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夏氏府第」古建築群,修舊如舊,桐鄉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2020-12-14 楓橋清水

桐鄉市的老城區旅遊,轄區內有一個老地名,叫夏家浜,清光緒《桐鄉縣誌》地圖上面標有其名。顧名思義,最初當是夏姓人家居住的地方。相傳為明代夏尚書府第,夏尚書名誰,舊志無載。上世紀50年代河浜被填埋了,但這一帶仍然被叫作夏家浜,稍北有一座老宅院,叫夏家廳,也有稱夏家府第的。

夏家浜西是朱家浜。據說汪狀元當年府第前有旗杆石,有高高的石階,有馬鞍河埠,有上書「肅靜迴避」、「狀元及第」的大硬牌。另有夏家浜9號的陳家廳,方磚地面,原是一幢五樓五進的巨大宅院。筆者旅遊,喜歡訪古探幽,一路尋跡拍攝。

夏家府第規模宏敞,現僅存頭門、儀廳和廳屋,2015年始經重修。夏家府第是明代建築。據當地資料說,夏家府第佔地面積將近4000平方米。原有五進,目前正廳已毀。其中,第二進僅存東廂房,從廂房北門進入第二進,前有圍牆,上有磚刻浮雕,仿木裝飾鬥拱,牆內是天井,用花崗巖石板鋪設。第三進明間東西縫抬梁式,金柱用復盆式柱礎,東次間東縫、西次間西縫分別為穿鬥式,闌額浮雕精細,梁柱用材粗壯,具備明代晚期的建築風格。在第三進後面,又是一個天井,與前面圍牆一樣高,裝飾也差不多,只是多了一個磚雕門樓。第四、第五進建在同一條中軸線上,時代略晚,為兩層木結構建築。

人們往往說的一句話是「修舊如舊」。因為有許多古建築由於某種需要而被裝修的「煥然一新」,實際上是對古建築的破壞,嚴重損害了古建築的文物價值。筆者16年在現場拍攝的圖片,依據 「原址、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的原則進行。按照中國古代建築的實踐經驗來看,建築體系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築,二、三十年就要翻修。所以「修舊如舊」是相對的!

夏家府第山海鎮泰山石!風水中有專業化解缺角的吉祥物,例如山海鎮、泰山石便是化解缺角最有利的武器,所以當房子西南角有缺角的時候,就在建築中砌入山海鎮泰山石,如此便可以讓缺角的風水影響迎刃而解!

從清代桐鄉縣城圖看,夏家浜位於舊城的中央,是一塊風水寶地。夏家浜前後有河道,與康涇塘相連,此地既是官家府第,便於轉船進出。河道前早年有照壁,顯見得夏家浜的非同一般。夏家浜以明代夏姓尚書府第聞名桐鄉。「夏氏府第」古建築群建築考究,規模龐大,整體格局保存較好,是桐鄉現存最完整的一片古建築群,具有重要文物價值。修復要尊重歷史與現實。中國傳統文化講究整體美,「夏氏府第」古建築的局部修繕,逐步達到古建築群整體修復,渾然一體的神韻美。是需要時日的。

尚書府第後花園,後來是老幹部活動中心、老年大學。這一片曾經是南司(弄)公園,1946年改稱梧桐公園。南司弄裡,牆院深深,老宅很有年代感。新建的活動中心主樓後面,古樹、濃蔭、涼亭、假山,一切安安靜靜。筆者在桐鄉市的老城區裡旅遊,漫步在小巷之中,深藏不露的濃密古樹,恍如身處一片隔世古園,原來這裡還是明清老縣衙,哈哈!

相關焦點

  • 漳州最大古建築群旅遊必去,抽梁換柱退地還池,修舊如舊堪稱一絕
    而古城之中當地最大的古建築群——文廟,則是帶你穿越歷史,感受文化之魂,不可錯過的旅遊打卡地。歷史上,朱熹、鄭成功、黃道周都曾到此廟祭祀孔子,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時,曾「每旬之二日必領官屬下州學」,前來此處「視諸生講小學為正義」。
  • 杭州平遠裡建築群"修舊如舊" 再現民國裡弄風貌
    杭州平遠裡建築群"修舊如舊" 再現民國裡弄風貌 「平遠裡建築群保護整治工程一期已完成施工驗收,工程一期主要涉及15個牆門,遵循「修舊如舊」原則,通過拆除後期的違章建築,恢復原有的建築格局和裡弄式的風貌。」杭州市歷史建築保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如此介紹。  沿著浣紗路往北,過解放路口再走150米不到,往右一拐,便到了平遠裡。
  • 恬莊古村落,是張家港市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珍貴古建築
    恬莊古村落是張家港市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現存有完整的明清歷史建築群和歷史街巷,核心保護區面積有4.62公頃,恬莊又叫田莊,明代奚浦錢氏為收取田租而創建。清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鼎盛。恬莊及周邊地區共湧現出歷史名人65位,其中狀元4位,榜眼1位,進士31位,這些文人雅士給鳳凰鎮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現存恬莊古街的榜眼府、楊氏孝坊、楊氏南宅、蔣宅都是這些歷史名人流傳後世的珍貴古建築。2010年12月13日,以恬莊古街為申報載體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由國家住建部和文物局共同命名授牌。
  • 大同古城被點名批評,修舊如舊還是拆真建假?古城已經回
    2019年以來,文物局等官方對於大同古城的批評與質疑就沒有斷過,並稱「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指出大同古城的問題是:「古城或歷史文化街區內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相關部門給大同古城三年的整改期,相當於三年的黃牌警告,整改不力就得面臨摘帽,即取消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
  • 大同古城被點名批評,修舊如舊還是拆真建假?古城已經回答我們了
    2019年以來,文物局等官方對於大同古城的批評與質疑就沒有斷過,並稱「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指出大同古城的問題是:「古城或歷史文化街區內大拆大建、拆真建假。」2008年,大同為了開發旅遊,對古城進行了大規模的舊城改造。由於施工範圍廣,難度大,前後持續了很長時間。
  • 中國10大著名歷史古建築群,入選世界文化遺產,讚嘆古人的智慧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中國已有50多項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其中這10處歷史古建築群最為突出。1、明清皇宮明清皇宮也就是故宮,民間稱為紫禁城,是我國明清兩朝的皇宮。
  • 我國四大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你去過幾個?
    我國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曾遺留下來了許多名勝古蹟,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曲阜三孔以及泰安岱廟被合稱為我國四大古建築群,它們如今也是被列入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同樣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勝地,那麼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分別去了解一下這幾處建築群,看看你最喜歡的是哪裡。
  • 盧宅明清古建築群修繕工程獲「羅哲文獎」
    「通過修繕,很好地保護了盧宅古建築群。」張立志說,通過幾期工程,同時穿插進行的盧宅老街治理,溪流拱橋的疏通整治,這才使得保存下來的各類府第廳堂、宅院民居可以從明代景泰年間開始,按成化、弘曆、正德、萬曆,到清代的康熙、乾隆、道光、鹹豐、光緒,直至民國年間,排列成一處東陽廳堂演變發展的建築「博物館」。而這段歷史,追溯起來跨越了大約500年。
  • 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
    :文化遺產  ●遺產遴選標準:武當山古建築群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VI)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萬多間、400多處,總佔地面積160萬平方米,超過故宮一倍以上,構成龐大的道教建築群,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 風雅桐鄉,等你遊!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無數海內外遊客慕名來到桐鄉,尋找他們心中的「夢裡水鄉」。桐鄉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多年來,桐鄉旅遊以烏鎮為核心,抓住旅遊發展重點區域,圍繞旅遊產業融合,著力推進旅遊與文化、鄉村、工貿的融合互動發展,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具有桐鄉特色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文化為旅遊鑄「魂」,旅遊為文化揚「帆」。
  • 鄭州要求復原商代古城牆要做到"修舊如舊" 市民質疑
    中廣網北京5月1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復原商代古城牆一定要做到"修舊如舊",不能為了好看就擅加修改。"但不少市民表示,復原的古城牆無疑像個"黃土堆",這與周圍現代建築和市民生活有點"不協調"。同時,市民們還擔心,黃土堆砌的古城牆會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因為鄭州本身就是個風沙較多的城市。而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卻堅持剛才的觀點。  縱橫點評:"修舊如舊"無可厚非,然而考古的價值更在於其現實意義。既不美觀又無研究價值,既汙染環境又難以維護,這樣的遺蹟復原何來?
  • 中國自然與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如最早一批天主教堂建築、最古老的教堂遺址、最古老的西式炮臺群、最古老的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墳場、第一座西式劇院、第一座現代化燈塔、第一所西式大學、西式醫院等等。這個大範圍的建築群,呈現出海港城市和傳統中葡聚居地的典型特色,包括中西文化融匯交流的特點。
  • 上海嘉定鎮保護古建築和文物 州橋老街修舊如舊
    州橋和老街修舊如舊  嘉定鎮上,州橋和西門是兩塊風水寶地,1995年被列入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州橋和西門大街修舊如舊,於今看來,已自成規模。另外,西門大街猶在。所幸的是,2002年4月,市規劃局曾發出一文:西門老街改造必須經過市有關部門同意。毋庸諱言,當時曾有兩種意見,一方面,是呼籲要保護老街;另一方面,是要改善西大街居民的居住條件。
  • 我國有三大古建築群,全是世界遺產,還都在北方
    我國有三大古建築群,全是世界遺產,還都在北方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中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歷史,在歷史長河中,有太多極具中國特色的建築,但是真正能夠代表中國走向世界的傳統建築卻寥寥無幾。
  • 新聞背景:嵩山歷史建築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一、嵩山歷史建築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  嵩山歷史建築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是鄭州市委、市政府落實省委、省政府「文化興省」戰略,保護祖國珍貴文化遺產的重大決策,對鄭州市社會和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有利於加強嵩山歷史建築群保護工作,提高我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水平。
  • 青藏高原「小故宮」:六百年前壁畫「修舊如舊」 被首次臨摹
    【解說】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的瞿曇寺是中國西北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官式建築群  【同期】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瞿曇寺文物管理所負責人 逯海章  對瞿曇寺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我們現在看到的瞿曇寺裡面的迴廊以及瞿曇殿,都包括在這次維修範圍內,還有外圍的古城牆,前前後後花了2000多萬元,然後包括現在還正在進行的壁畫保護維修,已經實施了三期。
  • 智珠寺古建築群修復工程榮獲聯合國文化遺產保護獎
    北京智珠寺古建築群榮獲該項大獎,成為2012年度中國地區唯一榮獲此獎項的保護項目。頒獎典禮在北京智珠寺大殿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Singh先生、智珠寺修復工程發起人之一溫守諾先生出席此次頒獎禮。同時,多家中外媒體受邀出席,盛況空前。
  • 品味 | 江水一岸,百年歷史,修舊如舊,老街味道
    水養一方人,土長一座城嘉陵江畔上,「湯屋」依勢而建在夜間綻放耀金光芒這,便是重慶十分著名的景點——洪崖洞但除了這個現實版的「千與千尋」你可知道,在長江河畔上也有一處極具特色的民國風貌建築在等待著人們的探索這,便是擁有百年歷史文化的龍門浩老街
  • 桐鄉「能吃的文化遺產」,你嘗過幾樣?
    若是細數桐鄉的地道傳統美食,你會發現舌尖上的「非遺」還真不少,共有13項「能吃的文化遺產」。來到桐鄉,除了賞小橋流水人家,不妨去嘗一嘗這些最桐鄉的「非遺」美食,做一枚有文化的吃貨。一起來看看舌尖上的「非遺」都有哪些吧!
  • 修舊如舊「古」味濃
    大理古城是明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於南詔國羊苴咩城的部分遺址上重建的,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承載著南詔國、大理國悠久的歷史,延續著大理先民的歷史遺存。隨著生活的商業化古城內出現了一些與原有風貌不符的建築元素和違章設施,對大理古城歷史遺存的保護和古城生命的延續起到了破壞作用,古城原有的文化底蘊漸漸消退,基於此,大理古城歷史風貌保護和恢復工作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