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對國人的影響可謂是非常之深,各處的寺廟來來往往的遊客和求佛許願之人都是絡繹不絕。許多人都以為佛是有求必應,只要許願了就能得到滿足,但這樣的期望是註定要落空的。
佛是覺悟的人,並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並不能眾生許什麼願佛一揮手就全滿足了,否則這世上誰都是心想事成、圓滿自在之人了。
有人或許會問了,既然佛只是覺悟的人,沒有神力,那如何護持眾生,保佑眾生,一個人求佛到底有沒有用呢?
答案是有用的,因為「佛」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的清淨自性。求佛,是向內祈求。正如《華嚴經》所說:「人人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這句話告訴我們,眾生所具有的潛能與佛一般無二,佛的慈悲、智慧、神通、辯才等所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在眾生心性中本自具足的。
但是,因為自身的執著妄想,所以起惑造業,從而被業力障蔽了自己的心智,沒顯現出來。佛指出了這一點,並傳下種種法門予眾生修行,以待眾生覺悟超脫。
因此,禮佛就是與佛心相契,從而破除自身妄想執著的過程,而拜佛,則是至誠尊敬的禮節,表達對佛傳法的尊敬和感恩。
求佛求的是心善,心誠和心意,而非神通。燒香拜佛,有四種願望不要許,這是犯忌諱。
01求做事省時速成
佛門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句話告訴我們,萬事有因果,皆需要一個因緣和合的過程,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緣際會之時,一切都報。
栽花種樹,都需要一個培植和成長的過程,更何況一個人想要事業有成或者組建家庭等,一切都是急不來的。
生活中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一看自己的付出還沒有回報,內心就開始急躁,不斷去求佛,希望佛讓自己做事省時速成。但這其實是違背因果規律的,佛也不可能違背因果,所以向佛求這樣的事註定會落空。
若是一心執著於此,就會如拔苗助長這個故事中的痴愚之人一般,時間是省了,但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因此,求佛時千萬別求做事省時速成,這是有背因果自然規律的要求,不可能實現。萬物都需要經歷因緣和合的過程,才能形成。
沒有過程的成果只是一場虛幻,只有得到了過程的積累基礎才會堅固,踏踏實實,一步步來,終有一天會迎來收穫,讓自己心想事成,成就大器。
02求人生沒有苦難
唐代黃櫱禪師曾做偈雲:「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句偈語告訴我們,有苦難,才能有成長,有失敗,才能迎來更好的成功。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向佛求自己的人生沒有苦難。但是人來到世間,不是什麼都會什麼都懂的,必須悲觀成敗都經歷一遭,才能積累社會經驗和明白存在的意義。
福禍本就相依,福存在的意義是因為有苦,悲存在的意義是因為有歡,如果人生沒有苦難,自然也就不存在成功。
因此,人生如果沒有苦難沒有挫折,那這樣的人生其實跟一潭死水沒什麼區別。一個人向佛求沒有苦難,等於也是向佛求沒有成功和幸福,這是非常痴愚的行為。
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求人生沒有苦難,那自己也難以成長,成功和幸福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只有在經歷夠了一定的事情後,在苦難中磨鍊後,我們才能知道怎麼去為人處世,怎麼去分別對錯,才能收穫人生的成長和幸福。
03求回報和富貴
如果一個人燒香拜佛是為了求回報和富貴,為了在佛面前做等價交換,或者賄賂佛,那其實就沒有求佛的必要了。
因為佛法是教導眾生放下欲望,通過無所求的布施,使得內心慈悲清淨,從而獲得自在解脫。
向佛求回報和富貴之人,內心充滿欲望和雜念,被貪嗔痴等毒素障蔽。整個人非常痴愚,與佛的理念背道而馳,自然難以解脫,只能在苦海中永生沉淪。
佛曰:「面上無貪是供養,口裡無嗔出妙香,心上無痴無價寶,不斷不滅是真常。」
這句話告訴我們,流於形式的燒香拜佛,其實並不能讓自己得到自在。只有內心真正清淨,不斷不滅自己的慈悲布施,才能是無價寶,才是佛法的真諦。
因此,只有痴愚妄想執著不斷之人,才會向佛求回報和富貴。佛門常講「利他利己。」
一個人不帶有任何雜念地為他人著想,布施眾生,自身的心量慢慢地就會擴大,善緣也會不斷增多,如此不必向佛求,福報自會到來。
04求仇人受難
有些人在拜佛時,總是許一些損人利己的心願,向佛求自己的仇人受苦受難。這樣的求法不僅願望落空,還會給自己帶來無窮惡果。
因為本身佛菩薩就是以善昭告世人,而如果有人求的是如何讓他人不好過,說明這個人修佛入了魔道,內心非常陰暗邪惡,全是害人的念頭。
佛說:「境由心轉」,一個人心靈的變化會帶來自身境遇的變化,會使得自己的言行發生相應的改變。
一個人若是生出了害人之心,那麼害人的行為也會隨之而來,給自己帶來無數惡業,從而受人記恨報復,也會被眾人厭惡,可謂是惡報無窮。
因此,不要去向佛求仇人受難,這是內心沾染魔道後,才會做的邪惡痴愚行為,與人為善,寬宏大量,才能海納百川,給自己的人生納福消災,收穫好運。
佛門說:「東找佛,西找佛,不如自己住成佛。」真正的佛其實在自己心中,人人本性具足,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深知因果之道,放下妄想執著,才是放下一切煩惱,獲得自在的方法。
向佛求省時速成,人生沒有苦難,全是富貴,求仇人受難其實是不知因果,內心被妄想執著障蔽的痴愚行為。
放下欲望,懂得與人為善,知足常樂,才能使得自己內心清淨,寵辱不驚,遠離一切煩惱,覺悟成佛。
(作者:千面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