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湘軍
「無射仙山 國茶無雙」——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保靖黃金寨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揭牌儀式暨葫蘆鎮國茶村苗年活動將於2020年12月19日在保靖堂朗村舉行,為「神秘湘西過大年」文化旅遊預熱。這次活動隆重推出中國茶文化名山無射山品牌,將為擴大黃金茶影響產生重大作用。
圖片來源網絡。
陸羽(733年-804年),編纂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被譽為茶聖。《茶經》採用了唐李泰 (620年-652年)《坤元錄》說法:「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裡無射山,雲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於山上,山多茶樹。」這是把茶和歌舞關聯在一起的最早的一條記載,可以認為,無射山,是我國茶文化表演藝術源頭之山。
《明一統志》卷65辰州府「無時山」條雲:「山多茶樹,鄉俗當吉慶之時,親族聚會歌午於此。」 可能到明代無射山改稱無時山,或者為無射山的誤寫。
無射山在哪裡?2011年,湖南省組建《尋找無射山》課題組經過4年的尋找,結合史料、地理、歷史、風俗、文化等推斷,認為是與瀘溪、古丈交界沅陵田坳這個地方。2016年4月20日,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聯合授予沅陵「中國茶文化名山——沅陵無射山」匾額。
但沅陵在漵浦正北方向。唐代一裡比現在距離短,據說唐代以唐太宗李世民的雙步(左右腳各邁一步)為尺寸標準,叫作步,並規定三百步為一裡,一裡合今天454.2米。那麼,350裡應是現在159公裡左右的路程。《坤元錄》與《茶經》均載無射山在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裡。據《大清一統志》:漵浦縣"北至沅陵縣界一百八十裡」,與三百五十裡相差甚遠,方位與裡程均說明無射山不在沅陵。
《清一統志》載:"無時山,在瀘溪縣西一百四十裡,明統志此山多茶樹,鄉俗當吉慶之時,親族歌舞聚酺於此。"瀘溪縣,「在府南一百十裡,東西距一百八十裡,南北距二百四十裡,東至沅陵縣界六十裡,西至乾州防界一百二十裡。"乾州廳,今吉首市,而呂洞山又位于吉首以西二十裡。呂洞山正好處於漵浦縣西北方,今天呂洞山與漵浦縣高速公路裡程180公裡,與《茶經》三百五十裡相差無幾。方位與裡程均說明無射山或無時山在保靖呂洞山。
無射,是古代十二律呂之一,以音律配月份,屬於九月之律。而呂洞山之呂,古代樂律名,古樂分十二律,陰陽各六,六陰皆稱呂,其四為大呂。"《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說明呂洞山是一座飄揚仙樂之山,與無射山有密切聯繫。
保靖呂洞山為黃金茶原產地,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具有「四高四絕」 的特質:四高,即茶葉內胺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葉綠素含量高。四絕,就是茶葉的香氣濃鬱、湯色翠綠、入口清爽、回味甘醇,是養胃、養顏、養生的佳品。還是苗疆腹地,民族風情濃鬱。挑蔥會是湘西保靖縣呂洞山地區苗族的情人節,每到這一天,苗族青年男女都要到翁柏坡挑蔥討蔥,以歌覓友,以蔥傳情。還有敬茶仙姑的傳統。
因此,《茶經》《坤元錄》裡的無射山就在保靖呂洞山,「雲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於山上,山多茶樹」有可能是關於保靖呂洞山區挑蔥會活動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