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一手好拳法!10歲武術少年想拜師加入「成家班」

2020-12-24 瀟湘晨報

10歲的寧彪正在練習拳。

還記得10歲時你的夢想是什麼嗎?成為治病救人的醫生、教書育人的老師抑或是天馬行空的科學家。湖南永州10歲的男孩寧彪也有一個夢想,發揚自己熱愛的傳統武術,長大以後加入成龍的「成家班」。

寧彪標準的打拳視頻在網絡上走紅,網友們紛紛為這個熱愛武術的小小少年點讚。三湘都市報記者聯繫上了寧彪,聽他講述他的武術夢。

堅持源於熱愛,10歲娃打得一手好拳法

「我學習武術才一年,特別喜歡,比其他所有東西都有意思。」人如其名,眼前這個小小少年皮膚黝黑,說到激動處還會用手比劃,滿臉童真。10歲的寧彪就讀於湖南永州零陵區珠山智慧樹學校五年級,去年10月份的時候加入了學校裡的武術特長班。

「武術隊每天早上6點都要起來晨跑、扎馬步,練習兩個小時,下午四點半放學也要練習兩個小時左右。一點都不覺得累,我反而覺得每天都很充實。」寧彪笑著張開手掌、撩起褲腿給記者展示手中的繭子和膝蓋的淤青,在他看來這些傷痕都是他「榮耀的勳章」。

「雖然我學習的時間不長,但是我現在可以打很多拳了,像五步拳、少年八步連環拳、醉拳、南拳、地毯拳……」寧彪說,現在他覺得最難的就是地毯拳,因為這個種類的拳不僅有複雜的拳法還會輔以連續的空翻,他最近最大的目標就是可以早點把地毯拳練習完美。

小小的他有大夢想:把傳統武術發揚光大

「練習武術其實很辛苦,孩子們大多都是留守兒童,小小年紀不僅要住校,要生活自理,還要每天早起堅持練習基本功。寧彪的基本功很紮實,所以在平常的訓練中,他學得都比別的小朋友要快。他學會之後就擔任我的小助手,主動地幫我教班上其他同學,班上的同學也會過來請教他,他就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教,真的是一個很熱心開朗的孩子。」武術教練歐陽鑫告訴記者,之前在學校開設武術興趣班的時候只有五六個小朋友,現在隨著小朋友們對傳統武術的了解和喜愛,來上課的小朋友們也越來越多,截至今日,已經有20多個小朋友加入其中。

「我希望我可以在學好文化知識的同時,一直堅持武術的練習,長大以後做一個能文能武的人。」問及寧彪以後有什麼夢想時,他告訴記者,他長大以後想加入成龍的「成家班」,把中國傳統武術介紹給更多的人。

來源:三湘都市報

作者:田甜

編輯:陳加寧

【來源:三湘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打得一手好拳法,10歲武術少年想拜師加入「成家班」
    打得一手好拳法,小小的他有大夢想10歲武術少年想拜師加入「成家班」(10歲的寧彪正在練習拳。記者 田甜 攝)還記得10歲時你的夢想是什麼嗎?成為治病救人的醫生、教書育人的老師抑或是天馬行空的科學家。湖南永州10歲的男孩寧彪也有一個夢想,發揚自己熱愛的傳統武術,長大以後加入成龍的「成家班」。寧彪標準的打拳視頻在網絡上走紅,網友們紛紛為這個熱愛武術的小小少年點讚。三湘都市報記者聯繫上了寧彪,聽他講述他的武術夢。
  • 10歲武術少年隔空喊話成龍大哥,要拜師加入「成家班」
    三湘都市報12月18日訊(記者 田甜 實習生 莫鳳琴 視頻剪輯 劉品貝)還記得10歲時你的夢想是什麼嗎?成為治病救人的醫生、教書育人的老師抑或是天馬行空的科學家。湖南永州10歲的男孩寧彪也有一個夢想,發揚自己熱愛的傳統武術,長大以後加入成龍的「成家班」。
  • 德國武術愛好者到仰口拜師學習玄真內家拳
    德國領隊吉·海口時隔三十多年見到嶗山玄真內家拳創始人匡常修的親孫子匡如湖激動不已,他說三十多年前,他首次來青時,就拜見過匡老。此次帶隊拜師學習玄真內家拳感慨萬千。他說:「我們都是中國武術的愛好者,這些是我的學生,此次來青島計劃待兩周,拜見我的中國老師和匡如湖大師,來太平宮之前剛去過太清宮欣賞嶗山道樂,令人著迷」。
  • 古代拜師費用竟然如此天價,難怪現在人人都想成為「武術大師」!
    史進拜師的背後是有個富爹 「打熬氣力」這四個字很精妙:古人練功夫其實就是「打熬氣力」,力量和功夫是打熬出來的。 民國武術家 古代,習武的少年,幾乎沒有一個不是家境富有的,不然供不起自己,更供不起師傅。
  • 一日本人不服功夫,被一個老人打得滿地找牙,拜師後成日本拳聖
    當真正的對手出現時,這些「大師」們被打得滿地找牙。一百多年前並非如此。一時間,中國武術界高手雲集。他們創造的傳奇至今仍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齋井賢一,日本太氣拳的創始人,被日本人稱為拳聖,太氣志成拳師,曾有「地球上最強」的稱號。鮮為人知的是,澤京健一是一位中國老人的徒弟。老人名叫王香齋。他是中國意式拳擊的奠基人,堪稱一代宗師。
  • 傳統武術與「抱拳禮」!
    武術,是勇武之術,在武術運動中經常可以見到競技和對抗,這時候,我們就得使用抱拳禮。抱拳禮是由「作揖禮」和少林拳的抱拳禮(四指禮),加以提煉、規範、統一得來的,並賦予了新的涵義,這是在國內外一直被採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禮法。具體做法為:並步站立,左手四指併攏伸直成掌,拇指屈攏;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貼右拳面,左指尖與下頦平齊。
  • 那個成家班「最不能打」的龍虎武師太保,70歲成了港片影帝
    30多歲的時候, 他在成龍電影《A計劃》裡演一場重頭戲,水警和陸警酒吧混戰中,一次次端著一盤義大利麵要去扣到打自己的陸警頭上,結果只是一次次扣到自己臉上,他從口裡噴出一口番茄醬,哭喪著臉。觀眾大笑。那一刻,他是港片丑角。
  • 金雀山街道好人朱應德:強少年體魄 十八載義務教學傳統武術
    從2002年開始,他利用閒暇時間,免費給前來鍛鍊的少年兒童教授傳統武術,強其精神,煉其體魄。推、託、蓋、劈、撞,12歲的劉家瑞已經將八卦掌練得有模有樣。5月20日清晨,在廣場上,20多位少年兒童在朱應德的口號聲中,一板一眼的練著八卦掌。從早上五點半到七點,朱應德教了三批「學生」,練功服早已被汗水打溼,顧不得喝一口水,就騎著自行車回家換衣服準備上班了。
  • 最近大火的「成家班」真的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
    近期很多短視頻平臺上有個熱搜很火,#申請加入成家班#。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成龍背後的團隊:成家班。編輯搜圖圖片模糊,建議替換或刪除×大家想進的成家班,真實情況大揭秘80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票房最好的電影就是喜劇和武打片。
  • 成龍成家班最不能打的武師,憑演技轉型,70歲提名金像獎影帝
    成家班是香港金像獎獲獎最多的班底,成員的功底是有目共睹的;太保能夠加入成家班,並且成龍的每一部電影都有參與,說明其武術功底是不錯的。在香港電影中,最初武師主要是做符號化的打手和主演的替身等工作,雖然有露臉也有一些對白,但嚴格上並不被認為是演員。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十二回:八歲童拜師伏虎寺峨眉派葛琳承羅門
    第十二回八歲童拜師伏虎寺 峨眉派葛琳承羅門上回書說到徐澤蓉傳承家學,功夫達硬,名聞一方。本回要講的是一位習武四十七年的峨眉武術非遺傳承人,峨眉派羅門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武術六段,國際武道聯盟黑帶七段。葛琳武姿葛琳,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五生人,八歲習武,公元一千九百七十七年拜峨眉山伏虎寺瘋尼為師,學習峨眉傳統鷹虎拳、螳螂拳、蛇拳、猴拳等傳統武術。
  • 中國流傳百餘年的通背拳,被一位說著地道北京話的日本人繼承下來
    近年來,閆芳、太極雷雷等所謂「大師」,一次次把傳統武術推上風口浪尖。傳武到底能不能打?傳武在當代還有沒有價值?傳武未來的路在何方?此人約莫三十歲,他上穿白色中式對襟襯衫,下穿黑色香雲紗燈籠褲,腳穿一雙中式圓口布鞋,說一口麻溜的北京口音官話,能寫一手舒展大方的書法,完全是一副北京爺們的做派行頭。但,其實此人是個日本人。姓武田單名熙,日本埼玉縣人,畢業於日本國士館大學。武田熙少年習武,跟隨日本劍道大師齊村五郎學習日本劍道。
  • 太極大師一擊就倒,中國什麼武術實戰最強?日本人:這兩種
    當年楊露禪孤身去北京,靠一雙肉拳頭打了那麼多王府的武師,號稱楊無敵,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那些武師可都是靠武術混飯吃的,太極拳發軔之初怎麼可能不能打?只不過,後人丟了祖宗的玩意而已。圖:中國武術不能打嗎?說起實戰武術,中國正巧有個好勇鬥狠的日本鄰居,來看看他們眼裡的中國武術。
  • 雜論,中華武術有哪些門派?
    下面,我們將根據《武林》1989年第10期萬月《拳術套路初探》等,從拳術命名的角度列出有關的拳種套路,以見中華武術紛繁浩瀚之一斑。以「佛聖道仙、神祗鬼怪命名的一神拳、猛鶴拳、二郎拳、韋馱拳、大聖拳、八仙拳、天羅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吒拳、金剛拳、觀音拳、佛漢拳、佛教拳、羅漢拳、金剛錘。二十八宿拳、四仙對打拳、七星訪友拳、羅漢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剛三昧掌、夜叉鐵沙掌等。
  • 誰說中華傳統武術無用 幹日本人的時候還是很猛的
    光緒二年,李堯臣出生在河北冀縣的一個武術世家。幽燕之地,自古多豪傑,冀州也是習武之風盛行。他小時候就在父親的帶領下,拜師學太極拳。他勤學武功,常常練到深夜,「熬過兩燈油」,練得一副好身手。李堯臣雖然在家鄉學過武術,但是到了北京做一名鏢師,功夫遠遠不夠,便拜著名鏢師宋彩臣為師。宋彩臣武藝超群,在鏢局行中很有威信。他看到李堯臣腿腳靈活,悟性好又肯吃苦,對他極為器重,自然是悉心教導。
  • 武術打基礎!段前級健身拳操教程來啦
    今天,小蘇帶大家練習一套 中國武術段位制趣味武術拳操 該武術拳操也叫段前級健身拳操 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組編 其動作左右對稱,對身體素質 尤其是協調能力效果很好
  • 一代武術大師強於葉問,一拳打敗世界拳王,一招制服日本拳聖!
    無論什麼時候提及武術,每個中國人都會熱血沸騰,而說到武術大師的名字,大家也是如數家珍,李小龍,葉問,霍元甲等等,各種拳法,腿法,門派也是有很多。尤其武俠小說,電視劇的問世,更是將武術推向了高潮。有這麼個人,武術造詣,葉問自嘆不如,一拳打敗世界拳王,一招制服日本拳聖。此人就是王薌齋,幼年就拜了當時有名的大師郭雲深的門下,習武之時非常刻苦,得到了郭雲深全部的真傳。在18歲的時候,郭雲深曾派他去幫助自己曾經一個弟子的忙,這個弟子的鏢被人劫了。郭雲深第一次到的時候並不被人看得起,因為僅僅18歲,年紀太輕。
  • 形意拳家、武術搏擊家朱國福先生一組珍貴照片
    1904年拜清末小八俠之一的形意名家馬玉堂為師,為形意拳第八代傳人。1924年,朱國福來到上海,創立武學會,以技擊能力高超、多次與中外武林高手交流取勝而聞名,朱國福兄弟四人皆為當時武林一流技擊高手,實戰名家,被武林人士並稱為「朱氏四傑」。1928年,朱國福先生參加第一屆武術國考,獲最優等榜首。1929年進入南京中央國術館任職並擔任教務處長,教授形意拳,開設拳擊課,為國家大力培養武術人才。
  • 武術教練李龍主編的《佛漢拳段位制試用教程》公開出版
    從此,該神功被寺內高僧定為「佛漢捶」之名,以技擊、養生、內功為特色,是寺內看家護院之拳法,被尊為「少林暗藏門」。佛漢拳為少林一派達摩所傳,有流傳的拳訣佐證。源流口訣:佛漢捶法少林傳,少林傳下佛漢拳。清末賈公辭官來到河北大名府(現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龍王廟一帶),當地本就是武術盛行之地。賈公來到後因拳藝精湛,內功深厚,在以藝會友中,當地拳師無不敗北、難勝賈公,隨後拜師門內,改習佛漢拳,就此在大名當地收納了很多武場,使得佛漢拳從此於邯鄲大名一帶紮根, 當時賈老門下弟子千人之多,登堂入室者不下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