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文史|陸羽《茶經》裡「中國茶文化名山」無射山,或在湘西保靖...

2020-12-19 紅網

文/曾湘軍

「無射仙山 國茶無雙」——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保靖黃金寨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揭牌儀式暨葫蘆鎮國茶村苗年活動將於2020年12月19日在保靖堂朗村舉行,為「神秘湘西過大年」文化旅遊預熱。這次活動隆重推出中國茶文化名山無射山品牌,將為擴大黃金茶影響產生重大作用。

圖片來源網絡。

陸羽(733年-804年),編纂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被譽為茶聖。《茶經》採用了唐李泰 (620年-652年)《坤元錄》說法:「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裡無射山,雲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於山上,山多茶樹。」這是把茶和歌舞關聯在一起的最早的一條記載,可以認為,無射山,是我國茶文化表演藝術源頭之山。

《明一統志》卷65辰州府「無時山」條雲:「山多茶樹,鄉俗當吉慶之時,親族聚會歌午於此。」 可能到明代無射山改稱無時山,或者為無射山的誤寫。

無射山在哪裡?2011年,湖南省組建《尋找無射山》課題組經過4年的尋找,結合史料、地理、歷史、風俗、文化等推斷,認為是與瀘溪、古丈交界沅陵田坳這個地方。2016年4月20日,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聯合授予沅陵「中國茶文化名山——沅陵無射山」匾額。

但沅陵在漵浦正北方向。唐代一裡比現在距離短,據說唐代以唐太宗李世民的雙步(左右腳各邁一步)為尺寸標準,叫作步,並規定三百步為一裡,一裡合今天454.2米。那麼,350裡應是現在159公裡左右的路程。《坤元錄》與《茶經》均載無射山在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裡。據《大清一統志》:漵浦縣"北至沅陵縣界一百八十裡」,與三百五十裡相差甚遠,方位與裡程均說明無射山不在沅陵。

《清一統志》載:"無時山,在瀘溪縣西一百四十裡,明統志此山多茶樹,鄉俗當吉慶之時,親族歌舞聚酺於此。"瀘溪縣,「在府南一百十裡,東西距一百八十裡,南北距二百四十裡,東至沅陵縣界六十裡,西至乾州防界一百二十裡。"乾州廳,今吉首市,而呂洞山又位于吉首以西二十裡。呂洞山正好處於漵浦縣西北方,今天呂洞山與漵浦縣高速公路裡程180公裡,與《茶經》三百五十裡相差無幾。方位與裡程均說明無射山或無時山在保靖呂洞山。

無射,是古代十二律呂之一,以音律配月份,屬於九月之律。而呂洞山之呂,古代樂律名,古樂分十二律,陰陽各六,六陰皆稱呂,其四為大呂。"《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說明呂洞山是一座飄揚仙樂之山,與無射山有密切聯繫。

保靖呂洞山為黃金茶原產地,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具有「四高四絕」 的特質:四高,即茶葉內胺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葉綠素含量高。四絕,就是茶葉的香氣濃鬱、湯色翠綠、入口清爽、回味甘醇,是養胃、養顏、養生的佳品。還是苗疆腹地,民族風情濃鬱。挑蔥會是湘西保靖縣呂洞山地區苗族的情人節,每到這一天,苗族青年男女都要到翁柏坡挑蔥討蔥,以歌覓友,以蔥傳情。還有敬茶仙姑的傳統。

因此,《茶經》《坤元錄》裡的無射山就在保靖呂洞山,「雲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於山上,山多茶樹」有可能是關於保靖呂洞山區挑蔥會活動的記載。

相關焦點

  • 神秘湘西過大年,保靖國茶萬人「鬧」苗年
    「阿妹站在寨門口,手捧一碗攔門酒,貴客你若進寨來,先喝一碗攔門酒,喝下這碗是朋友,不喝你就莫想走……」12月1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葫蘆鎮國茶村在一曲醉人的《苗家攔門酒》歌聲裡,迎來了苗家人最隆重的節日——
  • 為什麼解讀陸羽《茶經》,因為「山」就在那裡
    陸羽《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茶學專著,不僅為我們總結了自古至唐時的茶葉生產以及茶文化的流傳,而且致力於為茶正名,助茶行世。一千多年過去了,茶葉已進入了千家萬戶,茶文化也異彩紛呈,但陸羽《茶經》依然是一座山,矗立在哪兒,吸引著愛茶人去解讀它,去尋求茶真味,去探索茶之道。
  • 「湘農薈大直播」帶你走進湘西苗寨 邂逅保靖黃金茶
    紅網時刻4月13日訊 (記者 王嫣 向婉)「保靖黃金茶,是大自然給予人類舌尖上的恩賜。」清明剛過,陽光明媚,氣溫上升,在湘西保靖縣葫蘆鎮國茶村的茶園裡,遍地茶樹都冒出了綠綠的新芽,茶農們正忙碌新一年的春芽採摘上市。
  • 【宋代茶文化探訪之路】品讀《茶經》:顧渚山緬懷茶聖陸羽
    同時,作為陸羽《茶經》的誕生地,湖州在中國茶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陸羽《茶經》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宋代乃至以後的茶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部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把茶文化提升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是中國茶文化形成的標誌,是茶文化大行其道的「助推器」。
  • 湘西文史|湘西土司彭翼南怒沉秦淮名妓王翠翹
    明嘉靖年間湘西土司彭翼南面對同為秦淮名妓的王翠翹不為所動,並將其怒沉江底,體現了湘西男兒愛憎分明、深明大義的本色,令人拍手稱快。永順土司彭翼南墓。(圖片來源網絡)彭翼南(1536-1567),明嘉靖年間湘西永順宣慰司宣慰,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徐海、汪直大舉進犯東南沿海,明軍一觸即潰,於是尚書張經請調湘西土兵和廣西狼兵赴援。
  • 茶道與茶文化解析:《陸羽茶經》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此書是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劃時代的茶學專著,精闢的農學著作,闡述茶文化的書。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推動了漢族茶文化的發展。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族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
  • 陸羽《茶經》全文 茶經書院
    茶經(中國茶道奠基人陸羽所著茶學專著)《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此書是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劃時代的茶學專著,精闢的農學著作,闡述茶文化的書。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推動了漢族茶文化的發展。
  • 「茶聖」陸羽創作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學著作《茶經》
    說到茶,就不能不說「茶聖」陸羽。陸羽傾其一生寫出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對茶的分類、採摘、製作、器具以及歷史等進行了統籌的闡述,對後世茶文化發展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宋代茶文化探訪之路」的第三站,採訪團一行來到浙江湖州,品讀《茶經》,探訪遺蹟,緬懷「茶聖」陸羽。
  • 神秘湘西,夢裡家園
    湘西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是湖南少數民族集聚地。給世人的感覺是神秘又有強烈的吸引力!我很榮信出生在湘西這塊地大物博的土地上。我的家鄉在永順,是湘西8縣裡面積最大的縣城,也是土家族的發源地之一。老司城是古代土司的王朝集聚地,現已被評為世界文化遺址。永順有很豐富的旅遊資源:芙蓉鎮一座掛在懸崖上的小鎮,小溪世界5A級森林公園,天然氧吧,西鳳村唯一一座還保持著原始木房居住的村莊,不二門國家5A級旅遊公園,塔臥紅色革命根據地.......
  • 湘西一日,留我心中
    我想,孩子們為何偏偏在書屋裡解題塗鴉,而不是去其他的地方?也許,這個小小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採訪探究,或可找到鄉村孩子與學校、家庭教育更深層次的關聯。下午:西門街的老人此次暑期實踐,我們需要和保靖當地文史工作者對接,以期調研更專業更順利。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陳家駒老先生。
  • 包郵預售 :《茶之基本——陸羽茶經啟示》
    編輯推薦要點一、知名茶文化學者周重林,以《茶經》為原點,重述中國茶之基本 。陸羽《茶經》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後世茶書的開源之作。知名茶文化學者、熱銷40萬冊的《茶葉戰爭》作者周重林潛心鑽研15年,詳細參考古今40多種版本,帶來原汁原味的《茶經》讀本,直達《茶經》思想內核,一本讀懂中國茶文化。
  • 湖州:世界茶文化發祥地之一,茶聖在此地,寫下著作《茶經》
    浙江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茶聖陸羽也是在這個城市寫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 直到唐朝時期,茶葉才逐漸轉移到浙江和江蘇,而湖州成了中國東部的茶都,成為特供朝廷的地方,也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 跨越千裡,「橙」意十足——莎蔓莉莎助力湘西保靖脫貧攻堅戰
    當地的橘農們笑逐顏開,正忙著採摘果園裡的新鮮臍橙——他們剛剛接到了一份價值20萬元的臍橙訂單,購買者是來自山東濟南的莎蔓莉莎美容集團。跨越千裡的「橙」意眾所周知,湖南湘西是精準扶貧的首倡之地,也是濟南市對口幫扶的脫貧攻堅對象。
  • 累了,就去湘西!
    >據了解,湘西州聯合亞文星空傳媒共同打造「累了,就去湘西」主題地鐵專列,14列專列於8月7日起陸續登陸長沙地鐵1、2號線,助力湘西文旅產業發展。 第四站 神秘湘西·茶都保靖 千年郡縣、文運保靖
  • 湘西保靖比耳鎮聘鄉鎮「首席品牌官」 代言酉酉橙、本順竹編
    紅網時刻6月23日訊(記者 何超)近日,湘西保靖縣比耳鎮頒給湖南省地質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劉漢洪頒發了「湖南保靖比耳藝術小鎮及酉酉橙、本順竹編首席品牌官」的證書。比耳鎮黨委書記何春林表示,劉漢洪是旅遊策劃界的資深專家,他作為省委脫貧攻堅幹部考察工作組組長,近段時間在保靖開展脫貧攻堅幹部考察工作,對全縣總體品牌特別是比耳藝術小鎮特色品牌建設有了較為全面深入的了解,且願意為該縣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品牌助力,故聘請他擔任「首席品牌官」。
  • 【禪藝茶道】陸羽《茶經》要點
    有人認為《茶經》完成於公元 780 年,如果陸羽出生於 733 年,則是 47 歲。 根據《茶經》的豐富內容和凝練的文字來看,似非青年時期所能勝任。也有人認為《茶經》成書於 764 年,根據陸羽傳「上元初,更隱苕溪, 閉門著書」,上元年號只有兩年,上元初當指 760 年,是說開始動筆撰寫,未必在當年就可以完成。
  • 中國茶文化集大成之作《茶經》蘊含什麼樣傳統文化思想?
    中國茶文化集大成之作《茶經》蘊含什麼樣傳統文化思想?《茶經》為唐朝茶學家陸羽所著。陸羽(733—804),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幼年託身佛寺,自幼好學用功,學問淵博,詩文亦佳,為人清高,淡泊功名。760年為避安史之亂,而隱居浙江苕溪(今湖州)。
  • 《陸羽茶經誦讀》出版,感受《茶經》音韻之美.
    前言 陸羽的《茶經》是一個茶者的必讀經典,本書融會了儒釋道三家思想的精華,是第一部茶文化百科全書,同時也是茶道美學的集中展現。言茶者莫精於羽,其文亦樸,雅有古意,中國唐代煮茶法、宋代點茶法、明清泡茶法均以陸羽《茶經》為根本,全書共七千多字,文字優美,言近而指遠,值得習茶之人反覆閱讀。
  • 中國茶文化鼻祖《茶經》:教你真正看透茶文化,感悟人生如茶真諦
    中國茶文化鼻祖《茶經》:教你真正看透茶文化,感悟人生如茶真諦作為茶文化的源頭,似乎每個中國人都對茶有著不解之緣。但是喝茶容易,懂茶難。怎樣挑選地道好茶,何謂茶道、茶藝,什麼樣的茶具才是最合適的,關於茶文化都有哪些知識……了解一些茶的知識,無論是品茶還是作為談資,都大有裨益。
  • 湘西是哪裡?我不服,湘西人頂起!
    湘西人請看!今天,小編在搜索欄裡輸入「湘西是」三個字,結果滿屏的「湘西是哪裡」、「湘西是哪個省」、「湘西是哪個市」、「湘西是不是真的」、「湘西是哪個民族」…… 湘西文體明星就更多了 有一個中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湖南高腔山歌之王何繼光 有中國第一個站到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的宋祖英 有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