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石窟,敦煌,龍門,雲岡,再就是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這些石窟都在北方,堪稱壯觀。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景區,是洛陽第一推薦的名勝景區。圖中是伊河兩岸,不遠處是龍門大橋。
洛陽,總面積15230平方公裡,是省會鄭州的2倍。洛陽有4000年的建城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與西安,北京,南京 齊名。它是絲綢之路東方起點,有4個國家5A景區。圖中是洛陽龍門石窟,龍門山這邊的大小石窟。
2018年末,洛陽常住人口688.85萬,GDP是4640.8億元,人均GDP是67707元。洛陽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882元。2018年洛陽接待遊客1.32億人次,旅遊收入1148億元。圖中是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有2345個窟龕,現存10萬多尊造像,營建時間長達400多年,從東魏,西魏,北齊,經過隋唐五代,最後到宋代。它們分布在南北長1公裡的山上。除了石窟,還有碑記。圖中是龍門石窟大小窟龕。
洛陽除了龍門石窟,還有龍潭大峽谷,老君山雞冠洞,有嵩縣白雲山,這些都是國家5A景區。除此之外,還有白馬寺,關林,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天池山國家森林公園,洛陽博物館,漢光武帝陵等。圖中是龍門石窟,最大的窟。
龍門石窟奉先寺,它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摩崖型群雕。南北寬34米,東西深36米,一共有9尊大像,盧舍那大佛,兩個弟子,兩個菩薩,兩個天王,兩個力士。日本在國都奈良東大寺鑄造了一尊重500噸,高15米的金銅盧舍那佛像。圖中是盧舍那大佛。
盧舍那佛像的面貌,就是武則天的形象。奉先寺石窟竣工的那天,武則天親率文武百官,參加開光儀式。皇帝根據自己的容貌儀態雕刻佛像,武則天不是第一個,前面北魏文成帝,北魏孝文帝,都這樣做過。圖中是盧舍那大佛。
龍門石窟是河南省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50年間,接待遊客2400萬。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待25萬人。據統計,龍門石窟一年接待遊客300多萬。在河南旅遊景點中,人氣僅次於雲臺山。圖中是龍門石窟風光。
2000年,龍門石窟就稱為世界文化遺產,最大的佛像超過17米高,就是盧舍那大佛。最小的只有2釐米。北魏代表性洞窟賓陽中洞,用工達80多萬個,歷時24年,堪比營建帝王陵墓。萬佛洞有一萬五千尊像。圖中是伊水對岸的奉先寺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