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風子紅的旅行專欄,歡迎關注。一起探討旅行與生活。
來到南潯古鎮,你是不是沉醉在這悠悠古鎮的萬種風情之中了呢?而我來到南潯,卻沉迷探訪南潯首富的大宅院裡。小橋流水,在南潯古鎮,有一棟特別的建築,如今這裡竟成為網紅打卡地。
這棟建築叫作「劉氏梯號」,俗稱紅房子,它的主人不是別人,就是南潯首富劉鏞的第三個兒子,劉安泩,號悌青,故又稱劉氏悌號,這個建築最大的特點,不是它的主人有多富有,而是這棟建築是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在當時還是很少有的。而且這裡的原址,曾經是清代文字獄「莊氏史案」中的莊家,案發后庄家被滅門房屋被毀,之後劉家就在此舊址上建造了「悌號」。
劉氏梯號也叫作崇德堂,在南潯的四大首富給自己居住的地方起名,一定有一個「德」字,代表的意思是:應德而生慧,因慧而生慈悲之心,最後廣植福田做大了生意。整個建築是由南、中、北三部分組成。走進這個景點的大門,首先是一個極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中式建築,建築以傳統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廳、堂、樓為主體,白牆黑瓦在藍天之下,顯得格外典雅。
走進去就是一個長廊,雕花窗戶在太陽的照射下,將斑駁揮灑在這白牆青石板上,古典唯美,吸引了很多遊客在這裡拍美照,只見大家站在光影裡,擺出各種POSE,享受的不得了。
再往裡面走,西式風格的設計就出現在我們眼前了。這也是整個建築的精華所在,一棟建在江南水鄉的中式建築,卻融入了西歐羅馬式建築風格,尤其以北部歐式建築立面尤為壯觀,大宅高達恢宏,以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見勝。
這棟中西結合的建築外牆,主要是以紅磚為主體材料,來到這裡的遊客都喜歡在這紅磚牆旁拍照,很顯然,這個紅磚牆,也成為了遊客網紅打卡的地方了。
這棟建築的窗戶是標準的歐洲設計風格,屋內裝修基本還是中式廳堂的傳統設計風格。建築旁還有一個「御花園」,園內種樹栽花,疊石為山,種植白皮松,且有一月牙形潭池,蓄水栽荷,潭池邊上有亭、迴廊等建築小品,配以美人靠,以供遊客休憩之用。
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這座百年老宅子進行」以舊復舊「的方法進行維護與翻修,基本上恢復了最初時期的劉氏梯號的模樣。或許在當時來看,這棟中不中,洋不洋的建築有些另類,但也充分說明了劉氏當年的財力水平是何等巨大,有錢任性就是這個感覺,當然也說明了他們一家人的理念在當時還是很開放先進的。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南潯網紅拍照打卡點了,遊客非常多,如果想靜靜的感受這座大宅的前世今生,不防早一點或者晚一點錯峰去參觀一番吧。你覺得這裡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