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牛郎織女星名字由來?古人為何偏偏注意這兩顆星?星辰崇拜

2020-12-16 資深人士說文史

導語:七夕節,牛郎織女星名字由來?古人為何偏偏注意這兩顆星?對星辰崇拜,耕作需要。

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的「七夕節」,這個節日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此節源於我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的故事,也是中國本土的「情人節」。我們今天老話重彈,來詳細了解下牛郎織女愛情故事。要想了解牛郎織女故事的起源,必須先從牽牛、織女星說起,為什麼把銀河系兩大星命名為牽牛、織女星?

《史記》記載「牽牛為犧牲,其北河鼓。」又有《晉書》:「牽牛六星,天之關梁,主犧牲事。」

這裡的牽牛是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之所以用牛來命名,這是因為在古代農耕禮儀中,牛被視為是具有神秘力量的象徵物,而牛也曾被廣泛地用來做祭祀的犧牲。

牽牛(牛郎)之所以被命名星名,因為八月是犧牲之月,大多用牛來祭祀,而八月正是牽牛星出現的時候。

織女星,之所以被命名織女,織字從絲字,織女星名,很明顯與絲織品有關,也就是與蠶、桑有關,而我國養蠶治絲歷史悠久,蠶神、蠶示也是最先被崇拜的遠古神靈之一,祭蠶示的禮儀十分隆重,用三牛,或用三宰;每年向蠶神祭拜,知蠶桑之業就如同農業一樣,也是一年的重要收成。

《夏小正》記載「七月,寒蟬鳴,織女正東鄉。」《開元佔經》記載「織女,天女也,主瓜果,」《日緯書》記載「織女星主瓜果」

也就是說,在初秋七月,蟬開始鳴叫,織女星朝東的時節,先民們開始紡絲織布,八月時期就可以收穫瓜果了。當夏秋之交時,織女星,牽牛星(牛郎星)先後出現在星空,隔河相望,牛女七夕銀河會的故事便由此衍生而來。

天空中繁星點點,為何牽牛、織女星引起人們注意呢?

筆者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源於對星辰的崇拜,原始初民對天地萬物都懷有好奇和敬畏之心,他們往往對日月星辰對產生信仰與崇拜,例如我國早在殷商時期就有祀鳥星、火星等星神的記載。二是,天文學發展以後,星象對人類來說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例如航海導航,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通過觀察星象來辨認方向和季節。

《周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於天文,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知故,」《尚書·堯典》「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其次是出於對耕作的需要,根據四季的變化,來確定百姓做事的次序,而星宿的位置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的,可以根據星宿排列和方向來確定節氣的準確時間,在古代農業生產需要敬天時,通過知曉日月星辰的規律,才能順利安排農事,另外,漫天星空的點點繁星不僅昭示著歲月的流逝和四季輪迴,對於看天吃飯的古代農業來說,也標誌著節令的轉換和農時的到來。

古人出於辨認恆星,觀察記錄天象需要,將相近或相鄰的恆星看成一個整體來命名,成為星官,但對於星座和星官的命名依據,卻來自於人間的社會生活經驗。

參考文獻:《荊楚歲時記》、《史記》、《詩經》等。

相關焦點

  • 牛郎織女為何偏偏選在七夕相會?2首七夕古詩詞,不一樣的愛情
    先來說說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這兩顆星被命名為「牛郎織女」?而牛郎織女為何偏偏選在七夕相會呢?第一個原因是:七月的天空,最亮的星便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正是因為亮,所以才會引起古代先民的注意。他們想:嗯,銀河東岸的這顆亮亮的星,旁邊還有兩個小星星,像是女人拿著梭子在織布,就叫織女星吧。
  • 七夕節的由來,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源發地曾是人民銀行前身的駐地
    七夕節的由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傳統節日,節日起源於古人的時間數字與自然天象崇拜。在作為節日之初,並無紀念牛郎織女鵲橋會的含義,出於對節日的崇拜與祝福,後來的人們又創造出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故事,賦予了它美好的蘊意。「牽牛」與「織女」這兩個詞語見諸文字,是在《詩經·小雅》中的《大東》篇中:「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中的織女與牽牛僅是兩個星座的名稱,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 何為「七夕節」,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牛公牛婆日、七夕祭、雙七、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七夕節的由來,七夕節的演化、風俗,七夕節的詩文,你都知道嗎?
    今天小蝸就來聊聊七夕~~七夕節的由來七夕,原名為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
  • 七夕節的由來及習俗有哪些?
    乞巧節,顧名思義就是家裡的姑娘向織女乞求心靈手巧。乞巧的方式,不同地區各有不同。穿針引線,小物品競巧是最常見的乞巧方式。現在的七夕節已經被包裝成了「中國的情人節」,那麼七夕節是不是情人節呢?七夕節的由來又是什麼呢?下面為大家重新介紹一下七夕節的相關知識。
  •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
    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節的來歷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的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如《詩經·大東》:「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還有明代羅頎《物源》曰:「楚懷王初置七夕。」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並無後面的故事。
  • 2020年七夕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七夕節的由來及起源了解一下
    2020年七夕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七夕節的由來及起源了解一下時間:2020-08-24 12:08   來源:閩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七夕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七夕節的由來及起源了解一下 立秋匆匆過,轉眼是七月。
  •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你真的知道它的由來嗎?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不知道大家對這個節日了解多少!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難見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的姻緣。
  • 今天是2018年七夕情人節 中國七夕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七夕一直被稱作中國「情人節」。七夕的美麗傳說和人們對愛情的嚮往,促使一代一代的文人都為之潑墨作詩。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
  • 七夕將至,聊聊七夕節日的起源以及牛郎織女的傳說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流傳著許多故事傳說,其中民間四大傳說分別是天仙配、梁祝、牛郎織女與白蛇許仙,而這其中,只有牛郎織女每年都有固定的日子見面,這一天就是七夕。牛郎織女在古代時,因為傳說織女是給玉帝織五彩霞衣的女工,心靈手巧,織做出來的衣服沒有一點瑕疵,所以人們稱之「天衣無縫」,而有這門手藝的織女自然被當成了許多民間女子崇拜的對象,畢竟女紅在古代是評定一個女子的重要標準之一
  • 七夕節: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
    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 億萬星辰不及你,今天七夕,正是表達愛的契機。祝福天下有情人!
    大家應該在小時候就聽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吧,懵懂的時期不知寓為何意。長大後才發現故事的浪漫美好。實際上「牛郎織女」僅是天空中的兩枚星宿,是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取名而來的。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
  • 七夕節是一個多麼適合分手的日子呀!所以我們來聊聊七夕節 吧!
    中國古代的節日很多,其中七夕節為每年農曆7月7日,它除了叫七夕節又稱七巧節、女兒節、七娘會乞巧節、七姐節、牛公牛婆日、雙七、七夕祭、巧夕等。對於七夕節的傳說有很多,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就是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所以這個日子被中國人定義為中國的情人節。
  • 精美圖話七夕由來,名稱變化、起源發展!
    而在上古時期(指秦之前)就有七夕節之說,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佔星理論進行天象佔測。
  •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農曆七月七日
    七夕節·也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牛郎與織女農曆七月初七在鵲橋相會。
  • 七夕的由來 七夕怎麼來的
    而比較正式的情人節就是每年公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以及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我國七夕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那麼七夕是怎麼來的呢?一起來看看吧!七夕的由來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 七夕起源於什麼時候?七夕的由來及風俗
    七夕節是星星的節日,是人類的童年,古代夜裡沒有燈,看天上繁星滿天,給人一種朦朧神秘的感覺, 古人對星星心存憧憬,因而產生了許多傳說。又到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了,但你對七夕節的由來和風俗都了解嗎?細細研究下七夕的由來和風俗, 其實蠻有意思的!
  •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節由來10字20字30字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故事版本一(100字版本)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天河配的神話故事。  》》七夕的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七夕節由來10字  七夕起源於漢代,紀念織女的節日,又稱乞巧節。
  • 農曆七月七,七夕節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雙七」「香日」「星期」「巧夕」「女節」「蘭夜」「小兒節」「穿針節」等,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  七夕」這個詞語應該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因為七與期同音,還待予厚望。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七夕節的來歷由來5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