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1月2日,合肥高鐵南站「網約車上車點」正式啟用,乘客可以從南站南廣場附近乘坐網約車離開高鐵南站。如今,網約車通道已開啟5天,運行情況如何?是否有效緩解了合肥南站打車難題?1月6日下午,記者來到合肥高鐵南站,實地探訪了網約車上車點情況。
網約車上車點大大方便了乘客。
記者探訪
網約車上車點乘車很方便
1月6日下午,記者從軌道交通1號線合肥南站A口出站,在站內工作人員和地貼及吊牌的指引下來到網約車上車點。過去,網約車上車點在出發層東西落客平臺,現在網約車專屬通道調整為到達層出口東側(原公交候車區5站臺)。記者體驗發現,走出高鐵站後,最多只需步行四五分鐘,便可到達網約車上車點,十分方便。
正在等車的乘客彭先生告訴記者,因工作原因,他是高鐵站的常客。自網約車通道開啟後,他來這裡坐了三四次車,「我覺得乘車體驗很好,下了高鐵直接步行幾分鐘來上車點等車,不用像以前一樣上2層,對於我們這種經常坐高鐵的人來說,還是非常方便的。」
正在打車的周先生表示,他是第一次來這裡等車,「感覺比以前方便多了,節省了不少時間。」周先生說,以前出站後想打車,要麼排隊去坐計程車要麼去東西落客平臺坐網約車,可無論哪樣都不方便,「人少的時候還好,碰到節假日高峰期,不等一個小時別想坐上計程車。網約車在2層只能停留3分鐘,碰到人多車多的時候,經常找不著車在哪。」
昨天下午6:30左右,記者離開南站時,親自體驗了一把在網約車上車點打車的感覺。網約車司機接單後,幾分鐘內就到了約定的上車點,上車點車輛停放通行有序,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約的車。網約車司機甄先生表示,網約車通道開放幾天後,他對新路線已經非常熟悉,「以前在2層只能停3分鐘,時間很趕;現在這裡可以免費停15分鐘,對我們司機來說也是好事。」
乘客吐槽
指向上車點的路標不夠多
合肥高鐵南站網約車通道的開放,大大方便了乘客出行,但記者在採訪中也聽到了不少吐槽。乘客王女士表示,她出站後找了一會兒才找到上車點在哪裡,而記者在出地鐵站後也並未見到網約車通道的標識,在問了好幾個工作人員後才找到上車點,直到上車點附近才發現地貼和指示牌。
記者看到,上車點附近設置了可停放約40輛網約車的停車場,裡面停著很多在等乘客的網約車。司機沈師傅告訴記者,這幾天在合肥高鐵南站接了很多單,有不少乘客找不到上車點,「大家都習慣了出站後去東西落客平臺坐車。」
除了指示牌較少,定位不準是司機和乘客找不到網約車通道的最大「槽點」。「我都取消兩次訂單了,都是司機不認識路,一直在繞。」一名乘客告訴記者,他在打車時打車軟體會自動定位到2層落客平臺,導致司機一直找不著路。而這個情況也是不少乘客都遇到過的問題,由於定位不準,很多不知道網約車上車點的司機轉來轉去就是找不著地方。 一名正在執勤的保安也告訴記者,這幾天很多乘客反映定位不準確。
記者從合肥高鐵南站打車時,打車軟體顯示可以定位到「合肥繞城高速公路到達層-網約車上車點」,但網約車到達目的地後,打車軟體上顯示車輛仍離上車點2.5公裡。而離開高鐵南站後,記者再次搜索合肥南站網約車上車點,卻提示「暫無結果」。
部門回應
將增加網約車通道指示牌
對於目前乘客和司機反映較多的問題,合肥高鐵南站綜管辦工作人員表示,開通網約車通道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乘客上車難、打車難問題,「網約車有了集中的上車點,也方便高鐵站的管理。」但他也表示,目前網約車通道剛開放不久,還處於摸索階段,對於出現的問題會積極解決。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網約車通道開啟前,合肥高鐵南站所有工作人員都接受了專門培訓,「讓乘客出站後無論問誰都能找到上車點。」此外,他還表示,春運期間會加強對志願者的培訓,並且會在車站增加網約車通道指示牌。
記者了解到,目前合肥高鐵南站的到達旅客大多乘地鐵離開,但夜間地鐵停運後,或者節假日和雨雪天氣時,人多車少,是造成打車難的主要原因。「通過前期調研,我們發現每天南站網約車有8至9千車次,網約車通道的開啟,起到了疏散乘客的作用,快進快出,節約了司機和乘客時間。」而對於不少司機和乘客反映的定位不準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正在和打車軟體負責人溝通協調,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改進技術。
在網約車上車點記者看到,《合肥高鐵南站網約車上車點管理規定》指出,網約車禁止在合肥高鐵南站其他區域接單,駛入上車點的網約車需持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駕駛員需持有《網絡預約計程車駕駛員證》,並在車前玻璃上貼有直觀辨識的網約車專用標識。對此,該工作人員稱,目前採用的是人工檢查的方法,「後期我們會和相關部門合作,採用電子識別技術,這樣車開進來就可以直接檢測是否符合條件。」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韓誠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