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海上生活最早的證據,不是來自於船隻的殘骸,而是來自於大約4萬年前的垃圾堆裡發現的一堆堆丟棄的貝殼。隨著末次冰期之後的海平面上升,可能還有更多的考古證據隱藏在水下,但是船隻不太可能被發現。由於是用木頭、皮革和纖維材料所製造,因而船隻很難長期保存,然而毫無疑問的是,它們在求生和探險的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船隻變得越來越複雜,人類也越來越遠離他們所熟知的領地去探險,進而挑戰開放的海洋,尋求新的土地。
歷史上最早的航海活動之一至少可推至4萬年前,可能與從東南亞到紐幾內亞和澳洲的移民活動有關。雖然當時的海平面低得多,必須跨越的海域可能只有40千米(25英裡)寬,但是他們仍然需要比在內陸水道所使用的更為堅固的船隻。
航海工具在世界許多地方各自獨立發展。5000年前,歐洲的貿易活動在地中海地區興起。船隻也幫助人們通過太平洋向西擴張,於大約4000年前在一些島嶼上進行殖民。阿拉伯人也在印度、阿拉伯和非洲地區建立了廣泛的貿易網絡,顯示他們很早以前就對印度洋的季風模式和利用星辰導航有所了解。有了這方面的知識,他們可以不必依靠地標引導便能夠穿越廣闊的開放海洋。
在上一個千禧年的中期,歐洲人對貿易路線和知識都十分渴求。想為海洋製圖和開拓貿易市場的探險家都能得到資金的支持。第一批因此成名的人之一是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他由於在1492年發現了新大陸,而贏得了名譽。
1519年,葡萄牙探險家費迪南·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開始了環繞世界之旅,但是他在菲律賓遭到殺害。該旅程後來在胡安·戴爾·卡諾(Juan del Cano)的領導下完成,太平洋的浩大才正式公諸於世。雖然這些早期的探險家能夠準確地測量緯度,但是對經度卻頭痛不已,因為能夠在海上保持精確計時的時鐘尚未面世。一直到1760年,一位名叫約翰·哈裡森(John Harrison)的鐘表匠改良了精密計時器,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不久之後,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即帶著當時世界上最好的航海裝備啟航。從1768年到1780年的三次航行中,庫克繪製了太平洋的海圖和澳洲東海岸的地圖,並推測南方有一個冰原大陸。
阿拉伯人仍然在製造傳統的獨桅帆船;數千年來,他們都是使用這種具有航海價值的小船橫渡印度洋。
1872年的「挑戰者」號遠徵之旅是第一次致力於海洋學研究的環球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