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轉交返還文物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文物返還儀式現場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米春澤):當地時間17號晚,埃及旅遊和文物部舉行文物返還儀式,向中方移交31枚中國古代錢幣。這批古代錢幣是近年來埃及政府返還中國的第二批文物,最早可追溯至西漢時期。
文物返還儀式在位於首都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舉行,在儀式上一同歸還的還有印度和沙特的走私文物。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轉交了2019年初在埃及查獲的31枚中國古代錢幣。
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穆斯塔法·瓦齊裡在活動致辭時表示,向中國等兄弟國家交還遺失文物具有多重意義。他說:「11月17號正值埃及國家博物館建館118周年,我們不僅有責任保護本國文物,此次向中國等國家移交走私文物,加強與友好國家間的文物保護合作,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使命,同時也是對國際文物保護公約的踐行。」
埃方此次向中方移交的部分中國古代錢幣
在儀式上一同歸還的中國、印度和沙特的走私文物
這批古代錢幣是近年來埃及政府返還中國的第二批文物,最早可追溯至西漢時期,同時還包括多枚唐代、清代及民國時期錢幣,部分錢幣十分珍貴,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說:「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文物返還儀式形成示範效應,各國都能參與到文物保護合作中,共同追回海外流失文物。」
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表示,中埃兩國在文物保護和打擊非法販運文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兩國同為世界文明古國,將積極履行文物保護和返還協定,繼續支持、倡導文物及文化遺產保護。他說:「中埃兩國政府在2010年籤署了《關於保護和返還從原屬國非法販運被盜文化財產的協定》,埃及旅遊和文物部此次履行這一協定,我代表中國政府接受這批文物,同時中埃兩國會進一步在國際上加強為原屬國保護和追討被盜文物(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