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茶文化,茶聖口中第一泉,廬山谷簾泉!

2020-12-21 傳時老王

在《品味茶文化,找尋井泉的歷史遺蹟,北京玉泉之水!》中講到了乾隆御賜的天下第一泉,北京玉泉之水,今天來講一下茶聖口中的天下第一泉水,廬山谷簾泉。

谷簾泉位於漢陽峰西側,是江西廬山的最高點,在廬山三大峽谷之一康王谷底,它是廬山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康王谷位於廬山中西部,是條7公裡的狹窄山谷,溪流清澈見底,似陶淵明著的《桃花源記》中「武陵人」緣溪行的清溪。康王谷距離陶淵明故裡僅5公裡多,據說陶淵明晚年在這裡過著苦澀而寧靜的生活。

康王谷口在星子觀口,由此進入,看見山巒重迭,水流盤曲,順著小溪往前走,在松林掩映中,行走約5公裡後,豁然開朗,峽谷中有村舍,有茂密的竹林,一片春天美好的景色映入眼帘,田間有男女在耕作勞動,仿佛進入到陶淵明構想的桃源境界。康王谷中那條溪水就來自谷簾泉。谷簾泉被枕石崖所阻,湍怒噴湧,散落繽紛,似玉簾懸在空中,懸注有170多米。

谷簾泉水因廬山山體多由沙石組成,加之當地植被繁茂,而水通過植被,再沿巖石節理向下滲透, 最後經過巖層裂縫匯成一泓碧泉,從山澗噴湧而出,傾洩入谷,所以,水質特優。古人稱谷簾泉有八大特點,即清、冷、香、洌、柔、甘、淨、不噎人。但谷簾泉的出名,還得歸功於唐代茶聖」陸羽。陸羽為了深究茶事, 遍訪名山大川,強調茶與水的關係,提出煎茶用水有好壞之分,得出各地名山大川之水最宜品茶,是」廬山康王谷水,第一」。於是谷簾水又有「天下第一泉」之稱。

為此,歷代文人墨客紛紛在這裡品水題字。像唐代文學家張又新,宋代名士王安石、秦少遊、白玉蟾、朱熹、陳舜愈等都在此品過谷簾泉水後,留下了華章佳句。朱熹在《康王谷水簾》一詩中詠道:「採薪爨絕品,渝茗澆窮愁,敬謝古陸子,何年復來遊?」唐代文學家張又新在《謝廬山僧寄谷簾水》詩中稱」消渴茂陵客,甘涼廬阜泉。瀉從千仞石,寄逐九江船。竹櫃新茶出,銅鐺活火煎。......迢遞康王谷,塵埃陸羽篇。何當結茅屋,長在水簾前。「宋代王禹偁品過谷簾泉水後,在他《谷簾泉序》中寫道:「其味不敗,取茶煮之,浮雲蔽雪之狀,與井泉絕殊。」

景美、水優,茶更香,廬山雲霧茶, 在生長過程中受到雲霧滋潤,其芽葉肥壯, 葉質嫩軟,白毫顯露,濃鬱清香。都說杭州有雙絕「龍井茶葉虎跑泉」,那廬山的「雲霧茶葉谷簾泉」,也是珠璧之美。而在2000年4月,在這裡召開了「無下第一泉新世紀國際茶會」,來自國內外茶文化界名流,濟濟一堂,在論茶 品水的同時,還立下一碑,以示後人。

在這裡水有了它新的生命,它是一種生活、思想、文化的狀態,是中國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和而不同的中國文化思想。盡情關注《品味茶文化》系列,謝謝!

相關焦點

  • 品味茶文化,蒲松齡口中第一泉,濟南趵突泉!
    大家好,我是傳時老王,上期《品味茶文化》水系列中講的是廬山谷簾泉,今天來講講,蒲松齡口中第一泉的濟南趵突泉。趵突泉、大明湖和千佛山被稱作濟南三絕,作為三絕之一的趵突泉,又名檻泉,也叫瀑流泉,它在濟南城區的趵突泉公園內,是濟南七十二泉中的第一泉,它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先了解一下它名字的來源,北宋年間著名的史學、散文和政治家曾鞏,在出任齊州知州時,在他寫的《齊州二堂記》的書中記載,形容此泉是「泉水瀑流,跳躍如趵突」,因而得名「趵突泉」。
  • 看到天下第六泉的老照片,想查哪是第一泉,結果凌亂了
    自一而十,分別是:江西廬山谷簾泉;江蘇無錫惠山石泉;湖北浠水蘭溪石上水;江西上饒陸羽泉;江蘇揚州大明寺泉;江西廬山招隱泉;安徽蚌埠白乳泉;江西南昌洪崖瀑布泉;鄂豫交界桐柏山北麓淮水源頭;安徽合肥龍池水。
  • 廬山旅遊攻略,帶你一睹三疊泉的雄偉壯觀,領略谷簾泉瀑布的神韻
    廬山旅遊攻略,帶你一睹三疊泉的雄偉壯觀,領略谷簾泉瀑布的神韻如果是去到廬山玩耍的時候,那三疊泉瀑布與谷簾泉瀑布,便是不可不去,個人認為:沒有去過這兩個景點的朋友,可以說是不算到過廬山。而咋們的谷簾泉瀑布,就在廬山溫泉向西行約五公裡,經廬山環山公路進入廬山的大峽谷「康王谷」。據史料記載,這裡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原型。在桃花盛開的季節,來到康王谷桃花源,在觀賞桃源瀑布的同時,還能看到桃花源阡陌縱橫、落英繽紛的田園風光,感受大自然帶給你心曠神怡的美好享受。
  •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茶文化鼻祖茶聖陸羽雕像
    說起茶,就不得不提那位偉大的「茶聖」陸羽,因為如果沒有他對茶的執著,沒有他所著的《茶經》,或許就沒有今天的茶文化了。茶聖雕塑,鑄銅雕塑,名人雕像陸羽是一個棄嬰,《唐國史補》、《新唐書》和《唐才子傳》裡,對此都毫不隱諱。
  • 中華茶文化大師,終身鑽研茶道,不羨榮華鍾情山水的一代茶聖陸羽
    在國風美少年的第一期中,國風召集人鞠婧禕同公司的師妹snh48的宋昕冉表演了一曲後現代民謠《採茶記》,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茶文化的內涵博大精深,儼然成為了中華民族禮儀和精神的代表性特徵,《茶經》三卷作為歷史上第一部茶葉著作,它的作者陸羽也是中華茶文化的著名代表人物。
  • 湖州:世界茶文化發祥地之一,茶聖在此地,寫下著作《茶經》
    浙江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茶聖陸羽也是在這個城市寫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 世界第一部茶文化著作《茶經》的出現,更是凸顯了茶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和文化中的趨勢,茶聖陸羽將茶從飲品升級成文化,讓我們國家悠久的茶葉歷史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文化。
  • 香港青少年情系福建茶文化 夜聚「茶聖」陸羽像下談心(組圖)
    香港青少年情系福建茶文化 夜聚「茶聖」陸羽像下談心(組圖)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5年04月08日18:57 夜晚,志趣相投的兩地同齡人三五成群地聚在「茶聖」陸羽的石像下品茗談心,年輕人之間的交流其樂融融。 4月2日-7日,第四屆「香港青少年中國茶文化交流團」在漳浦縣盤陀鎮漳州科技學院落下帷幕。本次茶文化交流主要分為採茶體驗、泡茶技藝、茶文化知識、拓展活動、中國茶藝表演、兩岸學生交流及各種茶事活動等環節。由漳州科技學院安排茶學院教師進行授課,該院茶學專業同學與香港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 造就世界一等好茶 | 茶聖居的茶好在哪?這就告訴你…
    茶聖居的茶葉以最安全的品質、最出色的口感,徵服著全國各地的茶友。所謂自然農法,就是指茶聖居運用現代化技術管理茶園,早在2011年6月,茶聖居在此茶園導入無藥栽培技術,此技術為臺灣政府所持有,屬於國家級保密技術類別。
  • 走進生態茶園,品味4700多年的茶文化|海濱浮來青研學營
    4700多年的茶文化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制茶、飲茶的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並利用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漢族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於文化學範疇。
  • 唐代好不容易出了個茶聖,為何卻說宋代才是茶文化的鼎盛時代?
    陸羽是有超前意識的人,也難怪有茶聖美譽。在寫完《茶經》之後陸羽也沒閒著,他推遲掉朝廷的邀請,決定做個「雲遊僧人」,親自去推廣茶文化,他希望憑藉自己的努力讓茶道遠播。確實陸羽做到了,他成功在唐代掀起了飲茶熱潮,使得唐代茶文化變得十分燦爛。
  • 品味茶文化,天下第五泉,揚州大明寺泉!
    本期《品味茶文化》水系列介紹的是揚州大明寺泉,位於江蘇揚州市大明寺西花園內。大明寺,是唐代鑑真大師居住和講學的地方,它始建於南朝大名年間(公元457-464年),因而取名大明寺。唐代宗時,茶聖陸羽在揚州大明寺居住,與湖州刺史李季卿品評鎮江中泠泉時,對天下宜茶泉水作了評定,列揚州大明寺泉為天下「第十二」。據唐代張又新的《煎茶水記》載,差不多與陸羽同時代的品泉家劉伯芻,認為天下最宜煎茶的水品有七個,列「揚州大明寺水,第五」。從此,揚州大明寺泉,便有「天下第五泉」之美稱。在大明寺山門兩側,分別書有:「淮東第一觀」和「天下第五泉」兩行大字。
  • 茶文化:清雅茶文化,砥礪前行中
    茶與茶文化的起源發展茶樹的原產地位於中國,所以我們可以自豪的說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民間飲茶的興起最早始於西漢時期,到了唐代,茶葉便成了市場上的暢銷商品之一,它的興起,對唐朝的經濟發展可謂是起到了極其明顯的作用。
  • 尋找茶聖足跡,一定要來此地
    第一次聽說茶聖陸羽的名字,便是周杰倫那首《爺爺泡的茶》裡面的一句「爺爺泡的茶/有一種味道叫做家/陸羽泡的茶/像幅潑墨的山水畫……「《茶經》的作者陸羽,生於唐代的他編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開啟了一個屬於茶的時代,也書寫了一段茶文化傳奇。相傳陸羽為避安史之亂隱居徑山,「羽著茶經,品其名次,以為甘冽清香,堪於中泠惠泉競爽」,於是這口泉水,被譽為「天下第三泉」,也就是這裡的陸羽泉。愛喝茶的茶友可以來此處品味一下深厚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