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日疫情並未阻滯中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的研發計劃,因為這款飛機將很快完成海勘試飛,進入下一階段。2017年12月,AG600從陸地機場進行首飛;2018年10月,從內陸水庫表面進行首飛;而今年在完成海勘試飛後,它將很有可能進入定型量產階段。
同時,由於俄羅斯為航空兵建造的首架Be200ES兩棲飛機也於今年完成首飛,因此俄媒就將它與AG600做了一番比較。
俄軍事專家西裡·卡申向媒體介紹稱,嚴格地說,中國AG600並非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飛機,因為之前俄羅斯「信天翁」A40在測試階段的最大起飛重量為86噸,而AG600僅有54噸,所以按道理俄羅斯的A40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
不過可惜的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研製階段,俄羅斯恰逢經濟緊張和資源缺乏的時代,因此A40項目不僅中斷,而且最終也沒能投入量產,另外能不能恢復該項目現在也很難說。
當然,除去A40之外,俄羅斯雖然還有一款基於它而研製並量產的Be200(別-200)系列水上飛機,但其尺寸相對中國AG600卻小很多。比如AG600採用四臺國產WJ6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約54噸,航速每小時500公裡,航程超過4000公裡,不僅可在20秒內汲水12噸用於滅火,而且還能在2米高的海浪下承載50人起降。
同期Be200採用兩臺烏克蘭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40噸左右,航速500~600公裡。
Be200航程3100公裡,表面上看它重量輕、速度快,載水滅火能力也不亞於中國AG600大飛機,然而事實上Be200卻是一款主要用於滅火的民用飛機。
俄羅斯國防部雖然也有少量採購,將其用於海上巡邏或搜救,但由於它機身較輕,因此在應對複雜海況方面卻並不如中國AG600兩棲飛機(2米高海浪中承載50人起降)。對此俄羅斯專家也坦言,Be200主攻民用市場,而AG600則更適合海岸警衛隊等部門使用。
客觀上說,俄羅斯Be200在海上執行軍事任務時,確實與中國AG600不在同一個檔次,否則俄方也不會專為航空兵打造一款專用的Be200ES兩棲飛機。
同時俄專家還強調,中國AG600非常適用於維護本國海洋利益,它不僅可為偏遠的島嶼運送補給,甚至還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特種部隊運送至某些島嶼,其軍事用途堪比兩棲登陸艦,將大幅度提高中國海軍的奪島能力。最後以二戰時美國和日本的航空裝備為例。
當年日本「二式大艇」水上飛機曾為日軍爭奪太平洋小島立下過汗馬功勞,它往往在美軍運輸艦甚至運輸機沒有到達之前,就已將軍事人員和武器運至某個小島並佔據了前沿陣地。
當然,由於戰後爭奪小島已不再是各國重點計劃,因此水上飛機也逐漸不受重視。另外再提一下,在2017年AG600首飛之前,中方也曾有意購買Be200,甚至討論過引進生產線的問題,但結果也看到了,AG600最終卻成為了Be200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