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所高校30支藝術團隊入駐寧波寧海鄉村助力鄉村振興

2021-01-20 央廣網

7月2日下午,國內6所高校30支藝術團隊進駐寧波寧海鄉村(央廣網記者 曹美麗 攝)

央廣網寧波7月3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陳雲松 蔣攀)7月2日下午,寧波市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人聲鼎沸。來自中國美院、浙江農林大學、寧波大學等國內6所高校的30支藝術設計團隊來到這裡,他們將開啟一段駐村實習的日子,幫助寧海的鄉村提升「藝術氣息」。

今年初,寧波市寧海縣提出「藝術振興鄉村」目標,探索將藝術設計與農村生產生活相融合,激發村民建設村莊、參與藝術創造的內生動力。「開展校地協同融合設計,通過藝術團隊的指導幫助,提升村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寧海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村民葉仙絨自辦的美術館(央廣網記者 曹美麗 攝)

在葛家村,處處可見「設計」感:豬食槽栽了花草成了盆景、毛竹被製作成了竹筒風鈴、溪坑石被壘成了個性十足的凳子……變化源於兩個月前。中國人民大學叢志強副教授帶領人民大學藝術團隊駐紮葛家村,在葛家村,他們就地取材、創作,用12天時間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叢志強教授團隊不僅自己動手設計,還手把手教村民設計。在短短幾天的培訓和藝術薰陶下,當了一輩子農民的村民藝術感突然被激發。村民葉仙絨受到叢教授啟發,自辦了「仙絨美術館」。她把兒子、孫子、外甥的書法作品,還有老底子留下的千工床、娘家陪嫁過來的「十裡紅妝」等物件陳設在自己的美術館裡,成了村裡的一個參觀點。村民袁小仙則搬出了自己多年不用的縫紉機,開始做各種毛絨玩具。遊客走進袁小仙家,馬上就被牆壁上形態各異的毛絨玩具所吸引。「這些都是叢教授和他的學生教我的,我現在做毛絨玩具越來越熟練了,下步打算教給村裡人。」

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村民袁小仙自製的毛絨玩具(央廣網記者 曹美麗 攝)

據了解,此次6所高校30支藝術設計團隊駐村,將吃住在農家,和村民一起根據村莊實際進行局部或整體設計,重點改造和提升村容村貌、村莊公共活動場所以及道路、地標、文化禮堂、庭院、旅遊景觀等設施。

「我們將立足寧海本土文化,用藝術挖掘特色、放大優勢,通過合理而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提升,努力創作一批鄉村藝術成果。」浙江農林大學園林學院鄉村振興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徐寒建說。

相關焦點

  • 體育助力鄉村振興 2018中國運動休閒大會寧海舉辦
    2018中國運動休閒大會年度峰會12月19日在浙江寧海舉辦。一年一度的中國運動休閒大會已經迎來了第九個年頭,今年的主題是「體育助力鄉村振興」。活動涵蓋了專題演講、文旅體育經驗分享、項目推介、籤約儀式、主題報告和專題交流等。
  • 寧海啟動「藝術家駐村行動」 讓藝術「大咖」為鄉村賦能
    寧海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文化文明助推鄉村振興過程中,當地正積極探索有效載體,計劃用3年時間,推動「藝術家駐村行動」由點到面拓展,用藝術創造力助推鄉村發展,增添鄉村藝術氣息,提升群眾幸福感。胡慶益說,這是藝術助推鄉村振興的最好詮釋。2016年,深甽溫泉文化藝術村入選寧波市級文創產業園區名錄。  「我希望把其他的藝術家也聚集起來,讓藝術走進鄉村,引領鄉村發展,並匯成一股力量,這對深甽和寧海的鄉村振興都很有意義。」王琛如是說。  寧海是全省美麗鄉村創建示範縣。
  • 藝術振興鄉村的寧海樣本
    用藝術振興鄉村,太好了,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寧波大學的兩個師生藝術家團隊進駐了雙林村和儲家村,他們要幫助雙林村通過文旅促民宿再提升,讓民宿有更多的內涵,幫助儲家村進行舊村改造,建設廉政文化公園,利用現有資源,規劃建設美麗鄉村。  鄔培棟說這話的時候,包括街道黨工委的宣傳委員董贇,我們已經站在眠牛山上。山酷似一牛躺臥,頭向東南,尾朝東北。
  • 寧波「藝術振興鄉村」入選全國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
    其中,寧波市委宣傳部報送的《「藝術振興鄉村」藉助民間平臺——寧波打造中外藝術家的國際家園》從全國參選的110多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2020年度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這也是寧波首次獲得該項榮譽。    今年以來,市政府新聞辦積極創新對外傳播方式,藉助民間平臺,做好外宣「燈下亮」工程。
  • 藝術振興城楊村|這裡未來將變得比麗江還要美!藝術家團隊入駐城楊
    10公裡範圍內,有寧波畫院、中國攝影家協會寧波藝術中心、韓嶺美術館、東錢湖書畫文化館、南宋石刻公園等文化藝術機構。藝術氛圍濃厚。村子四面環山,兩條小溪穿村而過,村裡擁有4200畝的原生態森林、千年古寺白雲寺、千年銀杏樹、永安橋、寧波市十大古道之首的亭溪嶺古道、潺潺流動的亭溪及沿湖十八裴之一的裴君廟等眾多自然和人文資源。
  • 藝術家駐村撬動鄉村文化振興
    5月18日 在寧海縣舉辦的 海峽兩岸藝術振興鄉村座談會上 兩位來自中國臺灣的藝術家表示 要成為寧海的駐村藝術家
  • 藝術家駐村撬動鄉村文化振興之路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崔小明 寧海縣委報導組陳雲松 蔣攀)昨天,在寧海縣舉辦的海峽兩岸藝術振興鄉村座談會上,兩位來自中國臺灣的藝術家表示要成為寧海的駐村藝術家。據了解,2018年,寧海縣在全市率先大力引進藝術家進駐農村。短短半年時間,寧海吸引了5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駐村,他們成為鄉村振興的一支生力軍。
  • 藝術助力鄉村振興 四川美術學院成立藝術與鄉村研究院
    10月12日,四川美術學院整合校內外優勢藝術資源,掛牌成立了藝術與鄉村研究院。這也是我市首個用「藝術+」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的研究院。據介紹,該研究院整合了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新媒介美術創作實驗室、重慶市協同創新中心西部文化遺產與創意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重慶市高校創新工程中心等校內外資源,下設鄉村建築與環境研創中心、藝術與社會創新中心,還設立國內外名家組成的學術委員會,匯聚智慧,共同助力中國鄉村振興。
  • 寧波寧海:「巧娘」駐村傳藝把錢賺在家門口
    央廣網寧波10月7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通訊員 蔣攀 季律彤)體驗刺繡、香囊製作、植物染、木藝製作……10月6日,在寧波市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來自各地的遊客在一間古樸庭院裡觀賞體驗各類「巧娘」手藝。
  • 陳炯:用藝術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原標題:陳炯:用藝術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 寧海民宿 激活鄉村振興的神奇密碼
    2017年,寧海民宿共接待了國內外遊客54萬人次,出租率達63%,營業額超過1.6億元,帶動農副產品銷售逾6億元。「我們要打造國家級的民宿標杆縣。通過民宿業發展,能讓我們探索到一條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的路徑。」縣委書記楊勇表示。
  • 寧海哩呀羅國際鄉村休閒旅遊度假區正式啟動
    日前,寧海哩呀羅國際鄉村休閒旅遊度假區啟動儀式在金海開元名都大酒店舉行。據悉,寧海縣橋頭胡街道充分利用和整合社會資本,擬投資50億元,力爭將汶溪翠谷打造成哩呀羅國際鄉村休閒旅遊度假區。景區內規劃建設高端精品民宿酒店、餐飲、研學遊基地、林地探險與運動康養基地、生態花海與歡樂農田遊基地等特色業態及度假生活配套設施,項目建成後將打造寧海全域旅遊示範標杆、長三角家庭休閒度假目的地和國家鄉村振興示範區。目前,拾貳憶民宿集聚區、詩莉莉度假村、花間堂溫泉度假酒店等相關配套項目正在建設中;小樣花園已開始前期籌備工作;雙林村正在開展民宿品質、服務提升工程。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寧海雙林村藝術振興鄉村
    寧波走出了一條切合中國特色、富含時代特徵、具有寧波特質的「三農」發展之路。甬派客戶端嘉賓主持田野長期從事農村基層思想教育工作和文明創建工作,對農村有深厚的感情。去年以來,田野行走在寧波的鄉間,選取50個寧波全方位發展的村莊,逐一走訪調研,將所思、所想、所感匯集成文。
  • 寧波日報推出長篇報告文學記錄叢志強和他的藝術振興鄉村之路
    甬派君有話說他與農民同吃、同住、同設計、同勞動,不到半年,讓地處偏遠的寧海葛家村,成為中國藝術振興鄉村的「網紅村」「明星村」。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他除了在學校上課,先後駐村6次,累計超過120天;「飛」往各地20多次,航程超過12萬公裡;深入國內100多個村莊,培養了500多名中國特色的鄉建藝術家。
  • ...振興設計大賽獲獎榜單揭曉,20多所高校學生為鄉村「種下風景」
    12月18日,2020「我為鄉村種風景」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在長三角路演中心落幕。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長三角地區20餘所大學近1000名青年師生與設計師匯聚於千年古鎮楓涇參與鄉村振興的設計大賽。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現場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黎而力,上海團市委副書記鄔斌,金山區副區長吳瑞弟,上海農商銀行黨委副書記李晉,東華大學副校長舒慧生,江南大學副校長張凌浩,浙江省美協副主席、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駱獻躍,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南京藝術學院原副校長何曉佑及長三角14所高校設計學院專家教授等出席活動
  • 把旅行當生活,把日子唱成歌,一座新的國際鄉村度假區將在寧波寧海...
    未來寧海將新添一座國際鄉村休閒旅遊度假區,令人期待。啟動儀式據悉,寧海哩呀羅國際鄉村休閒旅遊度假區位於寧海縣橋頭胡街道,區位優勢明顯,距寧海高鐵站 12公裡,距寧海高速路口7公裡。建成後,將成為寧海全域旅遊示範標杆、長三角家庭休閒度假目的地和國家鄉村振興示範區,探索出鄉村振興戰略下休閒旅遊度假區發展新模式。
  • 鄉村旅遊 寧波鄉村振興中有新作為、大作為
    近年來,我市從鄉村旅遊全域化發展、「千村景區化」建設、民宿品質提升、休閒業態培育、旅遊公共服務完善等方面著手,不斷推進鄉村旅遊提升發展,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用旅遊+的方式,讓鄉村環境美起來、產業強起來、村民富起來、資源活起來、風氣好起來,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大豐收』。」
  • 浙江寧海「春節檔」民宿人氣爆棚 折射鄉村振興活力
    圖為遊客在「楠山南」民宿裡包餃子 蔡麗麗 攝 (新春走基層)浙江寧海「春節檔」民宿人氣爆棚 折射鄉村振興活力中新網寧波2月10日電(記者 李佳贇)準備「原生態」早餐、確認入住名單而春節檔「人氣爆棚」的山村民宿,也折射出鄉村振興的蓬勃活力。在寧波市寧海縣前童古鎮,錯落交織的馬頭牆下,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舞獅鑼鼓隆隆響起,濃濃年味在古色古香的民宿裡流淌。
  • 巧用資源 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為幫扶四川崇州懷遠鎮,四川美術學院為當地「藤編家具手工作坊一條街」設計製作150餘件(套)創新家具,將綠色設計理念與技術融入當地傳統材料與工藝之中,獲專利30餘項,同時方便了村民就近就業、居家就業,成為以器物設計振興鄉村經濟的有益實踐。
  • 重慶成立首個藝術與鄉村研究院 助力鄉村振興
    10月12日,四川美術學院整合校內外優勢藝術資源,掛牌成立藝術與鄉村研究院。這也是我市首個用「藝術+」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的研究院。  「藝術與鄉村研究院下設鄉村建築與環境研創中心和藝術與社會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