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杯「黃河故事」全國楹聯大賽揭曉

2021-01-15 千家詩詞

在水利部辦公廳、黃河水利委員會的指導及小浪底水利樞紐管理中心、黃河水利水電開發總公司的支持下,由中國水利報社聯合中國楹聯學會舉辦的「小浪底」杯「黃河故事」全國楹聯大賽圓滿結束。經過徵稿、初評、複評、終評、公示等環節,最終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100名(獲獎作品詳見下文)。

「小浪底」杯「黃河故事」全國楹聯大賽獲獎作品展示

一等獎(2名)

題黃河

自西來以出崑崙,漉古淘今,九曲涵容華夏史;

向東去而歸渤海,濟人利物,千秋浩蕩母親河。

——江西 鍾 宇

【簡評】黃河之巨量內涵,令題寫難以把握尺度。此聯精到之處乃從黃河之源起著筆,終點收筆。宏觀地概述其容涵博大,以取「大氣勢、大格局」之效果,更將「華夏史」「母親河」放入聯中,使虛寫具體化,直切主題。

.

題黃河治理

何分浪濁浪清,縱千番曲折迂迴,猶抱初心朝大海;

最是情深情重,看兩岸飛紅湧翠,長教活水潤蒼生。

——山東 劉葆華

【簡評】此聯採用擬人修辭手法,情感豐富充沛。上聯寫黃河歷經千折百回,鍥而不捨奔流歸海,亦寓意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為實現偉大復興強國夢想而奮鬥不止;下聯強調新中國成立後,經長期綜合治理,黃河兩岸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對其流域的潤澤之功益加明顯,成為中華民族真正意義的母親河。

二等獎(10名)

題黃河

呼嘯水從天上來,昔曾橫溢,人為魚鱉,千秋功罪堪評說;

奔騰濤向海中去,今已相安,壩鎖蛟龍,萬裡風光重剪裁。

——河南 毛利民

【簡評】華夏兒女熱愛黃河,視之為母親河,她哺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然而黃河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決口,泛濫成災,肆虐中華大地。此聯基於此而立意,上聯言「昔曾橫溢」,表達了又愛又恨的複雜感情,下聯則寫如今大河安瀾,兩岸風光如畫。此聯立意精當,結構嚴謹,氣勢宏大,對仗上也多有亮點,如天上、海中,魚鱉、蛟龍等處極其工整。

.

歷經九曲不回頭,看激濁揚清,擁抱丹霞騰紫氣;

穿越千山堪放膽,期化黃為綠,襟連碧海起藍圖。

——廣西 周繼勇

【簡評】此聯以擬人化的修辭手法,讚美黃河穿越千山歷經九曲而不回頭的奔騰氣勢。句式結構上也頗有特色,律句起首,律句收束,讀來如大河流淌,一瀉千裡。對仗方面,放膽和回頭相對可謂精工,另有青綠紫藍丹碧等顏色詞相對,頗為亮眼。

.

題黃河縴夫

串成民族脊梁,身影貫弓,背負青天三萬裡;

唱響船工號子,縴繩引路,面朝黃土一千灘。

——廣東 邱道美

【簡評】此聯並沒有直接讚美黃河,而是另闢蹊徑,刻畫與黃河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一個獨特的群體——黃河縴夫。上下聯緊密結合,直奔主題。細讀聯語,一系列密集的形象呈現在面前:如弓的脊背,長長的縴繩,背負青天,面朝黃河灘。耳邊仿佛聽到那一聲聲粗獷豪放的船工號子。他們不向命運低頭,拉起沉重的縴繩,邁著艱辛的腳步,一直向前,那縴繩上一排排縴夫,不正是我們的民族脊梁嗎?

.

雲間飛彩練;

浪底鎖黃龍。

——北京 高寶玉

【簡評】上聯寫出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象,又有「調水調沙」「異重流」「彩練」飛舞的遐想;下聯一個「鎖」字,鍊字精到,不提大壩卻寫出了人民治黃築壩除害興利、造福人民的豐功偉績。短短五言聯,生動、形象,譬喻精妙,朗朗上口,令人過目不忘。

.

大壩裁春,織一方生態,讓河變綠;

浪花譜韻,聽九曲琴聲,把夢唱紅。

——山西 楊新立

【簡評】三門峽大壩是治理黃河的一項標誌性工程,上聯從大壩著筆,體現黃河治理,讓黃水變成了清波。下聯重點從精神方面寫黃河變化讓人們感到幸福,水聲似乎變成了琴聲,歌唱母親河變害為利,歌唱美好的理想得以實現。

.

千年演禹貢滄桑,掩卷思築堤遺患、立壩積沙,河清更待縛龍手;

九曲騰神州血脈,臨波慨絕命三呼、抗倭一吼,國泰莫忘搏虎人。

——福建 李忠雲

【簡評】上聯寫黃河治理之難,從大禹治水入筆,自見滄桑之感。聯語列舉黃河治理中依然存在的問題,結語用「千年難見黃河清」之古語,以慨任重道遠。下聯寫黃河寄寓的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用宋朝抗金名將宗澤臨終時「三呼渡河」之典,以及抗日戰爭時黃河兩岸發生的悲壯故事,以警後人,收句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之意。整聯厚重慷慨,沉鬱頓挫,讀之令人感慨不已。

.

題蘭州「黃河母親」雕塑

夢想生生不息,孩子天真,尤盼黃河流碧水;

遐思滾滾而來,母親恬靜,久祈綠野映紅霞。

——湖南 熊建光

【簡評】此聯寫「黃河母親」雕塑,從黃河孕育哺養的「孩子」即華夏兒女的視角,描述面對雕塑的所思、所感,以襯託雕像的象徵意義。上聯寫「孩子」最真摯的願望,「生生不息」的夢想,即盼望黃河變綠變清。下聯寫佇立在綠野中的黃河母親雕像前,思緒翻湧。「滾滾而來」原多用於描寫大河奔流之狀,而此時的大河「母親」是恬靜的,滾滾而來的是「遐思」,動與靜的反轉,形成了極大的文學張力。

.

題黃河二磧

關山疊翠,猶著漢唐色;

濤浪流金,遙聞龍虎聲。

——陝西 李 榮

【簡評】吳堡大同磧位於吳堡縣丁家灣鄉拐上村,為天下黃河第二磧,又稱二磧,是一段洶湧澎湃的激流險灘。上聯描寫河谷周邊景色,短短兩分句,將眼前景色和歷史烽煙一併包攬。下聯直寫濤浪之狀,龍吟虎嘯,聲威自壯。上下聯分別繪色形聲,各得其妙。整聯語約氣盛,言簡意賅,允為佳作。

.

題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口溼地生態園

嘆生態迷人,美景催詩,迎客鋪來「紅地毯」;

望蘆花飛雪,黃河入海,賞心吟就《醉桃源》。

——甘肅 蘇紀利

【簡評】上聯寫黃河口生態和諧、風光迷人、美不勝收,客人紛至沓來,生態園則以「紅地毯」迎之,以表達莊重和熱烈;下聯寫遊客望著黃河口溼地賞心悅目的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即興吟就《醉桃源》。全聯將生態園中「黃河入海」「蘆花飛雪」「紅地毯」三個主要景點和詞牌名「醉桃源」巧妙融入聯中,不留痕跡,甚為貼切、自然,既展示了聯語的文字技巧,又彰顯了景區人文色彩,可謂一舉兩得。

.

題吉利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邀客賞嵐光,有清水灣,流花溪,述說黃河故事;

憑舟尋野色,為芳草浦,飛葦渡,吟哦函谷名賢。

——新疆 呂鵬飛

【簡評】此聯以鋪排見勝。上聯氣脈連貫,邀客賞景,而以水聲、溪韻述說故事,寄興於物,以景達情,自非凡筆。語既渾成,意亦工巧。下聯以人文元素為美景增輝,一以貫之,情景交融。上下羅列景點雖多,而氣韻流暢,足見鋪排之功、融匯之妙也。

三等獎(30名)

題黃河小浪底

看長河萬裡,大壩千尋,治水從今思夏禹;

想高峽三重,平湖一派,登山懷古望秋雲。

——浙江 於錦平

【簡評】此聯氣象不凡。上聯之「長河萬裡、大壩千尋」;下聯之「高峽三重,平湖一派」皆遠中有近,平中見峭,而皆出以壯景。登而懷古,俯以察今,自是豪氣蕩胸,溢於言表。又,此聯數字對甚工,而夏、秋之對尤巧,故不失為佳對。

.

波揚九曲,肇啟文明,一部銘心華夏史;

澤潤八荒,傳承血脈,千秋垂愛母親河。

——江西 李瑞河

【簡評】九曲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上下聯分別從這兩個方面著筆,上聯說黃河歷史也就是讓人刻骨銘心的中華民族的歷史,下聯說黃河像母親傳承血脈,愛護子女,澤潤八方。

.

自古黃河天上來,勢如龍馬,萬丈狂瀾奔大海;

而今巨壩浪中出,固若金湯,一湖碧水映青山。

——河南 陳愛松

【簡評】此聯以氣勢勝。上聯挾雷崩山倒之聲,以狀黃河奔湧之勢,讀之如聞軍聲撼地,氣蕩腸回。上聯以動,下聯以靜。又得動靜相生之妙。任憑你巨浪翻空,至我壩前敢不低頭!須臾之間,萬裡洪濤化作一湖碧水,此欲抑先揚之法也。上下聯意轉折無痕,一種人定勝天之壯志立乎紙上,讀之令人起興。

.

論堵論疏,恆古千方難也;

孰清孰濁,而今一閘控之。

——廣東 方小葉

【簡評】此聯下筆即已切中要害:治理黃河乃大難題,古代只能或堵或疏,從未完全奏效和治本。黃河的「濁」幾乎是一直存在的,故而古有「黃河清、聖人出」之殷殷盼望。聯語即從此處論起,最後歸結至如今卻能「一閘控之」,古今對比鮮明,極具說服力和震撼力,整體上也增強了藝術感染性。

.

滾滾自天來,將每一粒泥沙,淘成歷史文明鏈;

滔滔朝海去,把三千重波浪,賞作母親形象片。

——河北 陳雙田

【簡評】首句化用李白《將進酒》「黃河之水天上來」詩句。進而從黃河的特徵入手,用「文明鏈」來展現雄奇壯美的黃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用「形象片」彰顯母親河波瀾壯闊的自然景觀。用形象的語言表達了深刻和宏大的主題。

.

馭黃龍,攬青山,水墨畫中追月去;

登大壩,臨明鏡,人文詩裡掛帆來。

——新疆 趙力紀

【簡評】此聯著眼於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景致,將黃河比喻成黃龍,一個「馭」字寫出了大壩除害興利、綜合利用的功能,而壩馭黃龍,又似長龍在畫境中蜿蜒。下聯前六字落筆比較平實,抒發登臨大壩之感受,小浪底工程在許多文人的心目中可歌可詠,營造了詩畫之境。

.

題引黃入京

百川自古朝東海;

一脈從今向北京。

——湖南 楊仁志

【簡評】漢樂府有詩云「百川東到海」,上聯即從此句化來。而下聯對之以「向北京」則顯得非常巧妙,且寓意深遠,寥寥數語已直指「引黃入京」的最大特色。尤其聯語中方位詞、數量詞的對仗極為工穩,巧妙絕倫,更為聯語增色不少。內裡透出的幾分豪情和自信,也很能感染人。

.

源從天上來,又朝天際流,一路鋪開生態畫;

水任世間享,還靠世人愛,千秋守護母親河。

——廣東 劉德榮

【簡評】起句從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脫胎而來,以春秋筆法,百轉千回,寫盡黃河風情,氣象渾成,第三分句更是著力描繪了黃河對兩岸生態的作用。下聯則是從世人的角度,呼籲對母親河的生態保護。上下聯分別從河以及人的角度立意,情景交融。「水任世間享,還靠世人愛」,更是引發人們深思:黃河養育了兩岸千千萬萬同胞,而我們又能為她做些什麼呢?

.

題青銅峽水利樞紐

壁立中流,發九渠富水滔滔,潤滋寧夏千疇綠;

珠明西部,聚十裡風光豔豔,擁抱賀蘭一峽青。

——山西 侯廣安

【簡評】「九渠」是自秦漢以來寧夏人民修建的九條灌溉渠,渠首均在青銅峽。上聯說青銅峽大壩似懸崖峭壁砥柱中流,攔截黃河水,九條乾渠澆灌寧夏平原千萬疇良田,實現了天下黃河富寧夏的偉業豐功。下聯講青銅峽水庫宛如一顆塞上明珠,十裡長峽風光旖旎,青銅峽大壩張開雙臂,熱情擁抱賀蘭山下穿峽北來的一河青幽。

.

水從天上來,萬裡風流,又隨日影一帆遠;

島向湖心布,千年氣象,共看河沙幾度清。

——浙江 王龍強

【簡評】此聯以詩情畫意奪人眼球。水從天上來,借用李太白詩句,一起句就氣吞萬裡,再接以萬裡風流,又隨日影一帆遠,餘韻無窮。下聯以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為重點,突出工程的巨大作用,高峽平湖,河清海晏,使人感到幾千年歷史從未有過的氣象,從而激起對祖國的無比熱愛。

.

自貧瘠到豐饒,從鹼地到芳洲,千載黃河留故事;

以耕耘成壯麗,憑春風成熱土,一枝彩筆點明珠。

——廣西 林小然

【簡評】上聯追溯黃河的保護、治理及艱辛的發展歷程,黃河的千年記憶娓娓道來。下聯謳歌黃河人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勤奮耕耘,同心築夢,把黃河治理成為一道最具特色的亮麗風景線。

.

無須問誰力闢三門,踏浪平波,流淌一河故事;

且來看這詩吟兩岸,搖紅疊翠,展開萬裡畫圖。

——上海 林為挺

【簡評】上聯從古代黃河三門傳說切入,切地切事,緊扣主題,讓人回味母親河千萬年來的神奇故事與宏大敘事。下聯鏡頭一轉,切入現實,歌頌黃河經過治理以後劃時代的巨大變化,催人奮進。從古到今,脈絡清晰,不枝不蔓,詞約意豐。

.

水從天上來,大氣無倫,九曲放飛中國夢;

家在畫間住,初心不忘,千秋守護母親河。

——北京 項光來

【簡評】詩仙李白的千古佳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無疑使九曲黃河增添了幾分豪邁和浪漫之情。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不忘初心,繼續講好「黃河故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

.

題小浪底水利樞紐

黃沙淨而圖書出,紅日升而禹鼎光,躍來九萬裡變化魚龍,何嗟浪急;

醉則邀太白金樽,歌則和東坡鐵板,淘盡五千年風流人物,已度春深。

——廣東 謝 丹

【簡評】上聯運用當句自對修辭手法,以兩個七言對偶句,貫穿黃河歷史,將黃河的歷史從古代穿越到現代,激情滿懷,應驗古人所說:「聖人出而黃河清」。下聯同樣用詩一般的語言,以唐宋兩位偉大詩人李白、蘇軾來做支撐,表現「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邁氣概,歌頌社會主義祖國的偉大成就。聯語典雅,明白曉暢,氣勢高邁。

.

一壩鎖黃龍,調水調沙,鬱郁青山彰禹化;

千帆搖碧浪,如詩如畫,翩翩白鷺唱堯天。

——山東 丁明玉

【簡評】遠古時期,黃河經常洪水泛濫,肆虐中原地帶,大禹因勢利導,馴服黃患,造福人民,千古傳頌。當今小浪底水利樞紐科學治水,把黃河流域建設成為生態環保、獨具特色的亮麗風景線,功蓋千秋。此聯寥寥數語,讚美了這一曠世盛舉。創作手法上,選取黃龍、碧浪,青山、白鷺,禹化、堯天等幾對詞組,對仗工穩,並巧用重字,使聯語更具文學色彩。

.

題黃河壺口

滾滾黃濤遠古來,得禹王神斧鑿劈,捧起一壺濁酒,任夾岸龍山,邀請煙霞同醉飲;

滔滔大浪何方去?聽石峪瀑聲咆哮,合成九曲長歌,與激情東海,放飛夢想共豪吟。

——河北 董汝河

【簡評】民間傳說,大禹治水鑿開龍門山,龍王怨恨,作浪殃民。玉皇派天兵徵伐,連損九將,怒將御案之壺拋下,將龍王收入壺底,置於瀑布之下。此處恰似壺口,民間遂以稱之。聯語依民間傳說衍化而成。將濁浪喻為濁酒,且言群山煙霞邀飲,以彰顯壺口的浪漫色彩。下聯承首句之「來」,問「去」處,涉「東海」,取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詩意,境界為之宕開。以「放飛夢想共豪吟」作結,既是為「咆哮」「長歌」註腳,亦增添了聯語的時代感。

.

步步扣心弦,有黃河故事感人,懸念探尋小浪底;

滔滔開眼孔,看赤縣宏圖驚世,激情引領大潮頭。

——湖南 周永紅

【簡評】上聯「先聲奪人」,引發好奇心,再娓娓道來懸念:是黃河故事太多,是小浪底事跡太感人。行文錯落有致。下聯以擬人手法繪出神州圖畫,歌頌時代巨變,筆調高昂,頗為振奮。這副對聯對仗出彩,如「眼孔」對「心弦」,「赤縣」對「黃河」,「激情」對「懸念」,「大潮頭」對「小浪底」,可謂精工。

.

一萬裡奔流,最是看壺口瀑飛,龍門鯉躍;

五千年氣概,還教憶季凌遠眺,太白狂歌。

——廣東 陳煥湘

【簡評】上下聯思路清晰,一地理一人文。上聯從地理描繪,拈出黃河兩大景觀:壺口瀑布,龍門躍鯉,氣象宏開,圖畫壯美。下聯由大氣象生發,賦出黃河厚重又激情的人文色彩。季凌是唐代詩人王之渙,他登鸛雀樓遠眺,寫出名揚天下的詩句:「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李白舉酒狂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令人遐想不已。

.

下高原萬裡爭流,澤百代蒼生,孕毓古今家國夢;

揚濁浪九霄欲上,垂千秋青史,奔騰華夏母親河。

——山西 張 潞

【簡評】上聯讚頌母親河亙古亙今的來龍去脈,闡述其與我們中華民族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及家國天下的牽連;下聯寫黃河壺口瀑布之類的絕美風景,並讚頌了母親河的孕育功德。

.

水庫跳音符,剪剪春風白鷺起;

灌區如畫卷,茵茵碧野稻花香。

——北京 王志軍

【簡評】此聯繪出黃河景區之美,含蓄地讚美治理黃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上聯起句構思尤其巧妙,出人意料。把在風中飛起的白鷺比作水面跳動的音符,視聽結合,頗富詩意。下聯雖較平實,然而寫碧野稻花香,不僅是詩情畫意,更是預示豐收之喜,含蓄讚美黃河治理的成就,是真正的「濟物利民」之河。

.

題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

新愚公築壩安瀾,為護境留春,通力鋪開生態景;

小浪底橫空出世,捧湖光山色,傾情扮美母親河。

——江西 李成炳

【簡評】小浪底工程位於「愚公移山」故事的發生地——河南濟源。此聯以「新愚公」起筆,並與「小浪底」相對,切境、切事,如天造地設。上聯寫建設者的功業,重點放在「生態景」上。下聯寫小浪底之功用,重點同樣放在「扮美」上。聯語頗具時代特徵,且富有浪漫色彩。

.

大壩鎖黃龍,中原一拭辛酸淚;

青山環綠水,小浪長吟幸福詩。

——山西 閆安生

【簡評】此聯以刪繁就簡之筆墨,寫出小浪底工程的巨大影響。上聯重點寫調節黃河、防止黃河泛濫的成就,其「中原一拭辛酸淚」一語,直擊人心,感人至深。下聯寫對環境的改善,其結句充滿溫馨和快樂色彩,同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

立巍巍石壁,鎖滾滾洪峰,馴服黃龍圓禹夢;

治漫漫風沙,復蔥蔥草木,換來碧水映堯天。

——河南 柴運躍

【簡評】此聯之動人,全在疊字之運用,「巍巍」顯壩之雄偉,「滾滾」狀洪流之壯闊,「漫漫」見風沙之肆虐,「蔥蔥」證草木之蓬勃。而一「立」、一「鎖」、一「治」、一「復」,小浪底工程之功立見矣。章法上,上聯寫馴服黃河,下聯寫改善環境,可謂井然不紊。

.

題小浪底風景區

水滋千島翠;

壩鎖一湖春。

——山東 谷元朋

【簡評】此聯為五言短聯,聯語越短,創作難度越大,要求言簡意賅,緊切主題,需要極強的概括能力。聯語描繪了黃河小浪底風景旅遊區優美的自然風光,畫面感極強,文辭雅致優美,富於詩情畫意。此聯精於鍊字,比如「滋」「鎖」字,很得詩家三昧。

.

決崑崙萬裡奔來,如乳若霖,九曲黃河堪比母;

紓國難一歌振起,凝心禦寇,幾多赤子勇捐軀。

——湖南 吳振奇

【簡評】此聯以母親河及《黃河大合唱》為主題立意。上聯寫奔騰不息的黃河水如乳汁若甘霖,滋潤中原大地,生生不息,繁衍了五千年華夏文明,母親河稱之無愧。下聯以「一歌振起」起句,歌頌了在國難當頭之時,《黃河大合唱》激勵了中華兒女為保衛黃河、保衛家鄉而赴湯蹈火敢於犧牲的偉大精神。全聯立意高雅,層次分明,緊貼歌頌黃河這一主題展開,讀來催人奮進。

.

題黃河水利工程

大壩傲凌雲,力鎖黃龍,萬頃波濤橫碧峽;

宏圖欣載夢,功隆赤縣,千秋渥澤濟蒼生。

——廣東 肖檢生

【簡評】此聯以氣勢雄渾、典雅厚重取勝。上聯以橫空出世之力,讚嘆了黃河小浪底大壩力鎖黃龍,澄清黃河的巨大作用。下聯熱情歌頌了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造福國家和人民的千秋溉澤。聯語邏輯關係緊密,氣脈暢通,高屋建瓴,一氣呵成。

.

萬卷水文章,續黃河故事;

千秋龍血脈,融赤子深情。

——江西 胡小敏

【簡評】治理黃河是千秋大計,承載著萬民福澤。黃河是中華兒女的精神血脈,一代代人為治理黃河留下了書寫不盡的黃河故事。今天的治黃人懷著赤子之心,秉承奉獻精神,利用現代科技力量為治理黃河作出了巨大貢獻。

.

一壩安瀾,萬傾湖波呈碧玉;

六機發電,百年水庫吐黃金。

——黑龍江 魯明智

【簡評】聯語首要切題,如生鐵鑄成,不可移易。此聯恰是如此。上聯寫大壩鎖住萬裡黃河,萬頃碧波蕩漾,變害為利。下聯寫水利工程的另一重大經濟價值,即六機發電,創造長期的經濟效益,為國家創造出巨大財富。數字、顏色詞的運用,對仗工整,成為此聯的一大亮點。

.

勢欲吞天,浮沉日月;

情尤澤地,肇始文明。

——浙江 朱瓞瓞

【簡評】此聯以凝練的詞語讚頌黃河,緊扣主題,言簡意賅。上聯展現黃河劈開崑崙山脈、經黃土高原,衝出壺口、奔向大海,咆哮萬裡,「浮沉日月」之「吞天」氣勢,下聯則展示黃河源遠流長,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像母親一樣孕育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土地,「肇始文明」之「澤地」情懷。

.

題黃河文化

一萬裡波翻浪湧,淘盡英雄,問誰是中流砥柱,把蒼莽大河,攔腰截住;五千年乳潤澤滋,生成富庶,更今憑偉略治安,讓膏腴長卷,逐夢鋪開。

——河南李改香

【簡評】此聯融入小浪底、三門峽元素,題寫黃河文化。聯語表述黃河奔流萬裡,見證無數英雄人物,而更引以為豪的是,當今的大國工匠如同中流砥柱一般,修築大壩水庫,以治理黃河澤被中華大地,由此,哺育五千年文明的母親河,更加成為人們富強幸福的保障,激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優秀獎(100名)

滾滾水從天上來,百折不回,華夏精神成紐帶;

煌煌功自源頭始,萬難何懼,黃河故事賦風流。

——江西 張學蘭

.

鋪山河長卷,發霹靂宏音,氣貫東西三萬裡;

鑄民族雄魂,毓文明碩果,神通上下五千年。

——湖北 閔從新

.

縱是千秋流血淚,苦難來時,何曾喪志;

因為萬裡鎮江山,龍蛇去處,豈不傳薪。

——陝西 王進良

.

椽筆起崑崙,任疾奔壺口,緩注平湖,瀠洄九曲,滉瀁三門,一萬裡大寫蒼龍,點睛東海;

長河傳故事,曾神禹除災,仲通治水,古奠宏基,今添巨壩,數千年終消隱患,造福中華。

——河北 王躍虎

.

除水患而興水利,調控排疏,故事頻添新頁碼;

孕文明以啟文華,恢宏雄壯,長河素有大情懷。

——河南 曹文獻

.

下崑崙騰渤海,聽虎嘯風中,一首山川交響;

經曲折始妖嬈,看龍生水底,千年華夏搖籃。

——黑龍江 李太東

.

題小浪底風景區

兩岸綠蔭鎖水,一群白鷺戲霞,西子漫遊迷澤國;

千層藍網橫湖,萬畝碧波映月,愚公擺渡返漁村。

——河南 張作寬

.

黃土植蔥蘢,正本清源,方解懸河頭上劍;

蒼生承哺育,紮根立業,任揚破浪掌中帆。

——江西 黃 武

.

築一壩而除水患,揚大河破浪帆,長追遠夢;

利千秋以惠民生,載中國治黃史,更鑄豐碑。

——河南 吳繼強

.

題黃河文化

黃河天上來,哺中華起鳳騰蛟,頻傳故事;

碧血心頭沸,承大禹安瀾治水,再鑄新功。

——江西 張紹斌

.

養我含辛茹苦,任長流未息,故事演滄桑,情系母親夢裡;

護她竭力盡心,使永健不衰,精神同日月,浪推時代潮頭。

——湖北 曹克定

.

題黃河之治

青史悠悠,萬裡莽蒼,誰緬臨門三過客;

黃河滾滾,何時澄碧,我為追夢一茬人。

——河南 李來栓

.

九曲濤聲騰浪底,四時深鎖黃龍,萬丈狂瀾終俯首;

孤帆雲影落樽前,一水橫陳玉帶,千秋壯舉更驚心。

——河南 吳德秀

.

九曲長傾小浪底,一壩鎖黃龍,荒地成為名勝地;

千年激蕩大河風,八方迎紫電,山區變作旅遊區。

——廣西 龍 泉

.

題小浪底西霞湖

源溯崑崙,行來白浪三門下;

流歸渤澥,會看澄波一閘中。

——江蘇 朱培學

.

題小浪底調水調沙

聲若驚雷,吞吐風雲龍伴舞;

勢如破竹,鏗鏘歲月浪淘沙。

——河南 毛瑞花

.

故事載崢嶸,千裡黃沙沉浪底;

宏圖開浩蕩,一汪清水漾心頭。

——湖南 張武來

.

題小浪底黃河故事

水從天上來,一瀉汪洋,故事猶堪撐砥柱;

心在浪尖聚,千軍奮勇,精神自可築長城。

——福建 葉清源

.

卷浪潤東方,千年故事話從前,笑雨曾狂風曾烈;

齊心瞻北鬥,一幅藍圖繪到底,教民也富水也長。

——河南 翟紅本

.

題小浪底工程

是誰把濁流截斷,化作光明輝萬戶;

看我將翠嶺攏來,拓開仙境壯三門。

——河北 胡方元

.

青山翠,碧水澄,鴻鷺群飛小浪底;

紫陌歌,紅霞舞,黃河遠上白雲間。

——安徽 王樹凡

.

題小浪底樞紐

巨壩扼橫流,似勒馬馴龍,從此壅疏聽調度;

平湖觀勝概,欣水清嵐翠,尤多佳絕任悠遊。

——江蘇 郭守華

.

高峽出平湖,豈止長江,黃河一壩鎖千島;

雲光映山色,非凡小浪,碧鏡三屏簇九蓮。

——湖南 呂可夫

.

水在此間清,龍於小浪壩頭伏;

情從心底出,歌自大河岸上來。

——河南 姚滿積

.

水從天上來,穿壺口,躍龍門,萬裡風雷驚世界;

河自禹時浚,潤高原,滋平野,千秋功德及黎元。

——湖南 劉友良

.

大壩鎖黃龍,誰築奇觀圓綺夢;

平湖開盛象,我教濁浪化清流。

——山西 梁 璞

.

題黃河治水

繼大禹精神,穿石障山屏,勇逐心中夢想;

立黃河流域,倩天光雲影,寫成浪底文章。

——廣西 邱鈺雲

.

沙積以來,千秋治水;河清之後,萬裡安瀾。

——河南 葛永紅

.

看五千年堤防永固、八萬裡波浪無虞,重繼禹功滋畎畝;

想龍門帶星鬥光明、雁塞傳山川氣象,更追仙跡到蓬萊。

——河北 楊茂東

.

詠小浪底風景區

讓桀驁歸於馴服,利國利民,雄偉工程小浪底;

教清幽代以喧譁,宜情宜景,神奇畫卷大河風。

——河南 張 鵬

.

高峽出平湖,亦秀亦雄,豐碑丕立治黃史;

香花鋪綠島,宜觴宜詠,勝地頻來度假人。

——江蘇 卜用可

.

集月露風雲,繪千重秀色,篇篇是錦;

寫煙霞山水,讀萬裡黃河,處處皆詩。

——安徽 王賽清

.

駕賀蘭雲,挾大漠風,追趕黃河說故事;

積寧夏富,織江南錦,點燃摯愛繪藍圖。

——河北 田 鑫

.

巨浪奔騰,傳虎嘯龍吟,漂流擊水過危壁;

長河激蕩,挾秦風晉韻,追夢飛歌向大同。

——廣東 盧旭逢

.

壩立雲中,調沙恰似黃龍起;

人穿畫裡,逐夢長看白鷺飛。

——湖南 唐永華

.

觀小浪底大壩開閘洩洪有感

黃河天上來,勢若雷霆,應信民心懷禹跡;

紅日壩頭起,地生風雨,始知人力奪神工。

——廣西 劉紅波

.

題黃河大鐵牛

當年利濟蒼生,鎮黃河滾滾洪流,攜橋堅守;

今日躬逢盛世,挺華夏錚錚鐵骨,將夢新耕。

——湖南 劉松山

.

大河雲攬月,迂九曲身軀,將文明蔚起;

小浪底藏春,點一篙煙水,把夢想圓來。

——河南 陳書錦

.

黃龍入海,聽浪,聽濤,聽故事;

碧水放歌,亦詩,亦史,亦文章。

——湖北 滑彩紅

.

煙雨一蓑,長河映日時,看孟津鯉躍;

滄桑九曲,銀漢飛霞處,喜華夏龍騰。

——江蘇 張挺振

.

題佳縣千年棗樹

見黃河幾度濁清,皴面風霜老,猶立身固一方沙土;

吐丹實萬顆甘脆,盤虯頭角張,是砥節飧千載庶黎。

——上海 陳菁楠

.

題黃河文明

萬裡滔滔總向東,龍形演繹圖騰,孕育文明功至偉;

千秋赫赫永銘史,活力別開生面,勃興黃祚國遐昌。

——山東 趙進軒

.

回眸已逝千帆遠;

逐夢何妨九曲長。

——遼寧 李 波

.

題黃河文化

一萬裡吞雲卷日,望上下波濤,亙古猶連銀漢界;

五千年衍嗣垂精,想炎黃胤緒,誰人不愛母親河。

——安徽 趙繼傑

.

船工號子,喊醒黃河千古夢;

盛世花兒,映紅赤縣萬民心。

——江蘇 陸志清

.

大計擘千年,將山水林田湖草、協同治理;

長河安四野,共乾坤日月星辰、浩蕩奔流。

——山東 張志鵬

.

丹忱酬社稷,猶追昔日,夏禹治洪,漢皇修堰,世宗導運,玄燁引漕,萬裡黃河藏故事;

人物競風流,更看今朝,藍天展畫,淨土萌詩,綠水吟歌,青山簇錦,九州芳甸換新顏。

——陝西 馬百全

.

說大黃河故事,聽小浪底聲音,調沙調水千秋業;

看高峽出平湖,教洪流成福澤,利國利民百世功。

——上海 李廣山

.

三過不歸家,治水當年思大禹;

一生曾奉國,布春今日看焦桐。

——安徽 陳自如

.

大壩騰雲,把詩意截流,千島鷺飛春一片;

蓮花出水,向湖天攬勝,孤山峽險美無邊。

——江蘇 楊海波

.

豪氣壓奔濤,放棹凌波,馴服黃龍通向海;

宏圖開沃野,春煙夏景,歸來紫燕賦成詩。

——浙江 林為國

.

題蒲津古渡

橫渡水雲間,竹纜猶連舟道;

歷經風雨後,鐵牛依鎮河關。

——山西 張桂珍

.

匯群流而破萬難,其志無私,其心無畏;

築一壩足雄千古,大功於國,大澤於民。

——浙江 應綠霞

.

決崑崙以觸龍門,聽萬裡壯歌,渾如華夏進行曲;

合涇渭而通滄海,淌一河母乳,自是炎黃生命源。

——山西 楊懷勝

.

萬裡卷狂濤,皆化作炎黃血脈,復興中國夢;

千秋凝浩氣,盡都為兒女英雄,擁抱母親河。

——安徽 趙美新

.

題引黃工程

曾記否?吹沙走浪貫中州,一河為患;

易觀乎,引水開渠澤黃土,九曲流芳。

——湖北 李興炳

.

從大禹開篇,帶磅礴聲音,黃河故事撼天地;

攜中華立世,注剛強魂魄,民族精神勵古今。

——江西 雷銀喜

.

增水減沙,鐵牛岸上休閒去;

利民富國,金鯉門前跳舞來。

——江西 盧象賢

.

流來萬頃煙波,點燃萬丈豪情,向海揚帆歌萬裡;

溢出千般暖色,開啟千秋化境,迎風炫彩錦千重。

——湖北 嚴應道

.

題黃河母親

委腰身砥礪,九曲裹來黃土,際會風雲,中華膚色猶薰染;

任血脈漰湍,千秋育得黔黎,相生天地,上古文明自演承。

——山東 孫 虹

.

九級蓮塔,浪底生花,湖光山色三峽美;

八裡胡同,岸邊聳壁,溪瀑竹林四季幽。

——河北 馮貴眀

.

題黃河壺口瀑布「霓虹戲水」

天地其壺,沏出五顏六色;

蛟龍之口,注平四海三江。

——遼寧 東紀善

.

大河本自雄,五千年鯨浪滔天,聲吞九野;

浩氣從來壯,百萬折龍音破壁,威震八方。

——湖北 杜小波

.

一萬裡流程曲折黃河,能屈能伸,藏龍臥虎;

五千年歷史文明故事,可歌可泣,盪氣迴腸。

——廣西 馬偉芳

.

題黃河彩照

一條玉帶天涯落;

萬丈豪情壺口驚。

——湖南 李群英

.

源出巴顏,挾一路風雷,絢爛兮堯天舜地;

河逢盛世,圓千秋願景,欣榮也綠樹紅花。

——湖北 吳昌發

.

摘星登北辰,九曲橫收,誰在黃河遠上;

運筆嘆中嶽,傾城仰望,共看明鏡高懸。

——重慶 伍見君

.

看九曲黃河騰氣象,載文韻而來,奔流到海;

數千年白雪笑崑崙,看浪花飄落,狂嘯入雲。

——貴州 童 偉

.

題中國母親河

浩瀚前來,淡定彎腰,萬流不負陰山夢;

奔騰向遠,從容入海,千裡難忘瑪曲情。

——湖南 王小波

.

遐邇傳奇廣,最懾心壺口鳴雷,龍門躍鯉;

蜿蜒故事多,更蕩氣吟詩勵志,潑墨燃情。

——甘肅 李來子

.

題黃河大鼓

氣壯堯庭之勢,陣分禹鼎之雄,共九曲黃河,神龍浩蕩行天地;

秉軒轅血立根,為華夏魂立意,聽千槌鼓點,節律鏗鏘震古今。

——湖南 求燦霓

.

題壺口瀑布

九轉迴腸,急浪奔騰,冰峰倒掛收龍口;

三旋破竹,驚雷炸響,彩霧迷濛湧峽門。

——山東 張守元

.

一萬裡奔流不息,匯百川疊瀑鳴泉,猶來天上;

五千年餘蔭漸成,看兩岸春華秋實,換了人間。

——安徽 潘可玉

.

電力鋪霞,工興農旺,九曲黃河開勝域;

宏圖綴錦,民富國強,千重碧浪湧清流。

——湖南 莫其孝

.

題小浪底工程

萬裡黃河第一湖,大壩鎖蛟龍,從此下遊無水患;

千幀麗卷三維畫,中華添福祉,如今小浪拔頭籌。

——山西 邵運德

.

題小浪底放閘

名聞九域,有來天碧水,王母梳妝曾照影;

浪湧三門,恍洩地銀河,神龍破壁正凌空。

——河南 尚洪濤

.

題小浪底水利樞紐

電力增財力,力拔山兮!使青史添輝,黃龍俯首;

濤聲託政聲,聲翻浪也!看波揚上善,德澤中華。

——廣西 陳啟榮

.

濁浪排空,激蕩新聲,千流歸大海;

黃河浣月,神奇故事,九曲壯中華。

——黑龍江 李躍賢

.

題黃河壺口

勢吼雷霆,聲震方圓三百裡;

魂凝歲月,壺傾上下五千年。

——貴州 趙安祥

.

高峽出平湖,戲浪躍魚龍,翹首三橋映月;

黃河遺巨響,凌波喧鷺鶴,縈懷千仞回音。

——天津 楊學敏

.

一展圖騰護水人,赤子躍龍門,上善晴妝兒女夢;

幾回史話開山斧,黃河頌鵬舉,中華曉照母親河。

——廣東 林錦城

.

規律共遵循,固壩引流,大河兒女振鵬翼;

自然同敬畏,防洪抗旱,華夏山川開錦屏。

——陝西 劉養啟

.

鯉躍九重天,上龍門而小日月;

河清一夢境,開壺口以瀉春秋。

——湖北 艾國林

.

保護黃河生態,誓教波永清,岸長綠;

平衡水利資源,盡助民致富,國臻強。

——新疆 張建芳

.

立小浪底而慨大神州,水利長存,涓滴俱從心上過;

藉禹斧雄以開鯀山壯,風流無限,霓虹倒掛日邊來。

——湖南 蔡 聰

.

有史為憑,幾多故事,清風小浪最宜人,今日黃河,一流萬載;

唯天可證,無數初心,近悅遠來不速客,此方赤縣,每刻千乘。

——湖南 歐陽祖甲

.

大浪淘沙浣洗塵,湧向中天,根扎土地;

洪流鼓瑟催開路,通於上善,夢系初心。

——遼寧 媯海霞

.

源系涓泉,奔流九曲,看濁浪排空,躍峽攜沙入海;

心依黃土,潤澤千年,憶青川夾岸,聞聲邀月登樓。

——黑龍江 蔡秀紅

.

出崑崙以奔東海,湧歲月濤聲,大浪淘沙,行萬裡,閱千秋,攜泰嶽雄長帶礪;

滋熱土而哺中華,染炎黃膚色,洪波澤世,沐雨風,衝險阻,蘊龍魂壯永騰驤。

——上海 謝 毅

.

始自微涓,終於滄海,決壺口,躍龍門,不擇不息不撓,奔騰萬裡心猶在;

濫觴華夏,發軔精神,誕軒轅,生炎帝,可歌可泣可嘆,流衍千年氣更雄。

——江西 曾小雲

.

題黃河精神

頑強拼博,一往無前,龍騰黃水英雄志;

奮勇抗爭,萬難不屈,血染紅旗民族魂。

——新疆 楊 威

.

驚水從天降,看萬裡奔騰,越谷穿山弘氣勢;

信事在人為,喜九州拼搏,輝今爍古勵精神。

——江蘇 李海章

.

銀河瀉地,濁浪排空,叱吒黃龍天際來,天際去;

不朽圖騰,永恆血脈,滄桑故事世人矚,世人驚。

——山東 吳愛芹

.

天上水飛小浪底,奔四季雷霆,點萬家燈火;

母親河系中國心,行千秋大計,騰九曲長龍。

——江蘇 楊發餘

.

贊黃河治理

束水攻沙,引黃入冀,經雁渡橫橋,於國繁榮升指數;

憑川濟美,鑄鐵壯腰,由宏觀定力,為民幸福化通途。

——湖北 沙永松

.

汾渭流來,五千年母乳甘甜,孳蕃華夏;

膏腴望去,億萬噸親情積澱,孕育桑麻。

——廣東 蘇 俊

.

無愧母親河,孕育文明,開放胸懷天地仰;

有緣小浪底,翻騰幸福,包容氣魄古今崇。

——山西 範 榮

.

大壩入雲,看小浪騰龍,天下黃河來眼底;

長流在水,仰高湖迎客,人間勝景湧潮頭。

——安徽吳暉華

.

逐潮頭總履新,昂揚立命,花開上善;

搏浪底何言小,澎湃等身,柱砥中流。

——廣東鄒伏享

.

手握開山斧,獨背避水劍而來,憑一卷河圖,欲讓濤平民悅,肩頭扛起九天月;

眾從領路人,同抱惠民猷以進,追千秋國夢,敢教風靜水清,眼外飛揚十色霞。

——湖南崔鋼兵

來源:中國水利網

責任編輯:鄧婉穎

相關焦點

  • 3萬元一聯,不比武功比楹聯:「武功山」杯全國楹聯大賽向您徵稿!
    「武功山」杯全國楹聯大賽徵稿啟事 武功山,從歷史的深處走來,披裝著彩,驚豔在世人面前。為了宣傳萍鄉武功山旅遊文化和旅遊產業,通過優秀的楹聯作品充分展示國家5A級景區武功山的文化和特色,發掘武功山旅遊的文化內涵和精髓,進一步提高武功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萍鄉武功山景區管委會與中國楹聯館特聯合舉辦「武功山杯」全國楹聯大賽。熱誠歡迎廣大楹聯愛好者積極參與、踴躍投稿、貢獻佳作。
  • 遊覽黃河小浪底景區,了解葫蘆舟革命故事
    黃河小浪底風景旅遊區位於洛陽市孟津縣、濟源市邊界,地跨黃河南北兩岸,這裡建設了黃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以前多次從南岸洛陽市區去黃河小浪底景區,這一次從黃河北岸吉利區去小浪底,剛進景區不久,就看到一處革命教育基地--杜八聯。
  • 小浪底黃河三峽
    在大壩建成之前,八裡峽由於河床狹窄,從上遊奔湧而下的黃河水在這裡受到擠壓,水流湍急,巨浪洶湧,流出峽谷之後,河床變寬,由急變緩的水流捲起絲絲的細浪向東流去。當地有「大浪到頭,小浪到底」的說法,於是河水變緩處的一個村莊就有了「小浪底」的名稱。隨著它成為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壩址,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也開始揚名於世,變得家喻戶曉。
  • 治理黃河的裡程碑,從小浪底大壩,遊覽黃河三峽
    小浪底大壩上遊20公裡處是聞名遐邇的黃河三峽,水流湍急,浪花洶湧。但進入小浪底後,河床寬闊,水流變緩,河面捲起微小的浪花。2006年11月6日黃河截流整體設計施工破解十項世界難題,創造三項世界第一,六項全國第一。
  • 「跟著鳥兒去旅行」 黃河小浪底「觀鳥節(季)」啟動
    為進一步發展生態旅遊,保護溼地生態,倡導關愛野生動物,日前,2019年黃河小浪底景區第九屆「觀鳥節(季)」在河南省濟源黃河邊開幕。、濟源市小浪底北岸旅遊度假區、濟源市大峪鎮人民政府主辦,國有濟源市南山林場(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管理局)、濟源市小浪底風景管理局、濟源市攝影家協會承辦。
  • 小浪底黃河治理工程,利國利民的好工程
    黃河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母親河,但是由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黃河的含沙量越來越多,所謂「黃河鬥水,泥沙其七」。黃河攜沙量的增多使得下遊河床淤積,有些甚至產生了「地上河」。為了解決黃河的泛濫問題,黃河的治理措施除了在上遊植樹造林,保持水土外,還增加了小浪底工程。
  • 「2019小浪底觀瀑節」黃河之水天上來,一年一度黃河小浪底最美觀瀑...
    從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和濟源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根據黃河水情和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需要,自2019年6月21日上午8時起,小浪底水利工程正式拉閘放水,開啟洪水調度運用模式。屆時,黃河小浪底景區大浪滔天、巨瀑飛瀉,將為廣大遊客呈現"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觀。
  • 美麗的黃河小浪底
    這裡有著名的黃河小浪底大壩,還有美麗的黃河三峽和王屋山。今年十一假期,我自駕到此地旅遊,碰巧趕上小浪底大壩洩洪,很遠很遠,就能聽到濤聲轟鳴,十分壯觀。顛覆三觀的是:這裡的黃河水比長江還清,環境保護十分出色。我真誠的希望,未來的黃河,每一個河段,都似這樣的清沏,古老的黃河,永遠似這樣的年輕、美麗!
  • 首屆「我愛母親河」弘揚黃河文化全國書畫大賽獎項揭曉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報導) 近日,首屆「我愛母親河」弘揚黃河文化全國書畫大賽評選工作圓滿結束,經過幾輪的評審,評委們從兩千餘幅作品中評選出了各個獎項(獲獎名單)為響應《青海省「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促進青海省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繁榮文化產業發展,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以傳統書畫藝術形式,延續黃河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舉辦首屆「我愛母親河」弘揚黃河文化全國書畫大賽,並面向全國徵稿,誠邀海內外書畫家和書畫愛好者一試身手。
  • 第五屆「青鳥杯」全國大學生詩詞楹聯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為學習和弘揚中華詩詞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文學素養,增強民族文化自信,11月25日下午,湖南工業大學第44屆「墨香校園」之第5屆「青鳥杯」全國大學生詩詞楹聯大賽頒獎典禮在該校隆重舉行。湖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揚教授致辭,他代表全校四萬餘名師生向出席本次頒獎典禮的各位領導、嘉賓、同學以及全國各地關注本次大賽的各界朋友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向本次大賽的獲獎同學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 洛陽旅遊,黃河小浪底一日遊攻略
    黃河小浪底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濟源市邊界,它由小浪底大壩、荊紫山、八裡峽、三門峽大壩四個片區、13個景區、113個景點組成。296平方公裡的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島嶼半島眾多自然景觀薈萃。因九曲黃河到孟津這個地方是黃河到了頭,大浪到了底,故叫小浪底。
  • 小浪底大量泥沙下洩給黃河下遊帶來什麼變化
    7月上旬開始大量排洩泥沙,為防汛騰庫容,黃河小浪底水庫持續開閘排沙,裹挾著大量泥沙的水流瀑布猶如三條黃龍從排沙洞口噴薄而出,場面蔚為壯觀。,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觀看。剛到黃河邊就看到小浪底大壩下面騰起一片雲霧,原本清清的河水變成了含沙量極高的泥水。
  • 老家故事|秋醉小浪底
    「天南海北孟津人講述老家故事」系列篇,今日編發李國民的老家故事——《秋醉小浪底》。秋醉小浪底李國民故鄉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老家是我乘風破浪的端點,而老家的小浪底更是我眷戀故土的情感紐帶,你說,我怎能不激情澎湃,再啟徵程呢?
  • 截流黃河的小浪底工程,文能風景如畫,武能大浪淘沙
    全國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見這些不擇生活條件的勞動者。的確如此,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人都是從河南擴展而來。而與吉普賽人不同的是,河南人身上還透露著不服輸的韌勁兒。不信天不認命,勤勞能幹。景區內停著建設小浪底用的大型工程車輛奔騰的黃河水一瀉千裡,寬闊的小浪底大壩將其攔腰截下,是黃河幹流三門峽以下唯一能夠取得較大庫容的控制性工程
  • 遊黃河小浪底——豫鄂自助遊(10)
    濟源有座王屋山,還記得「愚公移山」的故事嘛,愚公挖的就是王屋山,有機會到愚公家鄉,不想登登王屋山?另外,: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景區內最亮麗的風景線,它不僅是中國治黃史上的豐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戰性的傑作。好玩的地方多,先遊黃河小浪底。9月8日一早,步行趕到濟源公交總站,有開往小浪底的大巴,票價6.50元。大巴到小浪底風景區東門,門票40元,老伴半價,我免票。
  • 首屆「我愛母親河」弘揚黃河文化 全國書畫大賽各獎項揭曉
    近日,首屆「我愛母親河」弘揚黃河文化全國書畫大賽評選工作圓滿結束,經過幾輪的評審,評委們從兩千餘幅作品中評選出了各個獎項。青海是黃河的發源地。為響應《青海省「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促進青海省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繁榮文化產業發展,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以傳統書畫藝術形式,延續黃河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舉辦首屆「我愛母親河」弘揚黃河文化全國書畫大賽,並面向全國徵稿,誠邀海內外書畫家和書畫愛好者一試身手。
  • 黃河小浪底水上旅遊線路發布 遊客今春可乘船遊小浪底
    2月6日,在河南省旅遊局、洛陽市政府支持下,「黃河小浪底——一個中原看海的地方」黃河小浪底(洛陽)水上遊線路發布會在鄭舉行。本次發布會由省小浪底旅遊管理局、洛陽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孟津縣旅遊發展促進局、新安縣旅遊局、河南中華風文化旅遊集團承辦,以鄭州為核心的十八地市旅行商300餘人參會。 據河南中華風文化旅遊集團負責人介紹,先期開通的線路是從小浪底中心碼頭至新安峪裡碼頭旅遊航線,連接小浪底大壩景區至黛眉山景區。
  • 萬名遊客黃河小浪底「觀瀑」
    小浪底第7次調水調沙自6月19日啟動以來,小浪底水庫下洩流量逐步加大,引來眾多國內外遊客爭睹黃河飛瀑激流直下的壯美畫卷,感受「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美妙意境……24日,記者從黃河小浪底景區接待中心了解到,觀瀑節開幕以來,小浪底景區已接待遊客上萬人次。
  • 洛陽黃河小浪底飛瀑景觀迎客來
    26日,在洛陽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大壩前,遊人們在觀賞出水口洩洪時形成巨瀑飛瀉奔騰而下的壯麗景觀。今年的端午節巧遇黃河小浪底呈現出「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奇觀,「中原看海——2020黃河小浪底觀瀑活動」成了中外遊客這個節日出遊的熱點打卡地。
  • 「阿五杯」第四屆黃河鯉魚烹飪大賽完美落幕!
    2019年12月15日,「阿五杯」第四屆黃河鯉魚烹飪大賽年度總決賽在鄭州隆重舉行,來自鄭州、長垣兩大賽區8位初賽冠軍齊聚一堂,展開激烈的對決。「阿五杯」黃河鯉魚烹飪大賽由中國烹飪協會、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鄭州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支持,阿五黃河大鯉魚主辦,以「健康生活,有鯉相伴」為主題,旨在弘揚健康生活的理念,傳播豫菜文化,提高美食愛好者的烹飪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