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單車現在幾乎是一家獨大的局面,來看看摩拜的發展歷程
2016年4月, 摩拜單車在上海上線,在APP上實名註冊,並繳納299元保障金,即可租用。
2016年10月19日,摩拜推出輕騎版「mobike lite」,該車重量17公斤,,每輛單車造價1000元以下,費用降低為每半小時0.5元。
2017年2月28日,招商銀行、摩拜單車聯合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在押金監管服務合作基礎上,雙方還將在資金結算、綠色金融、信用卡積分、零售客戶資源共享以及物理網點停車服務等方面深入合作
2017年3月8日,海口交警工會聯合摩拜單車,在世紀公園舉行了「綠色出行 共享文明」騎行活動,獻禮「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參加共享單車騎行活動的有海口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以及海口市文明交通志願者共100人。
2017年3月13日,北青網報導,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被北京工商海澱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摩拜單車回應稱,公司搬遷後正在進行工商變更,該問題不會對業務造成實質性影響
2017年3月21日,摩拜單車宣布在新加坡投入運營。
2017年3月29日,摩拜單車接入微信錢包九宮格。
2017年4月6日,摩拜單車進駐枝江成全國首個引進共享單車縣市,枝江市與摩拜單車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市領導劉豐雷、丁慶榮、黃芳帥、黃丹梅、劉青出席籤約儀式。
2017年4月12日,摩拜單車發起成立城市出行開放研究院,同時發布《共享單車與城市發展白皮書》 ;當日,摩拜單車正式發布行業大數據人工智慧平臺——「魔方」 。
2017年4月28日,摩拜單車正式進入仙桃。仙桃市成為首個引進摩拜單車的副地級城市。
2017年4月28日,摩拜單車公布了一份「成績單」,3月29日全面接入微信以來,摩拜單車4月份活躍用戶量環比增速超過200%,過去一個月摩拜單車新增2400萬註冊用戶,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2017年6月9日,摩拜單車進入河北省辛集市,6月15日下午,摩拜單車在辛集市皮都國際酒店舉行「讓自行車回歸城市」辛集開城發布會,標誌著摩拜單車將正式進入辛集市。副市長張立明出席發布會並講話,會後帶領自願騎行隊伍繞行皮革城一周試騎單車。
2017年6月13日,摩拜單車宣布登陸英國曼徹斯特,並同步進入毗鄰曼徹斯特的索爾福德,最初將會投放1000輛自行車。
摩拜致力於解決國人最後幾公裡,與環城遊行。
在擁擠的大城市中,現代化建設的腳步不斷加快,道路擁堵問題持續加重,機動性汽車投入量持續升高。
汽車的危害包括:
一、尾氣
1、有毒,吸入肺部直接對人類健康有害。
2、汙染空氣,形成酸雨,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的危害。可使兒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增加,同時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還可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使森林和其他植物葉子枯黃、病蟲害加重,最終造成大面積死亡。
3、含重金屬鉛,,容易引起貧血,損害神經系統。特別對幼兒大腦損害要比成人大得多,從娃娃器開始毒害。
二、汽車燃料
1、汽柴油,A煉油過程是石油化工行業,汙染特別大,就不用多說了,B加油站周邊,就是個一個重大危險源,誰願意呆在他旁邊。
2、電池:A電磁需要充電,電的能源大多來自煤,發電過程汙染巨大。B,電池本身處理麻煩,廢舊電池對土壤的汙染非常大,所以所謂推廣新能源汽車其實只是在行駛過程中看不到,把汙染轉移而已,並沒有消除。
三,行駛過程對人類生命的直接危害
1、交通事故,直接剝奪人類生命。
2、養懶,使人缺乏運動,身體素質逐漸下降,使人逐步退化。
自行車恰巧正好針對汽車的危害,沒有燃料的使用和尾氣的排放,綠色健康,還能鍛鍊身體素質。
但是同樣作為公共汽車,為什麼摩拜會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
1、共享單車和滴滴打車的模式都不一樣,如何能比較呢?
2、滴滴只提供一個平臺,讓私人帶車加入平臺,滴滴不負責車的維護和安全。單純提供一個中間平臺就可以抽成,穩賺不賠的盈利模式。
3、共享單車的模式完全不一樣啊,要提供一個共享平臺,要投入大量自行車,還要投入大量人力資源成本負責自行車的維護和安全。而社會上大部分人的素養還是不高,有共享的東西,慢慢就變成私有物了。在安全技術手段不完善的現在,投入多少自行車,都會被龐大的人口基數給侵吞掉。(例如:開學時候大學門口整排的共享單車好壯觀吧,不用到一學期結束,全校的小黃車就屈指可數了。而附近中學門口居然可以20~30元一輛就在叫賣共享單車。)
4、雖然共享單車拿到了第一輪網絡融資,共享單車又便宜,可以不斷燒錢往裡面投入,但是共享單車每次1元、2元的打賞,還沒等一輛車的成本回收呢,就被龐大的私利人群給侵吞了(我就不用給出具體數字了,其實自己簡單統計下,就知道這是個虧本生意。),這個私利侵吞的無底洞造成共享單車很難達到一定的規模效應。沒有規模效應,就無法盈利。這樣不穩定的的盈利模式就是一個無底洞,別說一輪融資燒錢,就算再多幾輪融資,多少錢也不夠往無底洞裡投入啊。
5、所以個人認為共享單車就是少數熱血青年的理想國,理想國在美麗,終究會被龐大的普通人群給同化掉,終有回歸現實的一天。錢花完了,夢醒了。理想國也就結束了。雖然我也想像魯迅一樣吶喊,救救孩子吧。但是社會的傳承不可能被理想國給割裂開。也許我們的孩子可以實現理想國吧。
摩拜剛剛發布之時,殺死摩拜的現象時有發生,比如塗毀二維碼、丟進水溝垃圾箱、惡意破壞,強制撬鎖,直接搬進私人空間。
再看看摩拜的創始人,履歷如同憑空之間跳出的人物一般,並不是什麼運營界的大佬,也不是科技公司的總裁,而已一個借著高利貸創業的記者。
胡瑋煒1982年出生於浙江東陽,2004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每日經濟新聞》經濟部做汽車記者,後來又北上去了《新京報》,極客公園做科技報導。在汽車記者行業,一幹就是10年,月薪從最初的3000塊出頭,漲到了小2萬。但和搞汽車的人相比,那家簡直就是小錢,活的很沒有尊嚴。
一怒之下,辭職創業,也幹起了汽車科技媒體Geekcar,還得到了前老闆極客公園CEO張鵬的支持。但老闆只是她允許幹老本行,畢竟混了這麼多年,至少能活下去。可誰知道,創業沒多久,一次和未來汽車CEO李斌的偶遇,也就是文章開始的啟蒙故事,徹底的改變了胡瑋煒創業路線,做起了共享自行車。
摩拜單車在各個城市組成的「電子圍欄」,圈出了分散在各地的營業圈,在營業圈之中,享受各式各樣的當地活動,並且徒步的時間減到最小,索羅大量的個人信息,在這個小一千的摩拜單車身上,經濟模式分三部。
第一步,押金299,收回自行車成本。
第二步,拉攏投資人與商戶資金,投放其中大量紅包反饋,擴張宣傳模式,以遊街等類似行為打出產品廣告,顧客因新穎的共享模式與時尚外形,以資金回流模式,收取第一波充值金額10元。
第三步,外圍投資擠壓競爭者的市場份額,共享的車剛剛上市,被一致好評,如今經過大量投放,曾經的「治堵神器」如今變成制堵神器「,有關部分一定會限制共享單車的投放,在大量投放之下的摩拜單車已經佔領先機,各大城市中市場份額接近飽和。
簡而言之,摩拜再資金的擴張,壓縮,回流,搶佔市場之間做的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