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僅存的明代古建築群 鹽山慶雲文廟重修後開放

2020-12-24 今日滄州

12月5日,鹽山縣慶雲文廟重修落成典禮儀式舉行。據悉,經過此次重修,慶雲文廟大成殿、東廡西廡、欞星門等得到恢復性修繕,塑像和內飾也修葺一新。

慶雲文廟已有600年歷史

慶雲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代中期趨於完善,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據文獻記載,慶雲文廟建成後,先後進行過10次大的增補、修繕。因年久失修,加上文革時期遭到一定程度的人為損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裡屋頂破損,牆皮脫落,大殿內飾蕩然無存。

據悉,大成殿和東廡西廡是滄州地區僅存的明代古建築群。慶雲文廟也因此成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經5年修繕完成

2015年,鹽山縣多方籌措400多萬元,對慶雲文廟進行修繕。其中,對大成殿、東廡西廡主體及院落圍牆、殿內塑像、地面進行了修繕,進一步恢復了慶雲文廟昔日的風採。

10月底,慶雲文廟初步具備了對外開放的條件。

記者當天看到,大成殿座北朝南,巍峨壯觀;殿內孔子及其弟子的塑像,神形兼備,栩栩如生;殿前有東西廂房,院內古柏參天,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建築色彩。

200餘人參加祭孔儀式

12月5日,孔子、孟子、曾子、顏回後裔代表,學生代表,文化學者等200餘人參加了慶雲文廟祭孔儀式。

「啟戶!」隨著司禮官悠長的唱詞,悠遠渾厚的背景樂聲響起,各界人士在大成殿前兩側靜立。執事者各司其事,糾儀官、陪祭官、分獻官、正獻官就位。

司禮官宣布擊鼓奏樂,身著古裝的學生敬獻祭舞。孔氏後人敬香、社會各界人士分組敬獻花籃……

「禮成!」伴隨著司禮官的聲音,祭孔儀式完成。

記者了解到,當地將逐步建立慶雲文廟日常管理機制,並以文廟為基地探索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模式。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張倩 通訊員 石磊 王芳 趙麗

相關焦點

  • 鹽山慶雲文廟完成修繕 免費對外開放
    鹽山慶雲文廟完成修繕 免費對外開放再現600年歷史古建原貌本報訊(記者孫健 通訊員石磊 王芳)擊鼓鳴鐘、祭舞表演、告天敬香……12月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仿明制大型祭孔活動,在鹽山縣慶雲鎮文廟舉行。這也標誌著歷時5年的慶雲文廟修繕工作正式結束,600年歷史古建再現往日風採,並免費對外開放。慶雲文廟建於明洪武六年(1373年),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廟內供有孔子像,坐落著大成殿、東西廂房和南房。其中大成殿為文廟主體建築,殿脊覆翠瓦,脊端臥有磚雕成頭,頂掛鎏金瓦,四角飛簷,內有12根明柱,基本保持了明代建築風格。
  • 滄州這些好玩的地方,你都知道嗎?
    滄州這些好玩的地方,你都知道嗎?滄州市是國務院確定的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那麼你們知道滄州好玩的地方排行榜是怎麼樣的嗎?滄州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把滄州好玩的地方推薦給大家,一起看看吧。滄州文廟滄州僅存的明代梁架鬥拱結構古建築滄州市文廟,明初創修,現存大殿三座及東西廊,為滄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滄州文廟主體建築至今仍保留著明代建築風格,其建築布局和建築形式都體現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和精髓,是研究明代建築史和儒學發展史的實物資料,也是地方建築中的精華。
  • 【印象·滄州】鹽山:訪千童故裡,品秦漢神韻
    鹽山是一座千年古城、人文之城、紅色之城、創業之城。徐福東渡從這裡起航、無數英傑在這裡誕生、冀魯邊抗日烽火在這裡燃起、中國管道裝備業從這裡走來。鹽山是中國最大的管道裝備製造、研發和產品集散地。是國家命名的「中國管道裝備製造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50萬勤勞樸實、熱情好客的鹽山人民,張開雙臂,歡迎你:來千童故裡,品秦漢神韻。
  • 津門故裡——天津文廟
    史料記載明代全國就有府、州、縣三級文廟約1560所,清代則增至1800多所。現在據說海內外一些國家和地區現有紀念孔子的文廟1300多座,所知單韓國就有兩百多座。不過孔廟在那個年代被摧毀得差不多,如今大都是新建的。 去過許多地方的孔廟,規格建制也都差不多,該有的都有,什麼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等。天津的文廟也是如此。
  • 鹽山慶雲鎮成「省歷史文化名鎮」
    鹽山慶雲鎮成「省歷史文化名鎮」     河北新聞網訊(李名楓 王汝汀)省政府日前確定了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滄州市鹽山縣慶雲鎮榜上有名,成為我市此次惟一入圍的鄉鎮。    慶雲鎮位於鹽山縣城東南28公裡的冀魯交匯處。
  • 莊嚴篇——韓城文廟
    韓城文廟是陝西省現存十三世紀以來較有代表性的古建築群時代:明地址:陝西省韓城市區東學巷內韓城文廟布局緊湊,廊廡對稱,現有主次建築22座,院中青磚鋪地,古木灑蔭,殿宇門窗雕花,頂立飾獸,是陝西境內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築群
  • 滄州旅遊景點 40個景點
    滄州旅遊景點大全鐵錢庫文廟大成殿吳橋雜技民俗風情園盤古古廟南皮石金剛莫州扁鵲廟紀曉嵐墓東光鐵佛寺滄州文廟張計天主教堂武帝臺善人橋慶雲文廟慶雲泰山行宮歧口炮臺>齊堤金剛亭郛堤城杜林登瀛橋滄州舊城滄州武術節雜技之鄉
  • 絳州——文廟
    「絳州文廟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運城市新絳縣龍興鎮四府街105號。坐北向南,南北長146.2米,東西寬50.3 米,佔地面積7354平方米。古時是按州級規模興建,創建年代待考。
  • 九河下梢,雜技之鄉,滄州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
    二、滄州鐵獅子滄州鐵獅子位於滄州市滄縣舊州鎮東關村,距離滄州市中心約21公裡。滄州鐵獅子在民間稱之為「鎮海吼」,相傳為遏海嘯水患而造,鑄於五代後周年間,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年代最久、形體最大的鑄鐵獅子。
  • 雲南騰衝有座全國罕見,400多年木結構古建築群,可惜六扇門被毀
    雲南騰衝有座全國罕見,400多年木結構古建築群,可惜六扇門被毀,想起離開騰衝的那天,我興奮地與人交談,那天只是想在離開之前嘗嘗當地人舌頭上的早餐——騰衝的餌絲,沒想到卻欣喜地發現了一塊寶地。綺羅是騰衝著名的僑鄉,因村前的河流像綾羅般流淌而得名,村裡有一戶高大的老院子,粉牆黛瓦,雕梁畫棟,相傳當年徐霞客遊歷騰衝時曾在這裡住過多日;綺羅最突出的古建築群是我眼前這座非常雄偉的文昌宮。
  • 樂山文廟修繕完工 即將面向公眾開放!
    從樂山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獲悉,樂山文廟維修保護工程完工。2019年9月10日,樂山文廟維修保護工程正式動工,這是自清道光9年(1829)以來近兩百年最為全面的一次大修。樂山文廟,又稱為孔廟,是祭祀孔子的禮制性建築。
  • 江蘇人氣很高的古建築群,居東南各省之冠,是中國四大文廟之一
    江蘇人氣很高的古建築群,居東南各省之冠,是中國四大文廟之一,在江蘇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城市的旅遊景點都具有歷史意義,被很多人重視發展,但是很多人對各個景點的口碑和評價卻不同,度再高,也是當地發展性的旅遊景點之一。
  • 【張淑鳳】夏津文廟的前世今生
    我曾在黨校工作過4年,多次去樓後看那殘敗又寂寞的大殿遺蹟。文廟僅存的大成殿建築木構架為明清建築風格;柱礎為覆盆柱礎,應為金元時期遺物;建築平板枋與額枋截面呈「T」形,與宋營造法式特徵相近;柱頭鬥拱挑尖梁為耍頭做法,亦為早期特徵;坐鬥、升鬥鬥底幽線明顯,為明代做法。
  • 深圳愛心企業家資助鹽山的貧困女孩
    2018 年,深圳頤濟軒公司滄州分公司在助力鹽山縣誌願者協會的暖冬活動中,分公司領導了解到常莊鄉崔家村崔雅麗的父親在幾年前意外身故,母親精神三級殘疾且生活不能自理。如今,崔雅麗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難,面臨輟學。種種因素所致,崔雅麗性格有些自閉。曹海媚在接到分公司匯報後,當即決定每年為崔雅麗捐款 6000 元,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 鄠邑區擬建博物院 含文廟、鐘樓、王九思墓
    問:鄠邑區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然而卻沒有自己的博物館,建議把鐘樓和文廟利用起來,改建為鄠邑區博物館,這樣為遊覽者提供了了解鄠邑區的一個窗口,也有利於促進鄠邑旅遊發展。此外,渭豐鎮祁村公輸堂一直閉館修復,可否告知具體開放時間?
  • 遊「夏氏府第」古建築群,修舊如舊,桐鄉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相傳為明代夏尚書府第,夏尚書名誰,舊志無載。上世紀50年代河浜被填埋了,但這一帶仍然被叫作夏家浜,稍北有一座老宅院,叫夏家廳,也有稱夏家府第的。夏家浜西是朱家浜。據說汪狀元當年府第前有旗杆石,有高高的石階,有馬鞍河埠,有上書「肅靜迴避」、「狀元及第」的大硬牌。另有夏家浜9號的陳家廳,方磚地面,原是一幢五樓五進的巨大宅院。筆者旅遊,喜歡訪古探幽,一路尋跡拍攝。
  • 山西平遙文廟
    平遙文廟位於平遙縣城內東南隅,雲路街北側,始建於唐貞觀初年,主體建築大成殿於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是全國現存文廟中僅存的金代建築。平遙文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廟,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建築群。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塔兒寺古建築群掠影
      2020青海行之二:盛夏陽光下的塔兒寺(4)  與漢地佛教建築格局不同,塔爾寺古建築群沒有中軸線。因塔兒寺先有塔後有寺,所以後來的各式建築,都是以大金瓦殿為中心展開,呈東西排列,也沒有幾進院一說。
  • 漳州城內最大古建築群,中國四大孔廟之一,免費開放遊客卻不多
    如今,中國的孔廟數不勝數,各有千秋,而位於漳州的文廟,則是其中著名的一個,被譽為「中國四大孔廟之一」。整個建築坐北朝南,現存建築包括有儀門、戟門、丹墀、月臺、大成殿,兩旁為東西兩廡及敬一亭等,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不愧為漳州最大古建築群。
  • 老北京中軸線上最新開放的古建築群
    歷史背景:景山壽皇殿建築群始建於明代,現在的壽皇殿建築群是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修建。整體建築是仿照太廟規制而建,屬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建築形式,也是中軸線上除故宮之外的第二大建築群。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市教委多方努力,壽皇殿建築群於2013年12月31日正式回歸景山公園並於2016年4月起對壽皇殿建築群進行全面修繕。2018年11月22日,按清乾隆十四年(1749)歷史面貌修復的壽皇殿古建築群,正式試運營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