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世界茶文化發祥地之一,茶聖在此地,寫下著作《茶經》

2020-12-26 騰訊網

浙江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茶聖陸羽也是在這個城市寫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

最開始上古到秦漢時期,飲茶都是以藥用為目的。三國時期,東吳地區是茶傳播的主要地區,但是茶葉一般只供給上層階級。

直到唐朝時期,茶葉才逐漸轉移到浙江和江蘇,而湖州成了中國東部的茶都,成為特供朝廷的地方,也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隨著茶的普及,飲茶之風也越刮越大,文人中逐漸出現了」茶道「這個詞。我們現在經常聽到日本使用茶道,其實在唐朝時期,唐朝著名的詩僧就曾經在茶詩《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提到了茶道,這可比日本要早了800多年。

陸羽的《茶經》

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它特殊的口感,加上芳香的氣息,每次在喝茶的時候總能感受到這背後流露出的淡泊禪意。從最初人們並不飲茶,到逐漸愛上飲茶,茶變成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飲品。

世界第一部茶文化著作《茶經》的出現,更是凸顯了茶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和文化中的趨勢,茶聖陸羽將茶從飲品升級成文化,讓我們國家悠久的茶葉歷史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文化。

陸羽是唐朝復州人,他從小就參與採茶和煮茶等活動,所以他屬於從小培養起來的對茶的濃厚興趣。在他20多歲時,他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並開始閉關創作《茶經》。

他一生嗜茶,對茶道有著自己獨特的解讀,在創作《茶經》的過程中,他遊歷了30多個州,不斷地給書中充實素材,把自己對茶及茶文化的理解都寫進了這本書中。陸羽曾經與很多名僧往來,所以對茶的研究的深度自然與別人不同。

《茶經》一共分為三卷十篇,「一之源」介紹茶的起源,形狀,名稱等;「二之具」介紹採茶制茶的工具;「三之造」介紹茶的種類和採制方法。「四之器」介紹我們烹煮茶所用的器皿;「五之煮」記錄我們煮茶的方法;「六之飲」呈現了不同地方飲茶的習慣以及風俗;「七之事」為讀者總結了很多和茶道相關的典故以及茶葉中的特殊藥效;「八之出」為讀者介紹的是茶葉的產地以及如何辨別茶葉的好壞;,「九之略」是茶道中的內容,陸羽希望不管條件如何改變,都不能只拘泥於一種形式;「十之圖」則是用形象的圖像為讀者展示從採茶到加工,品茶的全過程,讓閱讀《茶經》的人可以形象的感受品茶的整個過程。

《茶經》是古代最完整的一部茶書,即使放到現代,也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唐朝是文化的鼎盛時期,而茶文化一直都是中國人非常喜歡的傳統文化。

陸羽在湖州創作這部《茶經》的時候,心境的穩定以及對茶充分的了解,讓他的創作不拘泥於書本,而是大膽的走出去感受不同地方的不同茶文化,然後融合之後,寫成了這部《茶經》,它將普通的茶事升級為了文化和藝術,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湖州的「陸羽古道」

說起茶馬古道,你應該不陌生,它是我國歷史上進行茶馬貿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線,它稱為促進中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渠道。而其實在浙江湖州,還有一條不被那麼多人知道的陸羽古道。它位於湖州妙西鎮的妙山村,這是一條古老的古道,霞幕山滿山茶園。

我們剛才提到的《茶經》,就是陸羽在此地完成的。他被後人稱為茶聖,在他20多歲的時候,他就來到了第二故鄉——浙江湖州。

去到湖州的」陸羽古道「,就好像追隨陸羽的腳步,尋求著茶聖陸羽走過的茶徑。它始於霞幕山水庫,沿著山底蜿蜒的古道,聽著流水潺潺,滿眼綠色的場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怎一個愜字了得。

陸羽古道是陸羽曾經在湖州居住生活的地方,有著非常高的歷史人文價值,如果你對《茶經》或者對茶聖感興趣,可以考慮去陸羽古道感受一下那裡的環境和心境。

不過因為它並沒有被大規模的商業旅遊開發,所以很多措施都還比較天然,這裡還有湖州的高山」霞幕山「,這條在山裡的陸羽古道,手機信號並不好,所以能夠讓你專注在這裡的美景,而不會過度的被外界打擾。

雖然它是中國十大古道之一,但是它並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或者標識,就是一個無商業化的地點。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不太經人為修飾的地方,因為可以能夠最大程度上還原,陸羽當時在這裡創作《茶經》的心境和感悟。

總結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茶即是飲品,也是生活,即是文化,也是態度。如果你喜歡品茶,不妨找個機會去翻翻茶聖陸羽的《茶經》,感受下唐代茶葉的發展,了解不同地方的飲茶風俗。

如果你對《茶經》背後創作的背景有興趣,不妨來到魅力的湖州感受下當地的陸羽古道,去茶園看看茶的製作過程,去湖州的陸羽古道尋一尋曾經茶聖的足跡,品一品茶,享受片刻的寧靜。

你喜歡喝什麼茶?為什麼喜歡喝茶?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

我是每周讀三本書的San蝶,關注早安讀書,了解更多文化小知識。

相關焦點

  • 「茶聖」陸羽創作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學著作《茶經》
    說到茶,就不能不說「茶聖」陸羽。陸羽傾其一生寫出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對茶的分類、採摘、製作、器具以及歷史等進行了統籌的闡述,對後世茶文化發展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宋代茶文化探訪之路」的第三站,採訪團一行來到浙江湖州,品讀《茶經》,探訪遺蹟,緬懷「茶聖」陸羽。
  • 【宋代茶文化探訪之路】品讀《茶經》:顧渚山緬懷茶聖陸羽
    宋代的貢茶除北苑貢茶外還有許多種,湖州長興顧渚山紫筍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唐代的貢茶基地,顧渚貢茶院在宋代官焙得以保留。同時,作為陸羽《茶經》的誕生地,湖州在中國茶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陸羽《茶經》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宋代乃至以後的茶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 中國茶文化集大成之作《茶經》蘊含什麼樣傳統文化思想?
    中國茶文化集大成之作《茶經》蘊含什麼樣傳統文化思想?《茶經》為唐朝茶學家陸羽所著。陸羽(733—804),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幼年託身佛寺,自幼好學用功,學問淵博,詩文亦佳,為人清高,淡泊功名。760年為避安史之亂,而隱居浙江苕溪(今湖州)。
  • 中華茶文化大師,終身鑽研茶道,不羨榮華鍾情山水的一代茶聖陸羽
    在國風美少年的第一期中,國風召集人鞠婧禕同公司的師妹snh48的宋昕冉表演了一曲後現代民謠《採茶記》,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茶文化的內涵博大精深,儼然成為了中華民族禮儀和精神的代表性特徵,《茶經》三卷作為歷史上第一部茶葉著作,它的作者陸羽也是中華茶文化的著名代表人物。
  • 《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對茶文化的發展,作出傑出貢獻
    陸羽生於茶鄉,長時間與茶打交道,掌握煎茶的技藝,與皎然等眾多茶人頗有往來,他具備了寫作荼葉著作的經驗和理論知識。他深入產茶地,考察茶葉生產,逢山採茶,遇泉品水,煎茶論道,經過潛心研究,最終在780年完成了《茶經》的寫作。
  • 茶文化發祥地芳香玫瑰園,顧渚山泉水滋養月季香
    中國是茶文化的發祥地,前陣,新聞報導說,發現了世界最古老的茶葉。以前發現的世界最古茶葉是北宋時期的,這次報導說,發現了其2100年前的,出土於漢景帝墓。不管是紅茶、日本茶還是中國茶,都是用茶樹科植物的茶樹葉和莖作成,其差異只是加工工藝不同。
  •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茶文化鼻祖茶聖陸羽雕像
    說起茶,就不得不提那位偉大的「茶聖」陸羽,因為如果沒有他對茶的執著,沒有他所著的《茶經》,或許就沒有今天的茶文化了。茶聖陸羽塑像,石雕人物,名人雕像精通於釋儒之學的陸羽,並無心於仕途,而是長年隱居湖州杼山妙喜寺,「隱心不隱跡」,一方面結交達官顯貴和方外高人,一方面收集整理鑽研茶藝之術,在妙喜寺主持詩僧皎然的幫助下
  • 唐代好不容易出了個茶聖,為何卻說宋代才是茶文化的鼎盛時代?
    陸羽茶經部分陸羽喜歡茶,喜歡山川大河,他用十來年時間去實地考察三十二個州,走遍名山大川,只為寫出最真實的《茶經》。隱居於苕溪(今浙江湖州)的陸羽先是花5年時間完成初稿,後又花5年時間增補修訂才完成定稿。
  • 號稱茶葉百科全書的《茶經》,為何漏了鼎鼎大名的普洱茶?
    就連周杰倫也在歌中唱到:陸羽泡的茶,像幅潑墨的山水畫,唐朝千年的風沙,現在還在刮……要說茶文化現在為何會成為中國國粹,這件事我們還得感謝陸羽。世界的茶學,來源於中國,而中國的茶學,正來源於陸羽。陸羽所著之《茶經》,涵蓋有關茶的一切,凡茶事種種,事無巨細,皆有記載。
  • 樂至|茶聖陸羽的茶時代.
    陸羽(733年-804年),字鴻漸,漢族,復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人,唐代著名的茶學專家,被譽為「茶仙、茶聖」。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 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對中國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 尋找茶聖足跡,一定要來此地
    第一次聽說茶聖陸羽的名字,便是周杰倫那首《爺爺泡的茶》裡面的一句「爺爺泡的茶/有一種味道叫做家/陸羽泡的茶/像幅潑墨的山水畫……「《茶經》的作者陸羽,生於唐代的他編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開啟了一個屬於茶的時代,也書寫了一段茶文化傳奇。相傳陸羽為避安史之亂隱居徑山,「羽著茶經,品其名次,以為甘冽清香,堪於中泠惠泉競爽」,於是這口泉水,被譽為「天下第三泉」,也就是這裡的陸羽泉。愛喝茶的茶友可以來此處品味一下深厚的茶文化。
  • 茶聖「陸羽」不得不說的秘密,日本茶道的創立竟然是因為他?
    古代有詩聖,畫聖,但是你知道茶聖嗎?茶文化同樣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瑰寶,茶文化的興起和發展與茶聖陸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茶聖陸羽,字鴻展,號陵子,它是如今湖北的天門人,他編著了我國茶文化史上著名的《茶經》,他本人精通茶葉,茶藝,茶道。
  • 中國茶文化鼻祖《茶經》:教你真正看透茶文化,感悟人生如茶真諦
    中國茶文化鼻祖《茶經》:教你真正看透茶文化,感悟人生如茶真諦作為茶文化的源頭,似乎每個中國人都對茶有著不解之緣。但是喝茶容易,懂茶難。怎樣挑選地道好茶,何謂茶道、茶藝,什麼樣的茶具才是最合適的,關於茶文化都有哪些知識……了解一些茶的知識,無論是品茶還是作為談資,都大有裨益。
  • 茶葉中的《百科全書》——《茶經》
    我國的飲茶史十分悠久,古代人的智慧在茶文化上體現到了極致,各種衝泡的講究,茶技的複雜,茶具的精美,都能體現我國的茶文化,而其中著作,也有不少,最為著名的就是《茶經》。說起《茶經》,就必然要談到陸羽。陸羽享有茶神、茶聖的盛名,就是靠這一本《茶經》。至今學界仍無法破譯這一文化史現象:在陸羽之前,中國的各種典籍均無茶的記載,而陸羽卻石破天驚撰寫出了一部《茶經》,最今人感到不可思的是,這部《茶經》雖是開山之作,其水平之高與包容之廣,卻是直到今界上仍無後起之作可與之比擬。《茶經》成書於唐代。
  • 茶經為什麼沒有記載普洱茶
    如此古老的一個產茶大省,其產茶情況,飲茶習俗,1200多年前茶聖陸羽寫的《茶經》中卻一點也沒有提到,這是為什麼,原因在那裡?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輯錄了自上古神農氏到唐代中葉數千年間有關茶事的記錄,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我國古代茶的發展演變,尤具史料價值。陸羽為何不到雲南來看看,他若到雲南一定能看到鳳慶香竹箐那棵五人合抱的嘉木,他的《茶經》上一定會有"南詔嘉木五人合抱。"
  • 作者是茶聖陸羽的好友哦
    「一飲滌昏寐,再飲清我神,三飲便得道」《三飲歌》作者茶僧皎然和尚與茶聖陸羽的交情吳斌在陸羽成為「茶聖在大唐帝國飽受安史之亂的艱難時期,歷史在茶文化這一領域卻表現得相當溫情,讓這位「茶道之祖」與「茶聖」陸羽在如此之大的茫茫時空中產生交集,並相識、相知、相惜。在陸羽20多歲,皎然30多歲的時候,他們在湖州相遇,由於他們均對茶愛得痴迷,因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並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後。
  • 中國第一本茶道著作——《茶經》
    ,《本草》之說相承已久,唐代陸羽《茶經》中已引用,但神農氏生存年代過於縹緲,恐難以確考,惟「服藥不飲茶」之習俗仍保存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華陽國志》記載武王克商之後,巴蜀之地進貢「茶蜜」, 「園有芳蒻、香茗」,而《晏子春秋》記載晏子日常食用「茗菜」,則一向被視為早期食用茶葉的記錄, 但具體的食用方法不詳。
  • 什麼是中國的茶文化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茶聖」陸羽陸羽,名疾,字鴻漸、季疵,號桑薴翁、竟陵子,唐代復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門),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 湘西文史|陸羽《茶經》裡「中國茶文化名山」無射山,或在湘西保靖...
    這次活動隆重推出中國茶文化名山無射山品牌,將為擴大黃金茶影響產生重大作用。圖片來源網絡。陸羽(733年-804年),編纂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被譽為茶聖。《茶經》採用了唐李泰 (620年-652年)《坤元錄》說法:「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裡無射山,雲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於山上,山多茶樹。」
  • 我想去湖州
    湖州在哪裡?估計大家看第一眼時也有點懵。原諒我的孤陋寡聞,之前對湖州真沒有什麼特別印象,直到查看了相關資料,才發現原來湖州是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好地方。湖州文化氛圍濃厚,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建制始於戰國,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如莫幹山、南潯古鎮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也是近代湖商的發源地。湖州也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