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獵人海力布》重點匯總,了解七夕由來

2020-12-11 小施語文老師

一、讀音易錯字。

酬(chóu)勞 棲(qī)息 誠懇(kěn) 篩(shāi)選

好歹(dǎi) 罕(hǎn)見 梭(suō)子 瞌(kē)睡

衰(shuāi)老 泰(tài)山 珊(shān)瑚 礁(jiāo)石

二、重點字詞。

報酬 珍寶 叮囑 崩塌 焦慮 發誓 謊話 遲延 後悔 扶手

牛郎 爹娘 哥嫂 車輛 好歹 稀罕 紗衣 妻子 一趟 推脫

監獄 結婚 長輩 挨著

三、形近字組詞。

珍(珍寶) 叮(叮囑) 慌(心慌) 延(延長) 悔(後悔)

診(診斷) 釘(書釘) 謊(說謊) 廷(宮廷) 海(大海)

朗(朗讀) 泳(遊泳) 懇(懇切) 篩(篩選) 歹(好歹)

郎(新郎) 詠(歌詠) 墾(開墾) 師(大師) 夕(夕陽)

瞌(瞌睡) 拘(拘束) 哀(悲哀) 珊(珊瑚) 框(相框)

磕(磕頭) 苟(苟且) 衰(衰老) 柵(柵欄) 筐(竹筐)

四、多音字組詞。

là(丟三落四) hào(號脈) āi(挨著) féng(縫補)

落 號 挨 縫

luò(落下) háo(狂風怒號) ái(挨打) fèng(縫隙)

五、詞語積累。

飛禽走獸 千真萬確 眉開眼笑 一五一十 成家立業 戀戀不捨

自由自在 無拘無束 相依為命 富麗堂皇 怒氣衝衝 日久天長

六、詞語搭配。

1、烏雲密布 狂風怒號 大山崩塌 裝飾天空 敗壞門風

損害尊嚴 拔下玉簪 破浪很大

2、「的」

動人的民間故事 震天動地的巨響 溫和的眼神 嫩嫩的青草

乾淨的水 親熱的樣子 親密的夥伴 粉紅色的紗衣

長長的黑頭髮 燦爛的雲霞 厲害的懲罰

3.「地」

焦急地催促 活潑地流過 輕輕地吹過 遠遠地望著 靜靜地聽著

親密地說話

七、佳句積累。

1、海力布想,珍寶我倒不在乎,能聽懂動物的話,對一個獵人來說,實在是太好了。(心理描寫)

2、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飯,穿破衣服,夜裡在牛棚裡睡。牛棚裡沒有床鋪,他就睡在乾草上。他每天放牛,那頭牛跟他很親密,用溫和的眼神看著他,有時候還伸出舌頭舔舔他的手。(反襯)

3、天上雖然富麗堂皇,可是沒有自由,她不喜歡……逗著兄妹倆玩,她喜歡;看門前小溪的水活潑地流過,她喜歡;聽曉風晚風輕輕地吹過樹林,她喜歡。(排比)

4、愁什麼呢?她沒告訴牛郎。她是怕外祖母知道她在這兒會來找她。(設問)

5、牛郎跟著男孩趕回家,只見梭子放在織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飯正冒著熱氣,女孩坐在門前哭。(細節描寫)

6、

《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7、和俗語對應的成語。

鼻子都氣歪了——氣急敗壞

前怕狼後怕虎——畏首畏尾

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

打開天窗說亮話——直言不諱

吃水不忘挖井人——飲水思源

一個巴掌拍不響——孤掌難鳴

自己打自己嘴巴——自相矛盾

屋漏偏逢連夜雨——禍不單行

此地無銀三百兩——欲蓋彌彰

來而不往非禮也——禮尚往來

天下烏鴉一般黑——一丘之貉

好虎抵不住群狼——寡不敵眾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咎由自取

八、課文回顧。

1、《獵人海力布》通過講述獵人海力布為挽救鄉親們,不惜犧牲自己而變成一塊石頭的感人故事,讚美了他的勤勞、善良和勇於擔當,表現了海力布熱心助人、捨己為人的高貴品質。

2、《牛郎織女(一)》通過敘述牛郎從童年到成人的悲慘生活和織女在天宮沒有自由和快樂的生活,以及他們在老牛的幫助下結成夫妻的故事,表現了牛郎和織女善良、誠實、勤勞的品格,反映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3、《牛郎織女(二)》通過講述王母娘娘無情拆散牛郎織女,破壞他們幸福美滿的生活,只能讓他們隔河相望,成了天上牽牛星和織女星的故事。反映了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歌頌了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爭取自由幸福的精神。

相關焦點

  • 五年級第三單元《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課文手寫筆記匯總
    另外在筆記的後面,左左老師還對第三單元常考的知識點進行了梳理,語文學習沒有捷徑,唯有積累和複習。七、重點句子匯總 《獵人海力布》1、他熱心幫助別人,每次打獵回來,總是把獵物分給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 第9課《獵人海力布》課文導讀,藏在民間故事裡的真善美!
    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是民間故事。第9課《獵人海力布》是流傳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非常有名的民間故事之一,被世世代代的草原兒女傳頌,那麼什麼是民間故事呢?獵人海力布的故事講得是什麼?今天左左老師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打開課本,跟著左左老師的筆記,開始學習吧!
  • 七夕節的由來,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源發地曾是人民銀行前身的駐地
    七夕節的由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傳統節日,節日起源於古人的時間數字與自然天象崇拜。此詩借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抒發離別相思之情,說明東漢時期牛郎織女的愛情神話故事已經產生。南北朝時期的《洛神賦》的注釋中明確說明:「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這個記載說明「牛郎織女」七夕會的故事情節已相當完整了。人們為什麼賦予七月初七這天以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呢?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今天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怎麼形成的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的演變流逝,七夕節現已成為中國的情人節。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  七夕」這個詞語應該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因為七與期同音,還待予厚望。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七夕節的來歷由來5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 喜鵲橋的由來(周寧民間故事)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的《牛郎織女》家喻戶曉,在福建周寧,有一則從「牛郎織女」衍生的民間故事《喜鵲橋的由來》,卻鮮為人知。2017年10月,老敬在下鄉時,聆聽一位92歲高齡老先生講述喜鵲橋的故事……。—— 題記。
  • 七夕節的傳說 牛郎織女的傳說永流傳
    七夕節乞巧,這個節日源於漢代,沿襲至今就成了我國傳統的情人節,關於七夕還有很多浪漫的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你一定聽說過吧。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 2020年七夕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七夕節的由來及起源了解一下
    2020年七夕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七夕節的由來及起源了解一下時間:2020-08-24 12:08   來源:閩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七夕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七夕節的由來及起源了解一下 立秋匆匆過,轉眼是七月。
  • 七夕被稱作中國「情人節」 盤點七夕節由來、牛郎織女的傳說、七夕...
    七夕之夜,月明風清,人們焚起香來慶賀節日。渴望著心靈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針錢在梧桐樹影下乞巧,看牛郎織女相會。因此此曲具有一定的民俗學價值。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   故教迢遞作佳期。
  • 統編版_五年級語文上冊:9、獵人海力布詞語大全_18個同步生詞 - 小...
    例句:大家看見海力布變成了石頭,都非常後悔,非常悲痛。3、後悔(hòu huǐ),動詞,近義詞有:懊悔,悔恨。例句:他很後悔沒有聽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晚。例句:有個老人對海力布說:「海力布,你是我們的好鄰居,我們知道你從來不說謊話。可是今天你讓我們搬家,你總得說清楚哇。咱們在這山下住了好幾代啦,老老小小這麼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7、千真萬確(qiān zhēn wàn què),近義詞有:無可置疑,不容置疑,反義詞有:半信半疑,將信將疑。
  • 民間四大愛情故事——《牛郎織女》
    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是指在中國民間流傳最為寬廣的四個愛情故事,其中之一,就是今天還被屢次改編的故事《牛郎織女》。牛郎織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講的是孤兒牛郎依靠哥嫂過活。受盡哥嫂虐待,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耕田養活自己。
  • 小學語文民間故事趣味之牛郎織女縮寫新編
    民間故事一般是指我們中國民間故事。都是一些幾千年來流傳下來,最精美的寓意深刻的作品。包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流傳,最廣人人皆知的經典民間故事。課本中選擇的民間故事充分考慮了,孩子們的理解和閱讀能力,按照流傳的故事原貌經過提煉加工編程。
  • 七夕特別版——那些你不知道的牛郎織女的故事
    七夕第一次正式接觸七夕節,還是在小學課堂上,我記得有一篇課文講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老師講課的時候告訴我們七夕節就是牛郎織女相見的節日。當然在上學之前,也聽大人們講過七夕節的由來,但注意力都放在了故事情節裡,比如老黃牛開口說話,牛郎偷衣服,王母娘娘降罪織女等等。所以七夕節這個節日也就沒太在意,畢竟那會兒還小,應該沒有誰在那個年齡段就過上了七夕節吧。
  • 說說七夕的小故事
    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七娘生,是發源於中國周朝時期的一個傳統節日,相傳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故事有關,它最早可能追溯至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被推斷為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大約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社會制度限制個人自由,故託言天上星宿以追求慰藉。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清晰可見。
  • 七夕節牛郎織女星名字由來?古人為何偏偏注意這兩顆星?星辰崇拜
    導語:七夕節,牛郎織女星名字由來?古人為何偏偏注意這兩顆星?對星辰崇拜,耕作需要。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的「七夕節」,這個節日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此節源於我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的故事,也是中國本土的「情人節」。我們今天老話重彈,來詳細了解下牛郎織女愛情故事。要想了解牛郎織女故事的起源,必須先從牽牛、織女星說起,為什麼把銀河系兩大星命名為牽牛、織女星?
  • 七夕的故事: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你知道嗎?
    生於天地之間,浩瀚的星空、蒼莽的大地帶給人類無盡遐想,自古至今產生了數不清的天、地、人的動人故事,牛郎織女傳說作為這類故事的代表,流傳在華夏大地、播布於漢字文化圈中,歷久彌新。  遙看牽牛織女星  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遙望星空展開想像的結果。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時間:2019-08-06 16:26   來源:閩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 七夕這個詞語應該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
  •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節由來10字20字30字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故事版本一(100字版本)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天河配的神話故事。牛郎和織女,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故事版本二(牛郎織女傳說詳細版)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
  • 七夕的由來 七夕怎麼來的
    而比較正式的情人節就是每年公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以及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我國七夕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那麼七夕是怎麼來的呢?一起來看看吧!七夕的由來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