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胡鑫
在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大決戰中,中國電信河南公司(以下簡稱河南電信)始終把扶貧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全力以赴推進網絡扶貧、信息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消費扶貧等多位一體的扶貧體系,形成並深化了「大扶貧」格局,認真履行了央企責任與擔當。省、市、縣三級公司定點幫扶的4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
奏曲一:在扶貧定點村嵩縣黃莊鄉莊科村,河南電信大力推動產業扶貧,為當地培育出年種植規模47.5萬袋菌棒的食用菌產業,引進近千萬元資金髮展種植、養殖、採摘業,為當地群眾打造一座帶不走的「金山銀山」。
奏曲二:在國家級貧困縣光山縣,中國電信信陽光山分公司做好信息化支撐服務,和當地政府一起探索出「政府+電信+企業+平臺+農戶」的共同發展多方共贏扶貧新路,讓信息扶貧之花開遍大別山區。
奏曲三:全省範圍內,河南電信高標準建成深度覆蓋的農村通信網絡,先後完成五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持續加強貧困地區網絡普及應用,將網絡和信息化優勢與消費、產業、教育等多個扶貧領域相結合,推動扶貧工作見真效、出實績。
一個貧困村的蝶變
電信第一書記的產業扶貧
錢進珍藏著一段視頻,鏡頭裡,滿山青翠,溪水長流,村邊的河灘地,「長」出一排排香菇大棚;村小學的課堂上,孩子們戴著最先進的VR設備體驗著虛擬教學的神奇;村內的養殖場裡,即將出欄的「伊普呂」肉兔活蹦亂跳;散養在河灘樹林中的「爬樹雞」,撲稜著翅膀喔喔直叫;路口,「平安鄉村」天翼看家攝像頭「左顧右盼」;屋頂,天翼「大喇叭」裡正在播放防疫知識……這是他「扶貧」三年多的村莊——莊科村新面貌。
作為河南電信公司派駐的第一書記,錢進還清楚地記得2017年10月剛進村時的情景:入村的山路僅容一車通行,人均只有坡地0.8畝,村民吃水靠下雨,主要收入靠在貧瘠的土地裡搞種植和零星養殖。全村沒有一分錢的集體經濟,可謂一窮二白,屬於典型的深度貧困村。
看到這個場景,錢進一度信心不足。怎麼辦?他思來想去,決定先下大力氣抓黨建,通過黨建改變村民的精神面貌。他帶領新的村「兩委」逐步建章立制,加強班子建設,嚴格按照「兩學一做、三會一課」相關規定開展日常工作,堅持集體決策,逐步化解了矛盾,增加了隊伍凝聚力,村民慢慢意識到,這次派來的第一書記是真心帶領大家做實事的。
從當年年底開始,河南電信黨委班子成員每月堅持到莊科村開展幫扶工作,從未中斷,為扶貧工作解決了很多實際難題。省公司22個支部也和莊科村81戶貧困群眾「一對一」對接幫扶,定期對貧困戶開展送溫暖活動。
村民的「精氣神」有了,錢進與村「兩委」成員走遍山溝地頭,反覆研究致富良方。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村裡蓄水井邊自然生長著珍稀食用菌品種羊肚菌,在請教了專家後,錢進心裡有了定心丸:莊科的氣候條件好,一年四季都能種植香菇。
沒有土地,他看中了村邊廢棄的河灘,平整後很適合建香菇大棚;沒人投資,他想到動員村裡的能人,還可以招商引資;沒有銷路,可以藉助中國電信的電商平臺……
有了思路,省公司召開黨委會決定給予莊科村一定資金幫扶,錢進隨即帶領村民平整出50畝的河灘地,動員村裡的能力搞食用菌種植;通過積極宣傳,吸引了外來食用菌種植大戶來村投資;村委一班人也多次到外地學習,信心更足了。
截至今年12月,河南電信已向莊科村直接投入資金135萬元用於產業發展,幫助村裡引進投資650萬元建成香菇基地;此外,還引進投資100萬元建設伊普呂肉兔養殖項目、引進投資50萬元建設龍虎灣採摘園。
目前,村裡的食用菌產業已經發展到年產47.5萬袋菌棒規模,形成了「進廠務工」「承包經營」「分散種植」三種模式,不僅莊科村的貧困戶有活幹,附近幾個村的貧困戶也可以來工作。截至2020年年底,僅香菇產業園向務工貧困戶發放的工資就超過50萬元。通過這個項目的帶動,香菇種植成為黃莊鄉重點產業,全鄉香菇產能瞄準了1000萬棒。
莊科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脫貧也就不再是難事。三年前,村裡304戶1172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1戶277人;2020年,最後的9戶13人已完成脫貧,全村貧困戶81戶277人已實現全部脫貧。
一個縣的電商扶貧
打造電信精準扶貧新「IP」
去年已脫貧摘帽的光山縣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在脫貧攻堅大潮中,光山縣創造了「電商扶貧」的典型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電信信陽光山分公司全程參與,做好信息化支撐服務,和當地政府一起探索出「政府+電信+企業+平臺+農戶」的共同發展多方共贏扶貧新路。
找到這條路並不容易。光山分公司副總經理耿卉說,早在2017年,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光山縣電商產業起步早,政府專門成立電商辦公室服務電商發展,主導產業光山羽絨網絡銷售額逐年翻番,電商產業在光山具有很強的號召力。
「了解到光山縣這一優勢之後,我們主動找到光山縣電商辦尋求合作,希望可以通過中國電信優質網絡資源吸引電商,電信再用專業的運營服務能力反哺電商擴大市場。這個想法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
很快,中國電信主動為光山縣電商服務培訓中心提供了光纖寬帶接入,通過75期的免費培訓,現已培養出了3000多名掌握網絡銷售知識的學員,學員也第一時間體驗到了電信網絡的迅捷,為下一步的村級電信服務站成立打下基礎。
隨後他們嘗試了「天翼扶貧村」模式。晏河鄉晏河村作為光山電信精準扶貧第一村,更是切身體會到了信息扶貧的重要性。晏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82戶,除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和常年務工在外人員,光山分公司為102名留守人員每人配發一部智慧型手機,專門舉辦手機應用培訓。如今,村裡大部分村民都可以自主網上購物、繳費充值、網上售貨。
在為電商學員、村民帶去新知識的同時,中國電信信陽光山分公司還策劃參與了農副產品進城、農副產品上線等一系列助農活動。2018年,由縣政府主辦、電信公司承辦的「多彩田園、農副產品進城」、「光山十寶進城」等多場大型活動,將光山電信公司的知名度大幅提升。現在縣裡定期開展的節慶活動如餈粑節、龍舟節等全部由電信公司承辦,在為企業創造效益的同時,也推廣了電信的翼支付商鋪服務,形成了電信的企業生態圈。
有了知名度,光山電信公司聯合其他企業在鄉村建立服務站點,提供就業崗位。第二批村級服務站中,8個村級合伙人均為貧困人口,通過植入「電信+愛便利超市+農村信用社+物流快遞」等綜合服務,目前村點承接人月均收入達到3000元。文殊東嶽村網店老闆劉鈺月收入突破萬元,不僅自己富裕了還帶動了更多人脫貧。
「電信扶貧不同於其他扶貧方式,我們用網際網路直接把一戶一組一村這個小區域對接上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的大市場。」耿卉自豪地說,經過三年多的探索,電信扶貧模式已在當地結出豐碩的成果。如今光山縣開設各類網店2.6萬餘家、從業人員超5萬人、催生了網貨生產企業400多家,2019年全縣網銷額達43億元以上,榮獲「全國電商消貧十佳縣」。
一個省的電信普遍服務
探索可持續的「大扶貧」格局
「十三五」以來,河南電信主動融入全省脫貧攻堅大局,持續夯實提升農村網絡覆蓋水平,圓滿完成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程,將網絡和信息化優勢與消費、產業、教育等多個扶貧領域相結合,努力打造「大扶貧」格局。
河南電信省、市公司兩級黨委均成立主要領導掛帥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並將扶貧工作納入企業業績考核指標體系。省、市、縣三級公司定點幫扶的4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全省系統內派出專兼職扶貧幹部111人,其中長期駐村幹部達69人,派駐第一書記為29人。2020年克服諸多困難,「抗疫扶貧」兩手抓,優先保障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投入,安排專項捐贈資金,用於定點扶貧村抗擊疫情,助力產業扶貧項目快速啟動,打贏脫貧攻堅最後一戰。
通信扶貧,惠農惠民。河南電信面向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專屬資費,惠及貧困戶近8萬戶,累計讓利總金額3500餘萬元。完成全省38個國家級貧困縣設立扶貧終端上專櫃工作。在IPTV端搭建「大愛河南精準扶貧專區」,每月對專區內容進行更新運營。建設電商服務站200個,幫助開展「直播帶貨」活動。為河南省扶貧辦建設精準扶貧信息管理平臺,承載河南貧困人口數據各類信息,定時為河南省扶貧辦出具的數據質量分析報告,為全省脫貧攻堅工作作出巨大貢獻。
教育扶貧,扶志扶智。「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河南電信著力在教育扶貧上下功夫、出實招。針對電信定點幫扶村內考上大學和高中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一次性發放助學金。堅持在校園招聘中對偏遠、國家級和省級貧困縣大學生傾斜。向省公司定點幫扶的莊科村小學投入20萬元網際網路教育設備,成為全縣網際網路教育示範基地。
產業扶貧,可持續發展。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河南電信全系統幫扶的各類產業扶貧項目達到23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近800人在家門口務工或經營。定點幫扶的莊科村形成產業扶貧生態鏈協同發展的好局面,被評為洛陽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同時發揮企業行業優勢,將扶貧產品包裝上線,在中國電信「天虎雲商」店進行線上銷售,增加銷售渠道,讓扶貧產品電商化。
經過幾年不懈的努力,在河南省2019年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河南電信獲得最高等級「好」!河南電信公司扶貧辦榮獲「2020年河南省社會扶貧先進集體」。下一步,河南電信公司將持續聚焦扶貧長效機制,全體專兼職扶貧幹部服務不停歇、工作不斷檔,繼續幫助已脫貧貧困村鞏固擴大脫貧攻堅成果,在前期網絡扶貧、信息化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教育扶貧已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上,探索更加可持續的幫扶方式,擔當作為再立新功,為鄉村振興富民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