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佛,有四種願望不要許,這是犯忌諱

2021-01-09 千面修行者

佛經對國人的影響可謂是非常之深,各處的寺廟來來往往的遊客和求佛許願之人都是絡繹不絕。許多人都以為佛是有求必應,只要許願了就能得到滿足,但這樣的期望是註定要落空的。

佛是覺悟的人,並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並不能眾生許什麼願佛一揮手就全滿足了,否則這世上誰都是心想事成、圓滿自在之人了。

有人或許會問了,既然佛只是覺悟的人,沒有神力,那如何護持眾生,保佑眾生,一個人求佛到底有沒有用呢?

答案是有用的,因為「佛」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的清淨自性。求佛,是向內祈求。正如《華嚴經》所說:「人人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這句話告訴我們,眾生所具有的潛能與佛一般無二,佛的慈悲、智慧、神通、辯才等所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在眾生心性中本自具足的。

但是,因為自身的執著妄想,所以起惑造業,從而被業力障蔽了自己的心智,沒顯現出來。佛指出了這一點,並傳下種種法門予眾生修行,以待眾生覺悟超脫。

因此,禮佛就是與佛心相契,從而破除自身妄想執著的過程,而拜佛,則是至誠尊敬的禮節,表達對佛傳法的尊敬和感恩。

求佛求的是心善,心誠和心意,而非神通。燒香拜佛,有四種願望不要許,這是犯忌諱。

01求做事省時速成

佛門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句話告訴我們,萬事有因果,皆需要一個因緣和合的過程,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緣際會之時,一切都報。

栽花種樹,都需要一個培植和成長的過程,更何況一個人想要事業有成或者組建家庭等,一切都是急不來的。

生活中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一看自己的付出還沒有回報,內心就開始急躁,不斷去求佛,希望佛讓自己做事省時速成。但這其實是違背因果規律的,佛也不可能違背因果,所以向佛求這樣的事註定會落空。

若是一心執著於此,就會如拔苗助長這個故事中的痴愚之人一般,時間是省了,但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因此,求佛時千萬別求做事省時速成,這是有背因果自然規律的要求,不可能實現。萬物都需要經歷因緣和合的過程,才能形成。

沒有過程的成果只是一場虛幻,只有得到了過程的積累基礎才會堅固,踏踏實實,一步步來,終有一天會迎來收穫,讓自己心想事成,成就大器。

02求人生沒有苦難

唐代黃櫱禪師曾做偈雲:「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句偈語告訴我們,有苦難,才能有成長,有失敗,才能迎來更好的成功。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向佛求自己的人生沒有苦難。但是人來到世間,不是什麼都會什麼都懂的,必須悲觀成敗都經歷一遭,才能積累社會經驗和明白存在的意義。

福禍本就相依,福存在的意義是因為有苦,悲存在的意義是因為有歡,如果人生沒有苦難,自然也就不存在成功。

因此,人生如果沒有苦難沒有挫折,那這樣的人生其實跟一潭死水沒什麼區別。一個人向佛求沒有苦難,等於也是向佛求沒有成功和幸福,這是非常痴愚的行為。

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求人生沒有苦難,那自己也難以成長,成功和幸福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只有在經歷夠了一定的事情後,在苦難中磨鍊後,我們才能知道怎麼去為人處世,怎麼去分別對錯,才能收穫人生的成長和幸福。

03求回報和富貴

如果一個人燒香拜佛是為了求回報和富貴,為了在佛面前做等價交換,或者賄賂佛,那其實就沒有求佛的必要了。

因為佛法是教導眾生放下欲望,通過無所求的布施,使得內心慈悲清淨,從而獲得自在解脫。

向佛求回報和富貴之人,內心充滿欲望和雜念,被貪嗔痴等毒素障蔽。整個人非常痴愚,與佛的理念背道而馳,自然難以解脫,只能在苦海中永生沉淪。

佛曰:「面上無貪是供養,口裡無嗔出妙香,心上無痴無價寶,不斷不滅是真常。」

這句話告訴我們,流於形式的燒香拜佛,其實並不能讓自己得到自在。只有內心真正清淨,不斷不滅自己的慈悲布施,才能是無價寶,才是佛法的真諦。

因此,只有痴愚妄想執著不斷之人,才會向佛求回報和富貴。佛門常講「利他利己。」

一個人不帶有任何雜念地為他人著想,布施眾生,自身的心量慢慢地就會擴大,善緣也會不斷增多,如此不必向佛求,福報自會到來。

04求仇人受難

有些人在拜佛時,總是許一些損人利己的心願,向佛求自己的仇人受苦受難。這樣的求法不僅願望落空,還會給自己帶來無窮惡果。

因為本身佛菩薩就是以善昭告世人,而如果有人求的是如何讓他人不好過,說明這個人修佛入了魔道,內心非常陰暗邪惡,全是害人的念頭。

佛說:「境由心轉」,一個人心靈的變化會帶來自身境遇的變化,會使得自己的言行發生相應的改變。

一個人若是生出了害人之心,那麼害人的行為也會隨之而來,給自己帶來無數惡業,從而受人記恨報復,也會被眾人厭惡,可謂是惡報無窮。

因此,不要去向佛求仇人受難,這是內心沾染魔道後,才會做的邪惡痴愚行為,與人為善,寬宏大量,才能海納百川,給自己的人生納福消災,收穫好運。

佛門說:「東找佛,西找佛,不如自己住成佛。」真正的佛其實在自己心中,人人本性具足,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深知因果之道,放下妄想執著,才是放下一切煩惱,獲得自在的方法。

向佛求省時速成,人生沒有苦難,全是富貴,求仇人受難其實是不知因果,內心被妄想執著障蔽的痴愚行為。

放下欲望,懂得與人為善,知足常樂,才能使得自己內心清淨,寵辱不驚,遠離一切煩惱,覺悟成佛。

(作者:千面修行者)

相關焦點

  • 燒香拜佛,這4種願望,千萬不要許!
    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也會自己在家裡設念佛堂,每日燒香做供養,為自己和家人祈求平安吉祥。佛菩薩似乎成了人們的心靈寄託,遇到難事人們往往也會選擇登「三寶殿」,在佛前許願,祈求自己的真誠之心能夠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幫助自己脫離困境災厄,所求滿願。那麼,佛前許願,佛菩薩會有求必應嗎?佛前許的願望一定會實現嗎?拜佛許願有沒有什麼禁忌?
  • 燒香拜佛時,這3種願望儘量不要許,這是犯愚痴之舉
    現實中許多佛門信眾,每逢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辰,都會有去廟堂古剎燒香禮佛的習慣,在供養佛菩薩完畢後,人們就開始向佛菩薩行叩首之禮,向佛菩薩禱告,希望佛菩薩能夠庇佑自己實現願望。然而對未來有期許,心存願望固然沒錯,但是在禮佛敬佛的過程中,一定要切忌迷信,不要在佛陀面前表現得功利心切。如今很多人學佛學得很迷惑,變得顛倒愚痴,他們把對佛菩薩的供養當作是一場利的「交易」。
  • 燒香拜佛時,這四個願望不要許,切記!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很多人都不只是單純的拜一拜佛,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在拜佛時,在佛前嘮叨幾句。保佑我兒子考上一個好學校,保佑家人健康長壽,保佑自己升官發財,這樣的話在佛前經常能聽到。我們再去寺廟拜佛燒香許願時,這四個願望千萬不要對菩薩說,因為你說了也不會實現,甚至自己還會造下惡業。第一個願望:不要在佛前許下違背因果的願望。那些違背因果的願望不要對菩薩說了,佛法是以因果為基礎的,因果是不可違背的,即是是佛菩薩也不會改變因果。
  • 佛教:燒香拜佛的時候,三種忌諱的願望不要去許,切記切記
    我們不要停留在表面的功夫。這個是不可取的。同時我們在燒香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下面這3點願望,不要去許願!一、跟因果關係不符合的願望不要許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大家都跟著自然規律走,如果我們違背了自然規律那一定是不可能的或者要付出極大代價的。佛教裡也是一樣,不管是佛菩薩、僧人、還是我們學佛人,我們都要遵循因果,因為因果是佛教的根本。我們沒有能力或者辦法改變因果。
  • 進廟燒香拜佛,有些願望可別亂許,不小心便犯忌諱,很多人不懂
    自古至今,人們似乎都喜歡燒香拜佛,有的人是去寺廟裡,有虔誠者還會在家裡設一個佛堂,至於有沒有用,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多的人認為,這也就是求個心理安慰罷了,中國歷史上很早便有這種傳統,其實不僅是佛教如此,道教也講究一個燒香。
  •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切記,不要許這四個願望!
    大多數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不是為了拜一拜佛菩薩,而是為了要許個願望,求一求菩薩。這是多數人的心理,只有少數人去寺廟拜佛時,是不求菩薩的。多數人都喜歡在佛菩薩面前,都會許下一個健康長壽、富貴平安、升官發財的願望。
  • 佛教:燒香拜佛,這3種願望不要許,一定要切記!
    我們在佛前許願,不是讓佛菩薩幫助自己完成心願,而是讓佛菩薩給予自己信心與力量,而後要靠自己努力,實現願望,這才是正知正念。願望是否能實現,是自身的因果,而不在於信仰是否靈驗。自己不努力,誰也救度不了你。佛前許願,許的是我們的一份善心,內心種下一顆善因,感召來的自然都是善果。如經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佛教:去寺廟燒香拜佛時,最好不要許這四個願望,要謹記!
    當去寺廟燒香拜佛時,很多人並不只是簡單的拜佛,相信大多數人拜佛,都會在佛前嘮叨幾句。願我的兒子考上一所好學校,願家人健康長壽,願自己升職發財,這些話常在佛祖面前聽到。當我們去寺廟拜佛燒香許願的時候,這四個願望一定不能對菩薩說,因為你說了這也是不可能實現的,甚至會造成惡報。
  • 佛教:燒香拜佛時,這3種願望,不要許!
    但是,在寺院燒香拜佛時要切記,有三種願望,不要輕許。其一,自私自利的願,不要許。何為佛呢?佛並非迷信中的「神靈」,而是開示眾生覺悟之道的「智者」。《華嚴經》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人是未來佛,佛是過去人,人與佛的區別,就在迷與悟之間。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3種願望儘量不要許,容易犯忌
    現實中有不少人不遠千裡去往各大名寺古廟燒香禮佛,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庇佑,圓自己的夢願。那麼問題來了,佛陀真的就是那麼的靈驗嗎?是不是只要內心足夠的虔誠,給佛祖菩薩施以諸多供養,世人就會如願以償皆大歡喜呢?
  • 佛教:到寺院燒香拜佛,這三種願,千萬不要許!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相信經常到寺院燒香拜佛的信眾,對這句都不會陌生。其實,除了一心向佛,精進修行的佛子,我們多數人到佛前燒香,多數是心中有求的。比如許願家人平安健康、兒女學業有成,如此種種,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 燒香拜佛,祈求佛菩薩保佑,這3種願望不能許!
    生而為人,肯定會有許多難過的,想不通難過事!我們很多人都是硬生生憋著這樣那樣的委屈過日子,讓自己過得很累。而我們有些人也會去燒香拜佛,到菩薩面前說出自己的心事,還有自己的願望!希望佛菩薩能夠為我們做主,幫我們實現自己的願望!
  • 在家燒香拜佛也有風水忌諱?這些年來不知道犯了多少禁忌了!
    燒香最好是左手拿香,不過這個看個人習慣,燒香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香要一次性點燃,要越旺越好。燒香的時候雙手捏舉香高過頭頂。作完揖後就可把手中香置於香爐中。有求的事,心中所想,暗自默念。燒香的時候,磕頭的話就要注意步驟了,燒香拜佛是有忌諱的,不能一陣猛磕頭。
  • 抬頭三尺有神明,燒香拜佛的講究和忌諱
    但是很多人雖信佛,卻不知道如何燒香拜佛,沒有掌握真正規範的姿勢。那麼燒香拜佛到底有什麼忌諱呢?燒香拜佛算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所以一定要規範姿勢動作,用自己虔誠的恭敬心去面對佛祖,燒香各個步奏都要莊嚴、神聖。人的心要靜下來,接受佛的洗禮。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時間要求嗎,有什麼忌諱?
    燒香時間一般為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日時,燒香完忌諱將未用完的香燭帶回家,燒香只能燒單數或一把。佛教十分重視燒香禮佛,燒香拜佛就是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是民間普遍的信仰習俗。按照佛經上所說,香為信心之使,凡夫俗子與佛隔越,故須燒香遍請八方諸佛菩薩前來接受供奉。東晉以後,就有行香習俗,即燃香薰手或將香末撒在經行之處。東晉道安制定的僧尼規範裡就有行香之法。善男信女禮拜時須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五體投地,即兩肘、兩膝和頭都要著地。先立正合掌,右手褰衣,屈兩膝,以手承足,然後頂禮。頂禮,即用頭頂尊者之足。
  • 寺內小和尚偷偷告誡:廟裡燒香祈福,5項「忌諱」不可犯,切記!
    ,以很多人都開始步入旅行的行列,去尋找一些精神上的提升,已經有不少人已經踏出國門去探索國外的的異域風情和領略歷史文化。我國歷史源遠流長,上下文明5000年,有很多像故宮、長城一樣的名勝古蹟,所以也有很多外國遊客開始進入到中國。因為中國是佛教的發源地,因此我國還有一些著名的寺廟,很多佛教信徒也會定期去燒香拜佛,去燒香祈福。
  •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5點忌諱一定要牢記,你知道嗎?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5點忌諱一定要牢記,你知道嗎?文/毛毛侃歷史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燒香拜佛的小知識,到時用處真的很大。小編先從世界上的宗教說起。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專門的寺廟,裡面的僧人就是吃齋念佛,一心向佛。寺廟清靜的地方,是淨化我們身體的地方,出去我們的雜念,有的在古代,有人在公眾犯了錯誤,有的就會被強迫做和尚或者尼姑,讓他們淨化一下內心。甚至有的殺了人,或者身上背負了很多的人名,為了擺脫心理上的罪惡就去做了僧人,專心悔改。現在我們有時候也會去寺院裡燒香拜佛,向佛祖情願。
  •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5點忌諱千萬要注意,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5點忌諱千萬要注意,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現在的人基本上都會有一個信仰,有的人信佛教,有的人信基督教或者是伊斯蘭教。不管信什麼教,至少我們的內心都是純淨的,對所信的教都是很尊敬很虔誠的。
  • 燒香拜佛,許願做到這3點,願望很容易實現
    人活一世,頭頂有青天,暗處有神明,因果報應不開玩笑,善人終有善報,惡人因果不饒。如是因,如是果,相信許多人對「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句話都耳熟能詳,就是不學佛的也都曉得這句話。佛教中對於許願這件事,不反對,但也不提倡。許願亦是接引眾生的方便法門。通過自己修積善因,再加上佛菩薩的加持,達到自己的願望。但在寺院燒香拜佛時,有3種願望,不要許。能做到這3點的話,願望就很容易實現。第一,自私自利的願。一個人福報的大小、智慧的淺深,主要在於個人的胸懷。心胸越大的人,福報就越大,智慧越圓滿。
  • 在燒香拜佛的時候,有5點「禁忌」,別再傻傻的不清楚
    在燒香拜佛的時候,有5點「禁忌」,別再傻傻的不清楚只要是有關於神仙兩個字的事情,不管有沒有神仙反正我們現在沒有一個人知道。古代人十分相信世界上有著神仙的存在的,認為世間萬物都有著自己的靈性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