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銀行(央行)29日發布的統計報告,家庭儲蓄率有望創1999年後近21年最高水平,儲蓄率上升雖有積極影響,但也可能對消費帶來負面影響。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韓國家庭儲蓄率可能持續上升。家庭儲蓄率於1988年以23.9%達到頂點後,受消費支出結構變化、年金制度擴大等的影響,到2000年中期急劇下滑,2002年跌至0.1%。遭遇經濟危機時,家庭儲蓄率短期內大幅上升。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家庭儲蓄率從1997年的13.1%急劇上升到1998年的20.4%。
新冠疫情擴散後,韓國銀行認為家庭儲蓄率短期內將上升至10%左右,比去年的6.0%上升4個百分點,將成為1999年(13.2%)後的最高值。
韓國銀行調查科科長李龍大(音)表示,家庭儲蓄率的上升是由於服務性消費因保持社交距離等萎縮造成的。疫情趨於穩定後,這期間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就會恢復,儲蓄率也會隨之恢復。家庭儲蓄率的上升將會導致消費低迷的長期化,宏觀經濟政策的拉動內需效果也會減弱。低增長、低物價、低利率現象可能成為新的標準,有必要制定政策,改善可能導致家庭儲蓄率上升的家庭收入條件惡化等結構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