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是去年9月份爆發的,到今天已將燒了四個月了,目前仍舊沒有停息的跡象,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貫穿澳大利亞東部沿海的大分水嶺山脈已經都被燒著了,包括雪梨在內的澳大利亞東部各大城市都已經到了大火圍城的地步。
(現在大火已經突破森林,破壞了許多村鎮)
一場大火能燒四個月,而且火勢範圍長達上千公裡,相當於從我國整個東部沿海的長度,而且大火產生的煙塵現在已經向東橫掃2000多公裡,居然飄到了紐西蘭北部地區,實在是令人感到震驚,如此大規模的火災也確實罕見。
(澳大利亞火勢形勢圖)
本次澳大利亞之所以能夠如此肆虐,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天氣炎熱乾燥。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此次森林大火爆發的時節正值南半球的春夏季節,天氣炎熱,且今年澳大利亞東部地區降水極少,這大大加劇了此次大火的猛烈程度。
對於森林大火,除非天降大雨或大雪,否則以人類自己的力量是根本無法撲滅的,對於森林大火我們只能開闢隔離帶,儘量做到防止火勢擴大和蔓延,至於隔離帶內部的火勢,則只能等待其自行燃燒熄滅。也就是說人力是無法撲滅森林大火的,只能由著大火燒光可燃物後自己熄滅。
而在澳大利亞此次森林大火中,由於火勢太猛烈了,澳大利亞消防部門來不及開闢隔離帶,或者是在開闢隔離帶的時候,大火已經燒過來了,總之是沒能攔住大火。再加上天空不下雨,於是大火就更加猖狂了。
(面對熊熊大火,消防員只能無助地撤離)
既然人力已經無法滅火,那麼為啥不採取人工降雨技術,人為製造大雨滅火呢?
其實大家對於人工降雨有一種誤解,認為隨時隨地可以製造人工降雨,甚至還有人認為人工降雨就是開著飛機在天上灑水,這是一種絕對錯誤的認知。
人工降水原理是使用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使雲層內的水汽凝結成小水滴,從而形成降水。這裡面的關鍵在於雲層中本來就得有大量的水汽,只不過缺少催化條件,沒能自然形成降雨。而人工降水的本質就在於提供降水的催化條件,幫助這些水汽轉化成大的水滴。
所以說人工降水也是要看天氣的,如果天氣乾燥,雲層中原本就沒有多少水汽,那麼這種情況下也就沒有條件實施人工降水。而澳大利亞今天的夏天非常炎熱乾燥,天空中的水汽含量不多,沒有條件實施人工降水。
總的來說,不論是自然降水還是人工降水,所下的雨都是來自雲層中的水,假如雲層中沒有水,人工降水就不可能實現,開著飛機去天空中灑水沒有任何意義。
(令人感到震驚的是,許多鳥類竟然也是大火的幫兇,因為大火燒死了許多動物,讓飛禽可以輕易享受年夜大餐,因此許多鳥類都故意向火中拋撒樹枝等燃燒物,引導大火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