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豔麗的牡丹、凌寒獨放的梅花、清幽淡雅的菊花、活靈活現的蝦……7月25日,家住大瑤鎮李畋村的黎尚濤家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這一天,是黎尚濤的79歲生日。與別人辦生日宴不一樣,黎尚濤在自己生日這天辦了一個書畫展。而展出的作品,則是他多年來創作的精選力作。對於老人在家辦書畫展一事,親朋好友們直呼「別開生面」!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歐陽穩江
生日辦個人畫展,親友直呼「別開生面」
大瑤鎮李畋村銀夏小區靠近319國道,隔壁便是江西上慄,黎尚濤的家便在這裡。平日裡,但凡有人提及黎尚濤,四鄰八舍的人都會搭話:「認識,會寫會畫,被我們稱為『湘贛邊秀才』。」7月25日,大暑後幾日,天氣炎熱,可比天氣更「熱」的是黎尚濤家的氛圍。一棟普通的居民小樓,但見人來人往。進得一樓大廳來,「黎尚濤耋年書畫人生」的展牌引人注目,數幅字畫被有序地掛到了牆上,儼然一個小小的展廳。
沿著樓梯逐級上去,樓梯間和三樓的兩間書畫室都掛滿了老人的作品,有繪畫作品也有書法作品。牡丹高貴豔麗,梅花凌寒獨放,菊花清幽淡雅,墨蝦更是活靈活現……數百幅作品一一觀賞下來,不得不嘆服老人創作的題材涉獵之廣。
「將生日宴變成了一個書畫展,還真是別開生面呢。」「書和畫的質量都挺高的,用筆工穩。」聽著親朋好友的稱讚,79歲的黎尚濤樂得合不攏嘴。
酷愛作畫,這個生日讓他實現心願
「比如畫梅花吧,主幹與枝條的疏密首先要在心中有譜,樹枝需要畫出那種蒼勁感……」面對親友們的請求,黎尚濤當場秀了一次畫技。主幹、細枝、花朵、花苞……鋪紙蘸墨,老人嫻熟地畫起了梅花,並且一邊畫一邊講解。看的人靜氣凝神,畫的人一絲不苟。個把小時過去,一樹怒放的紅梅便躍然紙上。
「我最喜歡老師畫的蝦了,那墨蝦濃淡相宜,蝦鉗威風凜凜,蝦身充滿彈跳力的感覺。」在一邊靜靜看的黎道響,跟隨黎尚濤學習書法多年,對於老師的畫他無比喜愛。而對於老師到了耄耋之年,每天還能堅持作畫的習慣,更是佩服得很:「如此勤奮,畫技不好才怪。」
畫了一輩子畫,黎尚濤對於自己的這門愛好有說不出的喜愛,而將自己的作品集體進行一次展覽也是他的一大心願。為此,在家人的支持下,老人決定將生日宴變成書畫展,過個不一樣的生日:「我也希望後一輩中有更多的人熱愛書畫,通過手中的畫筆來陶冶高尚的情操。」
人物故事
沉迷藝海培養出大批藝術人才
「許多樹在一起,它們的種類不一樣,那麼顏色、樣子也不一樣,光影肯定也會有區別……」回想起自己的藝術之路,黎尚濤頗為感慨——
1941年出生的黎尚濤小時候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讀小學的時候,班主任楊老師將他安排在繪畫小組。跟著老師寫生的過程中,他站在楊老師身旁跟著畫。當看到老師在畫板上的樹枝上方做標記時,他便好奇地請教。老師細心解釋,黎尚濤一點就通。很快,一幅仿照畫的作品受到了老師的表揚,之後黎尚濤便愛上了畫畫。
沉迷其中後,黎尚濤開始了只爭朝夕地練習。在野外勞作時沒有紙筆,一根小樹枝便成了他的畫筆,而平坦的大地便成了他的紙。秀麗起伏的小山、潺潺流動的溪水、嘰嘰喳喳的小鳥,這些日常景物在當時的他看來都是美極了,入了迷的他常常將父母交代的事拋之腦後。由於每天寫寫畫畫缺乏工具和材料,家庭困難的他甚至將每天中午的口糧悄悄賣掉。攢得一點錢後,便去文具店買點簡單的工具和材料。因缺乏藝術輔導的引路人,他便只能憑著自己的想像力去練習。
上世紀70年代末,黎尚濤走上了教師的工作崗位。除了自己寫寫畫畫外,擔任書畫教學的他培養了大批學生,學生們在書畫比賽中屢屢獲獎,他由此也被評為「省優秀美術教師」。幾年後,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黎尚濤毅然報考了「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湘潭分校」,拜山水畫家湯清梅、丁劍虹等人為師。
與此同時,他大量習帖,將柳公權、歐陽詢等名家的書法作品作為臨摹對象。到了上世紀90年代,書畫皆佳的黎尚濤迎來了自己的藝術輝煌期,多次在省市各類書畫競賽中獲獎,並先後被吸收為省書協、省美協及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
「林淼良考了北京美院,劉珊考了重慶大學動畫系,黎升燦在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中獲優秀獎……」提及一生的藝術歷程,黎尚濤最驕傲的事還有一件,那便是培養了大批書畫人才。每當看到學生們青出於藍勝於藍,以藝術特長被高等院校錄取或得獎時,他就特別高興,還激動地作了一首詩表達這份欣喜:「花落花開歲月稠,孤燈寒夜度春秋。兩袖清風終無恨,三間陋室更少愁。受令執鞭年尚少,離崗設帳老何求。植桃育李終無怨,碩果壓枝映小樓。」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