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航空網訊:今年9月8日,是東航江蘇公司安全飛行22周年的日子。而對於我來說,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這是我客艙經理號位放單後的第一次帶組飛行。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今年9月8日,是東航江蘇公司安全飛行22周年的日子。而對於我來說,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這是我客艙經理號位放單後的第一次帶組飛行。
隨著公司的不斷壯大發展,在今年6月份,公司開通了公司發展史上最長的一條航線——南京直飛洛杉磯航線,同時也迎來了第一架寬體客機A330。
而我,一位飛行了19年的乘務長,曾經有乘務員告訴我:「姐,跟你飛航班我們特別安心,因為航班上沒有你搞不定的事情。」能夠得到同事們的認可,讓我倍感欣慰。原以為,我的乘務生涯會像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繼續下去。然而,寬體飛機A330的到來,讓我看到了自己職業規劃上的新目標和新追求——客艙經理。
在今年4月,我報名參加了股份公司組織的客艙經理培訓。7天的集訓不僅強度大,壓力更大。首日培訓就要進行理論機考,而在培訓的最後一天,更是要進行「論客艙經理在航班中現場管理」的PPT講演,這些對於離開學校畢業已久的我而言,無疑都是不小的挑戰。
常言道,「機會是留給那些準備好的人的。」既然當初自己決定要晉升客艙經理,現在就要努力學習,迎接挑戰。終於,在經過培訓中心的層層考核和公司的公開競聘,在今年8月,我正式被聘為「客艙經理」,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
自受聘以來,一直心心念念地期待著自己「客艙經理」號位的第一次帶班。然而,當看到排班表上真的顯示出9月7-8日MU5487/2855的航班計劃時,在開心之餘,我居然有些緊張……
航班前一天,我將制服上「乘務長」的姓名牌取下,換上嶄新的「客艙經理」的姓名牌。這一取一換間,便讓我體會到崗位的變化意味著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一些。我將之前的培訓筆記翻出,再次複習A330的各項業務知識,其實早已爛熟於心卻還是不放心地想要多看幾遍生怕有疏漏;接著又在腦子裡一遍又一遍的過程序,細到把每一次的內話內容都事先想好。
9月7日,來到準備室,我向每一位組員問好。給組員們一個好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就像我們也要給旅客一個很好的第一印象是一樣的,這就是所謂的「首輪效應」。
我按照前一天排演好的內容和組員們召開航前準備會,不時的在細節處提醒組員,並強調組員之間要做好相互溝通和配合,整個準備會在輕鬆的氣氛中順利進行,最後我和組員們彼此打氣「加油!」、「飛行順利!」。
登機後,我第一時間與飛行機組進行自我介紹,並召集所有組員與機長進行了聯合準備。準備結束後,機長見我有些緊張便鼓勵我說:「很榮幸能夠見證你的一次帶班,放輕鬆,讓我看看你們江蘇公司客艙經理的風採。」機長輕鬆的話語讓我很受用,在接下來的航班相處中,機長也將他的飛行經歷和經驗講述給我聽,也讓我學到很多筆記本上沒有的東西。
隨後,我帶領組員有條不紊地進行了客艙設備和應急設備的檢查,清點餐食機供品等,「5分鐘後boarding」機長用PA通知大家,我讓組員們再次整理一下自己的儀容儀表,而我自己也走進洗手間,整理頭髮絲巾和妝容,看著鏡子中自己身上的金色姓名牌,對自己說「新崗位,新挑戰,加油!」然後對著自己露出一個自信的笑容。
「您好,歡迎登機!」旅客們陸續登機完畢,我按照程序進行艙門操作,致禮,播放安全須知,起飛前安全檢查,一套程序下來,早前的緊張早已不知去向,自己已經全身心的融入到新的客艙環境中。
平飛後,乘務組按照服務程序為旅客提供餐飲服務,並及時為有需要的旅客添加冷熱飲。在航班中,我主動與區域乘務長進行溝通,了解服務進程和旅客情況,並在巡艙的過程中,與旅客進行簡單的交談,詢問他們今天的乘機感受,旅客們都表示乘務組在安全工作方面很嚴謹,會主動制止空中使用手機的旅客,在服務方面很貼心,有位旅客暈機比較嚴重,乘務員不僅主動提供紙巾礦泉水等,還會與旅客聊天轉移該旅客的注意力,還能主動將客艙過道上的垃圾及時撿起,很專業。得到旅客如此高的評價,讓我作為客艙經理更加自信。落地後,我進行航後講評,感謝組員的默契配合,同時也指出了他們的不足,就在這時機長說:「今天飛行很愉快,一點看不出你是第一次擔任客艙經理,期待下次的合作。」
航班結束,在回家的路上,我回想著客艙中的點點滴滴,想著在公司安全飛行22周年之際,我也經歷了職業生涯的又一次破繭成蝶。客艙經理是比乘務長更專業的航班管理者,如今的航班管理更多的是風險管理,客艙經理就是航班中的風險評估者,對旅客投訴的訴求要評估,對顛簸會造成的影響要評估,對長時間延誤旅客的狀態要評估,對突發情況的發展要評估等等,只有在平時注意積累,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終成就一件大事,成就客艙經理。
寬體飛機,客艙經理,我準備好了:歡迎您再次乘坐東航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