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浦夜市成"正規軍" 滬版"士林夜市"有望越來越多[圖]

2020-12-13 東方網

  東方網7月31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因佔道逼走公交而聞名滬上的「彭浦夜市」被取締後,近日傳來「復活」消息。青年報記者從昨天召開的本市無序設攤綜合治理工作媒體通氣會上獲悉,「復活」的「彭浦夜市」是由一部分原來無序設攤的彭浦夜市老攤主組成,在位於寶山綠地新都會商業廣場的夜市裡有序經營,從「遊擊隊」變為了「正規軍」。類似這樣通過疏導、改造、新建,打造出的滬版「士林夜市」今後將成為本市治理無序設攤的措施之一。

  現場

  彭浦「遊擊隊」成正規軍

  四五個平方米的固定攤位,老闆胸口掛著上崗證,服裝、玩具、燒烤分類經營,這就是位於共和新路共康路交界處的綠地新都會數千平方米露天廣場上的「夜食尚」夜市,而夜市的老闆們,大多數是從被取締的「彭浦夜市」轉戰而來的。

  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綠地新都會是寶山新的商業地標,今年5月1日正式開張,至今已有2個多月,目前攤位有近百個。多名攤主表示,在這裡擺攤的很大一部分是從「彭浦夜市」轉戰而來的。經過近3個月的經營,這裡的人氣正在逐漸聚集。

  不少攤主表示,這裡靠近地鐵1號線共康路站,周圍有不少居民區,不擔心沒人氣。現在是正規經營,不像以前那樣有擾民和佔路的問題,也不用打一槍換個地方地過日子了。

  在昨天召開的本市無序設攤綜合治理工作媒體通氣會上,市綠化市容局副局長魯建平就專門提到了彭浦夜市「復活」的例子。他表示,夜市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市場需求,所以僅僅靠取締並不能解決問題,目前本市採取的辦法主要是「入場入室」的疏導,而從源頭的商業布局上就將「夜市」引進,「復活」的彭浦夜市就是一次探索。「新建的商業廣場可以集聚人氣,市民有消費的需求,攤販們又可以正規經營,一舉三得。」

  調查

  全市共283處設攤集聚點

  近期,市綠化市容局牽頭對上海外環線以內11個區、112個街鎮的設攤情況開展了一次摸底排查。排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市設置的設攤疏導點共有69處,容納攤位3990餘個;佔道時段經營的設攤控制點共有110處,容納攤位數5290餘個;街面無序設攤集聚點共有104處,涉及攤位7260餘個,其中浦東、寶山、普陀區數量較多。

  在總計283處設攤集聚點中,主要經營農副產品和水果、日用百貨類佔75%左右,經營餐飲包括夜排檔的佔25%左右。出現的原因中,60%是需求與供給有落差,相關區域商業設施規劃布局有所缺失;約20%是棚戶區及待動遷地塊外來人口集聚,管理較為隨意;還有20%是由於相關區域農貿市場價格偏高,引發「菜場尾巴」的出現。

  摸底排查顯示,104個街面無序設攤聚集點的問題較為集中,部分集聚點與交通安全、市容環境和市民生活等矛盾較多,亟待整治。

  措施

  「士林夜市」模式將得以借鑑

  8月1日起,由市綠化市容局、市商務委、市建設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共同起草的《關於本市進一步加強無序設攤綜合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將正式實施。人民廣場地區、徐家匯地區等26個重點區域和90條交通主幹道被列為嚴禁設攤區域,中心城區22個街道(鎮)為設攤嚴控區域,其他為設攤控制區域,分類管理。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陸月星昨天表示,上海還將依法取締一批城市無序設攤聚集點,改造設置一批臨時設攤集中疏導點,規劃建設一批商業服務網點。

  因商業網點不足無法滿足居民需求的區域,將鼓勵街(鎮)充分利用閒置倉庫、廠房資源等暫閒空地,建設過渡性的設攤點,探索設立假日市場、跳蚤市場,或者開設臨時鐘點市場。據悉,今年全市已有36處便民疏導點列入了市級設攤治理疏導建設和管理項目,其中14處新建,22處改建。

  最根本的是從源頭上規劃建設一批基本公共服務設施,解決基本公共服務網點不足的問題。據悉,目前華師大、上大、上海金融學院、杉達學院、上外、同濟、建橋學院7所高校食堂正在推廣延長夜市,全市10所部屬和58所市屬地方學校也將跟進。標準化菜場和標準化大眾早餐門店今年將繼續建設。虹口的吉祥菜場、三角地菜場以及嘉定、楊浦等區也在開展食品攤點及夜排檔試點。

  「無序設攤疏導點也是臨時的,最終還是應該以規範網點布局替代。」陸月星表示,如最近火爆的臺北「士林夜市」模式就是一種可以借鑑的模式,「在有需求的地方,讓夜市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得以正規化,攤主申請加入,可以有序管理,也方便了市民。」他透露,目前北外灘地區結合自身建設已經對於「士林夜市」的引進有了明確的意向。

相關焦點

  • 臺灣士林夜市又要來上海了!這次在這裡……
    周俊佑看重這裡的大片空地,計劃今年底把早已撤出上海的臺北士林夜市重新開起來,但種種外部條件卻對他頗為不利。不同於臺北的四季如春,上海很快將進入冬季,夜市的需求會出現明顯收窄;另一方面,周俊佑選中的夜市新址,相比6年前士林夜市首次來滬入駐的錦江樂園,區位更加偏遠,遊客導流情況尚不明朗。
  • 盤點今夏滬上三大正規夜市的人氣之道[組圖]
    上海食客們對於夜市排檔情有獨鍾。華亭路、襄陽路、吳江路、臨汾路一個個上海本土夜市從風生水起到被取締消失,不禁讓人感嘆,上海什麼時候能有屬於自己的經典夜市呢?作為本土文化的一個培養器,夜市到底如何擺脫「黑暗料理」、佔路擾民、環境汙染等弊病,而成為一道靚麗的城市風景?今夏,錦江士林夜市、彭浦夜市、周浦夜市相繼的亮相和回歸,或許能帶來一些啟示。
  • 「士林夜市」周日落幕 下一個「士林夜市」在哪兒?
    本周日,錦江樂園「士林嘉年華」即將落幕,百聯中環有望接過「接力棒」,開始為期一個月的以上世紀60年代「寶島風情」為主題的臺灣美食活動。然而,無論是錦江樂園還是百聯中環,士林夜市在滬都像短期的「嘉年華」。有消息稱,士林夜市將會常駐北外灘,但是記者從昨天各方採訪獲得的消息來看,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合作計劃,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方案。
  • 在露天夜市吃遍各地美食 從錦江樂園士林夜市開始
    錦江樂園夜市今年引進了78家攤位,涵蓋了臺南、臺北、成都和陝西四地的各種小吃,甜的、酸的、辣的……園方想讓前來的食客,足不出滬吃遍全國各地小吃。  從2014年引進士林夜市,這種嘗試已經有5年。錦江樂園相關負責人稱,這裡可能是全上海唯一一家露天夜市。錦江樂園在引進各地小吃方面,已經有相當的經驗。相比彭浦新村、臨汾路等老牌夜市,又缺少某種落地的重量。
  • "彭浦夜市"復活值得點讚
    上周東方網一篇《「彭浦夜市」今安在》的報導,被微信圈的「吃貨」朋友們熱轉,帶來了上周末以來「新彭浦夜市」的爆棚人氣。小老闆們開心,「吃貨族」、「血拼帝」高興,寶山區的管理部門也將因此項「德政」獲得不少加分。
  • "滬版士林夜市"吃貨湧入嚇壞臺灣攤主 食材幾乎產自本地
    排隊購買夜市門票,起碼要花半小時,長長的購票隊伍從廣場一直排到馬路上。排隊者站上機動車道,過往車輛不得不繞道而行。「今天人不算多,雙休日更擠。」錦江樂園總經理助理朱偉民介紹,「滬版士林夜市」開張僅僅4天,已吸引數萬市民,人們的熱情大大超過主辦方的預期,在最高峰時只能控制入園人數。
  • 彭浦夜市"復活" 夜市有吃有逛盛況有望重現[組圖]
    去年11月底,聞名滬上的彭浦夜市,因佔道逼走公交,而被徹底取締,市民在拍手叫好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惋惜,失去了一個吃吃逛逛買買的好地方,而最近,一部分彭浦夜市的老攤主,已經轉戰到寶山綠地新都會商業廣場的「夜食尚」夜市,
  • "夜食尚"能否打造滬版士林夜市 ?
    據《勞動報》報導,去年11月底,滬上聞名的彭浦夜市因佔道逼走公交而被閘北區相關部門徹底取締。佔道、喧囂得到制止的同時,也有不少市民感嘆,上海失去了一個可吃可逛的地方。今夏,錦江樂園的「滬版」士林夜市,因各色臺灣小吃而受到「吃貨」們關注。不少市民唏噓,臺灣夜市來滬開辦火熱,偌大的上海能否擁有屬於自己的本土夜市?
  • 「彭浦第一炸」回來了!沉寂七年的「彭浦夜市」升級重生
    最近,記者在採訪時發現,這裡已與當年作為「彭浦夜市」核心段時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街區乾淨整潔,沿街小店數量多且經營活躍,老字號餐飲、便民餐飲、網紅小吃一應俱全,還有一些經營到凌晨兩點以及全天24小時經營的小店鋪。
  • 【熱點追蹤】士林夜市不只是個傳說,本土夜市何時能成現實
    文| 李晶瑩 圖 | 徐愷凱截至本報發稿,錦江樂園士林夜市已經開張20天了,回想開張首個周末就迎來日均夜場客流量超過1.5萬人次的火爆情景,錦江樂園方面依然有些「心有餘悸」。維持秩序上,一方面園方工作人員在夜市的各個角落進行巡邏,另一方面,不少長長的隊伍後面都有人在自覺引導秩序,他們就是這些臺灣攤主,在最受歡迎的蚵仔煎隊伍最後,蚵仔煎攤頭的簡老闆便一邊和遊客聊天,一邊維持著隊伍的秩序。「這是臺灣人帶來的夜市,一方面有錦江樂園方管理,另一方面我們自己管理好也是應該的。」而據了解,士林夜市在臺灣也曾有過管理無序,髒亂差的局面。
  • 何必去「士林夜市」軋鬧猛 上海也有本土美味夜市
  • 臺北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是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之一,位於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和小北街一帶,有超過五百家店面和攤販。    位在慈誠宮對面的士林市場,鐵皮覆頂,市場內囊括大江南北綜合小吃,從牛排、鐵板燒到蚵仔煎、廣東粥、生炒花枝,琳琅滿目;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總將狹窄的通道擠得水洩不通。    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所圍成的夜市,則主要由幾條小巷道構成,穿梭其間,格外有一種市井滋味。各式店鋪及地攤挨家緊臨,小吃攤、服飾店、精品店、鞋店、唱片行、運動用品等,只要市面上流行的,在此都找得到。
  • 彭浦夜市「重出江湖」!
    去年年底被取締的「彭浦夜市」又復活啦! 眾多老攤主轉戰寶山綠地新都會廣場的「夜食尚」夜市,有望另起爐灶,重起山頭!
  • 沉寂七年的「彭浦夜市」換了個面貌升級重生,「彭浦第一炸」也回來了
    最近,記者在採訪時發現,這裡已與當年作為「彭浦夜市」核心段時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街區乾淨整潔,沿街小店數量多且經營活躍,老字號餐飲、便民餐飲、網紅小吃一應俱全,還有一些經營到凌晨兩點以及全天24小時經營的小店鋪。
  • 上海,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臺灣風情夜市?
    「彭浦夜市」 「昌裡路夜市」 「壽寧路小龍蝦一條街」 .......
  • 臺北士林夜市18間水果攤撤走 夜市:遊客剩兩成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最知名的士林夜市過往仰賴觀光客人潮,如今受到疫情衝擊,來客量只剩下兩成,反觀南機場夜市有「當地人最愛夜市」美名,業績逆勢成長三成。對此,士林商圈理事長蘇文山坦言,生意之所以呈雪崩式下滑,早前一直被詬病宰客的18間現切水果攤撤走,可謂「功不可沒」。
  • 引進"士林夜市",更要打造"上海夜市"
    大腸包小腸、蝦扯蛋、蚵仔煎……這些在臺灣士林夜市響噹噹的名小吃將於本周六登陸上海,市民足不出滬就將能品嘗到正宗的臺灣美食。據滬上有關媒體報導,錦江樂園與臺北士林觀光發展協會聯手,從上周六17點錦江樂園夜場開放之時,同時推出「士林夜市」,整個夜市將持續到8月31日,共58天。  去過臺灣旅遊的人,都會對於夜市文化記憶猶新,在臺北、高雄等城市中,夜市是遊客們夜生活最喜歡去的地方,甚至已經成為了一道風景線。此次「士林夜市」來到上海,讓我們在大飽口福之餘,更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創立上海品牌的夜市呢?
  • 「士林夜市」意外爆紅 或常駐5年以上
    然而,無論是錦江樂園還是百聯中環,士林夜市在滬都像短期的「嘉年華」。有消息稱,士林夜市將會常駐北外灘,但是記者從昨天各方採訪獲得的消息來看,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合作計劃,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方案。  臺灣士林夜市為何會成為臺灣旅遊的一張閃亮名片?傳說中的士林夜市究竟是何模樣?上海到底能學到什麼經驗?上海何時能擁有自己的優質平民夜市?
  • [夏令熱線]彭浦夜市今安在? "夜食尚"招安老攤主人氣漸旺
    東方網記者劉歆7月21日報導:去年11月底,因佔道逼走公交而聞名滬上的「彭浦夜市」被閘北區相關部門徹底取締。彭浦夜市今安在?東方網記者發現,一部分彭浦夜市的老攤主已轉戰位於寶山綠地新都會商業廣場的「夜食尚」夜市,曾經人氣爆棚的彭浦夜市有望在這處正規夜市悄然復活。
  • 士林夜市經營談:要的就是臺灣味[圖]
    東方網8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在臺灣地區,從夜市走出的「英雄人物」無處不在:臺灣鼎王麻辣鍋總經理陳世明,從臺中忠孝夜市起家,把一個小攤打造成一個年營收逾10億臺幣的麻辣火鍋連鎖帝國;臺南女子曾鳳玉,從路邊攤起家,借60萬臺幣高利貸用7年時間,把擔仔麵一路賣到了五星級的臺北「故宮」晶華,她自己也獲選「臺灣英雄」;年營業額達10億臺幣的滷肉飯名店「鬍鬚張」,從寧夏夜市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