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新動能」,培育「新引擎」,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列...

2020-12-16 瀟湘晨報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全部工業增加值躍上5000億元臺階,2019年達到5301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在全國排位從23位上升至第19位,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2%,高於「十三五」預期目標1.7個百分點,高於全省GDP增速0.4個百分點,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梯隊。

「十三五」以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兩型三化」發展方向,聚焦八大重點產業、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強化目標導向和任務導向,持續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全省工業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顯著提升。

從產業結構調整效果來看

「十三五」期間,在菸草行業持續發揮「穩定器」重要作用的同時,非煙產業平穩較快發展,佔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明顯提高,由2015年的64.1%提高到2019年的75.3%。重點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新舊動能轉換加速,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信息、石油化工、醫藥製造、食品製造等產業保持高速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佔比逐年上升。先進位造、有色金屬、化工、菸草、黑色金屬、綠色能源、消費品等9個產業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千億元。

從工業投資結構來看

全省工業投資有升有降,年均增速為3%,趨勢整體向上,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非電投資增速較快,佔比不斷提高,成為工業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

從工業企業效益情況來看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較快、效益明顯改善,主要指標增速保持較高水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由3876個增至4388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突破2萬億元,2019年底達到21063億元,較「十二五」末增長15.9%;2016年至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0.2%,2019年達到14613億元;利潤總額年均增長16.2%,2019年利潤總額達到879.9億元。

我省以「兩型三化」為核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圍繞傳統優勢產業,積極搭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促進信息技術向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滲透,構建智能製造新體系。

「十三五」以來,全省累計參與兩化融合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企業數量從75家增至2629家,貫標企業數排名躍升至第20位。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的企業數量增至61家。其中曲靖捲菸廠應用MES系統打通捲菸生產「人、機、料、法、環、測」環節,成為國內首家實現3D可視化、行動網路化實時智能管控的捲菸工廠。通過實施雲內動力柴油機缸體缸蓋智能製造、昆藥集團天然植物藥提取智能製造、優必選、浩鑫鋁箔、貓哆哩等企業的20個省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有效提升了全省智能製造水平。

來源:雲南日報

編輯:李美溶

快來為2021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及「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吧!

2021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和「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網上意見徵集活動正在進行中!

徵集時間:10月23日—12月31日

【來源:雲南省人民政府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動能「成勢」,青島經濟「引擎」悄然切換
    統計數據顯示,青島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17年的25.8%提高到2019年的31.11%;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17年的30.3%提高到2019年的31.5%;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均超過10%。2020年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的決戰決勝之年。
  • 新動能「噴湧而出」,濟南在產業圖強路上搶佔高點
    「十三五」期間,濟南砥礪前行,只爭朝夕,勇擔「揚起省會龍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時代使命,堅決淘汰落後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經濟結構明顯優化、新動能加快成長,經濟質量結構、體制機制、發展環境正在發生系統性整體性重塑。
  • 濟南「十三五」時期工信發展成績單出爐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排名...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日訊 12月1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發布會的第四場發布會,濟南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汲佩德圍繞「十三五」期間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進行介紹。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濟南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在全省提升8個位次,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8%,高於同期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 激活新引擎 釋放新活力 培育新動能
    2017年以來,蘭州新區GDP增速連續三年位居19個國家級新區第一,成為甘肅省經濟增長新引擎、改革創新新典範、高質量發展新樣板。今年前三季度,新區 GDP增長15.4%,繼續領跑國家級新區。其中,國有經濟貢獻超過六成。
  • 吉安市加快打造發展新「引擎」
    吉安訊  (黃斌、記者鄧勇偉)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投資消費成為經濟增長雙引擎,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支撐,新主體新業態新產品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8月21日,記者獲悉,今年以來,吉安市積極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動創新創業,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發展新興產業
  • 產業結構優化換擋提速 海南自貿港培育經濟新動能
    牧業增加值191.67億元,比上年下降6.5%。總肉量67.07萬噸,比上年下降16.0%,其中豬肉減產35.4%。漁業增加值286.59億元,比上年增長0.7%。  2、工業生產仍保持較快增長  全年全省工業增加值588.72億元,比上年增長4.0%。
  • 2020年安徽工業經濟交出優異答卷:預計全年累計增速在6%左右
    會上發布的2020年安徽省工業經濟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20年前11個月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高於全國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6、中部第1、長三角第1位;全國位次較上年同期提升3位。預計2020年12月份安徽省工業增速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全年累計增速在6%左右。工業生產迅速復甦,發展態勢穩中向好工業增速穩步回升。
  • 山西2018年GDP增速6.7% 轉型提質增長新動能
    楊傑英 攝中新網太原1月24日電 (楊傑英)24日,山西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聯合公布2018年全省經濟「成績單」:經初步核算,2018年山西實現生產總值(GDP)16818.11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6.7%,比全國快0.1個百分點;2017年以來連續8個季度均保持在6%以上,總體經濟運行穩定。
  • 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消息,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增速較10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1.03%。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
  • 11月份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 湖南工業發展「再提速」
    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彭雅惠 通訊員 凌騫)今天,省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11月份,湖南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單月增速創年內新高;1至11月,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累計增速創年內新高。在疫情衝擊下,我省工業生產恢復迅速,自4月份開始,規模工業增加值單月增速和累計增速均已實現正增長。
  • 2020年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0%
    摘要: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增速較10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1.03%。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
  • 今年山東「四新」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預計突破30%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發布會獲悉,山東加快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四新」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016年的22%提高到2019年的28%,預計今年將突破30%。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發展實體經濟,就一定要把製造業搞好。
  • 貴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持續向好:1-7月累計同比增長2.1%
    據貴州省統計局消息,貴州省規模以上工業向好態勢繼續鞏固:自 3 月份起,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五個月實現正增長。其中,7 月份同比增長 6.0%;1-7 月累計同比增長 2.1%,增速逐月攀升,高於全國(下降 0.4%)和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增長 1.7%)。
  • 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10.3% 全年增10%
    2012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0.3 %(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11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87%。
  • 「騰籠換鳥 鳳凰涅槃」、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初顯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三年提高6.3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達到44.4%;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2017年的57.6%提高到2019年的78.2%。二是「四新」經濟加速成長。「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19年的28%,今年佔比將超過30%。三是創新能力明顯提升。
  • 工業經濟發展質量水平顯著提升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全部工業增加值躍上5000億元臺階,2019年達到5301億元,全部工業增加值在全國排位從23位上升至第19位,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2%,高於「十三五」預期目標1.7個百分點,高於全省GDP增速0.4個百分點,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梯隊。
  • 去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9.7% 全年增9.7%
    2013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7 %(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11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2月份比上月增長0.71%。1-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
  • 培育壯大「網際網路 」消費新動能(新知新覺)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網際網路 」消費升級,以遠程辦公、在線醫療、在線教育以及生鮮網購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 」新消費快速發展。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升級消費,須順應「網際網路 」消費發展新趨勢,加快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舉措,培育和釋放新的發展動能。
  • 1—10月廈門規模以上工業同比增長3.5%
    原標題:1—10月廈門規模以上工業同比增長3.5%   廈
  • 新動能撐起青海發展新天地
    「十三五」開局,「新動能」成為熱詞之一,備受關注。  新興產業、電子商務、行動支付、共享經濟……快速崛起的新動能,不斷重塑經濟增長格局、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新標誌。  追風逐浪,千帆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