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臨,新一波旅遊熱興起,而每到旅遊旺季,遊客對旅行社與導遊的投訴就會多起來。綜合最近一段時間的投訴,主要集中在出境遊中強制性的自費項目和購物點安排過多,旅遊點成了陪襯,來去匆匆。之所以這樣,深究起來都是低價惹的禍。
經濟團低價團性質不同
目前旅遊市場的低價有兩種,一種是合理低價,一種是離譜低價。
合理低價建築在航空、酒店、組團社(當地組織出遊的旅行社)、地接社(異地負責接待的旅行社)共同讓利的基礎上,各方都有利或微利。如目前的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美等遊線,這種低價就是人們通常所稱的「經濟團」。「經濟團」沒有強制性的自費項目、沒有沒完沒了的購物點;吃,四菜一湯,飯管飽;住,房子儘管舊,還是三星級;遊,行程安排緊,遊點還可以,也就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遊點一到,到此一照。這樣的「經濟團」,無特別事件發生,一般沒有投訴。
離譜低價就是零團費和負團費,旅行社沒有利潤空間,或者起賣的團費連本都不保。如此低價團,自然有「貓膩」,投訴不可避免。
離譜低價始於出境遊,先是泰國遊,後擴散到整個東南亞遊,如港泰澳六日遊,開價只有2000多元;價格最低時,純港遊、澳門加珠海,開價才800多元,讓人想破腦袋也不明白,難道旅行社貼錢請遊客玩?出境遊愈演愈烈的低價風,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國內遊,而由此產生的問題,旅行社叫苦喊冤,遊客怨氣衝天。
零團費負團費各有奧秘
俗話說千做萬做蝕本生意不做,現在市場上開出的旅遊價格,旅行社不但無利,大多都要貼錢。可令人奇怪的是,這種貼錢的買賣卻到處都有旅行社在做。為什麼?當然其中必有奧秘!
所謂零團費,遊客所付的費用僅是一張來回折扣機票加酒店的費用,更低時,只是一張來回折扣機票費;負團費更厲害,地接社為能拉到客源,吸引組團社送團,不但不要組團社支付合理費用(遊客在當地的開銷,地接社的利潤),還掏出一筆錢給組團社。那麼,遊客在當地吃住遊的開銷怎麼辦?旅行社的利潤從哪裡來?據本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名旅行社出境部經理稱:奧秘就是靠遊程中的自費遊玩項目和購物一點點賺回來。
在東南亞大多數地方,自費項目都帶有強制性,如你出遊前或到了當地聲明不參加自費項目,就要加收800至1000元。你拒絕付費,出遊之前,組團社就不收你這個遊客;出遊之後,當地導遊會不安排你的房間,在遊玩時也會把你甩掉。至於購物,就比較難強制,只要遊客咬緊牙關、捂牢口袋,神仙也奈何不了。但你須有心理準備:看導遊難看的臉色,聽導遊難聽的話。
離團費人頭費事出無奈
日前,本市有位記者參加某旅行社組織的港澳遊,到了香港後提出自由活動,並且不想去澳門,帶團的導遊說要收離團費。此記者非常奇怪:「沒吃沒遊,不問你討退團費已經夠意思,反倒要加收離團費,豈有此理!」其實她不知道,她離團意味著不參加自費項目,不去購物點。沒有自費項目和購物「支撐」,她的住宿費誰來埋單?旅行社的利潤又從哪來?
本市有家旅行社推出澳門送珠海的遊線,600多元,遊客以為佔了大便宜;內行人才知道,送你一天珠海遊,是旅行社為了賺回些團費和微利。在珠海,旅行社安排了多家購物點等候你。不信,你試試說:「我不要送『珠海』,就參加澳門一地遊。」看看旅行社同意不同意?!
最近接到遊客投訴,他與妻子參加本市一家旅行社新馬泰遊,一路發生了許多不愉快的事。先是泰國的導遊「逼」他們參加自費項目,後是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導遊「誘」他們進購物店,每到一地,少則三家多則四家,無非都是些手錶、珠寶、工藝品、土特產,觀光成了購物之旅。這樣的投訴,記者在媒體上也看到不少導遊被曝光。
平心而論,導遊這樣做大多數是迫不得已。因為導遊繳了人頭費啊。何為人頭費?地接社為了減少損失,就讓帶團的導遊繳人頭費,假如這個團有30名遊客,導遊就要繳給旅行社30份人頭費,每份人頭費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繳了人頭費的導遊,就好比自己出錢請來了一幫吃喝沒付錢的客人,所以他就指望遊客玩自費項目、買東西,把付出的人頭費「討」回來,再賺一點。誰知客人卻不願參加自費項目、不走購物點,他不就虧死了嗎?「逼」你「誘」你,當然在所難免了。
據向業內人士了解,參加零團費、負團費之旅的,在泰國的重頭戲是自費項目,購物佔的比重很小,如泰浴、泰式按摩、人妖表演等;到了香港就轉向購物,香港是購物天堂,遊客容易掏腰包。新加坡、馬來西亞也以購物為主。
從旅遊渠道來的信息顯示:零團費、負團費出境遊,當地國家或地區的導遊大多要繳人頭費;本市接入境團的,也有相當一部分旅行社嚮導遊收取人頭費。行內導遊把這稱為「逼良為娼」。
【記者觀點】
低價團社會現象透視
怎樣看待零團費?透過現象看本質,低團費的出籠並不是旅行社的一家行為,而是由社會的經濟現狀所決定。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說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離富裕畢竟還有一段距離。手中有錢,錢又不多,想看世界,還想小小享受一下生活,是目前大部分外出旅遊人的心態,低價團迎合了這種心態。記者在採訪中得知,亞洲許多國家都經歷過這一階段。如新加坡、日本,這些國家,低價團現在已沒有市場。因為人們已有足夠的錢,享受高品質的旅遊產品。但低價走到零團費、負團費,就太過分了!
【友情提醒】
出遊籤約細看條文
一般來說便宜沒好貨,遊客在購買遊線時,應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即你買的是怎樣等次的「貨」,如果低價,其中必有內情。在與旅行社籤約時要細看條文,如覺得不合適,經濟條件又允許,就轉向價格高一點的,不要事後後悔。目前旅行社的旅遊節目檔次很多,如泰國一地遊(五夜七天),市場上就有900元、1900元、3800元,不同的價格,旅遊享受的內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