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品味茶文化》水系列介紹的是鎮江中泠泉,它被唐代品泉家劉伯芻稱為」天下第一「,最為特別的地方,古時中泠泉的泉眼是在長江的水底,取水非常不容易,也就顯得格外珍貴了,下面細細道來。
中泠泉,又名中零泉、南零水,中濡水,意為大江中心一股冰涼的泉水。它位於江蘇鎮江市金山以西的石彈山下,屬於由地下水沿石灰巖裂縫上湧而成的上升泉。據《金山志》載:「中泠泉,在金山以西,石彈山下,當波濤最險處。」史載,古時,中泠泉處於長江江心波濤洶湧的漩渦中,要汲中泠泉,頗不容易,只能選擇在「子午二辰」,即半夜和正午時,用有銅丸、壺身和壺蓋組成的水葫蘆系在繩子上,沉入江心,當正好深入到泉水窟中,用繩子拉開壺蓋,方可取得真正中泠泉。「若淺深先後,少不如法,即非中泠正味」。
由於中泠泉水,甘甜清冽,品泉品泉試茗尤佳。為此,據唐代張又新《煎茶水記》載,中泠泉被唐代品泉家劉伯芻評為「天下第一」,故而,歷史上有「天下第一泉」之稱。為此,歷代文人學士,慕名前去汲泉試茗,據宋代《太平廣記》載,唐代宰相李德裕就曾派人到金山汲中泠泉水煮茶。
另據《煮茶記》載,唐代宗(公元761-765年)時,御史李季卿路過揚州,赴浙江湖州任刺史時,正巧遇到逗留在揚州大明寺的陸羽,便邀請同船一起走,當船抵鎮江附近揚州驛時,御史對用揚子江南零水沏茶早有所聞,又深知陸羽精於茶事,諳通茶藝,於是,笑對陸羽道:「陸君善於茶,蓋天下聞名矣!況揚子南零水又殊絕,今者二妙千載一遇,何曠之乎?」於是,命軍士駕舟去江心取泉水。泉水取來後,陸羽嘗了一下此水「,便說:」江則江矣!非南零者,擬臨岸之水。「軍士隨即分辨道:」怎敢虛假?「陸羽一聲不響,將一半的水倒掉,再嘗後,才點頭說,這才是江心的南零之水,軍士聽聞後大驚,不敢再有隱瞞,說出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因江面風急浪大,取水上岸時,瓶水晃出近半,只好用岸邊江水加滿充數,不料被陸羽識破。這一記載,似乎有些玄虛,但陸羽廣品天下宜茶水品,對品泉有豐富經驗和獨到見解,確是千真萬確的。
由於中泠泉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它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以致贏得了上至帝王將相下達平民百姓的仰慕。南宋詩人陸遊在品評中泠泉水後,留下了」銅瓶愁汲中濡水,不見茶山九十翁「的感慨!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抗金兵時,紮營鎮江,在多次汲中泠泉水試茗後,也寫道:」揚子江心第一泉,南金來北鑄文淵。男兒斬卻樓蘭首,閒品《茶經》拜羽仙「的詩句。到了明清時,金山已成為旅遊勝地,金山上有寺院,最著名的是金山寺,民間流傳的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人們在這裡,不但可以遠眺大江東去的景色,還可以汲泉品茗,親口嘗一下」天下第一泉「的滋味。
金山原是長江中一個小島,中泠泉也只是在枯水季時,當江水退潮後才有可能露出泉眼。歷盡千年滄桑,到了清朝同治年間的時候,長江主幹道開始向北移動,金山才與南岸相連。所以,如今的中泠泉已成為長江南岸金山公園旁的一處茶文化景觀。在池邊的石欄上,刻有」天下第一泉「五個大字,乃是清代鎮江知府、著名書法家王仁堪所題。池旁的」鑑亭「,則是歷代愛茶、衝茶、寫茶的文人學士品泉試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