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優化換擋提速 海南自貿港培育經濟新動能

2020-12-26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將以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重點,以各類生產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動和現代產業體系為支撐,以特殊的稅收制度安排、高效的社會治理體系和完備的法治體系為保障,在明確分工和機制措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前提下,構建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海南自貿港建設是我國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重要事件之一,隨著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和政策的日趨完善,海南自貿港的戰略定位有望提升至新的高度,經濟將進一步的發展。


  一、經濟穩中有進趨勢向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2019年海南省地區生產總值5308.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8%,第一產業增加值1080.36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1099.04億元,增長4.1%;第三產業增加值3129.54億元,增長7.5%。


  1、受豬瘟疫情影響,農業生產略有放緩


  全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119.07億元,比上年增長2.7%,增速環比降低1.2個百分點,主要受生豬疫情的影響。具體來看,農業增加值531.36億元,比上年增長5.4%。糧食產量145萬噸,比上年下降1.4%。林業增加值70.74億元,比上年增長5.5%。牧業增加值191.67億元,比上年下降6.5%。總肉量67.07萬噸,比上年下降16.0%,其中豬肉減產35.4%。漁業增加值286.59億元,比上年增長0.7%。


  2、工業生產仍保持較快增長


  全年全省工業增加值588.72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7.78億元,比上年增長4.2%,增速為2016年以來次新高。具體來看,在八大工業支柱行業增加值中,造紙及紙製品業增長4.3%,石油加工業增長4.2%,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增長5.4%,醫藥製造業增長6.9%,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2%,是推動全省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5.6%,佔比提高1.1個百分點。


  3、服務業為經濟增長貢獻了主要增量


  第三產業增速高於整體經濟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5.6%,是拉動全省2019年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傳統服務行業平穩增長,批發和零售,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住宿和餐飲等行業增加值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33.03億元,比上年增長12.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46.93億元,比上年增長13.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69.18億元,比上年增長5.2%。


  從海南省的產業結構演變過程來看,近十年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佔比呈逐年下降趨勢,第三產業呈擴張態勢。2019年第三產業產值佔比接近六成,主要因為自2009年獲批建設國際旅遊島及2015年的「多規合一」改革後,海南島產業情況有所好轉,尤其是旅遊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增加了旅遊收入和第三產業的就業。


  儘管第三產業近年來呈現擴張的趨勢,但是從細分產業來看,海南省佔比相對較高的仍是農林漁牧業、工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建築業。第三產業沒有形成對經濟有突出貢獻的行業,主要是前期改革中,政策在產業發展規劃中主要向旅遊業傾斜,導致資源較為集中地流向旅遊行業,其他產業的發展並未得到較好的規劃和支持。因此,未來海南省的金融業、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本次《總體方案》也提到,後續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中,仍將重點發展旅遊業、免稅購物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高新技術等產業,或將進一步提升第三產業的規模體量。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推動自貿港建設有序進行


  1、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不斷降低


  2019年,全省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0.3:20.7:59.0,與上年同期比,第一產業提高0.2%,第三產業提高%,第二產業回落0.7%。其中,以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為代表的其他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0.6%,批發零售業增加值比重提高0.5%,房地產業增加值比重下降0.5%。


  產業內部結構加快優化升級,經濟對房地產依賴進一步減弱,房地產一業獨大的局面逐漸轉變。主要是因為從2018年4月開始,海南省出臺一系列調控政策嚴控房地產。在經歷2018年大幅下降後,2019年房地產業延續下降趨勢,房地產業增加值環比下降0.5%,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屋銷售面積、房屋銷售額同比下降22.1%、42.1%和38.8%。這「一降一升」,凸顯海南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步伐穩健,也是海南產業結構實現優化升級的印證。


  2、投資結構優化,產業投資力度加大


  在房地產業下滑的背景下,海南正在形成會展、健康醫療、金融等新的發展動能,經濟轉型艱難但有成效。據海南省統計局數據,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會展、油氣、教育及體育等產業投資佔比不同程度提升,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現代服務業投資增幅明顯。12個重點產業投資保持較高投資強度,佔總投資比重為75.2%,其中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會展、油氣、教育、體育產業投資佔比分別擴大0.1、1.8、1.2、1.3、0.5和1.3個百分點。


  3、重點產業保持較快發展


  2019年,海南省12個重點產業完成增加值3339.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高於同期GDP增速0.2個百分點, 對全省GDP增長貢獻率達67.4%,持續保持較快發展的勢頭。其中,網際網路產業、現代物流業、醫療健康產業、會展業和旅遊產業增加值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18.1%、13.4%、10.3%、10.3%和10.2%,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根據《總體方案》的安排,海南省在旅遊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也有新的發展。


  旅遊業方面,離島免稅新政紅利釋放,推動全域旅遊發展。自7月1日新政實施至11月20日,離島免稅銷售146.4億元,同比增長207%,平均每天銷售額超1億元。總裡程997.9公裡、連接線總裡程442.7公裡的環島旅遊公路項目取得積極進展,貫穿沿海12個市縣和洋浦經濟開發區,有機串聯沿途特色海灣、特色海角、特色小鎮和旅遊景區、濱海度假區等,推動海南旅遊在資源整合、要素集聚、投資建設、業態創新、運營管理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產業發展持續加速,三大科技城建設穩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成為海南科技創新活動的主力軍。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月,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同比上年增長114%。


  在現代服務業方面,金融、航運、康養醫療等產業不斷壯大。以洋浦為例,該重點園區一共開通了33條貨櫃航線,其中外貿航線13條,推動外貿進出口額增長156.5%。


  在熱帶特色高效產業方面,海南進一步調優種植品種結構,分類推進椰子樹、橡膠樹、檳榔樹「三棵樹」特色產業發展。同時,鼓勵漁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閒漁業走」,加快推進海洋牧場建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三、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為海南發展積蓄動能


  《總體方案》提出將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夯實實體經濟基礎,增強產業競爭力。海南省發布的「十四五」規劃中也要求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戰略機遇,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中力量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打造若干千億級和一批百億級園區,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1、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遊消費中心


  旅遊業是海南最具有優勢、前景最為廣闊、起步又較為容易的產業,能夠成為海南服務業開放的支柱產業。到2035年,海南將建設成為世界知名旅遊消費中心和世界消費經濟發展高地。按照省「十四五」規劃設計,未來將會引進知名品牌首店、旗艦店和體驗店等業態,吸引我國居民海外消費回流,打造國內替代出境旅遊購物第一目的地,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城市。同時還將大力拓展郵輪航線,推動郵輪旅遊試驗區和遊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建設,還會加快三亞郵輪母港建設。


  海南的旅遊業要形成規模,還需要將旅遊行業與其他領域進行融合,形成產業鏈,促進旅遊業及相關服務業的創新發展。因此,未來海南還將積極推進中醫藥、現代康復技術和海南氣候資源融合發展,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品牌。鼓勵發展低空旅遊、紅色旅遊、「航天+旅遊」等新業態,打造森林旅遊聚集區。同時加快環島旅遊公路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滿足國際旅遊消費需求的數字信息平臺,提高「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供給水平,打造高水平旅遊服務支撐體系。


  2、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


  瞄準國際先進水平,促進服務業和服務消費優化升級,根據「十四五」規劃要求,重點從貿易、物流、金融三方面推進。


  從貿易服務來看,將實施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加快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等服務貿易制度集成創新。推動國際旅遊、國際教育、跨境電商、跨境結算、跨境數據處理、醫療健康等行業實現「既準入又準營」,推動國內服務業擴大開放。


  從物流服務來看,未來自貿港將會創新港口管理體制機制,推動港口資源整合,拓展航運服務產業鏈,推動保稅倉儲、國際物流配送、轉口貿易、大宗商品貿易、進口商品展銷、流通加工、貨櫃拆拼箱等業務發展,提高全球供應鏈服務管理能力,打造國際航運樞紐及我國重要戰略物資儲備基地。


  從金融服務來看,將會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推進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發展。健全金融組織體系,豐富完善金融業態,大力引進境內外持牌金融機構。推進國際能源、航運、產權、股權、大宗商品和碳排放權等交易場所國際化發展。建設海南國際智慧財產權交易所,規範探索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創新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推動法定數字貨幣應用試點,培育打造「區塊鏈+金融」產業集群。


  3、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


  根據《總體方案》,未來高新技術產業將會重點發展信息、深海深空、熱帶農業和動植物育種,以及生態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等,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僅重點發展旅遊業及現代服務業,海南省廣闊的地理面積將無法得到有效的利用,而缺乏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也將難以得到有力的支撐和促進。因此,藉助新技術革命的背景,依託於當前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在海南探索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製造、數字生態等新興產業。


  數字製造方面,《總體方案》提到的信息產品、智能汽車等,都是未來市場空間潛力較大的產業,也符合集聚創新要素的要求,充分運用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移動技術、人工智慧、3D 列印等技術,提高新產品功能及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構建一批數字製造產業,並且有望建設成為國際化的先進位造業基地。


  數字生態方面,依託三亞深海科技城,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平臺,培育深海深空產業,同時圍繞生態環保、生物醫藥等先進位造業,發揮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優勢,將建設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


  轉自:新華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海南高質高效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著力構建具有海南自貿港特色的經濟...
    海南高質高效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著力構建具有海南自貿港特色的經濟體系——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海南日報記者 況昌勳11月28日,三亞。「奮鬥者」號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奮鬥者」號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
  • 海南「十三五」:走出房地產調控陣痛期 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駱雲飛 攝中新網海口1月13日電 (王子謙 王曉飛)海南「十三五」建設發展輝煌成就第三場主題新聞發布會13日舉辦。記者從會上獲悉,海南「十三五」期間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非房地產投資大幅增加,經濟增長動能實現有效轉換。「海南成功走出房地產調控陣痛期,自貿港元年開局良好。」
  • 海南走出房地產調控陣痛,走向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南走出房地產調控陣痛,走向經濟高質量發展控房育新促轉型 經濟結構更優化房地產投資佔比從50%以上調整到40%以下,服務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達70%以上……一如當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經濟結構調整成效凸顯」,「十三五」期間,海南主動進行房地產調控,全力推動經濟轉型,非房地產投資大幅增加,社會消費規模逐步擴大,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逐步提高,為「十四五」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為何轉型?
  • 海南優化產業結構,十二大重點產業推動整體經濟發展
    海南生態軟體園的華麗「變身」是海南近年來進行產業調整、建立現代產業機構的一個縮影。自2015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並實施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決策部署以來,海南省產業成形成勢情況良好。特別是去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4·13」重要講話以來,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背景下,海南省進一步優化產業機構,現代化產業發展取得可喜成績。
  • 海南告別房地產「一業獨大」 經濟結構趨於平衡
    中新社海口1月15日電 (王子謙 王曉飛)昔日房地產「一業獨大」的海南,通過「壯士斷腕」擺脫依賴,產業結構日趨優化。海南「十三五」建設發展輝煌成就第五場新聞發布會15日舉辦。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霍巨燃說,海南房地產調控達到了預期目標,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效。
  • 海南這五年:房地產調控成功「闖關」 經濟動能轉換效果顯著
    「十三五」期間,海南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近年來,海南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擺脫經濟對房地產依賴,2020年經濟增速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房地產調控成功闖關。海南新聞聯播特別策劃《海南這五年》,今天關注海南房地產調控和轉型發展。
  • 培育新產業 增添新動能 長春新區加快創新經濟發展
    培育新產業 增添新動能 長春新區加快創新經濟發展 2019-08-12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磐石市松山鎮: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今年以來,磐石市松山鎮為深入貫徹落實 「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挖掘紅色歷史文化,圍繞打造特色中藥材小鎮目標,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培育綠色發展動能,推進新理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今年以來,松山鎮著力推進「三項工程」,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
  • 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聯合復星集團舉辦海南自貿港生態產業推介會
    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姬國輝發言。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6日消息(記者 王子遙)8月5日,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聯合復星集團在三亞組織舉辦海南自貿港生態產業推介會。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姬國輝向與會企業推介了海南自貿港目前的投資機遇。會上,復星國際高級副總裁、復星旅文董事長兼CEO錢建農圍繞新常態和文旅發展機遇,簡要介紹了旅遊休閒行業新常態、引領行業的運營表現等相關情況。海南自貿港生態產業推介會現場。
  • 三亞:勇當海南自貿港建設排頭兵
    三亞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三亞將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在全力應對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三個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勇當排頭兵,打造新標杆。
  • 廈門思明區:經濟換擋提速 領跑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經濟換擋提速 領跑高質量發展繁華的鷺江道,是思明區樓宇經濟的代表之一。(吳曉平 攝) 不久前,廈門市思明區對2017年度納稅特大戶和納稅大戶進行表彰。光是去年一年,思明區就新成立醫美機構6家、口腔機構27家、中醫機構22家。今年,思明區將發展中醫、第三方檢驗等高端醫療產業,包括設立思明區中醫藥調理中心官任站,打造高端、專業中醫調理診治及名中醫交流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基因旗下的華大醫療集團將在廈門設立醫院,並開始辦理相關手續。
  • 這三大主導產業,成為海南經濟增長重要支撐!
    產業是海南自貿港建設「根」之所在,三大主導產業,涉及面廣、帶動性大,是海南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十三五」期間,海南三大主導產業發展迅速,亮點突出,成為我省經濟增長重要支撐。
  • 專訪海南瑞澤董事長張海林:看好自貿港未來發展
    來源:時刻頭條知情人士透露,未來5年,海南僅智慧交通領域的投資高達700億元。自貿港總體規劃出臺後,經過半年的醞釀,且海南「多規合一」實施後,項目審批提速,海南全境將迎來建設高峰。「明年開始,隨著自貿港系列大項目的啟動,海南基建動能將集中釋放,」張海林最後向時代財經記者強調。
  • 榮泰建設集團:優化產業結構 培育發展新動力
    特別是近年來,面對國內、國際建築業新形勢、新環境、新要求、新挑戰,該集團聚焦主業、匯聚力量,推進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能,大力推進建築產業化進程,向跨行業、跨區域多元化發展。據悉,作為以建築施工為主業,集建築施工、房地產開發、工程設計、新型建材生產、鋼結構加工、工業及船舶油漆生產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集團,榮泰建設集團擁有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市政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建築設計甲級資質等施工資質,其承建項目連續多年獲山東省「泰山杯」獎、「山東省建設工程優質結構杯獎」和青島市「青島杯」獎等多項獎項,並多次獲「山東省優秀企業」「
  • 海南自貿港:勇立潮頭揚勁帆
    從「加快探索」到「加快推進」,再到「順利開局」以及發揮「引領作用」,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指示要求,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深切厚望。親切關懷,激勵人心;殷殷囑託,催人奮進。五年來,海南鬥志昂揚。
  • 新一輪東北振興出發 「加減乘除」優化經濟結構
    新一輪東北振興出發。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公開發布。《意見》從完善體制機制、推進結構調整、鼓勵創新創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組織落實等方面,對全面振興東北作出了部署。
  • 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局長韓聖健:海南自貿港重點打造旅遊業等三大產業
    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局長韓聖健發表主題演講    11月19日,在由中國證券報和海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上,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局長韓聖健在主題演講中表示,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為產業投資帶來了新機遇
  • 戰略|以產融結合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
    以海南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和短板為導向,構建起與海南產業體系發展相適應的金融體系,通過產業、金融資本的融合來突破瓶頸制約,以產融結合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對於海南自貿港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產融結合是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客觀需要十九大以後,我國不斷加大金融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脫虛向實」的產融結合創新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推動我國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重要手段,對於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
  • 「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提速 海南自貿港船舶運輸政策更趨開放
    駱雲飛 攝中新網洋浦12月9日電 題:「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提速 海南自貿港船舶運輸政策更趨開放記者 王子謙海南洋浦港小鏟灘碼頭年底愈加繁忙,這裡貨輪有序停靠,貨櫃吊裝繁忙,運輸車輛穿梭,正在加速推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
  • 自貿港建設如火如荼 海南旅遊市場正在加速布局
    原標題:自貿港建設如火如荼 海南旅遊市場正在加速布局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正式發布,其中對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如何發展旅遊產業作出明確規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圍繞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推動旅遊與文化體育、健康醫療、養老養生等深度融合,提升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