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江南藏著最後的水墨夢,那揚州,就是這個水墨夢裡的都市傳說。
一條護城河因大運河而變得美麗,其實美麗的不只是這條河,還有她呵護著的揚州城。一首年輕的歌謠傳唱出古老的韻味:"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裡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李白舞袖孟浩然揮手,江水遊遊白雲悠悠,朋友化成詩中的風情,詩不朽友情也不朽。
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然,我卻逢著深秋的絕妙,在你偶有素顏、卻遇林染時,涼風伴著枯柳殘荷,來覓尋你千年的風流。無意間偷窺到了你的清寒和消瘦,那種退卻脂粉,隱盡繁華的回眸,更有一種楚楚動人的冷寂,扶風弱柳令人憐惜。
揚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來揚州,瘦西湖是必到之處,它是一段狹長的河流,在這裡,既可以沿河而行享受自然美景,或是步入亭臺樓閣,品味歷代文人墨客的詩畫墨寶,也可以坐上船,感受當年乾隆帝遊湖的逍遙。
瘦西湖原為富甲天下的明清鹽商沿河岸居住,重金構築這水上園林。沿湖築建二十四景。乾隆帝的御用碼頭。沿湖而行,康乾兩帝六次南巡來此,讚譽這"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伊人湖景。
曾領略過洞庭的浩渺,太湖的壯麗,西湖的一碧如鏡,覺得你似乎少了點湖的氣息,只遞給我一泓幽長、清秀的飄帶把我牽引。若不是你的詩意和遠播的芳名,真不敢確信靈動在我視線的這道流水便是我魂牽夢縈的瘦西湖。而你美得一如《詩經》中走來的窈窕淑女,輕盈水靈。在一曲古典悠揚的輕歌,輕甩著如柳的髮絲,別一枚花朵於鬢前,裝扮著四季的姿容,將湖中的鷺島、鳧莊點綴成玲瓏的玉佩鑲嵌在綠蘿衣上,裙裾飄飄,那是說不盡的嫵媚。那古樸而明豔的五亭橋,細腰上輕輕一挽,朵朵出水的蓮花燦爛如靨。特別是清風滿月時,泛舟夜遊,十五橋洞各銜月,那真是橋洞裡面看世界。水間雲畔,眾月爭輝,亦真亦幻,那更是藝術的境界了,古往今來,引得多少騷人墨客吟詩賦文,來讚美天下月色獨屬揚州美。且不說春江花月夜的美好,就是沐浴這一簾煙雨,輕柔、朦朧,恰到好處,仿佛步入明清時期,這瘦西湖的清秀和溫婉隨著舒緩的斜風細雨一路逶迤而來,水意氤氳間淡墨情濃,詩畫的意趣便如瘦西湖的清波流溢得眸裡心間恬恬靜靜。也只有這瘦西湖的水才能滋養出如此靈秀的身段,流轉千年的夢幻。不論這座古城經受歲月流年如何的洗禮 和變化,始終不為之所動,靜靜地穿過唐詩宋詞,走過明清小說芳步婷婷,不染徵塵,像你的名字詮釋著中國文人一種清瘦、怡然的品性,飄逸於歷史和塵世之外,也只有深入地走進你才能透過你迷人的韻致,聆聽到你悠遠而豐厚的旋律,才能撩開你真正的面紗。
長提煙柳牽著視線引我步入十裡波光的迷濛與綺麗。漫步小橋,九曲十八彎:移目湖色,一泓清秀園。儘管是秋殤別洞,寒則肅殺,院內仍舊是層林盡染,一軒一榭都輕吟淺唱醉人的芳菲,別致生動,靜釣寒煙。特別是那幾步一柳,依然是阿娜多姿,卷舒飄逸,似團團薄霧輕籠湖面,萬般柔情禦寒風而起舞!
深秋的瘦西湖,樹木開始由黃而枯,微風吹過,湖水蕩漾,眼眸感受到的是美,身體感受到的是涼。登上棲靈塔遠眺,瘦西湖絢麗的秋色盡收眼底。看人跡匆匆,花來衫裡,影落池中,固然有春風得意時,但寒潭渡月之,縱然洗淨鉛華,也是傲然無聲的呀!雖見到了惆悵與薄涼,但仍然是那般的雖寂擇豔而楚!我站在湖邊的大石之上,觀一艘艘畫舫,輕舟剪水,穿橋而過,捲起的漣漪拍打著腳下。彼此在你歌我唱中相互成景,你靜我動中相互成趣。
我享受著這樣的時光,又怎能錯過筆墨凝香,芳草萋呢。佇立在深秋的楊柳堤上,感受著天色時晴時陰的嫵媚,時而再來幾滴小雨,就是這小雨提醒我更加的些許涼意。記得上一次來揚州是在陽光明媚的春日,我開始有些懷念這裡的春天了,一米陽光和煦,百花繚亂雙眸,山色青青養眼,鳥兒啼鳴襲暖。春,四季之始,微風輕輕送爽,選擇在清晨悠悠的時光裡,品讀暖心優美的詩句詞行,身臨其境,享受備至。
十年一覺揚州夢,似水流年打落青樓紅帳的薄命,留得楚腰纖細掌中輕的曼妙和輕盈,一種閒情,自由自在,十分逸致。那四橋煙雨如此飄渺、木樨書屋的寂靜書香、梅嶺從初春到深秋的怡情別戀、湖上草堂的秋殤別靜、還有那二十四橋的漢白玉欄杆,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美到至極,叫人心迷神馳。恰遇午後這紛紛細雨,寒風沁骨,煙雨迷濛,漫步其中,一把把流動的雨傘在我眼前晃動,又讓我想念起那個撐著油紙傘,曼妙在雨巷的丁香姑娘了……!
冷雨依然絲絲縷縷地飄,一如江南春雨輕柔、纏綿,拂在臉上竟是酥酥的涼,額前的髮絲淡淡的溼。天空則是你揚起的一片薄薄的裙衫。心漾在婉轉婀娜的簫聲箏音裡,且歌且行,目光迷離,遊人稀少。你在雨意翩飛下的深秋更加顯得清瘦和冷寂,似乎可以觸摸到你微微的的顫抖,萬物似乎也都以趨於沉寂,唯獨你仍不減嫵媚妖嬈。
真喜歡這種沒有紛擾和囂聲的寧靜,漫步於徐園水光盈盈的小徑上,片片落葉隨意飄零在路上。有淡淡的清香在煙雨中繚繞、散逸,原是路旁乾枯的臘梅,正伸展著枝幹對我淺笑,那揚州八怪裡的金農先生潑墨揮毫出的花朵早已丟落了怒放的歲月。幾百年來一直散落在冶春園、綠楊村、虹橋畔、長春嶺、草堂邊、綠蔭館、小金山、蓮性寺、熙春臺,到了此刻,這梅臨著外在的曲水,挨著內在的池塘,正默默的望卻春波橋下把那春波念。若是朱自清先生也在這樣的季節裡走入這樣的意境,說不定流芳下來的就是《揚州的秋日》了。但我畢竟不在夏日的揚州,那麼,就讓我享受另一種意韻吧,且將這深秋的色彩和無邊的詩意細細地採擷牢牢地留駐,將秋波裡的瘦西湖遺留在寂靜的夢裡永久的回味。
走過凌波而臥的小虹橋,身畔即是小金山,仿佛舞蹈中的一波高潮。沿著山路迤邐而上,倚立於心念已久的風亭,環顧四下,煙水迷濛,那飄逸的裙裾,飛揚的舞袖,纖巧而清柔,似乎就纏繞在我的臂膊,更別說那婉麗的容顏了。靜泊的畫舫,隨輕雨涼風散落的樹葉,紅的黃的飛舞著走向宿命。凝神久矣,仿佛自己只是一滴細雨,漸漸融入瘦西湖的清波,不知這如湖水般幽深的韶光到底有多深?融入了多少歷史文化的音符?難怪朱自清先生要把這裡定為"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頗得宜"的獨佳之處。在這裡相看,活脫脫美人兒的一顰一笑,一嗔一嬌,每一寸清凌的肌膚,每一個曼妙的舞姿,都盡入眼帘,好像翻開了一部線裝的古書,走入了秦少遊的詞。心田的那份痴醉宛若畫入水面的漣漪圈圈泛漾,立時忘卻了舊愁和今憂。
款款走近深入湖心的釣魚臺,堤邊柳枝蕭疏,草色依然,只是乾隆閒釣的蹤跡,湖裡的那片荷花已漸漸在時光的河床裡沉澱,散發出一種悠遠的味道。而它依舊飛簷翹角,四面玲瓏,任你倚在哪一邊,皆有美景入眼來:美人縴手託起的白塔花瓶,小蠻腰上的五亭橋帶,裙裾上的小金山玉天上人間,舞不盡的古典和優雅。
暮色闌珊時,湖風冷峭,不由得打了個寒噤,但是尋你,如覓前世的夙願,欲語還休,欲走還留,便租一隻小船,探幽那夢裡傳說中的二十四橋。碧水陰陰,槳擺水動,仿佛一隻停飛的水鳥,一片潔白的翎羽乘著月光的翅膀,將靈動的思緒和情感在欸乃的櫓聲,神性的目光裡放飛。不論是看那密集的樹,蜿蜒的路,還是輕盈的亭,拱曲的橋,逶迤的廊行在湖中,視線卻漸漸開闊,又儼然一楨雋永的國畫長卷在眼前展開,令人難以辨別是置身湖中園林還是於園林的湖中。這林中仿佛永遠也走不完望不盡。如果說蘇州園林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那瘦西湖則是一顆顆小珍珠串成的珍珠鏈,隨意而又不失精緻地綰在了美人兒的玉頸上。那詩中的二十四橋也定然在這美麗的夜色裡更加風採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