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下午茶|劉斯奮:廣東精神造就近代廣東「異軍突起」

2020-12-10 金羊網

大師下午茶|劉斯奮:廣東精神造就近代廣東「異軍突起」

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08-31

廣東的精神核心用一句話概括,即:不拘一格的務實精神,不定一尊的包容精神,不守一隅的進取精神。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李曼霞 呂心琳

圖/主辦方提供

近代廣東在中國處於什麼地位?是什麼原因讓廣東在近代「異軍突起」?8月30日,廣州文藝市民空間「大師下午茶」再辦一期,著名作家、書畫家劉斯奮做客「大師下午茶」直播間,圍繞「嶺南文化精神與近代廣東『異軍突起』」主題,與觀眾分享廣東文化的精神內涵,以及他的研究心得。

廣東地位在19世紀中葉轉變

廣東,地處五嶺之南,早在秦朝時期便有「南海郡」一稱。但因為遠離著權力中心,且相隔著崇山峻岭之故,廣東一直被視為「蠻荒之地」。

在直播中,劉斯奮提到,在中國漫長的農耕文明時代中,雖然一直有經濟重心向南遷移的現象,但一直到清代以前,廣東仍是落後於其他鄰近的省市,屬於相對後進的地區,這一點可以從當時活躍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傑出人物的籍貫得到例證。以江西為例,自宋代到明代,湧現出王安石、歐陽修、黃庭堅、朱熹、楊萬裡、宋應星、湯顯祖等一大批出生於江西的著名人物,便不難窺見其背後的經濟文化發展狀況。

廣東的地位轉變發生於19世紀中葉。在劉斯奮看來,在受到工業文明風潮和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雙重鼓蕩和夾擊之下,廣東憑藉著廣州——這個當時惟一的對外通商口岸,推動當時社會的發展和裂變。這一時期的廣東,破天荒地出現鄭觀應、黃遵憲、鄧世昌、康有為、詹天佑、梁啓超、孫中山等具有全國影響的人物。這些人物的成批湧現,無疑同樣是廣東社會發展的一個集中反映。它顯示著廣東由此「異軍突起」:從農業文明時代的後發地區,一躍而成為中國工業文明的出發點,發揮著引領時代潮流的作用。

廣東精神讓廣東「異軍突起」

廣東為何能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演「異軍突起」的角色?劉斯奮認為,這與廣東精神存在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

廣東精神產生於一定的經濟發展土壤,又反過來推動和引領著社會的變革。由於歷史因素,廣東文化是在當地百越族的土著文化、中原駐軍及移民帶來的移民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傳播而來的海外文化,三個源頭影響下「雜交」而成的。在以「中原文化」為主流文化的中國文化的大格局中,廣東文化可以說更為多樣,個性更為獨特,適應性更加頑強。也正因如此,當西方文明強勢邁進中國土地,其他地區的抵抗力量仍十分頑固的時候,廣東人憑藉其獨特的精神力量得以率先邁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廣東精神有一股雄直之氣

廣東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劉斯奮認為,首先廣東人的秉性是務實的,不迷信不盲從,善於審時度勢,隨形勢而調整。其次,廣東精神是多元和包容的,這源於廣東文化的「雜交」屬性,它天然地擁有包容性。廣東精神的第三個特點,就是敢於嘗試,積極進取。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移民心態:為了使自己和家族更好地生存和發展,不惜經常變換生活的環境和方式。

廣東的精神核心用一句話概括,即:不拘一格的務實精神,不定一尊的包容精神,不守一隅的進取精神。

此外,廣東精神中還有一股公認的雄直之氣,無論是宋末元初,還是明末清初,廣東都是把反抗民族壓迫堅持到最後的地方之一。

在歷經世事滄桑所積澱下來的廣東精神裡,其實已經較充分地蘊含著實現突破的原動力。在中國進入近代以後,積澱已久的廣東精神得以將其影響輻射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

由此而言,近代廣東的「異軍突起」是一種大勢所趨,是吹響時代變革的第一聲號角,中國由此打開了近代工業文明的新視角,而廣東憑藉自己的精神土壤得以在這場時代的狂浪中紮根生長,風雨不動。

編輯:智羊

相關焦點

  • 海南的特色下午茶,廣東遊客卻吐槽:這不就是廣東早茶的下午版?
    比如前段時間,我到海南省省會海口市旅遊時,聽朋友說起一種名叫「老爸茶」的特色美食,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這種特色美食為什麼叫「老爸茶」?因為從前海南男人都在凌晨出海打漁,中午忙完工作後,到下午閒著了,老婆們在家料理家務,男人們就約出去一起喝下午茶,而喝茶的大多是中年男子,久而久之,海南人就把他們的這種特色「下午茶」叫「老爸茶」了。
  • 太平人壽廣東分公司派送清涼下午茶,助力7·8保險宣傳
    原標題:太平人壽廣東分公司派送清涼下午茶,助力7·8保險宣傳日期:[2016-07-06] 版次:[A35] 版名:[賺錢] 字體:【大中小】 一年一度的「7·8保險公眾宣傳日」到來,太平人壽廣東分公司積極響應號召,從6月底開始進入狀態,開展了社區親子彩跑、點亮山區孩子希望等一系列的公益宣傳活動。
  • 海南,廣東遊客卻吐槽的特色下午茶:這是廣東早茶的下午版嗎?
    例如,前段時間,我去海南省省會海口市旅行時,聽到一位朋友談起一種叫「老爸茶」的特殊食物,這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為什麼這種特殊的食物叫「老爸茶」?過去,海南人過去常在之前海裡釣魚,他們中午做完工作後,有空,他們的妻子在家裡料理家務,男人們一起出去喝茶,大多數喝茶的人是中年男子,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南人們將他們的功能「茶」稱為「老爸茶」。
  • 福建工夫茶對話廣東工夫茶
    工夫茶,這三個字在2020年賺足了眼球。以福建與廣東為要的工夫茶文化受到更多人的關注。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
  • 廣東鴕鳥養殖深加工異軍突起形成產業
    廣東鴕鳥養殖深加工異軍突起形成產業     南方網訊 目前,國外一張10—15平方英尺的鴕鳥生皮售價折合人民幣2000元左右,而用鴕鳥皮搭配設計的皮鞋售價在幾萬至十幾萬日元,比牛皮鞋高出幾倍至十幾倍;用鴕鳥皮製作的包、袋、皮衣同樣名貴,因此,業內已看好這一市場前景,目前一股鴕鳥養殖和深加工的新興產業正在廣東各地興起
  • 廣東成立粵派批評·陳橋生工作室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閻晶明,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慎海雄出席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以來,廣東大力推動「粵派批評」,陣容不斷強大,範疇不斷延伸。2016年羊城晚報發起「粵派批評」大討論,「粵派批評」開宗立派呼之欲出。新成立的「粵派批評·陳橋生工作室」,以羊城晚報文藝批評團隊為班底,旨在帶動廣東文藝評論界積極發出南方聲音,提高廣東文藝的創造力影響力。
  • 廣東深圳的藍天白雲和下午茶
    此刻只想說去什麼麗江西藏深圳就有這樣的藍天白雲☁️附近有空的朋友都來坐坐喝喝下午茶廣東深圳快節奏的生活城市
  • 海南特色小吃「老爸茶」,廣東人:這不就是我們的早茶下午吃麼?
    比如,我這段時間在海南旅遊的時候,聽當地的朋友說起,一種叫「老爸茶」的美食就勾起了我極大的好奇心。為何這種特色被稱為「老爸茶」?以前海南的男人工作很忙,到了下午就閒下來了。老婆們在家做家務,男人們一起去喝茶,消磨了下午的時間。中年男子幾乎都是為了喝茶而消磨時間,於是,當地人稱之為「下午茶」或者「老爸茶」。
  • 廣東音樂與嶺南文化:雜交文化是其母體
    劉斯奮,1944年生,祖籍廣東省中山市,196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現任廣東省文聯主席,系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職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為何廣東人都愛「嘆茶」?廣東早茶文化:清晨一壺茶,不用找醫家
    熟悉廣東的人都知道,廣東人愛嘆茶。在粵語中,嘆有享受的意思,嘆茶也代表著享受品茶的時光。廣東人喜歡嘆茶到什麼程度呢?每逢暑熱天氣,消暑解渴的不是酸梅湯,而是「涼茶」,每逢重大合作商談,上的不是酒桌,而是茶室。
  • 廣東無須門票的景區異軍突起,依靠門票的景區面臨拆掉圍牆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廣東的旅遊景區可謂剃頭擔子,一頭冷,一頭熱,熱的是鄉村旅遊、旅遊小鎮這些無須門票的旅遊休閒度假體;冷的是大部分收門票的景區。走出門票經濟喊了很多年,真正轉型的商業景區有多少?而鄉村旅遊、全域旅遊、旅遊小鎮、商業中心度假、城市公園的異軍突起,門票類景區面臨拆掉圍牆的挑戰。
  • 廣東,用文化滋養你
    近日,廣東省文化旅遊廳出了《魅力廣東等你來》系列短視頻,引起了網友的關注與熱議,其中文化篇以獨特的鏡頭語言,向大眾展示了廣東源遠流長而又璀璨多姿的文化魅力。
  • 廣東人早茶為何能從早晨吃到下午?一分鐘帶你看廣東早茶吃些啥!
    廣東人早茶為何能從早晨吃到下午?一分鐘帶你看廣東早茶吃些啥!早茶是一種嶺南飲食風俗,早茶也是廣東人的另一種社交文化場所,是廣東人悠閒的生活消遣。廣東的早茶茶點不僅樣式多,而且味道精美。在廣東,有不少茶樓是24小時都可以喝茶。只要有客人在,他們都會有廚師和服務人員提供各種茶點的蒸製和送上餐桌的服務。所以,廣東很多地方的早茶,從早上喝到下午根本不算事情。只要客人有興趣,可以直喝到通宵都行。什麼時候想走再走,絕對沒有人不耐煩給臉色客人,絕不會逼客人早走。
  • 後時間,廣東人的花式「嘆下午茶」餐單裡,總有一種是你喜歡的
    午後時間,廣東人的花式「嘆下午茶」餐單裡,總有一種是你喜歡的廣東人喜歡吃到什麼程度呢,他們見面打招呼的方式就是:「你吃了嗎?」他們一天得吃很多頓的,早餐、中餐、晚餐、宵夜,還得加上一個下午茶。在不用上班的日子,或是可以忙裡偷閒的時候,本地人都喜歡到各式茶餐廳消磨時間,看看報紙,玩玩手機,聊聊天,然後叫上一份下午茶,好好地「嘆」一「嘆」。「嘆」在當地的方言裡就是享受的意思。而且下午茶的餐單豐富到你想不到,會搭配各種各樣的飲品。
  • 廣東經濟強勁,卻被很多人稱為文化沙漠,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的?
    東莞被人稱為文化沙漠到也罷了,整個廣東也被很多人認為如此。理由就是過去廣東唯GDP至上,珠三角地區太注重金錢,導致珠三角和非珠地區差距太大。一談論起珠三角就想到廠仔廠妹的印象,還有廣府區廣州、佛山、中山等這些地方的低調富人,經常以拖鞋背心的形象示人,更是讓人難以和高雅的藝術氣息掛鈎。
  • 當代廣東名家「嶺南風物百詠」詩書畫展在穗舉行
    —當代廣東名家詩書畫展」開幕,觀眾在觀看畫展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會長劉斯奮接受記者採訪本次詩書畫展策展人、著名書畫家莫各伯向記者介紹情況   中新網廣州3月19日電 (記者 莫非)由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主辦的大型「嶺南風物百詠—當代廣東名家詩書畫展
  • 梅花獎得主李仙花主演《白門柳》廣東漢劇電影再出發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 馬海燕)廣東漢劇數字電影《白門柳》即日起正式登陸全國電影院線。這是繼1965年《一袋麥種》被拍攝成電影後,時隔半個多世紀,又一部被搬上大銀幕的廣東漢劇。電影《白門柳》取材於曾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同名長篇小說。
  • 他一開口,你就想笑 南粵相聲泰鬥黃俊英做客「大師下午茶」
    黃俊英攜徒弟潘泓博同臺表演粵語相聲(主辦方供圖)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李夢鈴報導:在羊城有一個人,他一開口,你就想笑,為幾代廣東人帶來數不清的笑聲與歡樂。他就是黃俊英!9月29日下午,南粵相聲泰鬥黃俊英做客廣州文藝市民空間「大師下午茶」,與觀眾分享他從藝六十六年的演藝經歷和人生感悟。活動現場,黃俊英還與年僅十歲的徒弟潘泓博同臺表演粵語相聲《一對一》,讓現場觀眾笑不停口。
  • 梅花獎得主李仙花主演《白門柳》 廣東漢劇電影再出發
    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 馬海燕)廣東漢劇數字電影《白門柳》即日起正式登陸全國電影院線。這是繼1965年《一袋麥種》被拍攝成電影後,時隔半個多世紀,又一部被搬上大銀幕的廣東漢劇。  電影《白門柳》取材於曾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同名長篇小說。上世紀90年代末,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將這部小說搬上了舞臺。
  • 廣東工會啟動「國匠在線」
    6月20日晚上9點,廣東省總工會屬下的廣東工匠學院啟動「國匠在線」活動。大國工匠高鳳林登錄首播節目開展培訓,廣東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偉東發表講話。高鳳林首播節目主題為成長、奮鬥與創新。他希望廣東工匠學院把「國匠在線」辦好,能為廣大職工搭建起學習的平臺、交流的平臺、切磋的平臺、成長的平臺。廣東省總工會對外交流中心主任,廣東工匠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學真介紹,廣東「國匠在線」是廣東工匠學院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平臺,既是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減少疫情期間人員聚集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