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文明肇慶24小時」:美在「顏值」和「氣質」

2020-09-11 光明網

24小時,可以度量一天的時間長度,也可以見證一座城市的文明變化。近期,由南方+新聞客戶端、肇慶發布、端州區融媒體中心、鼎湖區融媒體中心、高要區融媒體中心、廣寧縣融媒體中心等共同參與的「文明肇慶24小時」報導拉開帷幕。

藍天白雲映襯下的七星巖優美動人。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鏡頭中,白天,處處可見文明之風,肇慶文明之美,美在「顏值」,更美在「氣質」。夜晚,星湖遊人如織,巖前村燈火通明,當星光散落古城,柔美的夜晚溫柔了多少人的夢鄉。目前,廣東省肇慶市正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惠民生、補短板、強弱項,建立健全文明創建長效機制,讓人民群眾成為文明創建的最大受益者。

發現文明之美

文明軟實力展示城市實力

清晨,第一縷陽光翻山越嶺而至,城市甦醒了,繁忙的城市又迎來忙碌而充實的一天。

「文明肇慶24小時」將鏡頭對準了鼎湖沙浦盤旋覓食的鷺鳥、星湖綠道上的晨練身影、茶樓裡飄出的煙火氣、上班高峰的文明出行、端州古城的美麗街景……一幅展示文明肇慶之美的圖卷徐徐展現。

市民遊客有秩序的排隊上車。圖片來源:鼎湖區融媒體中心

茶樓裡,市民自覺遵守「一米線」引導標識,「光碟行動」「公勺公筷」「光碟族」等標識每桌可見。受訪市民告訴記者,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拒絕「剩」宴已經成為文明用餐的自覺規範。

上下班高峰期間,超過400名身披紅馬甲、手拿小紅旗的文明交通勸導員出現在主城區108條主次幹道斑馬線上。他們配合交警維持交通秩序,為市民文明出行保駕護航,成為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書香高要」自助讀書驛站裡,志願者在整理書籍,市民在閱讀。圖片來源:高要共青團

在高要區,24個志願服務站「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除了8項基礎服務內容,每個志願站還配備貼心物品,為來往的市民群眾提供文明宣傳、應急藥箱、愛心雨傘等日常服務。鏡頭裡,很多市民群眾習慣到志願服務站看書讀報,喝水休息,志願服務站已經融入高要市民的生活中。

在肇慶新華書店,市民沉浸在書的世界裡。近5年來,肇慶市民閱讀熱持續升溫,全市圖書館流通人數從64.55萬人次上升到94.49萬人次,閱讀融入到美好生活中。

發現民生之美

民生保障守護發展初心

不斷提升市民群眾民生福祉是城市發展的初心。近年來,肇慶持續加大民生事業投入力度,奮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樂宜遊新都市,「文明肇慶24小時」特別展現肇慶的民生項目建設成果。

跟隨鏡頭,我們看到了長者公園、108公園、羚山湧碧道公園、江濱公園、兒童公園、硯陽湖公園、長利湖沙灘公園、明珠廣場公園等新建8大公園串珠成鏈。景在城中立、人在畫中遊的「公園之城」新名片魅力凸顯。

從肇慶北嶺山森林公園俯瞰,肇慶山、湖、城、江美景盡收眼底——星湖之畔,近10個城市公園連著環湖綠道互聯互通,「獨佔」了得天獨厚的星湖美景;面朝西江,羚羊峽古棧道森林公園、江濱公園沿江而設,和崇禧塔、閱江樓等人文風光交相輝映。

羚山湧整治取得良好成效,還美好環境於市民。西江日報記者 梁志鋒 攝

2020年以來,肇慶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集中力量謀劃建設了一批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重點民生項目。除中心城區新建公園集中開園外,端州七、八路升級改造工程,高要區第四小學校區工程等20個項目已建成投入使用,總投資51.64億元;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肇慶醫院項目,端州區東、西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等34個項目正如火如荼推進,總投資104.14億元;金利大道工程、東河灘地片區舊城改造開發及市政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等12個項目即將動工建設,計劃投資264.88億元,形成了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的項目梯次推進格局。

發現治理之美

城鄉煥新共建幸福家園

9月的肇慶熱浪滾滾,鼎湖區蘇村社區正在經歷一場美麗蝶變。作為城鄉共融區,蘇村社區曾依靠國道發展起「馬路經濟」,長期發展之後,蘇村社區面臨著管理雜亂等問題,成為城市提質擴容的痛點。

鼎湖區蘇村社區「華麗轉身」。圖片來源:鼎湖發布

如今,鏡頭前的蘇村社區路面乾淨整潔,交通指示標識施劃清晰,街頭小景隨處可見,沿線民房牆體均已翻新,並配上了講述村史和鄉村振興工作的牆繪。蘇村社區還利用「騰出來」的空間,補齊公共衛生間、停車場、垃圾分類設施等民生「短板」,成為肇慶城鄉接合部標準化建設樣本。

「志願警察」隊伍走街串巷協助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圖片來源:端州區融媒體中心

在端州區星湖社區,最近一支由20名群眾組成的特殊「志願警察」隊伍成立並上崗,他們將作為「編外力量」,在業餘時間與湖濱派出所民警一起,共同參與到轄區內的治安巡防工作中去。

鏡頭前,「志願警察」跟隨民警一起走街串巷,協助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協助開展治安檢查,協助接處警。通過搭建「志願警察」平臺,讓志願服務社會的廣大市民參與到維護星湖社區社會治安工作中來,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公安工作,使警民關係更加密切,群眾安全感、社會滿意度穩步提高,努力打造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樣本。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通訊:從肇慶走進華夏文明的利瑪竇
    中新社肇慶12月11日電 題:從肇慶走進華夏文明的利瑪竇  中新社記者 黃耀輝   正在此間舉行的廣東肇慶學院第二屆利瑪竇與中西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上,來自義大利、葡萄牙、比利時、德國等國及中國知名學者讚譽利瑪竇是中華文明西傳的先驅。
  • 肇慶保利花園最新消息!在肇慶還沒買房的人注意了!
    保利花園,承載千億央企保利地產布局肇慶重任、率先拉開肇慶新區璀璨城央生活的區域首發巨作。  銀行:端州農商銀行ATM,廣東農信鼎湖農村信用社ATM,農村商業銀行ATM,廣東農信肇慶市鼎湖區農村信用合作社水二市場分社。  餐飲:重慶渝紅川菜館,粵之味美食,七品湘菜館,鵬記快餐店,食佳先小食店,沙縣小吃店,小木子美食。
  • 肇慶「蝶變記」:TA的「顏值」,經得起歲月的洗禮!
    肇慶「蝶變記」:TA的「顏值」,經得起歲月的洗禮!「根」和「魂」。△今年7月10日,肇港高鐵正式開通,肇慶直達香港最快1小時20分鐘。如今,利用高速、高鐵、城軌多種方式出行逐漸成為了肇慶市民的「日常」。20分鐘到佛山、40分鐘到廣州、1小時到深圳、1小時20分鐘到香港的城市生活圈廣受市民群眾喜愛。
  • 丁真,肇慶十裡紫荊花堤等你來!
    △大勇 攝△梁劍鋒 攝△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肇慶,處處都是好風光!丁真,我們盛情邀您過來,感受不一樣的美!肇慶與山水作伴,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七星巖、鼎湖山、硯洲島、硯陽湖、高要紫雲谷和貓爪谷、四會奇石瀑布、廣寧竹海大觀、德慶金林水鄉、封開龍山景區、大斑石、懷集賀江碧道畫廊、中遊房車露營基地.....一定讓您樂在其中~△自然風光旖旎的七星巖。
  • 「文明旅遊」繪就城市亮麗底色 廣東肇慶景美人更美
    「五一」假期,廣東肇慶市各大景區景點吸引市民遊客紛至沓來,人們暢享寶貴的娛樂休閒時光。廣大市民遊客把文明出行記在心頭、付諸實踐,他們文明出遊的身影成為了各大景區內一道美麗的風景。據不完全統計,四天假期肇慶市共接待遊客150.13萬人,旅遊收入3.7億元,沒有發生旅遊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訴,各地旅遊市場安全平穩有序。
  • 廣東肇慶庭院假山魚池
    如何製作廣東肇慶庭院假山魚池呢?肇慶庭院假山魚池它能給庭院增添活力。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肇慶庭院假山魚池的使用是靈活的,當然假山是沒有固定的製作模式。肇慶庭院假山魚池當選擇正確時,將根據空間大小確定不同的方向,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比如在畫室裡,放在主人座位後面的山形石就是山的背面。師父受到上級的賞識、信任和挑選。再加上底座的高度,最好不要比主人的頭高。肇慶庭院假山魚池在商業公司的店面裡,前臺工作人員的後面適合擺放一座請財山形狀的石頭。
  • 肇慶裹蒸粽,是廣東人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小編作為正宗吃貨一枚,說到端午食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美味的肇慶裹蒸粽啦。在廣東肇慶,裹蒸粽可是最出名的傳統美食。在大部分人印象中,端午節裡才會吃粽子,但是在廣東肇慶,粽子從一天的早茶就開始吃了。裹蒸粽個頭碩大,在廣東飲食業中素有「茶點王」的別號。細細品嘗,糯米與綠豆的綿軟、五花肉肥瘦融合肥而不膩、蛋黃的甘香。這裡的人們喜歡用筷子攪拌起來吃裹蒸粽,這樣感受所有食材在嘴裡的纏綿交融。
  • 歷史名人宋徽宗趙佶與廣東肇慶的故事
    這樣一位歷史名人,卻跟肇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肇慶地名之來就跟他登上皇位有關,我們翻閱各種史料和採訪有關專家,就「宋徽宗與肇慶」的話題進行追溯。 在宋徽宗的慷慨撥款下,郡守鄭敦義在1113年將土城擴大,築為磚城,從而有了今日宋城牆之雛形。肇慶之名的由來,相信很多市民都瞭然。
  • 廣東肇慶,嶺南端州,山水秀麗,魅力無限
    旅行的時候會變成很棒的瞬間,據說嶺南的風景很有魅力,廣東省肇慶市是最好的證據,古代被稱為「端州」,歷史悠久,具有嶺南文化的鮮明色彩,現在被稱為「肇慶」,從「開始吉慶」的意思來說,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被稱為中國硯都,它是廣府文化的發祥地,是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明和西方文明交匯較早的地區之一
  • 過年來廣東肇慶旅遊更高興
    原標題:過年來肇慶旅遊更高興   肇慶星湖旅遊景區是廣東遊人最熟悉的風景區之一,人間仙境七星巖,原始森林鼎湖山,一直是廣東旅遊的招牌。上周,國家文化旅遊部正式發布公告,肇慶星湖旅遊景區等22家旅遊景區被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廣東省內的5A景區再增加一家。
  • 廣東肇慶:童畫"我和我的祖國"點讚新時代 向祖國獻禮
    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從小培養未成年人愛國愛家的忠貞情懷,近段時間以來,廣東肇慶市各地各單位組織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幼兒繪畫系列活動,讓孩子用活潑童真勾勒出對祖國秀麗風景、壯麗山河的熱愛和祝福,激發廣大青少年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充分展現他們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以最真誠,最澎湃的熱情向祖國70周年華誕獻禮。
  • 「雙節」假期肇慶景區秩序井然,文明旅遊蔚然成風
    攝影/肇慶文明網 陳慶衛在各大景區都可看到,市民遊客戴著口罩,在用手機掃「健康碼」後有序排隊,景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及時測量體溫並認真查驗,無健康碼的老幼遊客則登記相關信息,體溫正常後依次入園。與此同時,肇慶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落實領導帶班制度,保持值班電話24小時暢通,並對旅遊市場秩序及安全生產進行檢查,確保了黃金周旅遊秩序良好、安全順暢。
  • 填空題:你眼裡的肇慶,是___顏色?
    這裡又變成自帶空調的「廣東涼都」;秋天,這裡秋高氣爽到讓你不想走;冬天,這裡的紅杉林驚豔絕倫,高飽和度的顏色才是肇慶的主色調!它可以是伴著春天的氣息已悄然開放的宮粉紫荊,彼此爭相綻放,瞬間撐起整個肇慶的顏值...△ 環繞著湖邊的紫荊為星湖勾勒粉色的花邊,花瓣被風吹下,在碧空中盡情舞蹈,心情飛揚!
  • 廣東肇慶:墨香氤氳迎新年
    辭舊迎新時,在得名已有900年之久的廣東歷史文化名城肇慶,在奪目光影特效和氤氳翰墨清香的共同渲染下,生活在這座古城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迎接著2019年的到來。  2018年12月30日上午,在巍峨古城牆下,參加第三屆全球華人少年書法大會總決賽的500餘名少年齊聚肇慶。冒著冷風,眼前的宣紙成為身著漢服的少年們揮灑才情、寄語新年的「舞臺」。
  • 廣東肇慶:對中國歷史發展有重大影響和重要貢獻
    (二)肇慶水師營援朝御日取得中國首次海戰大勝明代萬曆年間,日本兩次侵略朝鮮(高麗),朝鮮王向明廷求援。明廷命陳      王粦  統率廣東水師五千援朝鮮(當時廣東水師有肇慶與東莞兩個水師營)。24日,孫中山致電田中義一,通報已命令由他領導的力量,援助在肇慶的中華民國軍務院。兩廣護國軍將領發表誓師宣言,表示十萬兩粵將士願為討袁前驅。6月25日,海軍司令李鼎新率艦隊抵上海,致電岑春煊,宣布加入中華民國軍務院。是月,日本領事常駐肇慶,各國領事也多有派員駐肇。自1916年5月——8月,中華民國軍務院共駐肇慶3個半月。
  • 廣東肇慶這五所優質高中,你知道哪幾所?
    文\芒果綠旗下 學校那些事兒肇慶,古稱端州,廣東地級市,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記載歷史達2230多年,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14(秦始皇三十三年)。好了,這個我們就不講了,來聊聊廣東肇慶這五所優質高中,你知道哪幾所?一、肇慶市高要區第一中學肇慶市高要區第一中學,簡稱高要一中,1987年建校,原名高要縣華僑中學。現有教學班70多個,在校生4000多人。
  • 廣東肇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下足「繡花」功夫打造品質城市
    漫步在廣東肇慶街頭,放眼望去,公園草木蔥蘢、綠意盎然,街道靚麗整潔、人車秩序井然,城市美、生態美、環境美,城市管理的「繡花」功夫,讓城市顏值不斷提升。近年來,肇慶市堅持「像繡花一樣精細」的城市管理理念,把精細化的管理觸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積極開展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大批社區脫胎換骨,面貌不斷美化優化,生態宜居宜業宜樂宜遊大灣區高品質都市目標正在逐步實現。這正是肇慶深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帶來的最直接變化之一。民生「微實事」刷新城市顏值走在端州城區,街頭小景隨處可見。
  • 肇慶市委書記、市文明委主任範中傑:文明創建要堅持以民為本效率優先
    肇慶市委書記、市文明委主任範中傑:文明創建要堅持以民為本效率優先  「我們以『不破樓蘭誓不還』的堅定決心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通過文明創建,創出肇慶城市更高的品質,創出肇慶幹部更足的精氣神,創出市民更多的滿足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 小陳說美食:廣東肇慶美食分享,快來這裡體會不一樣的酸甜苦辣!
    大家好呀,我是小陳,小陳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好久不見,小夥伴們有沒有想小陳呢?今天小陳又給大家帶來了美食分享,小夥伴們知道今天小陳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哪座城市的美食分享嗎?今天小陳將會為大家介紹廣東肇慶的美食,小夥伴們快來一起看看吧。
  • 廣東肇慶:「光碟」成時尚 「節約」成習慣
    民以食為天,食以「儉」為德,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近年來,廣東省肇慶市各地都在提倡「厲行節約 禁止餐飲浪費」的社會風尚。適量點餐、不剩菜、不剩飯正成為大部分肇慶市民的自覺行為。同時,各職能部門在制度上改革,在宣傳教育上發力,引導餐飲行業加快推廣「光碟行動」,從源頭上杜絕餐飲浪費行為,引導顧客文明就餐、理性消費。