有疑惑:上海「馬路小吃」是否從此淡出申城?  但是,夜市的噪聲、油煙味嚴重擾民,環境衛生也的確是個大問題,附近居民怨聲載道,投訴不斷,政府如不治理,則是不作為。這些問題不解決,夜市無法生存。怎麼辦?有沒有一個兩全之策,既讓夜市生存,又使其不再擾民?  有的。臺灣的士林夜市,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  臺北士林夜市從1910年發端算起來,有百餘年歷史。
  • 引進"士林夜市",更要打造"上海夜市"
    大腸包小腸、蝦扯蛋、蚵仔煎……這些在臺灣士林夜市響噹噹的名小吃將於本周六登陸上海,市民足不出滬就將能品嘗到正宗的臺灣美食。據滬上有關媒體報導,錦江樂園與臺北士林觀光發展協會聯手,從上周六17點錦江樂園夜場開放之時,同時推出「士林夜市」,整個夜市將持續到8月31日,共58天。  去過臺灣旅遊的人,都會對於夜市文化記憶猶新,在臺北、高雄等城市中,夜市是遊客們夜生活最喜歡去的地方,甚至已經成為了一道風景線。此次「士林夜市」來到上海,讓我們在大飽口福之餘,更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創立上海品牌的夜市呢?
  • 彭浦夜市成"正規軍" 滬版"士林夜市"有望越來越多[圖]
    東方網7月31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因佔道逼走公交而聞名滬上的「彭浦夜市」被取締後,近日傳來「復活」消息。青年報記者從昨天召開的本市無序設攤綜合治理工作媒體通氣會上獲悉,「復活」的「彭浦夜市」是由一部分原來無序設攤的彭浦夜市老攤主組成,在位於寶山綠地新都會商業廣場的夜市裡有序經營,從「遊擊隊」變為了「正規軍」。類似這樣通過疏導、改造、新建,打造出的滬版「士林夜市」今後將成為本市治理無序設攤的措施之一。
  • 滬上"士林嘉年華":原料都在內地採購 未用臺灣地溝油
    在上海持續火熱的臺灣士林嘉年華及其他臺灣美食節,其食物是否也涉「臺灣地溝油」?  昨日,普陀區百聯中環「士林嘉年華」的主辦方之一、臺北士林觀光發展協會負責人高啟原回應稱,所有商戶使用的食用油均來自內地,保證安全、合格。近期舉辦臺灣美食節的普陀區及浦東新區相關部門則表示,食藥監部門正嚴格監督臺灣商戶對食用油的使用。
  • 錦江樂園「士林夜市」又來了!下周四開市
    臺灣夜市經驗值得借鑑  臺灣地區各大城市均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夜市,而夜市也已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對大陸遊客而言,在諸多夜市中,最出名的莫過於臺北的士林夜市。  在夜市管理規劃方面,臺北士林夜市也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標杆。
  • 士林夜市來滬火爆調查:上海需要新天地 也需要平民夜市
    ■ 士林夜市管理者談經驗:臺北專門為夜市制定製度,攤主自己成立管委會   ■ 滬上美食家呼籲:解決夜市擾民與培育市場,需要管理部門的耐心與智慧  「有歷史積澱的夜市不僅給市民提供美食,豐富人們的夜生活,它本身就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成長為某一個城市的文化地標。」上海本土美食文化專家小寶表示,培育有本土文化的夜市並不難,關鍵是相關管理部門要有容納相對低端的民俗美食的雅量,適時地規範、引導、管理;而不要碰到問題就簡單地限制、禁止。
  • 「士林夜市」再來申城 4月28日開市
    圖說:錦江樂園舉行的往屆臺灣士林夜市,受到市民的追捧。來源:新聞晨報(資料圖)  有人說,逛夜市是認識一個城市的最好方式。一座發達的城市理應有數個各具特色的夜市場所,更何況是有著無窮吸引力的「魔都」上海。  其實上海並不缺乏夜市,20多年來,華亭路、襄陽路、吳江路再到如今昌裡路、肇周路,雖然這些夜市都小有名氣,可影響力還停留在剛剛打出名聲時的階段。分布零散、管理不善、衛生不佳,種種問題讓上海夜市始終沒有形成氣候。
  • 在露天夜市吃遍各地美食 從錦江樂園士林夜市開始
    錦江樂園夜市今年引進了78家攤位,涵蓋了臺南、臺北、成都和陝西四地的各種小吃,甜的、酸的、辣的……園方想讓前來的食客,足不出滬吃遍全國各地小吃。  從2014年引進士林夜市,這種嘗試已經有5年。錦江樂園相關負責人稱,這裡可能是全上海唯一一家露天夜市。錦江樂園在引進各地小吃方面,已經有相當的經驗。相比彭浦新村、臨汾路等老牌夜市,又缺少某種落地的重量。
  • 正宗臺灣士林夜市下周開市 就餐環境大為改良
    其實上海並不缺乏夜市,20多年來,華亭路、襄陽路、吳江路再到如今昌裡路、肇周路,雖然這些夜市都小有名氣,可影響力還停留在剛剛打出名聲時的階段。分布零散、管理不善、衛生不佳,種種問題讓上海夜市始終沒有形成氣候。臺灣夜市經驗值得借鑑臺灣地區各大城市均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夜市,而夜市也已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
  • 上海士林夜市3個月營收破2000萬 一份小吃等半小時
    今年,士林夜市連續第三年來到上海。記者了解到,在每年營收穩步增長的同時,夜市的配套監管也更加規範完善。士林夜市的模式,無疑是上海著力打造夜市經濟的一次有益探索。  一份蚵仔煎需等待半小時  工作日的晚間,燈火通明的夜市裡,早已是一派人頭攢動的景象,不少攤位前排著長龍。冒起的騰騰蒸汽,帶著撲鼻的香味瀰漫開來,也讓夜市平添了幾分「煙火氣」。
  • 足不出滬品嘗臺灣美食 臺北士林夜市再次落戶上海
    足不出滬品嘗臺灣美食 臺北士林夜市再次落戶上海 2016年05月23日 13:4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錦江樂園士林夜市整改後有人氣有秩序 市商務委:教訓值得借鑑
    就連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在調研多處夜市後也表示,錦江樂園開夜市為上海探索「夜市經濟」開了一個好頭,其中的教訓和經驗都值得借鑑。   隊伍短了,體驗好了   19時不到,記者到達錦江樂園士林夜市。   天還沒有暗透,一串串黃燈籠已經亮起,蚵仔煎、烤魷魚、花枝丸、雪花冰等各式臺灣小吃看上去很誘人。
  • 上海錦江樂園士林夜市人氣火爆 附逛吃攻略
    本次夜市由上海錦江樂園與臺北士林夜市廟口老街、陽明、基河路三大商圈攜手打造,是在上海獲得唯一聯合授權的臺灣小吃夜市。  夜市攤位的主廚全部來自臺灣的原攤位,大部分攤位都可以在臺灣找到對應的原攤位。小吃的關鍵食材運自臺灣。像阿里山特產天然愛玉、部分中藥、商戶的秘制調料等。有些商戶還要求使用臺灣的醬油、白胡椒等調料,力求保證小吃的臺灣味道。
  • 錦江樂園士林夜市開始試營業啦,足不出滬吃遍臺灣名小吃!
    很多朋友期待已久的錦江樂園士林夜市已經開始試營業啦!以後足不出滬,就能品味到豐富多樣,正宗特色的臺灣夜市美食啦!
  • 上海Look丨「士林夜市」加「寬窄巷子」打造上海版「深夜食堂」
    近日,上海錦江樂園的夜市已經開業,今年在往屆士林夜市的基礎上,增加來自寬窄巷子的四川美食,近百個攤位打造上海版的深夜食堂。  新民晚報新民網見習記者 徐易飛/攝製  在今年的錦江樂園夜市中,士林美食在保留原有美食攤位數量的同時,新增了13個美食攤位。各攤位的主廚均來自臺灣,大部分攤位也都可以在臺灣找到對應的原攤位。
  • 「士林夜市」加「寬窄巷子」打造上海版「深夜食堂」
    近日,上海錦江樂園的夜市已經開業,今年在往屆士林夜市的基礎上,增加來自寬窄巷子的四川美食,近百個攤位打造上海版的深夜食堂。 在今年的錦江樂園夜市中,士林美食在保留原有美食攤位數量的同時,新增了13個美食攤位。各攤位的主廚均來自臺灣,大部分攤位也都可以在臺灣找到對應的原攤位。
  • 士林夜市能否在滬複製? 經營者需志在長遠事業
    據《新聞晨報》報導,今夏上海的第一波熱浪來自錦江樂園的人氣和油煙,儘管那裡鋪陳的只是迷你版的臺北士林夜市,但這一點也不妨礙食指大動的人群蜂擁而至、擠癱交通。什麼時候上海也能有像臺北這樣物美價廉、乾淨有序的夜市文化?
  • 上海士林夜市3個月營收破2000萬元 一份蚵仔煎需等半小時
    原標題:士林夜市3個月營收破2000萬元  據《勞動報》報導:夏日的夜晚,對於「吃貨」而言,似乎總要有些美食相伴。今年,士林夜市連續第三年來到上海。記者了解到,在每年營收穩步增長的同時,夜市的配套監管也更加規範完善。士林夜市的模式,無疑是上海著力打造夜市經濟的一次有益探索。
  • 錦江士林夜市滬上重現 網紅美味悉數登場
    人民網上海3月27日電 (鄔迪)從3月25日開始,已連續在滬上舉辦兩年的錦江士林夜市再度在錦江樂園落地。據悉,今年的夜市匯集了近50家的正宗臺灣夜市小吃。蚵仔煎、大腸包小腸、滷肉飯等臺灣著名小吃將悉數登場。
  • 中環百聯欲打造大型夜市 引進港澳臺及本地名小吃
    中環百聯購物中心副總傅明敢介紹:「我們在中秋節前夕引進了臺灣小吃夜市,運行狀況不錯,3天假日每天人流量有上萬人。」傅明敢介紹,商場為了提升夜間人氣,與臺北士林觀光發展協會合作,進行了夜市嘗試,將一樓地面停車場區域騰出來,建造了近40個小吃攤位,售賣雪花冰、蚵仔煎、轟炸大魷魚等臺灣小吃,吸引了不少夜間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