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產房要注意什麼?遇到這件事,及時提醒醫生,避免二次受罪

2020-12-21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和相關連結,否則違者必究!

一位新寶寶這樣描述自己的分娩進程,「進入產房打催產針,中間經歷了見紅、破水,過了6個小時左右,孩子還不見發動,老母親超級想見到你了,小橄欖,你快點發動吧!疼我也認了……你的爸爸都用錢收買我了,我也收買你還不行嗎?都給你,快快來吧!」

進入產房要注意什麼?遇到這件事,及時提醒醫生,避免二次受罪

這是很多準媽媽經過40周左右的煎熬與期待,終於到了母子相見的時刻,這樣的見面哪有那麼你輕鬆,準媽媽要經歷疲憊、巨痛,所有的面子,所有的隱私都拋在腦後,為了準備工作做足了功課,就是為了寶寶能夠平安、健康到來。

進入產房前的準備工作

準媽媽進入產房前要準備好這些物品。

1、食物

巧克力是助產很好的食品,其體積小,發熱多,味甜可口,吸收轉化快,能夠快速提升產力。

2、水

經歷過生產的寶媽都能體會到分娩的煎熬和無奈,這個過程不亞於幹一次重體力活,準媽媽也會流失大量的汗液,準媽媽可以備些熱水,可以隨時補充水分。

3、毛巾、紙巾

準媽媽在分娩時帶上毛巾不僅可以用來擦汗,在陣痛難以忍受時還可以握在手裡或用牙咬住。分娩時會流出大量血液,還有羊水,容易弄髒身體,就需要使用衛生紙把身體上的髒物擦乾淨。

4、包被

這個不必說了,寶寶與你見面後,Ta賴以生存的宮腔環境從此就成為過去式了,在把寶寶清理乾淨後,為避免寶寶著涼,及時用包被包裹起來。

進入產房後的注意事項

1、第二產程

整個生產過程中,要注意與醫生及時溝通和配合。醫生、助產士準備好後,就會進入正式分娩階段,這也是非常關鍵的第二產程,準媽媽要把精力集中於產道,把下顎收緊,盯著自己的肚臍,儘可能把雙膝分開,身體不要後仰。把腳底穩穩地踩在腳踏之上,用腳後跟發力。雙手緊緊抓住產床兩側的把手,類似划船的動作,向自己的方向使勁。而準媽媽的背部不要離開產床,緊緊貼住產床,方便發力。處於子宮收縮中止時期,馬上通過哈氣的方法進行換氣,接著深呼吸,等宮縮到來時再往下用力,這裡要配合醫生的指導,直至寶寶成功娩出。第二產程才算正式結束。

2、避免用力

準媽媽出現分娩徵兆前期有感到疼痛和宮縮,需要儘可能休息,陣痛持續時間的較長,後面還會一波接著一波,越來越頻繁。即便疼痛的感覺讓你無法忍受,忍不住想大聲喊叫、吵鬧、暴力,也不要過分浪費體能,注意保存實力。

3、分娩呼吸

分娩時那種疼痛、痛苦,可能令產婦一生都難以忘懷,此時,不要用牙咬住嘴唇,腿要全部打開,嘗試用鼻腔,嘴巴呼氣,吸長氣,屏長氣,背部緊貼床面,頭部胎起。宮縮停頓時,不可回氣過快,避免讓正處於下降的胎頭再次回縮。

4、側切提醒

若生產順不是那麼順利,醫生會視情況進行會陰側切,胎兒過大的情況,如果還能勉強生下來,可能會使用產鉗,真空吸盤等。採取會陰切開的準媽媽,注意與醫生溝通,最好使用可被機體吸收的線進行縫合,這種線的價格可能要比普通的線要稍貴,但會為你省去很多麻煩,無需去醫院再進行拆線增加痛苦。如果是在家坐月子,這期間外出去醫院拆線多有不便。

M熊LU:

我生孩子的時候就是順產痛的死去活來的,到後面也是生不下來,怎麼使勁也生不下來,整個人都虛脫了,醫生看不行就給我施行了會陰側切,當時沒覺得什麼後來孩子生下之後縫的時候給我痛的不行,因為不打麻藥就那麼生生的縫我也挺過來了,當時確實很痛苦,但是孩子生下來就好了,現在看著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我能陪著他一起長大我就覺得很幸福,因為這是我的孩子,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

討論話題:你生孩子時,側切了嗎?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給大家。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本平臺提供的科普信息僅供參考,並不作為疾病診療依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孕育健康問題,或喜歡我們的育兒知識,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你的關注,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圖片來源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進入產房後,醫生最忌諱產婦做的7件事,想要分娩順利,可要注意
    當然,在進入產房後,影響產婦分娩的因素很多,比如說身體素質、個人狀態、醫生和產婦的配合等等,都有可能對分娩的難易程度,產生影響。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進入產房後,醫生最忌諱產婦做的7件事,希望即將臨盆的孕媽媽們,提前做好準備,以防再犯,給分娩增加難度,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進產房後,有3件「尷尬事」孕婦要經歷,尤其第三件事讓孕媽臉紅
    但是,文秀對產房中發生的事閉口不提,這成了她內心的秘密,想想就臉紅,也很難說出口。其實,很多孕媽在生產時都會遇到類似的尷尬,讓人發囧,卻不得不接受。畢竟,進了產房,所有的事情都要聽醫護人員的安排,不是孕媽想改變就能有所改變的。等生了孩子後,就會離開醫院,如此一想,孕媽也就會釋然了。
  • 一旦進產房,孕媽會經歷這三件害羞的事,建議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一旦進產房,孕媽會經歷這三件害羞的事,建議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很多人在懷上寶寶之後,每天都生活得非常小心,生怕磕著、碰著,傷到孩子。每一位母親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地生出來。一旦進產房,孕媽會經歷這三件害羞的事,建議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一.醫生可能是男的都說醫生不分男女,各種科別的醫生也沒有性別限制,所以產房裡有男的醫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應該有不少人在生孩子的時候碰到的不是女醫生。有些孕媽媽倒是很不在意,當時恐怕是已經疼得很嚴重了,哪裡還有意識去分辨醫生是男還是女。
  • 進了產房就逃不掉這些「尷尬事」,如果運氣好,說不定可以避免它
    尷尬主要是因為進了產房之後,孕媽媽們不僅要把自己「暴露」在醫生面前,而且自己生孩子的形象也可能是這麼久以來最「狼狽」的一次了。進了產房就逃不掉的這些「尷尬事」1、 備皮不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其實都是需要備皮的。備皮是手術用語,簡單來說,它就是給產婦們「刮毛」的過程,包括腋下、腹部以及私密部位的。
  • 一旦進產房,孕媽會經歷這三件害羞的事,建議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一旦進產房,孕媽會經歷這三件害羞的事,建議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很多人在懷上寶寶之後,每天都生活得非常小心,生怕磕著、碰著,傷到孩子。每一位母親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地生出來。一旦進產房,孕媽會經歷這三件害羞的事,建議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一.醫生可能是男的都說醫生不分男女,各種科別的醫生也沒有性別限制,所以產房裡有男的醫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應該有不少人在生孩子的時候碰到的不是女醫生。有些孕媽媽倒是很不在意,當時恐怕是已經疼得很嚴重了,哪裡還有意識去分辨醫生是男還是女。
  • 既然老公不能進產房陪產,那就一定讓他做好兩件事了
    而我之所以對他印象深刻並不是他的內疚,而是他在產房外面的行為讓我感動。在後臺聽過太多寶媽抱怨老公出產房後,只顧孩子不顧大人的事情了。而這位奶爸卻一反常態,兒子出生後,沒有隨著自己和老婆的家人去看望孩子,反而一個人孤零零的在產房門口等著護士將媳婦推出來。而她老婆也很搞笑,出來就問他「怎麼你一個人在這兒待著呢?孩子呢?」
  • 進產房什麼東西都不能帶?產科醫生:不一定,帶這幾樣就很實用
    在電視劇中人們總會看到當產婦進入到手術室時,一般都不會攜帶什麼東西,甚至有些醫生都拒絕丈夫進入,所以很多孕媽都很好奇,進產房的時候真的什麼東西都不能帶嗎?其實不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應該準備齊全才好,產科醫生表示下面的這幾樣還是非常實用的,建議孕媽一定要準備充分,否則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
  • 生孩子時,為什麼會感覺產房「冷」?醫生不說,孕媽要知道
    大家都知道,十月懷胎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產婦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挺著大肚子不方便地行動。而分娩對於產婦來說則更加艱辛,用老一輩人的話來說就是半條腿跨到了鬼門關。對於許多產婦來說,分娩的時候總覺得產房裡面的溫度要低於外面的溫度,甚至還會被冷到直打哆嗦。
  • 臨近產期三樣東西要準備,孕媽進產房前切記拿上,少帶一樣都受罪
    有些事情的確屬於不可控的範圍,但在可控範圍內把該做的事做好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比如,在臨產前準備好要用到的物品,省得到了生產當天一家人手忙腳亂,不說其他,心理上也能圖個安慰。臨近產期,細心丈夫為孕媽準備物品一應俱全,醫生:嫁對了人前不久到醫院看望一個朋友,陪著她在樓道溜達的功夫,看到一間病房門口,丈夫正扶著剛剛生完寶寶不久的妻子慢慢向前走著。途中可能是遇到了接生的大夫,幾個人交談起來。
  • 為什麼生娃時產房總是「冷颼颼」?醫生不會說,但孕媽們要知道
    靜靜突然聊起了她在產房的經歷,她說自己當時突然發作,孩子爸爸加班來不及趕過來,自己渾渾噩噩的就被推進了產房。進了產房之後,不知道是由於緊張還是什麼,就感覺渾身發冷,因為要生孩子,下身光溜溜的更感覺涼氣直往身上鑽。本想求助醫生和護士,但他們的態度雖談不上不好,但也算不上親切……就這樣把孩子給生了下來。
  • 並不是,醫生提醒:3件事要注意
    導語:現在許多年輕人都有婚前性行為,這也主要源於人們思想上越來越開放,而婚前性行為也代表著雙方彼此可能要及時避孕,而如今最常見的避孕方式則是避孕藥和保險套,不過女性服用避孕藥後也會對身體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傷害,因此在選擇避孕時,建議大家使用保險套。
  • 順產產房裡的尷尬事,脫光都不算什麼,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
    產房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既有迎接新生命的歡喜,也有讓不少寶媽不願提起的痛苦回憶。不少寶媽要承受著十級之痛,還遇到了很多「尷尬事」。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吧?1.脫光光進入產房躺在產床上,助產士讓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脫光衣服。不管你是多麼光鮮亮麗的明星還是平凡的普通人,進了產房哪有什麼「尊貴」而言,在醫生眼裡都是一樣。你就老老實實脫了褲子躺在那裡。不過那時候只想著趕緊生完,哪裡顧得上那麼多!
  • 分娩時,產婦會遇到這3件尷尬事,最後一件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分娩時,產婦會遇到這3件尷尬事,最後一件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分娩時,產婦會遇到這3件尷尬事,最後一件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分娩時,產婦會遇到這3件尷尬事,最後一件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 第一次進產房,有哪些事要注意?助產士:別當這四類孕婦就好
    產婦緊張,助產士的工作同樣不好做,對他們來說,不會生不要緊,他們最怕遇到不聽指揮的這幾種產婦,希望你可別踩雷。產婦吐槽接生大夫,不料自己才是被嫌棄的一方被推進產房後,鑫鑫第一印象就是「冷」。產房裡溫度冷,接觸到的器械冷,醫護人員更是冷著一張臉。
  • 進產房後,孕媽多做這幾件事,有利於加速開指!
    有媽媽諮詢說,在生產時,總是聽到人喊開幾指開幾指,而且只有在開10指之後才能進產房?開9指就不行嗎?在生產的時候,人們常說的「開幾指」其實是指準媽的子宮頸開口,十指也就是10釐米,因為一根手指的寬度大概是一釐米,而開十指就是子宮頸全開,有些產婦子宮頸雖然已全開,但是胎頭仍然很高,還需要過一段時間才可以生,此時進產房並沒有幫助。
  • 選誰「陪產」很重要,4類家屬不適合進產房,容易分散產婦注意力
    近幾年很多醫院都允許家屬進產房陪產,這讓原本在產房中獨自「奮戰」的產婦,不再像以前那麼孤單。身邊大多數人會選擇讓丈夫陪產,這多半是聽大家說丈夫陪產才能知道自己的辛苦。可是很多情況下,丈夫不一定是陪產的第一人選,分娩過程中什麼都有可能發生,所以選對人很重要。4類家屬不適合進產房原本讓家屬進產房陪產的目的是為了給產婦加油鼓勁,讓她更有安全感,但選錯了人反而會增加麻煩,惹得產婦擔心。
  • 孕婦生完孩子後,為什麼要在產房待兩個小時?這個地方要注意了!
    對於很多女孩來說,生孩子是生活中避免不了的一個磨難,但是經常聽到有人說在生完孩子之後不能離開產房,而是要在裡面待兩個小時,這是真的嗎,為什麼產婦要在裡面待著兩個小時呢?
  • 分娩前,這五個「產房暗語」孕媽要知道,尤其是第一個避免誤會
    但是分娩前,這五個"產房暗語"孕媽要知道,尤其是第一個避免誤會! 實際上是醫生在孕媽順產的前期,會讓女性回家自己備皮,就是剃光陰毛,避免影響胎兒出生。但是有的女性不懂,到了分娩的時候,醫生會幫忙操作,只是難免會有些尷尬! 2、開十指 到了分娩的時候,醫生會時不時的來做檢查,看看孕婦開到幾指了。一般來說,開十指就可以進產房分娩了。
  • 生產冷知識:孕媽從進入產房到生產結束,醫生都在忙什麼?
    說起產房裡的那點事,沒經歷過的孕媽不曉得,經歷過的寶媽記不清,只知道醫護人員忙前忙後,但具體在忙些什麼,大家說不出個一二三。其實孕媽被推進產房後,醫護人員相當忙碌,除了接生,他們還需要做這些事!1、判斷生產徵兆醫護人員在接生這方面很有經驗,可以通過孕媽身體上的各種徵兆,確認孕媽的狀態,一旦確認即將生產,就會進行下一步操作。
  • 進了產房後,可能只有孕婦才知道的6件尷尬事,一般人很難想像到
    然而在這期間除了痛苦以外,或許還有很多尷尬的事情,只有真正進到產房了以後或許才能知道。特別是在選擇順產這種分娩方式時,女性遇到的尷尬,可能她們自己在生產之前也沒有料想過。但其實認真說起來也沒什麼尷尬的,母愛的偉大不容褻瀆,只不過有的媽媽心裡的坎比較難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