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藥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制定《不同人群居家鍛鍊專家建議》

2020-12-20 澎湃新聞

不同人群居家鍛鍊專家建議

01

前言

疫情防控期間群眾居家防護,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出現身倦乏力、頸腰酸困、頭昏不適等問題。中華中醫藥學會運動醫學分會組織相關專家,針對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三類不同人群居家鍛鍊提出建議,指導居家人群安全有效科學鍛鍊。

02

居家活動不足對身體的危害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指出「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從中醫的角度強調了長期保持某種姿勢會損耗五臟精氣,使得相合的五體功能受損。

居家生活久坐久臥、體力活動不足易導致肌骨關節系統退變,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內分泌及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容易出現代謝異常,增加患病風險。

03

不同人群居家訓練指導

人生不同年齡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特點、生活及運動習慣。本建議通過對青少年、成年人及老年人三類不同人群的居家訓練原則及注意事項進行指導,提高居家鍛鍊的針對性。

一、青少年人群

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骨骼尚未定型,不良居家生活習慣易造成含胸、駝背、高低肩、心肺耐力、肌肉力量下降等問題。枯燥訓練青少年難以堅持,而互動性訓練能夠調動青少年參與的積極性,提升體能、改善身體姿態,也為即將到來的中考體考做些準備。

體態改善

鍛鍊目的:改善含胸駝背、高低肩、脊柱側彎等不良體態。

1、搭肩鞠躬

動作要點:兩人配合,儘量向前挺胸,肩胛骨後縮,動作柔和,避免爆發用力。10-15次/組,共3-5組,組間休息1分鐘。

2、爬蟲

以上動作,正側位演示

動作要點:雙腳尖朝前,後跟儘量落地,雙膝關節伸直;臀部、腹部,收緊,避免塌腰。8-12次/組,共3-5組,組間休息1分鐘。

3、弓步託天

動作要點:雙腳尖朝前,小腿垂直地面,前側屈腿膝關節避免內扣,大腿平行地面;手臂儘量向後上方延展。10-15次/組,共3-5組,組間休息1分鐘。

4、倚牆滑動

動作要點:幫助提醒鍛鍊者軀幹、頭部及手臂後側緊貼牆面,收緊腹部、臀部;雙肩後縮,夾緊肩胛骨,避免聳肩。12-15個/組,共3-5組,組間休息1分鐘。

體質增強

鍛鍊目的:增強下肢力量,改善大腿內側肌群柔韌性。

1、側向弓步

動作要點:雙腳尖朝前,支撐腿小腿垂直地面,膝關節避免內扣,不超過腳尖,大腿平行地面,軀幹重心後移;拉伸腿注意膝關節伸直。20-30個/組,共3-5組。

2、飛燕互擾

動作要點:支撐腿膝關節略彎,骨盆避免旋轉。如果身體出現晃動不穩,立即雙腳落地,穩定身體後再繼續。1-2min/組,共3-5組,組間休息1分鐘。

3、腹橋擊掌

動作要點:保持臀部及腹部收緊狀態,避免塌腰。1-2min/組,共3-5組,組間休息1分鐘。

4、單腿踮腳

以上動作,正側位演示

動作要點:雙腿儘量靠攏,拉伸腿儘量向後上方提拉,腹部、臀部收緊,保持骨盆中立位。10-15次/組,共3-5組,組間休息1分鐘。

心肺提升

鍛鍊目的:增強心肺有氧耐力。

1、連續跳繩

動作要點:雙足同時/交替跳躍均可,不強調跳躍高度,落地時注意踝、膝緩衝,沒有跳繩可以徒手擺臂完成。1-2min/組,共3-5組,組間休息2分鐘。

2、指點跳躍

動作要點:移動時,腳步儘可能快;下蹲時膝關節不超過腳尖、不內扣,重心後移。看到手勢指令,儘快作出動作反應。1-2min/組,共3-5組,組間休息2分鐘。

3、波比跳

動作要點:雙腳平行分開站立,避免內外八字體姿;動作期間保持核心收緊,雙手撐地時避免塌腰。12-15次/組,共3-5組,組間休息2分鐘。

注意事項

1.訓練時保持均勻呼吸,避免憋氣。

2.訓練難度循序漸進,避免盲目追求動作難度和數量。

3.互動時注意相互配合,能力相差較大的搭檔要注意力量控制。

4.應保證訓練時的良好姿態,核心收緊、腰背挺直。

5.應保證訓練動作的標準及規範,兒童應在家長陪伴下鍛鍊。

二、成年人群

成年人居家工作生活易久坐、久臥,體力活動不達標,飲食能量攝入過度,則導致代謝速率減慢,體能下降,脂肪囤積,體重增長,頸肩腰腿不適。適當合理地運動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上述不良影響。

有氧燃脂

動作目的:消耗脂肪,改善心肺功能。

1、原地小步跑

動作要點:前腳掌落地,大腿和上臂擺動幅度不宜過大,小幅度、高頻率跑動起來,軀幹核心保持相對穩定。1-2分鐘/組,共3-5組,組間休息1分鐘。

2、原地開合跳

動作要點:兩下肢併攏站立準備,跳躍時雙腳向兩側打開稍寬於肩,同時雙手上舉,落地後再跳回準備姿勢。1-2min/組,共3-5組,組間休息1分鐘。

3、原地高抬腿跑

動作要點:腰腹核心保持穩定,腳步輕盈,落地時膝踝進行緩衝。0.5-1分鐘/組,共3-5組,組間休息1分鐘。

備註:家中有跑步機、橢圓機、功率自行車等健身設備的建議根據日常健身習慣使用專業設備進行鍛鍊。

體能提升

鍛鍊目的:增強上下肢肌肉力量

1、伏地挺身

低強度:跪姿伏地挺身

高強度:直腿伏地挺身

動作要領:軀幹保持直立,避免塌腰,雙手支撐距離與肩同寬,力量較差可以選擇跪姿伏地挺身。10-15次/組,共3組,組間休息1分鐘。

2、徒手深蹲

以上動作,正側位演示

動作要領:雙足站立與肩同寬,膝關節不要內扣,臀部儘量往後坐,膝關節不超過足尖。起立時,主動向前挺髖,收緊臀部和腹部。10-15次/組,共3組,組間休息1分鐘。

3、臺階運動

動作要領:膝關節保持與腳尖方向一致,且朝向正前方,避免膝內扣。凳子高度和上下臺階的頻率根據自己體能情況調整,注意安全!1-2min/組,共3組。

緩解肌肉疲勞,增加柔韌性

鍛鍊目的:拉伸腿部後側肌群,改善頸肩部、腰背部不適。

1、頸肩部拉伸

動作要領:頭部向對側轉,低頭收下頜,手施加拉力的方向斜向上,感受頸後部拉伸感後保持30秒,左右交替為1組,共3組。

2、拉伸前側頸胸部

動作目的:拉伸放鬆頸肩前側肌群,緩解頸肩不適。

動作要領:雙手儘量靠近,臀部坐於椅子前部,挺胸至肩前側、手臂前側有拉伸感後靜態保持30秒,共3組,組間休息30秒。

3、臀部拉伸

動作要領:腰背部挺直,軀幹前屈至臀部有拉伸感後保持30秒,左右交替為1組,共3組。

4、腿後側拉伸

動作要領:膝關節保持伸直,腰背部挺直,軀幹前屈至大腿後部出現拉伸感後保持30秒,左右交替為1組,共3組。

5、腰側部拉伸

動作要領:軀幹向一側彎曲,避免旋轉。對側軀幹有拉伸感後保持30秒,左右交替為1組,共3組。

注意事項

①合併嚴重心血管疾病、骨折、感染、嚴重外傷等患者應避免進行上述訓練,或遵醫囑;

②訓練時須根據自身能力循序漸進完成,逐漸增加強度,訓練過程中若出現明顯疼痛應立即停止訓練動作;

③訓練時嚴格按照動作要領進行,身體允許情況下鼓勵完成推薦運動量;

④訓練後出現訓練部位肌肉疲勞酸痛屬正常現象,一般3-5天酸痛感將消除。

三、老年人群

三、

新冠肺炎危重症多為合併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通過居家鍛鍊能夠提高老年人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肌力下降,以達到增強正氣,防禦外邪的作用。

心肺訓練

鍛鍊目的:改善呼吸功能和心肺能力。

1、腹式呼吸鍛鍊(六字訣中「呵」「呬」呼吸法)

動作要領:腹部運動為主帶動呼吸,鼻深慢吸氣,嘴深慢呼氣,同時各發出「呵」「呬」聲15次/組,共3組,組間休息1分鐘。

2、八段錦

兩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

調理脾胃單臂舉,五勞七傷往後瞧

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

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顛百病消

建議全套1-2次/日。

關節穩定性訓練

鍛鍊目的:維持肌肉力量,保護關節。

1、靠牆舉手下蹲

動作要領:軀幹、頭部及手臂後側輕貼牆面,收緊腹部、臀部,膝部夾摺疊枕頭,注意膝關節分開與雙腳同寬,避免膝內扣。10-15次/組,共3組,組間休息1分鐘。

2、扶牆提踵

動作要領:身體重量調整於腳內側,大踇趾與二踇趾之間。力量或穩定性較差者,可以選擇雙腳提踵。12-15次/組,共3組,組間休息1分鐘。

柔韌改善

鍛鍊目的:改善肌肉延展性,「筋長一寸,命長十年」。

1、側腰部伸展

動作要領:注意雙腿分開比肩寬,保持身體穩定,避免跌倒。軀幹向一側彎曲,拉伸感後,均勻呼吸保持15-30秒,左右交替為1組,共3組。

2、腰背部伸展

動作要領:注意雙腿分開比肩寬,身體放鬆前傾。腰背部有拉伸感後,均勻呼吸保持15-30秒,左右交替為1組,共3組。

3、腿前側肌群拉伸

動作要領:雙腿貼近,手儘量將腿往後拉至大腿前側有拉伸感,目視前方,保持均勻呼吸,15-30秒/組,左右交替為1組,共3組。

4、腿後側肌群拉伸

動作要領:膝關節保持伸直,腰背部挺直,軀幹前屈至大腿後部出現拉伸感後,保持均勻呼吸,15-30秒/組,左右交替為1組,共3組。

注意事項

①合併嚴重心血管、代謝性基礎疾病等患者,根據自身條件,合理調整運動強度。

②動作宜小幅度、緩慢進行,訓練過程中保持均勻呼吸,避免憋氣及忍痛運動;

③飯後休息至少1小時後再運動,避免飯後立即劇烈運動。

④保證安全,各動作鍛鍊後,應稍事休息,再行體位變化。

04

說明

本《建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運動醫學分會組織,四川省骨科醫院運動醫學團隊執筆完成,是對疫情期間不同居家人群進行鍛鍊的一般原則性指導。孕產婦及其他特殊人群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鍛鍊前請認真閱讀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鍛鍊中出現異常情況請及時停止鍛鍊,鍛鍊後如出現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

本微信號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官方微信,郵箱:xinxibu102@126.com

原標題:《中華中醫藥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制定《不同人群居家鍛鍊專家建議》》

相關焦點

  • 中華中醫藥學會全科醫學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線舉行
    12月27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全科醫學分會、上海市中醫藥學會中醫全科分會、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科醫學系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全科醫學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 在線順利舉行。
  • 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組織召開救心丸綜合評價專家研討會
    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組織召開救心丸綜合評價專家研討會 2020-08-24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創新
    中華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創新  驅動服務基地  落戶河南  1月16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河南省中醫藥學會協辦,河南秋子生殖健康醫院承辦的「中醫生殖醫學創新服務國家兩孩政策暨少林道地安全藥材種植研究論壇」在鄭州舉行,省內外生殖領域、藥材領域知名專家,就中醫藥在治療不孕不育
  • 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第十九次學術年會順利在線召開
    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第十九次學術年會順利在線召開 2020-10-23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亞寶藥業攜手中華中醫藥學會 助力中醫體質醫學發展
    本報訊 (記者秦海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亞寶藥業協辦的中醫體質分會第十四次會議,日前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全國20個省的400餘名專家和醫生參加了會議。在本次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全面宣講了中醫藥發展方向;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院士程京所作的《科學化與工程化實踐心得》報告,展現了醫學工程學科的研究進展,其中,通過大數據晶片建立疾病風險測評系統,隨時隨地可進行多樣測評,開闊了參會者眼界;國醫大師王琦教授作的「大數據時代的中醫應對」主題報告,讓中醫更自信地面對「網際網路+」的新思維模式。
  • 【曙光·新聞】2020上海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學術年會圓滿舉行
    生殖醫學分會上海中醫藥學會2020年初冬,申城大降溫前夕,上海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年會於12月11日-12日於上海舉行,本次會議由上海市中醫藥學會主辦,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承辦本次會議以線上會議和線下會議結合的形式,通過專家講座、專題研討等不同模式,註冊學員600人,線上觀看學員近3萬人,參會人員對2020年中醫藥輔助生殖技術研究熱點和重大進展進行了學習、回顧和討論。
  • 中華中醫藥學會改革與發展研究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滬召開
    2020年12月17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改革與發展研究分會、上海中醫藥大學共同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改革與發展研究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上海中醫藥大學全國合作夥伴中心召開。
  • 賽普健身與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強強聯合,推動ACSM-CASM中文CPT認證
    賽普攜手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分會CASM及舒華共同發起的ACSM-CASM中文CPT認證通道正式開啟,賽普學員即日起可享受綠色報名通道,獲取賽普CPT專業認證+國家認證+國際認證三大權威認證,見證個人職業水平,助力教練職業發展。
  • 抗擊疫情 專家建議:居家鍛鍊應遵循「GLAD」原則
    在家中進行適當的鍛鍊,能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肺炎。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創傷科主任、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周敬濱建議,居家鍛鍊應當遵循「GLAD」(愉悅)原則,在保持心情愉快的狀態下進行鍛鍊。 G是Gradually的首字母,意為循序漸進。
  • 亞寶藥業攜手中華中醫藥學會共築「大醫夢強國夢」
    亞寶藥業董事長任武賢發表講話8月20—22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中醫體質分會第十四次會議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桑國衛院士發來賀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閆樹江、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謝忠參會並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院士程京、國醫大師王琦教授分別作了主題報告,來自全國20個省的400餘名專家和醫生參加了會議。
  • 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國中西醫...
    2020年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國中西醫結合男科高峰論壇會議紀要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四屆中國中西醫結合男科高峰論壇於2020年9月4-5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男科分會主辦,本次會議採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其中青年論壇線下92人,線上2500餘人參與;周六高峰論壇線下195人,線上5800餘人參與。
  • 第六屆中華道醫學術交流大會於12月4日至6日在京成功舉辦
    秋收冬藏,「第六屆中華道醫學術交流大會暨2020道醫學理事會」於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豐臺四季蘋果酒店如期召開(圖一、圖二)。中華中醫藥養生#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劉綏濱做了《居家太極在防控新冠肺炎中的應用和推廣》的精彩演講(圖四)。
  • 中醫藥學會,只比新中國小一歲!慶祝北京中醫藥學會成立70周年
    中央指導組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代表中華中醫藥對本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他提到 北京中醫藥學會在發揮中醫藥優勢,推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王國辰秘書長強調:「我們要加強對中醫藥經驗的總結,科技研究,對接中醫藥科技產業,多方需求,推動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 龍華醫院王嵩教授當選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主任...
    10月30日至11月1日,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第十八次全國學術大會(CISIM2020)在杭州召開。開幕式上,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秘書長呂文良教授宣讀《中國中西醫結合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第八屆換屆文件》。
  • 第五屆中國老年醫學大會暨中華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老年醫學學術...
    同時,大會會議期間召開了CGS的全委會、老年心血管學組會議、山東省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年會,全委會進行了2019年度工作總結,部署了CGS接下來的工作及學術計劃,進行「針對老年人肌少症所致失能開展預防幹預研究課題」項目中的老年肌少症預防的核心信息專家意見徵集,建議成立老年重症學組,推動老年重症的救治能力,期望老年醫學同仁通力合作,拓展科研新思維、新方向,努力推動老年醫學科研的發展
  • 自治區中醫藥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昌舉行
    深化學科內涵建設 吸引優秀人才 提升疼痛疾病診治水平自治區中醫藥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昌舉行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邊琳、王巖)12月15日下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藥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報告會在昌吉州中醫醫院成功舉辦。
  • 中醫促會中西醫結合敏化療法分會成立
    12月19日,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西醫結合敏化療法分會成立大會在湖南長沙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黃玲主任主持,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高泉書記,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執委、世界中西醫結合雜誌社李俊德社長,北京中醫藥大學郭長青教授,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王奕副秘書長,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國際交流處陳棟材處長,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西醫結合敏化療法分會神經敏化針療法創始人高月會長等領導專家出席本次會議。
  •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時應如何鍛鍊?能做哪些運動?
    專家說。最近,戴口罩運動發生猝死已非個例,疫情期間的運動安全成為討論焦點。新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一位在多支國字號隊伍擔任過體能訓練師的專家,詳解了戴口罩鍛鍊的影響,並給出科學鍛鍊的建議。戴口罩上體育課引發猝死?
  • 藍城小鎮開設中醫藥康養培訓 創美好小鎮生活健康基因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黨委書記;浙江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膏方分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傳統醫學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委員。
  • 山東省醫師協會醫學科學普及分會成立大會暨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培訓...
    10月14日,山東省醫師協會醫學科學普及分會成立大會暨中華精準健康傳播培訓導師班在泉城濟南順利舉行。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處處長吳黎明,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第十屆主任委員王立祥,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山東省醫師協會會長孫洪軍,山東醫師協會科學普及分會主任委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博士生導師菅向東,金賽藥業品牌市場部總監李學鵬,金賽藥業兒科事業部山東區總監李洪斌,鳳凰網山東總編輯尹彥林等專家領導,以及來自全省各醫院的百餘名委員代表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