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臺灣地區媒體關於方便麵油包測出重金屬的新聞傳得沸沸揚揚。不過,不少專家認為,方便麵本來就不是健康食品,油包裡的重金屬顯得微不足道,《消費者報導》的第三方檢測也證實了這一點(詳見《9品牌方便麵第三方檢測報告一:致癌之說不靠譜》).
事實上,關於方便麵健康的討論,最多的是油脂問題。油脂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消費者的健康。哪一種方便麵的油脂質量最高?12月,《消費者報導》送檢了康師傅、統一、農心、日清、今麥郎、白象、五穀道場、華豐和錦豐9個品牌的方便麵。檢測結果顯示,康師傅和錦豐方便麵中代表油脂好壞的指標——酸價在所有產品中最高,逼近國標臨界值。
酸價是油脂質量關鍵指標
方便麵的酸價指標到底是什麼?酸價的高低又有何意義?
「酸價是脂肪中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標誌。酸價越小,說明油脂質量越好,新鮮度和精煉程度越好。」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趙謀明教授告訴《消費者報導》記者。
對此,白象方便麵的新聞發言人鄧敏也表示認同:「酸價是產品品質關鍵指標之一,企業會從主要原料、加工過程、成品出廠檢驗三個環節來控制酸價問題。」
根據方便麵國標《GB17400-2003方便麵衛生標準》規定,方便麵的酸價(以脂肪計)(KOH)油炸不能超過1.8mg/g;對非油炸方便麵並不做規定。
本次《消費者報導》對9個品牌方便麵檢測結果顯示,所有產品的酸價都在國標範圍內。其中,農心辛拉麵的酸價最低,僅為0.50mg/g,其次是華豐三鮮伊面,為0.68mg/g.
「酸價超過內控指標,油脂可能會酸敗、劣化,導致產品無法食用。」珠海華豐食品有限公司的廠長溫步淵告訴《消費者報導》記者。
9品牌方便麵酸價排名
(備註:本次檢測將面塊和配料一起檢測,將酸價加入檢測指標中,是為了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方便麵的質量。)
康師傅和錦豐油脂質量較差
根據檢測結果,康師傅老壇酸菜牛肉麵和錦豐老壇酸菜牛肉麵的酸價高達1.8mg/g,逼近國標臨界值。
「油品來源不好、存放時間較長、高溫烹調和反覆利用是導致酸價過高較為常見的原因。消費者最好選擇儲存條件好,生產日期比較新的方便麵食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對《消費者報導》記者分析道。
油炸方便麵麵餅炸制過程是一道重要工序,對油品的質量控制更是重中之重。由於棕櫚油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具有不易酸敗和氧化的特點,各大方便麵生產商多使用棕櫚油作為方便麵用油。但飽和脂肪酸既會促進肝臟膽固醇合成,又會促進腸道膽固醇吸收,是導致血脂異常的最重要的膳食因素之一。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更是造成肥胖、冠心病和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
2012年曾有方便麵品牌被檢出酸價超標。對此營銷專家王冠群分析認為,棕櫚油價格曾大幅上升,在方便麵生產中,不排除有些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反覆使用棕櫚油,導致方便麵酸價過高。
記者就本次檢測結果聯繫康師傅和錦豐兩家企業。康師傅華南區公關楊豔回復稱,關於方便麵的生產要求,國家均制定有相關標準,企業也遵循不悖,並未就具體內容採訪作出解釋。而錦豐的一位鄭姓工作人員表示,錦豐不需要對這個檢測結果做出任何回應。
另一方面,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蔣卓勤告訴記者:「消費者不宜食用酸價過高的方便麵,有些體質敏感的人食用後,容易導致拉肚子、胃疼,促使腸道疾病發生。」
(責任編輯:DF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