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師傅在首爾》劇照
文/何勇海
電視劇《林師傅在首爾》正在熱播,劇情講的是川菜大廚林師傅在首爾發生的故事,但看過該劇的網友卻大呼山寨,所謂首爾外景很多在成都拍攝,唯一韓國演員只有女主角張瑞希。網友笑稱,這部劇原來講的是林師傅假裝在首爾,或者拍的是樸小姐在成都。
早在《林師傅在首爾》開播前,有媒體就曾報導,此劇「有90%的戲在成都取景拍攝,隻身一人前往中國拍戲,張瑞希表示自己並沒有感到水土不服,反倒很享受在成都的拍戲過程」。為此,我曾動過念頭,想寫篇文章質問:這個林師傅究竟在首爾,還是在成都?但因還未看過此劇,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好作罷。
接下來,在追看此劇過程中,我和家人都睜大「火眼金睛」,果然發現一些破綻:首爾機場是觀眾熟悉的成都雙流機場,首爾街頭小廣場竟位於成都南湖公園內;首爾商場出現了中文家樂福字樣,也賣起了金龍魚大米;川師大東校區操場竟變身首爾最美的校園;更為明目張胆的是,劇中主場景芙蓉堂外面的韓國街道,居然與成都的寬窄巷子極其相似,樸家大院也擺著成都古街老巷中常見的石頭大水缸……真實的韓國外景寥寥無幾,不過是間或穿插、不見劇中任何角色的街景夜景,或者是天亮時的城市全景。
除外景山寨,韓國人也是山寨版。故事發生於首爾,可全劇只有女主角一人是韓國人,其他演員全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有網友甚至稱,「群眾演員往那兒一杵,渾身都散發著四川的麻辣味兒」。更為離譜的,一是劇中人物所喝飲料,多為中國品牌,難道都是到中國旅遊帶回去的?二是從機場工作人員到韓國警察,劇中各色人等,一概說中文,並和林師傅隨時冒出的四川話,能達到自然交流。真讓人疑心:莫非中文在韓國已經全民普及了?
據報導,面對場景中國造、演員不搭調的指責,製片方稱,劇組去了韓國後才知道,韓國規定要拍外景需提前一月報批,「可是等批下來劇組就該回國了」;而之所以山寨韓國人,是因為如果起用太多的韓國演員,語言不通會影響拍攝。在我看來,這恐怕是利字當頭,為節省製作經費而狡辯。近年來,很多電視劇製作方抱著撈一把心態,追求電視劇的短平快生產,從而急功近利地創作劇本、組織團隊,匆忙上馬,粗製濫造。在國內拍《林師傅在首爾》,讓林師傅假裝在首爾,可以說是國產電視劇粗製濫造之風的典型。
在此,有必要提提8年前的那部《北京人在紐約》,堪稱製作精良細緻,它是中國首部全程在美國拍攝的電視劇,開創此前國產電視劇收視最高紀錄,榮獲飛天獎和金鷹獎。《林師傅在首爾》與之相比,顯然難以望其項背。媒體宣傳它「能讓觀眾領略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讚美它「首爾故事,川味十足」,製作者也稱「電視劇主要還是看個故事」。可是千萬不要忘了:故事再好,不與故事發生地這個載體一致,思想與軀殼嚴重分離,肯定會落入不中不韓、不倫不類、罵聲四起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